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问题及对策
——以集美大学为例

2018-02-11 09:22杨淑林蔡伟清曹敏杰
关键词:融合专业课程

杨淑林,蔡伟清,曹敏杰

(1.集美大学教务处,福建 厦门 361021;2.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5月出台的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1]。2017年,国务院印发 《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仍较为突出,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和课程评价等关键要素上实质性融合不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发展潮流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是以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校的必然选择。

一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

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中,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是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2]。杨芳等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新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特征,以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为载体,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实践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能力等的素质教育”[3]。王占仁指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面向全体大学生,通过创业通识教育和各专业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差异化、分层次等目标”[4]。综合上述观点,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以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创新创业知识积累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专业教育是指高校根据社会需要,划分各类学科和专业,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教学安排和组建专业课程体系,为社会输送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学生亦进行专业模块化学习,形成个人专长的一种教育活动[5]。

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都是 “以人为本”,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的教育活动。大体而言,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为有机一体的关系,专业教育为根,源源不断地汲取养分向上传输,根深蒂固才足以撑起枝干,愈能支撑枝叶繁茂生长。创新创业教育如枝叶既接受根干传送的养分,也在环境中向外吸收水分、阳光的滋养,从而达到自由的发展。合而为一,成就学生成才之树。

二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尚未完善

当前,各高校均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了一些创新创业类课程,但是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具体体现为:一是课程总量不足,很多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只是作为选修课程开设,无法满足全体学生修读需求。二是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仅作学分修读要求,缺乏先修课程及进阶课程指导。三是创新创业课程缺乏针对性,大多数创新创业课程为选修课程,在校学生均可以选修,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可能创新创业基础不同,创新创业意愿不同,需求不同,课程教学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未深度融合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组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团队、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等方面不遗余力,但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方面缺乏顶层设计,大多数高校并未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我们能做什么样的创新创业教育”这种带有校本意义的问题。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学生只是多学了几门课程、多修几个学分而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以专业创新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创新创业教育尚未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是全局性、根本性的教育教学改革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结合专业进行整体设计。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与专业教育师资尚未融合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类专任教师大多数是由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和辅导员组成,他们有着扎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和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对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也颇有研究,但是大多专业理论基础不足,也缺乏对学科专业热点前沿的把握,难以引导学生开展基于专业创新的创新创业活动。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理论基础,对学科前沿热点比较敏感,但大部分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的历练,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和研究缺失,部分专业教师甚至在思想上不认同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感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

(四)课堂教学缺乏互动和思辨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中提到,只有高水平教师的高投入,才能感染和引领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此,“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影响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已习惯于老师布置作业的被动式学习,不习惯大学提倡的主动学习、讨论式学习,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不够。即便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如何设计作业,阅读量多少为适度,如何分组交流等等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考量,而这些对于在中小学教学中没有养成交流和勤于思辨行为习惯的师生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这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中最重要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培养受到制约。

三 集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

面向行业办学,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集美大学校主陈嘉庚先生所倡导的优良办学传统。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依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和“面向海洋,工科为主”的学科优势,通过构建课程体系、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互动开放教学和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等途径,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创新创业+专业”的课程体系

2016年,学校启动了新一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 新版培养方案中,要求各专业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低于1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不低于2学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不低于2学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2学分,素质拓展4学分。

1.通识教育课程。学校通过校内建设与引入校外优质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创新创业课程资源。2016—2017学年,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4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创意设计与实践”等4门创新创业技能课程,引入“创新工程实践”等15门优质网络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基础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旨在普及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创意设计与实践”等创新创业技能课程授课对象为掌握了一定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有创新设计意愿的同学,由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面试后确定名单。“创新工程实践”课程,分为全校性选修班级和限定专业选修班级两种形式,以满足不同的创新团队的需求,每个班级配备校内教师,结合学生需求开展混合式教学。

2.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课程。各专业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新思维训练和企业管理和创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学校已开设69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课程,其中,1门课程获全国创业类慕课立项,9门课程获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

3.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学校出台“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指导性意见”,各学院出台实施方案,结合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实施,通过案例、真实项目等实践,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4.素质拓展。学校制定了“集美大学创新创业素质拓展类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和“集美大学本科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拓展类学分认定标准”,建立了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通过大赛、讲座、论坛、沙龙、社会兼职和创业团队孵化等丰富的第二、三课堂活动,构建多样化隐性课程体系。

