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渗透其中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主体,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据统计,3万多字的十九大报告,“人民”二字出现超过200次,处于首要位置。如何理解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这是理解和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核心所在。笔者认为,理解这一思想的关键在于搞清这一思想的理论源流关系。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有着广泛的思想来源,但最为重要的是三大源头。
劳动和资本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对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体的批判和对劳动主体的呼唤。早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已经看到了摩泽尔河沿岸地区农民“骇人听闻的贫困”,但作为国家代表的普鲁士政府拒不承认这一基本事实,他们或者认为“农民的贫困状况是虚构的”,或者只承认“摩泽尔河沿岸地区的特殊的贫困”。马克思以记者的身份为贫苦农民的利益辩护,与普鲁士专制政府发生激烈冲突,最终导致《莱茵报》被查封。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他深入研究现代国家的本质,提出“不彻底摧毁一切奴役制,任何一种奴役制都不可能被炸毁”的结论。马克思发现了无产阶级,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承担推翻资本主义的使命。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全面揭示异化劳动给工人阶级造成的悲惨生活现状。异化劳动带来的,一方面是富人的“奇迹”“宫殿”“文明”和“智慧”,另一方面则是工人的“赤贫”“棚舍”“野蛮”“愚钝”和“痴呆”。共产主义将消灭异化劳动,把人的特性还给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本质据为己有”[1](P120)。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新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立足“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把“改变世界”作为根本目的,从而与一切旧哲学划清了界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根据唯物史观,把资产阶级国家称为历史进程中的“虚假共同体”,强调共产主义将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以“真实共同体”代替“虚假共同体”,把“偶然的个人”变为“有个性的个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深入考察资本的发展逻辑,认为在以资本为主体的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共产党人就是要与私有制度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入揭示资本与国家相互勾结,共同参与贩卖黑人奴隶,雇佣妇女和童工,以榨取剩余价值的罪恶。他特别描述了诺丁汉童工紧张劳动的状态,认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2](P871)。无产阶级就是要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实行对剥夺者的再剥夺,从人对“人的依赖”和人对“物的依赖”走向人的独立自由发展。恩格斯晚年把唯物史观概括为劳动史观,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导作用,认为马克思“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3](P777),这是对马克思核心价值取向的精准概括。
毋庸置疑,马克思之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之后,在经历各种痛苦和磨难的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政治家一再反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部分革新调整,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因素。如合作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广泛推行、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规定、“三大差别”的逐渐缩小、高额累进税的征收、资本社会化趋势的加强等,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相对改善。然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支配劳动和国家的本质。美国《资本论》研究专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指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清楚阐述的,是资本在市场、生产过程,以至日常生活领域宰制劳动者所涉及的日常暴力。我们随意拿一些描述当代劳动者处境的文字(例如孟加拉国成衣厂,或是洛杉矶血汗工厂的情况),比较《资本论》中描述“工作日”的经典章节,很可能会发现两者并无不同。同样令人震惊的是,我们拿里斯本、圣保罗和雅加达劳动者阶级、边缘族群和失业者的生活条件,与恩格斯1844年的经典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相比,会发现两者没有什么实质差别。[4](P324-325)
据美国财经博客网披露,2007年至2012年,最活跃的200家企业共耗费58亿美元用于联邦游说和竞选捐款,而这些公司最终从联邦政府的支持中得到4.4万亿美元的回报,占美国个人纳税者向联邦政府所缴6.5万亿美元税款的2/3。这意味着,企业为影响美国政治的花费与获报之间的比率高达1:760。最近一届的美国总统选举同样反映了美国政治为资本操纵的事实。[5]这说明,现今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体的性质,马克思对资本主体的批判仍然是有效的。
早在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就已经指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6](P11)
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精神支柱,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注重发展与公平发展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我国是人口大国、资源小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然是硬道理;另一方面,发展必须坚持共享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那么,如何实现公平发展呢?十九大报告在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基本方略、战略举措等方面都做了新的规划。如:提出实行振兴乡村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等等。同时,十九大报告还指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这些论述无疑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主体思想,同时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划清了界限。
