刘 倩, 韦衡秋, 蒋争艳, 卢少宁, 钟木英, 张海妮, 吴志芬, 彭 霞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 中医治未病中心; 2. 护理部; 3. 门诊部, 广西 南宁, 53002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慢性病、亚健康人群数量的上升,对寿命的延长和对健康维护及改善的期望日益增长,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或已不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中医“治未病”理念作为现代健康管理学的核心之一,有着独特的理论与技术指导优势,应用“治未病”理念指导中医护理健康管理也愈发受到重视。中医“治未病”理念已经影响到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故将其引入护理工作当中,势必会使护理服务变得更加的细致、全面和完善[1]。因此,本院在继承和发扬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3P”模式及动态的“时-空-社-身-心”中医护理模式,建立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护理服务体系,并应用于中医护理实践,以推动中医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现试将其探讨如下。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即表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也孕育着“未病先防”的中医健康管理理念的雏形[2]。中医健康管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核心思想,结合健康管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健康信息采集、评估及干预,形成以中医为特色的全新的健康管理模式,为疾病诊断与慢性病管理、预防疾病与养生保健提供理论基础及干预措施[3]。“治未病”理念重“防”,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发挥“治未病”思想在预防保健领域的优势[4]。吴伯平[5]认为,中医“治未病”需要放在健康管理层面上理解,强调“天人合一”的养生方式来保障身体健康。孙涛等[6]指出,“治未病”思想应在慢病健康管理中充分发挥,建立慢病系统综合预防体系。王琦等[7]提出中医体质学说,针对不同人群制订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以进行健康管理。实践证明,中医“治未病”理念对促进健康具有独特的优势,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三因制宜”的动态辨证观为基石维护人类健康[8]。故将这一理念应用到中医护理健康管理上,势必有所作为,并实现医护结合、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在“治未病”理念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的“3P”健康管理应用于护理实践,有效提升了健康管理的实效性。应用中医“治未病”理念为健康指导的基础,在科学的中医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开创“预防疾病(Preventive)、个体化护理(Personalized)、患者参与(Participative)”三者结合的特色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3P”模式[9];构建并逐步完善动态的“时-空-社-身-心”中医护理模式,对于指导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0]。该模式注重中西医的融合,以中医文化为基石,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提出中医辨证思维指导下中西医结合“治未病”护理模式,以拓展临床思维、认识和治疗疾病,力求中医、西医两种学术的互动互用,和谐发展;致力于探索、恢复“中医对人体疾病最原始的认识,以求达到最贴近患者需求的周到的护理”。
中医体质辨识是实践中医“治未病”特色护理优势的方法,为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评估和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学指导。王琦等[7]以中医经典理论为依据,研制了《中医体质量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提出中医体质辨识是实施个人健康管理的重要依据。体质辨识护理干预结合中医专家的“四诊”诊查和理化检查结果,得出体质分析报告,并建立健康档案,对受检者的体质分析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从而提供个性化疾病预防方案和因时、因地的个体化健康调养干预方案。通过起居调养、药膳食疗、情志调摄、针灸推拿和中药养生等系列健康干预措施,促进不同体质的个体接受调养和自我干预,从而达到改善体质、促进健康、防治疾病的目的。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健康管理师,通过守神(身心调养和五音治疗)、调气(起居指导、睡眠保健和顺时养生法)、固精(四时膏方、运气膏方)、食养(膳食、茶饮)、动形(运动养生)、疏络(穴位或经络自我保健法)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指导和干预,对其中发现疾病者提供专科诊疗和护理建议[11-13]。以“3P”(预防疾病、个体化护理、患者参与)中医护理健康管理模式为主线,相互分工、相互贯通、相互补充,共同实践中医“治未病”之“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的核心理念[14]。逐步在院内、院外分别为健康、亚健康、慢病和已病人群提供体质辨识、辨识体检、辨体养生指导和辨体康复指导等服务。
人法自然,应顺四时,“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春夏阳气旺的季节,摄养阳气,在秋冬阴气盛的季节保育阴气。此外还应规避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因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果“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会减少疾病的发生[15]。针对功能性疾病的发生,顺应四时调起居是必须之举,在一日之阴阳中,十二时辰起居有常也是患者日常护理该遵循的经典。在一天当中,养生也有昼夜节律可以遵循,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16]。人体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具有同样的变化节律。故在进行体质建档、提供健康指导的过程中,以《黄帝内经》中提倡建立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为根本,指导患者在一年之阴阳、一季之阴阳、一天之阴阳中遵行合理的起居习惯。于四季到来之前进行四时养生指导,鼓励人体顺应自然形神合一调达气血;于二十四节气到来之前进行健康信息预报,提供不同体质人群的健康起居指导;参考十二时辰养生指导,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参考“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的原则,合理安排睡眠、饮食、休息、活动,使住院患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17]。
针对当前各专科疾病防治难点,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在辨证施护的原则下,积极应用和开展多种中医护理技术方法,如烫熨法、贴敷法、平衡火罐法、艾灸法、中药鼻息法等,解决功能性疾病患者困扰的问题,促进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和整体健康质量的提高。此外,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饮食习惯、体质情况和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将中医外治疗法运用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实现“内病外治”,“针、推、药”结合,发挥中医护理技术简便验廉的优势。在中医护理技术实施的细节中,积极钻研护理技术要领,改良护理器具,进一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服务的疗效和品质。
