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演进

2018-02-10 13:01
江西社会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战略特色

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总结,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会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除最新成果以外还有哪些成果,这些成果的产生与实践有着怎样的创造过程,体现怎样的发展逻辑,都需要从理论层面作出阐述。本文立足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对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突破、深化,紧扣理论创新与战略设计的辩证统一关系,回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演化的进程和阶段性的质变提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突破(1978—1992)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P12)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突破与形成奠定了理论发展的基石。八大前与八大以后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与现实教训为新的条件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明确的思路。以邓小平、陈云等为代表的中央领导同志立足八大前后的准确判断,积极探索正面经验,结合反面教训,开展新时期理论与实践探索,创造性的推进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找准了突破口,为理论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一)改革开放的思想突破与理论开篇

基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要矛盾、发展速度、发展的制度及以往发展历史的全面认知,全党产生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理论文件,形成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理论突破的逻辑起点,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两年,党内指导思想仍然处于惯性徘徊的状态中。全党上下对“两个凡是”“左倾”思想路线表示不满。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为起点,全社会上下展开了对真理是非标准问题的讨论。文章阐释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强调“不能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一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上拨乱反正的理论基础,成为扭转时局的先导。

1978年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基调,开启了党内外全局性的拨乱反正。三中全会深入吸收了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内容,全会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出发,提出变革完善上层建筑实施改革开放的任务,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3](P4)会议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对经济管理体制的问题上提出经济权力下放、按经济规律办事等重要决策部署。

三中全会以后,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涉及调动全社会的积极主动性,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继续完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以科学的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为核心,对新中国成立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决定性的判断。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并实事求是评价毛泽东同志在晚年所犯的错误。通过总结新中国成立32年的经验教训,对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主要矛盾、国情现实、变革的标准要求等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确立进行重要的理论探索。

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动改革开放的突破性实践下,全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引领下回归到八大前后的正确轨道上。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政治路线,理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明确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4](P126)。这些理论成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本体上的初步突破。

(二)改革开放的理论深化与结构设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以何种方式来推动,从哪个方面首先突破成为新的问题。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是依靠对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来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主的改革开放也就涉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如何分配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而所有制的结构形式、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分配关系三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也就成为推动改革开放首要破解的现实问题。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突破的基本结构形式。

十二大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全面高涨的同时坚持五届人大提出的十条经济建设方针,阐述经济工作的重要原则。在所有制结构上,强调“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基本制度,决不允许破坏”。在市场与计划的关系上提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对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在分配问题上,阐明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5](P21)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目标定位,形成了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大理论成果,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突破性地阐述了多种经济形式的作用和地位,指出:“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长期的方针。”强调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了计划与市场对立的观念,明确“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6](P56)分配方式上提出了以价格改革为突破、实行经济责任制和按劳分配为原则的企业经济改革;突破以平均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局限,拉开工资差距,明确“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初步形成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三大重申了十二大、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性理论,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分配结构多样化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所有制结构上,确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私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7](P32)。在计划与市场关系上,确立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分配方式上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原则,开始推动生产要素按参与分配,允许按劳分配与个体劳动所得以外的债券、股金等非劳动收入存在。除此以外,十三大还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分步走战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生产力标准等理论,为从实践上推进改革开放扫清了理论障碍,夯实了思想根基。

自党的十二大以来,十二届三中全会、十三大从生产关系层面对涉及改革开放深化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关系和地位、产品如何分配)三大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索,成功破解了长期困扰人们的理论局限,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上深化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三大基本理论问题)在思想理论层面的突破和改革开放初期的跃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建构(1992—2002)

20世纪90年代,受1989年政治风波及苏东剧变影响,加上经济体制调整对经济秩序的负面效应,改革开放的推进受到冲击。在有所定论的问题上,出现了两种极端的争论:一种强调将反和平演变放到突出位置,重回阶级斗争;另一种以西方经济学为标准,质疑否定党的十三大报告,要求进行资本主义的市场化改革。面对两条极端路线,在新的历史节点上统一思想认识,必须要基于对改革开放三大基本理论问题的把握,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及配套发展战略。籍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五大为节点,以思想理论完善与经济战略谋划为基本形式,先后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基于该体制的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确立

为结束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思潮的混乱影响,校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邓小平在1992年春发表南方谈话,为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凝聚了共识。邓小平围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力度、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共同富裕思路、抓住机遇等六个方面,阐明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突出强调改革步伐要加快,“看准了就大胆的试,大胆的闯”。完善了保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强调抓住发展机遇,“发展才是硬道理”。[8](P372)重申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等内容。南方谈话集中凝练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演进的节点突破。解决了长期困扰人民心中的疑虑,为新一轮改革高潮的到来作了理论准备和思想动员。为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系统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及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之前这一历史时期推进改革开放、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整体思路,从所有制结构、资源配置方式和分配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演化拓展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框架。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立足南方谈话的理论基础和十四大的改革目标,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从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完善配套法律体系等方面谋划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框架结构。