列宁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如何进行新型国家建设,以保障每个劳动者参与国家管理的民主权利,保证工农当家作主,成为列宁晚年思考的核心问题。早在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就强调“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当属于全部人民代表”,人民群众应当“有权了解和检查”党政机关的“每一细节”。在1917年的“四月提纲”中,列宁从理论上预见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困难和关键,不是简单地夺取政权、没收资本,而是实现“工人国家的工人监督”,即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工人监督。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后,落后的俄国经济状况,文盲、半文盲的比例之大,党内严重的官僚主义,都严重阻碍着俄国新型民主建设的进程。列宁不止一次指出,苏维埃民主制在形式与内容上存在的重大矛盾。为加强工农群众对党政机构的监督,列宁亲自主持通过了《工人监督条例》和《罢免权令》,强调实行工人监督,“使人民的代表真正服从于人民”,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则和任务”。1918年5月,为加强国家机关的监督工作,按照列宁的提议,成立了国家监察人民委员部。1919年3月,列宁在人民委员会会议上,对于改组国家监察人民委员部的法令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并致信起草这一草案的斯大林,中心论点是要求贯彻人民监督原则,让工人群众参与国家监察机关:“(1)建立有工人参加的中央(以及地方)机关;(2)按照法律经常吸收无产者以证人身份参加,其中妇女必须占2/3。”[7](P518)在这一年里,工人群众自己创造了新型的人民监察机关的最初雏形。在最大的几个中心城市,出现了工人检查小组,发展为与国家监督机构平等的人民监督机构,这是实现社会监督的崭新形式的萌芽。
列宁生命的最后阶段,面对一系列没有很好解决的尖锐问题,进一步思考国家机构的改革。1920年1月,列宁提出国家监察工作全盘工农化的原则,为了贯彻这一原则,他力主把国家监察人民委员部逐步改组为工农检查院,把国家监督与工农监督结合起来,并以人民监督、社会监督为主。为此,他致函斯大林,对《工农检查院条例》提出了一系列补充修改意见,其中提到,建立健全工农检查制度的目的是把全体劳动群众,其中尤其应当包括妇女,都吸收来参加工农检查工作。这一时期,列宁还开始着手建立和强化党的监督系统,贯彻全党群众参与监督的原则。根据列宁的提议,第九次全俄党代表会开始建立党的监督系统,成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在1922年3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指出,我们是由唯一的执政党在管理国家,在我们党同苏维埃机构之间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关系。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实行“党同苏维埃的分工”“党的机关和苏维埃机关应该划清职权”,实际上是要求把战时共产主义时期一度过分集中到党身上的那部分立法权和执法权,重新归还给苏维埃国家政权。列宁最后设想,让几十名来自最底层的普通工农,充实进中央委员会,改变党的领导核心成分。1922年3月,苏共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新党章,要求强化党自身的监督系统,特别是对党的领导机关的全党监督。依靠党外普通群众进行清党的实践经验,加深了列宁的人民监督权思想。根据苏共十大决议进行的清党,有17万人被清理出党,占当时党员总数的25%,一定程度纯洁了党的队伍。经验表明,“在揭露‘混进党的’、‘摆委员架子的’、‘官僚化的’人的时候,非党无产阶级群众的意见以及在许多场合下非党群众的意见是极其宝贵的”[8](P560-561)。
令列宁感到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国家机关中的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不仅渗入国家机关,而且渗入党的机体,党的领导机关党委和领袖人物掌握了几乎无限的权力,而人民群众却处于权力萎缩、束手无策的地位,工农检查院几乎形同虚设,成了附庸,有的重要领袖人物(如斯大林)实际上贬低人民监督权,有的(如托洛茨基)甚至否认工农检查院存在的必要性。同时,党、国家、人民三支监察机构很不协调,难以构成统一强大的人民监督系统。[9](P264-265)面对这种困境,列宁经过苦苦思索,把主要希望寄托在强化人民监督权上,认为只有强化人民监督权,才能改变工农群众束手无“权”、参政无路的消极软弱境地,才能对抗官僚主义的流行病毒和强酸腐蚀,才能获得改造党和国家机关党委的原动力,才能从直接的民主汲取力量。列宁最后之作的核心部分,《给代表大会的信》《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中心议题都是强化人民监督权。
然而,在列宁去世后不久,他晚年全盘改革的构想也即被停止,苏联形成了一套国家高度集权的以指令性计划为导向的快速国家工业化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作为一种战时体制当然无疑是必要的,但战争结束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共产党不但没有及时改革,反而以各种名义将这种体制进一步强化和固化,并以种种方式强加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从理论和实践上完全背离了列宁工农主体的国家构想,根本否认人民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发展方向,严重扭曲反官僚主义的根本任务,取消党内民主,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以人治代替法治,甚至个人独断专行。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试图通过改革,以缓解和消除苏联模式的弊端,但由于缺少严密的思维逻辑,改革最终归于失败。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以党代政的官僚主义进一步升级,高级干部被分成14个等级,他们高高在上,远离普通百姓,享有各种各样的特殊权力,逐渐形成一个封闭的贵族集团,严重脱离人民群众。20世纪80年代,改革再次成为世界性浪潮,戈尔巴乔夫借着自己所谓的“新思维”,声称要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要一切从头做起”,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企图借助少数上层精英,用所谓“休克疗法”一夜之间改变苏联的现状。他的做法不仅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而且导致情势日渐恶化,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势力趁机出笼,大肆活动,大造舆论,使苏联在剧烈的动荡中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状态,最终导致苏共下台、国家解体。
中国共产党是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感召下成立的新型政党,作为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写下《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预言“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10](P256),“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0](P263)。青年毛泽东也深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他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总结苏联模式的教训,认为苏联把农民搞得太苦,要“以苏为鉴,引以为戒”,不能再走他们的弯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再称赞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办法比较好,对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针对理论界的极“左”思潮,邓小平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肯定列宁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贡献,同时认真总结苏东国家亡党亡国的教训,在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党内监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迈出新的步伐。