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阅读经典 开启心灵智慧

2018-02-11 17:54王俊青
学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经典阅读自主阅读阅读能力

王俊青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教学发生在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是四者对话的过程。 更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学生应是阅读的主体,教师是阅读的主导,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经典,从而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自主阅读;经典阅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8-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8.084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培养学生文学涵养和文化素养的重要任务。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以便完成“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积累成为习惯,让表达成为习惯”的阅读习惯培养目标。

一、快读当下经典,培养阅读兴趣

低学段的学生在学习课文之余,最喜欢看文字较少的图文并茂的课外书。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引入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小故事,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好课前三分钟的 “分享”环节,让学生或讲故事,或背古诗等。如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每天的“课前分享”环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读绘本故事,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借阅图书。当学生争相上台分享读书感受时,教师可以尝试着限定时间并提高要求,以燃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此时,便通过民主推荐的方法,把当下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经典书籍(绘本故事、童话故事等)整理汇总推荐给学生,让学生们在快乐的阅读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林语堂说:“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这可以作为我们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一面镜子,教会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我开辟了“小书虫”读书俱乐部和“书香家庭”读书会。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或贴或画或写的读书积累笔记本;为每个学生建一份阅读档案,随时记录学生的读书情况;每学期为班级中参与活动较多的“小书虫”评奖。如此,使读书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当下经典收录到学生的阅读书目中,让学生们在经典书籍中快乐遨游。

二、精读同步经典,拓展阅读层级

“新课标”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别提出了阶段目标,各个学段按照三维目标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新学期伊始,教师便要结合“新课标”与教材说明及时阅读全册教材,对学段三维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准确把握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对全册教材安排的内容及训练的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语文教材的专题单元中,每个单元的课文无论从人文还是知识角度都存在共性,每个单元的“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我的发现”等各板块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紧紧围绕教材编排的特点,实施单元备课、整组教学策略,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备教材后,根据每单元的主题和每篇课文的出处,为学生选出课外阅读经典读物,拓展学生阅读的层级,即同步经典阅读。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将同步阅读经典活动分为五个层次,即热身准备、准确起跑、奋力拼搏、挑战极限、闯关冲刺五个逐级上升的层次,这对于二到六年级的学生较为适合。

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培养尤其重要。阅读中,对文中不理解、值得揣摩和探讨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来,以便过后再读再思考。对领悟之处也要作特定的标记,还可以进行批注。同时,引导学生交流分享阅读感受。交流互动可以触碰出新的思想火花,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评价激励,我通过“‘大拇指在行动争章活动”进行激励。“积累章”“交流章”“表达章”和“创作章”并驾齐驱,“争章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们对阅读的深入。

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中,课文《卡罗纳》选自《爱的教育》。学生在两周前开始自主阅读,课上学生们能够通过不同的事例进行文本比较,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人间的大爱。阅读中既要关注局部又要统揽整体,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形成阅读档案。当学生将一张张“学习图谱”进行展示时,当学生将一份份真情叙述进行分享时,阅读同步经典的能量就会发生裂变,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越来越丰富。

三、熟读圣贤经典,提高阅读品位

圣贤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小学生记忆力强,利用这一时期经常背诵圣贤经典,不仅可以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语言积累,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情趣,提高阅读品位。

在熟读经典的过程中,完成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内化,有助于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文本的文化内涵。如《静夜思》中的“月光”和“霜”即为古人表达思乡和惆怅的代表事物,如果对圣贤经典有所了解的话,这首诗的内涵就应该不解自解。还有《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细雨”的出现也是为了表达诗人的忧伤,而“柳枝”的出现,如果不了解它的内涵,会以为诗人这样写有悖诗的意境,因为“柳色新”似乎是有生机勃勃之象。实则不然,古人在送别时常常“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圣贤的经典中蕴含了圣贤的智慧,承載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对于圣贤经典,学生不但要知道,还要读熟,甚至要熟读成诵,让经典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帮学生埋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

如今,每天课前利用十五分钟,背诵圣贤名篇,自主举行古诗文朗诵比赛,已经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们必定会成为圣贤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弘扬者。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通过自主阅读经典,他们的心灵智慧必定开启。

参考文献:

[1] 刘世奇.点燃经典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J].新课程(教研版),2010(5).

[2] 吴海琴.依托文本,同步拓展——拓展阅读训练的有效途径[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0(6).

[ 责任编辑 李爱莉]

猜你喜欢
经典阅读自主阅读阅读能力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想象力都去哪了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