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堂,张 颖
(泰山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护理教育对提高护理质量和促进人民健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护理教育正处在改革时期,专业课程改革是重点。日本与我国地理位置接近,护理教育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比较快,有值得借鉴的方面。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护理本科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比较,旨在探索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为我国护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之前。1920年10月,北京协和医学院、燕京大学等国内5所私立大学联合创办协和医学院高等护士学校,学制4-5年,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决定停办高等护理教育,把护理教育列为中等专业教育。1961年北京第一医科大学开设护理系,接收在职护士,进修护理大专学业。1979-1980年间卫生部先后发出通知和制定草案,加强了对护理教育的领导和扶持。1984年1月在天津召开“全国护理专业教育座谈会”之后,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10所院校开设护理本科专业,学制4-5年,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到2010年,我国开设护理本科教育有211所院校,年招生3.7万人[1]。泰山医学院较早地成立了护理学院,开设护理本科教育。
日本的高等护理教育与世界高等护理教育相比,开展比较晚。1952年日本的高知女子大学开设护理学士学位教育,此后的20多年发展缓慢,初级的护理教育占主要地位。1968年日本文部省对护理教育计划进行了第1次改革,改革的宗旨是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增进病人健康、促进病人康复[2]。1990年文部省对护理专业课程进行了第2次改革,1996年第3次对护理教育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日本经过对护理教育改革,高等护理教育快速发展。护理大学从90年代起数量迅速增加,1992-2010年,护理本科院校从13所扩展到193所,年招生数达7万人左右。
我国和日本的护理理念都强调以人为本,这是相同之处。但在发展程度上存在差异。我国的护理处在“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转变的过渡阶段,“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和优质护理理念正在发展成熟[3]。而在日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已沿用数年,“以人的健康”为护理对象,范围更宽。
我国和日本护理本科教育理念都非常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都很重视学生的见习、实习,教学实践,这是相同点。但重点有所不同,存在一定差异。我国更加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集体主义的培养、合作精神,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价值。而日本则沿袭西方人的思想,强调个人主义、自由,注重学生个性、自律、自我责任感的培养。
21世纪高等护理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教育部高教司指导下,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专业(初稿)》明确提出护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育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专业人才[4-5]。”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结合实际,制定了我校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具体分为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0条,知识目标9条,技能目标8条[6-7]。日本大学的护理本科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内心世界丰富的人性,即能够分享人的喜怒哀乐,具有一颗善良的心,理解生命的尊严,尊重人的权利;学习护理专业所必须的技术,培养能够以科学的基础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的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及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科研发展的能力;培养独立职业所具有的实践、教育、科研能力及与医疗保健等从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国际主义思想和国际活动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能够推动护理事业发展的能力。
中日两国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相比较,中日两国都把培养专业素质能力作为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培养高级护理专业人才,这是相同点。中日两国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相比较,我国护理本科培养目标的内容专业性和针对性更强,特别强调“三基”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的优势。培养目标的设定限于医疗、预防保健领域的需求。而日本则强调护理职业的社会性,关注护士个人的素质和个性,护理教育理念融入国际观念,注重培养护士的国际活动能力,这是差异性。
1.课程内容设置的比较分析。中日两国护理本科公共基础课侧重及医学公共基础课比重不同。我国护理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侧重自然科学课程,比如英语、高数、物理、化学等,泰山医学院护理本科专业开设9门公共文化课。日本护理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侧重人文社会科学,比如社会学、心理学、交流与沟通等。我国护理本科专业医学公共基础课16门,约占总课时的31.9%,泰山医学院护理本科专业基础课14门,占总学时的35.9%;而日本护理本科专业医学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的18.9%。从比较分析说明,我国把护理本科专业更多地归类于自然科学,更重视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相对较少。而日本把护理本科专业更多的归类于人文领域,即社会科学,注重社会需求、人文素质的培养。
中日两国护理本科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存在差异。中日两国护理实践教学都包括见习和毕业实习。我国护理本科专业一般是在前3年安排学生见习,多采用分散见习,学时相对较少。临床实习集中在最后一学年,一般在教学医院实习,实习结束,参加毕业考试,毕业后参加工作。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护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还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毕业教育、就业指导等。日本护理本科专业采用集中见习,毕业实习8个月,实习结束后回学校继续上课,学习理论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护理本科实践课程安排侧重临床,而日本则侧重临床与基础、临床与社会的结合。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护理工作的范围,不仅局限于医院,已经延伸到社区、家庭。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多了解和接触社会。
2.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我国护理本科专业多数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纵向模式,有部分高等护理院校进行了改革,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或者根据需求和功能划分,设置课程。而日本护理本科专业课程则采用生命周期模式,以人的不同生命阶段把课程划分为护理学、成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小儿护理学、女性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8]。教学模式相比较,我国护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会出现内容重复现象。
护理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护理对象,护理是为了维持和促进人的健康,而对处于不同健康的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满足其基本需要的过程。建议:进一步加强我国护理本科教育,树立科学的现代护理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护理对象的整体护理和优质护理理念,进入护理教育的更高层次、更高境界。
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仅限于护理专业领域、预防保健方面,对护理人才综合能力培养、人文关怀方面的目标相对缺少。建议: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加强人文教育,增加人文素质、社会功能、国际视野等,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制定更加全面科学的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我国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侧重于专业知识方面。建议:适当减少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或学时,增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加强护患沟通、伦理学、社会学、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加选修课,科学合理的设置护理本科专业课程,培养更具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郎红娟,李菲菲,刘艳丁,等.浅析日本护理本科教育[C].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三届三次理事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
[2]杨石麟.剖析日本护理教育专业课程的3次改革[J].护理研究,2011(3):644-646.
[3]庞书勤,陈锦秀.日本国的大学护理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2011(3):239-240.
[4]周明芳,于瑞英.日本护理大学的教育[M].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10):467-469.
[5]李泽楷.日本护理教育特征及启迪[J].护理研究,2004(9):1591-1592.
[6]王 燕,廉军孝,金昌德,等.中日两国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75-76.
[7]泰山医学院教务处,泰山医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S].2014:35-39.
[8]林晓红.战后日本高等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及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