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精神是文化深处的理性自觉,它与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价值追求和前进方向密切相关,最能彰显一种文化的独特性质与发展逻辑。张岱年认为:“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1](P14)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精神指引,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想根基,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践基础,凝结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集中反映着中国人民公认的核心价值追求,主要体现为以文化自信为基础的“四个自信”、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价值导向及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本文立足于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力图揭示其中贯通与激扬的文化精神,以期辨明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深层结构与基本方向。
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最鲜明地反映在这一时代人民的奋斗历程中,体现为这一时代人民对特定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正是由于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怀有无比坚定的信念,成就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开创了新中国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在中国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逐渐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创造了中国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P14)。简言之,“四个自信”是新时代文化精神的集中写照,尤其是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3](P12)
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如同陈先达所言:“脱离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难以说清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和必要性,难以说清制度的优越性和它对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智慧的继承性,难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所蕴含的中国话语、中国风格和中国气魄。”[4](P15)而尤为重要的是,文化自信实质上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3](P16)。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一直以辉煌灿烂的文化而举世瞩目,名扬四海。然而,当近代西方列强以蛮横的工业暴力叩开“天朝”帝国的大门时,毫无准备的中国人一边在感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边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学习西方的物质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来救亡图存,实现富国强兵,重现昔日辉煌。从此,中国文化的发展在西方现代性的挤压下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沉沦、裂变与转型,甚至一度变成对西方文化的一味模仿、追捧和崇拜,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立性面临旷日持久的严峻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扭转了这一局面,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意味着我们国家在久经磨难的困境中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5](P36)
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要把以坚定“四个自信”为支柱,构筑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作为首要的长期任务,为此,要敢于斗争,弘扬伟大的斗争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2](P13)要实现伟大梦想,我们党必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思想文化领域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抵制削弱、歪曲与否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行,反对各种错误观点,主要包括在社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错误思潮,它们要么极力鼓吹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西方自由、民主等所谓的“普世价值”,要么彻底否定或丑化中国共产党及其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么罔顾时代变迁,狭隘地固守“国粹”“国学”,以“复古”为济世良方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这些错误思潮借助网络新媒体等传播媒介,披着学术或“公知”的外衣,以所谓“忧国忧民”的姿态,通过捏造歪曲史实、夸夸其谈等卑劣手段迅速铺张开来,“企图把人们思想搞乱,然后浑水摸鱼、乱中取胜”[3](P37)。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始终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话语权,敢抓敢管,敢于“亮剑”,“靠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靠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真理揭露谎言,让科学战胜谬误”[3](P28)。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文化是人的实践创造的,又反过来塑造人,文化的发展进步是人迈向自由的精神确证与历史阶梯。而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文化始终都要面临“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精要论述和战略部署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中“我是谁,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发展动力的中国文化精神,与资本主义社会或者其他任何社会之文化精神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导向,充分体现其最根本的人民性。
我们知道,文化生产是培育文化精神的重要基础,文化精神也最直接地内嵌在文化生产之中。新时代文化生产要树立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导向。以文艺为例。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浓缩的是时代的精华,反映的是时代的风貌,引领的是时代的风气。“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然而,当下我国在创作大量口碑盈盈的文艺作品的同时,也出现一些浮躁的戾气。比如,有的文艺创作往往只看准人民币而忘了人民,导致在有些作品中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等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些作品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无视现实,等等。[6]鉴于此,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艺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确立人民在文艺表现上的主体地位,“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6]。文艺作品也不要沾满铜臭气,而要扎根人民生活,努力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标杆,让文艺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
从文化发展的根本任务与基本动力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思想,就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点,使人民群众在文化上有更多的获得感。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P1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也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资料的消费,转而更加关心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的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5](P315)为此,不仅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不断破除文化发展的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而且要全面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积极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要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促进文化共建共享,让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从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3](P105),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3](P105)。也就是说,正是具有某种特定价值导向的核心价值观承载了文化精神的基本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构筑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必须倡导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一波又一波的国内外各种光怪陆离的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的冲击,使一些人精神迷惘、价值迷失,难分美丑善恶、不问青红皂白,这给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混乱。如何避免社会价值观撕裂、构建共同的道德基础,进而凝心聚力一鼓作气地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最大程度地确立能够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他还指出:“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根本目的是培养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7]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P34)弘扬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而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内容概括与形式表达而言,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凝练升华。对此,我以为,不能把“三个倡导”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是要通过“三个倡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其“最核心的”正是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与集体主义道德观念。在此基础上,我认为“三个倡导”体现的价值观念可以进一步归结为“共富”“民主”“和谐”“利群”“自由”,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精神当代新生的根本点。[8]