临床调查显示,相当多的慢性病患者有着健康教育的需求,包括疾病基础知识、预防保健、健康调养等方面,其中90%的患者对饮食及生活起居的健康教育有强烈需求[18]。健康教育是护患之间传递健康信息的纽带,因此在健康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遵循“治未病”思想中“未病先防、已病防复、既病防变” 的内涵,给予患者特色、有效的健康教育[19]。以时令养生、食疗课堂、节气健康预报、认识体质等内容穿插进行系列健康讲座,又以辨证施护为指导进行个体化健康宣教,健康教育纵横交叉网络,将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健康教育深入人心。在健康管理的过程中,针对需求较高、健康意识薄弱的人群重点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在媒体平台开设讲座或专家座谈,在多家报刊发表科普文章等不同的方式进行不同慢性病、不同人群的健康科普知识推广工作,树立广大慢性病患者、健康意识薄弱人群战胜疾病的信心。利用门诊候诊区、入院走廊、电梯等区域的各种媒介向患者传递疾病保健养生的知识,提升各人群对健康管理的认知和重视,增加护患和谐沟通的渠道,实现医者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的人文关怀。
人的精神情志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防治疾病不仅要避免“虚邪贼风”侵袭,还应精神内守,形神合一。在健康干预的过程中,本院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复杂、系统、科学的方法论,结合现代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五行生克制化”原理开展情志疗法。在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疏导的过程中,了解其心理问题关键所在,通过“音乐疗法”、“以情胜情”等方式进行情志治疗,使患者受益[20]。
中医健康管理干预措施中指导患者调益身心情志应用效果最佳的为“五音疗法”,是以《黄帝内经》提出的“五音疗疾”理论为指导,以五行文化为核心,将宫、商、角、徵、羽五音分别与五行、五脏、五志相对应以调节身心的音乐疗法[21]。如宫音通脾运,徵音通心火,利用五脏相生的原理,可健脾助运,体现了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身心同治、形神合一的治疗优势,使住院患者感受中医文化之美[22]。此外,还可充分利用中医瑰宝中经络穴位养生的一些知识,编制五脏养生操和经络养生操。古语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说法,人体的气血调理同样要动静结合,吐故纳新,升清降浊,调理脏腑。在电子屏幕定时播放“312”经络锻炼法[23]、五禽戏、八段锦、耳部保健操、穴位按摩操、太极拳(太极拳套路选择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及四十二式太极拳)[24]。护士根据个体的体质和脏腑经络虚实,告知患者适宜的保健项目、锻炼项目及播放时间,督促患者进行相应项目锻炼,为患者实施个性化的经络保健,护士根据患者的体质、证型及病情进行循经推拿及气息导引[25]。小强度的有氧运动,不仅有利于全身气机调节,而且有利于情绪疏导,缓解精神压力,增加护患交流,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中医治疗和护理依从性。经络养生护理能够调节机体功能状态,在中医“治未病”层面上加深了护理的深度,使“养护统一、寓护于养”的中医护理养生保健理念深入人心,顺应患者防病治病的需求[26]。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论》中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重视调护胃气无不蕴含着“治未病”的理念,要在固护脾胃元气的基础上强调饮食调理的重要性[27]。药食同源,食物即药,食物亦有“四气”“五味”之别。《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28]因此,养生之要当以辨证为基,按食物之性,辨证取食。根据各系统疾病不同证型给予细致的辩证饮食调护方案,并发挥饮食文化优势,总结出不同系列的药膳食疗方,提高食疗的切实疗效,增强患者体质。组织举办“药膳快乐厨房”专项健康辅导栏目,邀请患者进行科学饮食养生的交流学习。在中医辨证论的基础上,运用中医体质学说、传统中国养生文化及养生技术、药膳食疗等指导慢性疾病的预防及调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健康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及预防、治疗中的作用,重点突出调理体质的方法,即明确治疗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改善或消除症状,更重要的是改善体质,减少疾病的复发,提高远期疗效。在“治未病”理念的指导下,以患者疾病特点为基础,根据四时气候特点及患者体质状态,制订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并开展定期随访和病友交流会,旨在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建立病友俱乐部QQ群、微信群,在群里对出院患者指导,督促患者遵从在院制定的饮食、生活起居、体育锻炼、情志调摄、药物调摄和复诊随访等习惯,对不能通过网络平台交流的患者采用电话随访[29]。
根据中医对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的认识,制定相应的中医健康管理系统,来体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具体特质。例如,由于先天性因素导致出生后体质不佳的儿童,在健康管理中应侧重饮食干预的健康指导;中年人群长期处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环境中,针对其社会角色特点,帮助其建立早预防、早诊断的健康管理概念以及在心理干预层面的正确认识;老年人应侧重对慢性病和多发病的管理,同时还应在减少老年人不良精神状况、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等方面得到体现[30]。
部分慢性病患者病情迁延不愈,需长期服药,且易于复发,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针对当前群众健康保健需求的多样化和专科疾病防治手段的单一性的现状,积极主动地提供多样化的专业服务,不断参与开发药茶、药膳、香囊、腰带、保健操视频、养生操课堂、五音教室等形式多样的中医文化产品,从而打破当前专科干预手段的局限性,成为防治慢性病及治疗疑难痼疾的有力武器。此外,创新中医药的方法和技术,研究中医药在生活中可行的新剂型如鼻嗅剂、熏洗、膏剂、丸剂的应用,发掘熏蒸方在生活中的使用小窍门等,在拓宽中医服务范围、增强中医服务能力、提升中医服务品质等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31]。
围绕中医“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创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治未病”健康管理“3P”模式及动态的 “时-空-社-身-心”中医护理模式,是中医界的护理人员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新要求。建立以中医文化技术为核心、突出中医护理技术优势为基础、实践并体现发展中医药“六位一体”多维发展模式[32],并应用于中医护理实践,以推动中医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是新时代医改的要求,也是护理健康管理的最终目标。当然,目前仍存在管理机制、建立人才队伍建设及构建传播平台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