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
(青岛河西小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丰富多彩,内涵深刻的文章,涉及到天文、地理、神话、寓言等。尤其有很多描写风景名胜的课文,如《南沙群岛》《赵州桥》《葡萄沟》等,但是小学生的个人阅历有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也有限,单单从作者字里行间的描述中很难感受到课文中描述的美丽景象,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到《赵州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事先搜集大量关于赵州桥历史的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在开始新课前先通过图片展示和影视资料放映来进行趣味化的课程导入,让学生在进入新课前首先对赵州桥的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达到课程导入的目的。
小学生处于争强好胜的年龄段,也比较贪玩儿,如果能将学习内容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展现出来,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将会产生巨大的作用。比如,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会涉及到很多成语、古诗词,如果老师单纯给学生布置背诵内容,以作业的形式强制要求学生背诵的话很可能会适得其反。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考察形式设置为“成语接龙”“诗词大会”等简单竞赛,通过迎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期末考试之前进行复习,教师就可以将本学期学过的所有古诗词和成语整理出来,然后在课堂上举行知识竞答。老师说上句,学生分成小组,来抢答下一句,看哪组同学回答的又快又好,如“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下一句?”这时候就会有学生积极答出下一句,然后老师就说“好,给这组记一分,下面我增加难度了啊!哪位同学来解释下这两句话的意思?”通过这样的竞赛形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了,学习效果和复习效果自然就高了。
唤起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将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根本途径,只有从心底里爱上语文这门学科,爱上语文课堂,学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故事等。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教师应该注重在课堂上拓展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去探索瑰丽的语文世界。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教材上没有的诗歌在进行拓展性教学,在具体的形式上,教师可以举行一个小型的诗词朗诵会,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来朗诵,不拘古今,不论中外,但是要说出自己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通过举办这样的诗歌朗诵会,学生们可以展示许多自己喜欢的诗歌,如有的学生朗诵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喜欢的理由是这首词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色彩感,娓娓道来中包含了游子思乡之情,有的学生分享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等。诗歌朗诵会也是一种变相的教学资源拓展,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语文的魅力,也因为其较高的表现性和参与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的学习重点在于运用,语文的精髓也只能通过语言文字的应用来领会,实际生活才是语文发挥其价值的地方。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爬山虎的脚》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了解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在课后,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爬山虎这种植物,在实际观察中再联系课文,感受作者笔触下的爬山虎与实际观察到的爬山虎,真实感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具体的策略上,教师可以采取巧用多媒体设备、将语文学习与游戏竞赛结合起来、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将语文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等方式去达成。总之,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创建趣味化的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