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处于经济全球化浩浩荡荡与信息高科技急剧变革的时代,在思想层面辨清文化发展中坚持不忘未来与借鉴外来、传承庚续与创新创造、全球化与民族化等关系,是构筑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P34)。立场关乎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立场关涉“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文化发展往何处去”等问题。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旨在坚持中华文化主体性、捍卫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前提下,以中华文化为根本,传承中华文化优秀基因,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文化的全面现代化,从而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这一崭新的文化思想高度彰显了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独特价值,是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构建与激扬的基本坐标。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民族精神的独立性的必然选择。无可置疑,鸦片战争使中国痛苦地被动卷入资本主义支配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从此不得不借鉴西方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进而有力地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做西方文化与道德价值的“应声虫”。建立在“原子个人”的独特前提之上的西方价值理念与思想观念与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贵和执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1](P14)的文化精神有着巨大分野,试图“移花接木”以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价值精神替代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精神,违背了文化发展的规律,是注定行不通的。在通往现代文明的道路上,中国应该而且一定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实践为根基来展开别具一格的现代化建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3](P117)中华文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阐释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基本问题。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流变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石。[9](P164)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英国波特兰公关公司(Portland Communications)联合美国南加州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USC Center on Public Diplomacy)共同发布的2017年全球软实力研究报告《软实力30强》(The Soft Power 30)显示,中国的总体排名自2015年以来提升3位,跃至第25位。[10](P40-43)这固然可喜可贺,但同时令人忧虑的是,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还落后西方发达国家不少,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文化软实力依然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短板”。怎么样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历史是一面镜子,当今世界各国驰骋全球疆场,民族文化成为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元素。可以说,如果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的集中体现,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中国最突出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3](P6)也正是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既是我们最突出的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3](P201)不仅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蕴藏着解决当代难题的重要启示,如道家的生态智慧在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问题上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正如卡尔·雅斯贝尔斯所言:“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力量。”[11](P14)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是对中华文化的一味固守,而是要着力推动和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针对文化遗产,列宁指出:“每一个现代民族中,都有两个民族,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12](P15)在列宁看来,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内部都包含了积极先进和消极落后的两种文化,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民族文化发展中“破与立”的问题,对民族文化既要有所继承,也要有所改造,这不仅仅是个态度问题,更是个方法问题。创新创造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根本之道,而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创新创造不仅要传承传统文化优秀基因,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更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完善、拓展,在新时代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13](P203)
具体来说,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深度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意蕴与形式;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在中华文化中融入现代科技文化、市场经济文化与民主政治文化等内涵,使其更具时代性,更加契合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如此,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在新时代呈现出来的现代性内涵和丰富样态中得到激活,这不仅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可以使中华文化以新的姿态和活力走向世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把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3](P208-209)
放眼当下,我国正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既立足本国又面向全世界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正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地推进,中国文化发展也正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逐步走向现代化。实质言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旨在自觉建设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本根,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汲取与融汇中西文化优长,包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文化成就,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独特意义的新型中华文明。这一崭新的文明形态意味着近三百年来西方文明统治霸权的终结与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由此,现代性再也不会是西方的“代名词”,而必将在新的文明形态中得到“别一种”呈现与升华。
[1]张岱年,程谊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政治与学术[N].光明日报,2017-06-12.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
[7]万光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3-08.
[8]袁久红,甘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精神”的新生[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J.McClory.The Soft Power 30:A Global Ranking of Soft Power 2017.Portland:The USC,2017.
[1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2]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