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市 100070)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这也成为高校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主线。高校的目标是要培养一批具有知识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业型人才,他们将成为知识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理应在培养创业人才上有所作为。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从近十年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到2035年,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将激励全社会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擦亮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闪亮名片。国家的发展目标指明,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求。
研究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是我国技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了不断加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及适应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我国研究生的教育方向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必须通过大力实施研究生创业教育培养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当前我国各类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都取得了一些经验。美国一直是一个以高度创新著称的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一直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突出特点。中国的高校可以从美国高等教育中借鉴一些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成功经验。
通过分析美国教育界的界定,我们发现,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并不仅仅在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本身,高校的整个教育体系都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产生相应影响。因此,本文并不关注已有众多研究涉及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本身,而是探讨如何构建适合研究生教育特征的创新创业型研究生培养路径。
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在全球创业热潮的推动下,数以千计的学生投身于创业的尝试之中。据调查数据显示,创业企业的失败率在70%以上,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有2%-3%,这远远低于一般企业的成功率。我们通过直视当前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就更加清楚地意识到高校加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的迫切性与必要性。这不但适用于广大的大学生,研究生更是如此。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理应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创业人才上有所作为。如何改变原本传统封闭的教育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由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长期以来都是一种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的单一模式,该传统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增长方式对应用型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渴求,这导致了一方面有些专业的学术型、科研型硕士生供大于求,另一方面社会急需的创业型人才又严重短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研究生创业型人才培养还比较滞后,高层次、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匮乏,现有人才创业能力不强等人力资源问题突出。因而,发展研究生创业教育,培养研究生创业型人才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政策,依托高校充足的教育资源,探讨如何开展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从理论意义上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属于跨学科或者多学科的理论范畴,既包涵在管理学与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涵括在社会学与教育学的研究范畴内。
目前很多高校在本科生层面开展了一系列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竞赛和企业实践活动,而在研究生层面的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则较为欠缺,理论和实践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在专业知识教育、科研水平提升与创新创业能力和人才培养之间形成协同发展机制,是研究生教育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的知识管理、知识创新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高校应该比企业更加强化知识管理战略。近年来,知识管理在教育机构特别是高校中,受到高度重视。各种信息化平台在行政与教学的运用方面已日趋普遍。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而应该强调对于知识创造、知识传递和分享过程的管理。
高校知识管理的关键在于强化教师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过程,只有具有创新创业知识和思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更符合知识经济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而高校教师面临的最核心问题就在于如何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外部知识的内部化。
隐性知识的生成转化是隐性知识管理和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隐性知识因其个体性、内隐性的特点,它只有在显现后才能被人所识别和掌握,且隐性知识在显现后被人知晓的程度越高,被分享的范围越广,它的有效性和真理性也往往越强。瑞博等人通过“人工语法学习”的实验从认知的“无意识”和“内隐学习”的角度提出了隐性知识生成的认知心理方面的依据,即人们在自我生成的无意识性的内隐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同样难以用语言来表述的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和难以格式化的知识,隐含在人的日常工作和程序中,只在决策和行动中体现出来,它的形成是个人的经验、对事物的感悟和深层次的理解等方而的长期积累和创造。知识经济时代,隐性知识获取能力和隐性知识的积累是实现知识创新的基础,是个人和组织获得成功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教育领域重视书本知识的教授和显性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研究生“高分低能”、“缺乏创新能力”,他们在考试中回答书本知识流利、充分、全面,在实践问题面前却无从下手。研究生缺乏对隐性知识的把握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隐性知识本质是一种理解和顿悟能力,表现为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应用显性知识对事物进行把握和控制的能力。教育领域对隐性知识的研究告诉我们,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难点不是显性知识的阐释和传授,关键是隐性知识的外显和共享。
导师制是一种在研究生阶段长期采用的知识分享方式。单方面授课只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递,而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知识分享。导师在对研究生的指导过程中要强调对研究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强化团队学习,带领研究生学习成长。导师制中,研究生通过附带感知潜移默化地学会导师的某些思维方式,从而丰富了自己的隐性知识,这在研究生学习方式和师徒制学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此外,基于情境学习理论,在教学中设置相应的情境,教师不再以讲授为主,而是担任引导的角色,由研究生自主完成学习,也有利于研究生在学习书本显性知识的同时生成和获得隐性知识。
高校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与一般企业员工相比具有其独特性质,其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表现得更为充分。如何根据导师的特点实施管理,激发导师自愿地将知识,特别是诸如教学技巧、科研手段等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推动知识共享,是目前中国高校普遍面对的一个难题。高校可以通过导师之间建立不定期沟通机制来分析教学知识、研究心得、工作经验,鼓励教师进行团队合作,成立项目组,并定期举行在职培训、外聘讲座,提高导师的创新创业能力。不定期沟通活动的开展可以促使导师取长补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让外部知识融入组织内部、个人知识上升为组织知识,从而推动知识螺旋式地上升,更好的关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而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