(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学校以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以及省级创新创业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抓手,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如:航海技术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以培养“行业尖兵” 为特色,实行双导师制;信息与计算科学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以实践类教学推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特色,大幅增设形式多样的实践类课程,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以践促教”、“以践促学”,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电子信息类专业以“厚基础、强实训、重团队、富载体、促成效”为特色,将创新创业的各类活动成果列入学生评价环节,将第一二三课堂相互联动,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创业能力;财经类专业实施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职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到财经专业教育过程中,构建了创新创业型高级财经职业人才培养体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焙烤工艺学”课程,邀请企业导师和劳动模范对实验课程进行指导,学生专业技能得到较好的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体育类专业,实施“学校圈养+企业放养”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外聘体育企业经理人、创业成功校友授课,并共建实习基地;环境设计专业将创新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核心内容,以社会招投标的标准高要求毕业设计内容,明确导师责任制,严格管理。其中成绩突出的多项作品获奖。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提供保障

为破解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难题,学校从创新创业师资质量提升、创新创业导师跨域整合和创新创业校外导师三个方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保障。

一是创新创业师资质量提升。学校启动创新创业师资种子计划,从各学院选派专业教师参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题研修班、百森创业教育师资研习班、TRIZ专业创新技法等培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并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种子播撒到同行教师和学生的心里,期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时,学校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鼓励教师到生产、科研第一线实践锻炼,组织教师到知名企业挂职,体验创新创业过程,提高实践能力;强化示范引领,培育校内创新创业名师,2017年梁新潮教授、林必越教授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丁青副教授、施益强老师入选福建省2017年创业导师。

二是创新创业导师跨域整合。学校依托经济、管理、法学、工学、农学、理学、艺术学、文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优势,跨域组建了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为在校生提供信息服务、创业辅导、市场营销、投融资服务、管理咨询、文化创意、项目论证、艺术设计、智能加工、公司注册、法律咨询和专利代理等“一站式”服务。

三是聘任一批创新创业校外导师。学校预留5%的编制用于外聘师资,建立了校外导师库。先后邀请厦门骐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杰等15位行业专家担任创新创业服务导师,并与导师签订服务协议,要求每位创新创业服务导师每年最少12次来校免费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或个人提供财税、法务、知识产权、企业管理、融资等方面的指导服务,同时创业服务导师还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线上实时咨询与服务。2017年,创新创业服务导师累计来校为大学生创业团队开设各类创业沙龙、讲座、一对一服务等40余场。

(四)构建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新模式,积极推进小班化互动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积极推进教师使用雨课堂、课堂派、超星学习通等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平台,通过互联网+课堂,实现课堂考勤、作业、测试、互动、资料共享和大数据分析等功能,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集美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及智慧课堂教学调查问卷(在校生)”显示,43.37%的学生认为智慧教学有助于学习兴趣提高;69.1%的学生认为智慧教学模式下注意力更加集中。强化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之中。

(五)厚植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

学校积极营造科创讲座、科研立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竞赛、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科特色文化节等“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各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打造特色创新创业文化:航海、轮机学院举办海洋文化节;水产学院举办水产文化节和渔业文化节;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举办食品文化节;体育学院举办体育文化节;财经学院举办财经文化节;工商管理学院举办“创新·创意·创业”文化节;教师学院、理学院、文学院联合举办师范生教师新秀赛;计算机、信息学院举办“IT”网络文化节等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近年来,参与创新创业人数不断增加,创新创业氛围不断浓厚,2017年,在校生参加第三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人数达到3000多人。2017年,获国家级奖项188项,省级奖项116项。先后培养了福建省首个大学生创办的农业产业观光园“园主”林恩辉、福建省大学生“创业之星”马可意、福建省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付星珂等一批成功创业典型。2017年,学校获评福建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福建省省级“互联网+”创业实践培训基地。集美大学创业园认定为2017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

四 结束语

近年来,集美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麦可思2018年2月发布的集美大学“2017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显示,2017届毕业生的总体创新能力满足度为84%;2017届毕业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创新创业实践类活动不足”(60%),其次是“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48%),第三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47%)。学校将及时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的融合实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创新创业的实践训练,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融合专业课程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融合》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