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将体制变革的思想理论融入国民经济五年规划,在“九五”计划中确立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9](P1477)会议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9](P1460)等十二个具有全局性的矛盾关系提出了处理准则。为破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涉及全局的新矛盾、新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

党的十四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根据党的十二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问题的探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涉及的重大关系进行了总体规划,成为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和原则指南,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思想观点到系统理论,从抽象观念到具体战略的发展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进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里程碑。

(二)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谋划设计

党的十五大围绕 “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两大主题,将经济体制的改革思想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形成了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区域发展战略为主体的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计的统一。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等重要论断。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十四大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0](P11)党的十五大强调:“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9](P1344)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将科教兴国战略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21世纪议程》。1994年我国出台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九五”计划,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的战略目标。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人口和资源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001年,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系统阐述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11](P282-283)。

1988年邓小平提出沿海与内地“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1999年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以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为基础,正式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部署。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12](P1380)在“十五”计划中阐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处理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重点开发与全面发展”“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外部支持与自力更生”的相互关系。全党实现了从处理沿海与内陆关系到两个大局思想再到协调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与深化,形成了以西部大开发为重点的战略平衡理论。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21世纪初,全党经过对改革开放之初生产关系范畴三大基本问题的明确,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起点,通过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框架。通过理论创新基础上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创新,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迈向21世纪。以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质量提升,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空间的布局优化,构成了全党在新时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从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本构成的阶段提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纵深拓展(2002—2012)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并形成结构化基础。改革开放对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但生产力的发展轨迹并没有完全按照人民的需要来提升,问题集中表现为生产力发展与人民需要之间的偏差,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居民增收乏力等问题日益突出,新的发展实践推动全党提升对经济发展的认知。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突破表现为以社会体系作为问题破解的综合交汇点,以“三农”问题作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遵循体制变革与战略实施的统一,在横向上以宏观社会体系构建为重点推动理论拓展,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以及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在纵向上以“三农”问题为抓手推动行业产业发展理论深化,形成城乡统筹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思想、区域协调总体发展战略思想、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一)以社会为中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横向理论拓展

1.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思想。党的十六大立足社会体系建设,提出“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13](P543-544)的小康社会目标,突出强调了以社会保障为中心的就业、收入和生活相配套的战略举措,强调:“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3](P550)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强调“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聚焦以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社会难题,“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14](P476)形成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体系,构建起全面系统的社会保障结构。

2.和谐社会建设思想。十六大后,新一届领导集体立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出发形成和谐社会的建设思想。十六大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小康社会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十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着重分析了社会层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和谐、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将“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摆在首要位置。阐明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的关系。从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教育公平、医疗卫生、文化事业产业和环境治理保护方面谋划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结构,确立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要素。同时在制度建设、社会管理和文化塑造方面提出一系列配套社会事业建设的举措,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现实的社会建设方略。

3.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4](P4650)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内容。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科学发展观内涵,从发展的内容、目的、要求和方法全面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四大构成。在发展内容上,强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确立“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在发展目的上,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发展要求上,强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社会领域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发展方法上,突出统筹兼顾,注重各方面、各利益主体的矛盾关系,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国外、中央地方等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矛盾关系,协调个人与集体、部分与整体、当前和长远的综合关系。

(二)以三农为主体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纵向理论深化

全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纵向推进中,形成了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区域协调总体发展战略和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想。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完善的过程中,农业发展因缺少要素投入而出现城乡差距拉大的瓶颈。党的十六大初步谋划了以城镇化的方式缩小城乡差距的发展路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取消农业特产税等综合配套举措,创造性提出在承包期内依法、自愿和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举措。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基础设施投资重点、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支农资金配置以及城乡要素市场调整,谋划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多予少取放活的常态化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更加突出强调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思路。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现代农业建设、综合生产能力、国家粮食安全、农民人均收入、农村基层组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农业生产体系的各个方面提炼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思想。

2.区域协调总体发展战略。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区域协调总体发展战略日益完备。在经济体制改革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化过程中,我国区域发展进一步从西部大开发战略拓展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发展战略。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明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强调“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思想进一步完善。党的十七大从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角度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突出强调运用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来引导生产要素的跨区域合理流动,要求运用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方法,调整区域政策和经济布局,打造若干具有辐射影响力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十七届五中全会正式确立了区域协调总体发展与主体功能区相互结合的战略,突出城镇化发展与城市化布局形态的优化,从区域经济优势、主体功能定位、国土空间利用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确立了区域发展的规范化格局。

