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景涛
(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回民学校)
小学时期是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必须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优秀的人格品质,为学生构建和谐团结的班集体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班主任要从当前的工作实际和学生特点出发,不断地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使班级管理成为一门艺术。
班主任,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导师。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刚刚踏入校园,开启学生生涯。这时的学生对教师充满了信任和敬仰,并在不自觉中对照教师进行模仿和学习。不同于一般的教师,班主任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孩子们打交道,班主任的一言一行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应该谨言慎行,以身为范,以行育人,严格遵守教师的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塑造优秀的道德品质。
作为班主任,作为教师,要想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就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孩子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希望学生认真学习,争取进步,自己就要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积极进取、不断探索;希望孩子获得正直、刚正的美好品格,就必须在日常管理中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做到不偏不倚、一视同仁……教师是一面镜子,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孩子那里得到反映,因此,每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要牢固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更加严格的要求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孩子们做出应有的表率。
是否有爱心和耐心是检验一个班主任是否合格称职的关键标准。班主任的工作,事无巨细,繁杂琐碎,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学生的爱心,才能支撑班主任完成这样复杂的一项工作。同样的,付出就会有回报,班主任只要用真挚的爱心和满满的耐心来对待孩子们,就能获得孩子们的信任和支持,收获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爱,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配合班级管理工作。这样就能营造出更温馨的班级氛围,能让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轻松和愉快。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还不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同时,他们活泼好动、顽皮淘气的天性也很容易造成冲突和争执。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耐心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原因出发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耐心去关注孩子、理解孩子,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笔者班上曾经有一个孩子因为性格内向而受到了同学们的排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专门召开了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共同探讨如何建立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其中,有个同学提到了“同学之间要相互包容,互相帮助”,于是笔者就着这个同学的观点引出如何尊重他人的话题,取得了学生们的认可。课下许多同学都向被排挤的孩子真诚致歉,也获得了被排挤孩子的谅解。
除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教育局统一颁布的规章之外,班主任还应该立足于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出富有班级特色的规章条例,这样不仅可以适应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需求,还能形成班级的制度特色,一举多得。
制定规章制度需要注意三点:首先,规章制度要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要针对具体的问题,要充分考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水平,要使学生能够充分规章制度的含义,从而降低执行成本。其次,班主任要对处罚力度有所控制,既不能过轻,过轻会影响规章制度的力度,也不能过重,过重容易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三,班主任要在处罚方式多做文章,要善于创造富有趣味的处罚方式,比如惩罚迟到的孩子背诵关于时间的古诗词、处罚上课交头接耳的孩子表演节目,这样的处罚方式不仅能起到惩罚的作用,还能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对孩子们未来的发展很有好处。
班干部除了可以替班主任完成收发作业、安排值日这样的常规工作的同时,也可以搭建起学生和班主任之间沟通的桥梁。作为学生,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相处的时间更长、接触的面更广,更能了解同学的所思所想,也更容易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班干部的沟通交流,教师可以更全面的掌握班级情况,从而有方向、有计划地调整自己的管理思路,使其更符合学生的需求,从而在班级中营造出民主、科学的决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营造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