关于党的建设,一方面强调党内民主监督的重要性,先后推出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委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对党的领导制度、管理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都做出新的规定,制定了新的办法和行动细则,强调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重申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新制定的党内法规共计90余部;另一方面又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重用那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要求广大党员具有“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思想准备,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做到“五个更加自觉”。关于国家制度建设,十九大报告重申: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是通过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为人民有序参与政治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和法治体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这些论述,发展了列宁晚年国家改革及其工农主体构想。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为理论武装的新型政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把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人民不仅是国家制度的制定者、评价者、监督者,而且是资本的占有者、使用者,利益的分享者。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为我们党制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小孩子上学的问题,修桥补路的问题”,注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1](P13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一切国家机构的设置都贯以“人民”二字。如政府是“人民政府”,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协商机构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法院、检察院称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等,突出反映了新中国的群众性、人民性。党的八大把国内的主要矛盾定义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然而,由于对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很快又偏离正确方向,把“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作为主要矛盾来抓,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邓小平领导全党重新认识主要矛盾,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人民的“温饱”“小康”“富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且一再强调,改革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注意集中群众智慧,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基本标准。邓小平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代表先进生产力”和“代表进步文化的前进方向”都是手段,“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是目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当然是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记党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主体的传统,出台“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四风”,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削弱或侵害人民的权力和利益。440多名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8900多名厅局级干部、6.3万多名县处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受到惩处。同时,着力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体制机制上的顽瘴固疾,共计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过去需要几十天、甚至几百天才能办成的事,现在向“最多跑一次”的方向快速迈进。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总体上实现了小康,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然而,相对于人民需要层次的提高,我们的发展还不够平衡,不够充分。“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内外资源利用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首先是生产力发展不充分,人均经济总量还处于世界较后位置。党的十九大正是根据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新特征,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温饱”“小康”“基本现代化”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个阶段。同时,围绕这一目标提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并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国防、祖国统一、对外交往等每个领域的建设做出具体安排,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发展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美)大卫·哈维.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M].许儒宋,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5]常健.美国大选尽显金钱政治本质[N].人民日报,2016-04-18.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7]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王东.系统改革论——列宁遗嘱,苏联模式,中国道路[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
[10]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