3.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党在依托高新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14](P21)。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初步提出科技体制的改革思路。胡锦涛指出:“要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显著提高中国的科技软实力”。标志着自主创新思想的形成。2006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发布,确立“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构建了国家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规划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党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遵循体制变革与战略实施相统一的方法,在横向上以社会体系的构建为交汇点推动理论拓展,在纵向上以“三农”问题为重点,推动区域、科技、产业、行业体制变革的纵向深化。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结构化推进,拓展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层次。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贯通提升(2012—2018)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的经济理论探索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推进的重要里程碑。在理论层面,全党紧扣社会生产与人民需要这一矛盾,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这一主线,在推动经济工作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理论和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战略性思想。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理论包括了适应引领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立足资源优化平衡配置准确把握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内容的新发展理念等原则遵循。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战略性思想集中体现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问题为导向的经济社会战略部署思想等内容。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原则遵循

1.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经济发展的减速,全党逐步形成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并针对新常态的特征提出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系统界定了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趋势性变化,明确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理论。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15]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立足新常态的基本逻辑,提出了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产业、微观、改革、社会五大政策支柱,以及“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理论上明确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的内涵要求,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形成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动态经济政策框架。

2.立足资源优化平衡配置,准确把握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6](P511)。2014年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是从总体上讲的,不能盲目绝对讲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有的领域如国防建设,就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一些带有战略性的能源资源,政府要牢牢掌控,但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去做。”[17](P50)习近平围绕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论述,破解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创造性的推动了全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进程中核心节点的突破。

3.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是确保发展方向、保证发展质量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直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创新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的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重解决国家发展要素分配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经济和国防、物质和精神关系上的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延续可持续发展思想,着力破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问题,直面资源紧张、污染严重、生态破坏等突出问题。开放发展坚持经济发展的开放规律,注重内外互动,解决经济发展的内外部联动问题。共享发展坚持人民导向,追求公平正义、共建共享,在分配、收入、公共服务方面破解差距拉大问题。

(二)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战略性思路

1.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市场经济保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首先体现为在党的领导下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之中。”2017年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从根本上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根本利益。”[18]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立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地位、效力和意义。201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上来。”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确保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不是资本逐利取向的制度保证。重申这一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有助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确保党的核心与引领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党。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9](P411)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6](P51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0](P155)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17](P30)2016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强调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3.以问题为导向的经济社会战略部署。立足问题导向,坚持体制变革与战略实施相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演进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发展动力问题,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针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国防方面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深化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经济社会战略部署思想。面对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战略实施进行方向、思路、任务和政策的系统构建。面对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报告提出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21](P33)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教育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就业上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强调“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脱贫攻坚方面提出“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的战略思路;在医疗问题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实现了从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到经济社会战略谋划再到聚焦经济社会问题的三重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家经济治理,推动产生了诸多创造性、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成果,为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南。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四阶段的跃升,实现了从完善经济体制到构建经济体系、从统一经济领导思想到提炼领导规律、从理论原则指导到专业系统谋划的转变。在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贯通中,全党创造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五、结 论

恩格斯提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涉及的是历史性的经常变化的材料。”[22](P153-154)纵观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轨迹和主体内容体现为改革开放的全部思想、理论和实践。循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轨迹,归纳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演进过程中的发展趋势和走向,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演进所体现出的逻辑特征作结构性、规律性的判断。

体现实践与理论辩证发展的认识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发生各有先后。改革初期以理论突破为先,改革中后期以实践探索为先。如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徘徊期,全党以思想理论的探索为先,而后推动权力下放、体制变革。20世纪90年代初的深化改革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争议问题的定论为引领,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进入改革开放40年的中后期,则以实践的探索来推动理论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中资源、环境和社会矛盾的突出,为推动以社会为主体的体制改革、战略调整提供了现实源头。

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造性推进,首先从生产关系范畴提出变革要求,以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依据生产关系的内涵,从所有制结构、资源配置方式、分配制度三个方面构建改革的主体框架,以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循序渐进、逐步开放,以价格改革作为市场体系建设的首要突破口。

体现思想理论创新与发展战略贯彻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演进包括经济思想理论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统一,经济发展战略的设计来源于经济思想理论,经济思想理论融汇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进变革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经济思想理论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结合为基本形式,将思想理论变革与发展战略设计相统一,实现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引领经济实践的结构化推进。

体现一以贯之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演进的过程中,高度体现出一以贯之与解放思想的统一,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又结合当代中国实践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既立足本国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又充分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在经济思想方面,自1978年以来的4个历史阶段中,任何一个阶段都牢牢把握住了人民主体中心论的立场,牢牢坚守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以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进程为背景,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演化的进程与阶段性跃升,为我们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生成与推进逻辑提供基础性事实线索。由于跨越时间较长,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变化之快、涉及内容之多,都是出乎意料的。笔者的梳理只能以关键性的理论节点和突破性的历史事件为主线,对改革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演进作大致的轮廓性的判断,其中各阶段理论演进的细节部分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12/20/content_5248899.htm.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5]新华网.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EB/OL].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5-11/10/c_1117099915.htm.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8]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950.htm.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战略特色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特色种植促增收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夯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