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列孜·热合曼
近年,新疆伊吾县山南开发区葡萄产区死苗烂根现象趋重,调查发现该产区葡萄根腐病平均发病率21.6%,部分园地高达65.3%,树龄1~4年的感病树有22.8%的全株死亡,果农束手无策。笔者通过连续几年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该病的发生规律,并总结了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供广大果农朋友参考。
1)致病菌。根腐病是真菌性病害,根瘤病实质上是细菌性病害。
2)发病部位。根腐病主要发生在根部和根颈部,根瘤病主要发生在地上部分的根颈处,还发生在主干、侧枝、新梢,甚至叶柄、穗轴上均有可能发生。
3)发病症状。根腐病最主要表现为根部发黑,在树体表皮上产生白色菌丝,菌丝不断繁殖,还会在土壤表面长出菌丝和黑色菌核,树体表皮柔软腐烂脱落,最后导致木质腐烂。地上部分新梢节间变短变细,营养不良,树势衰弱,容易在幼嫩部位产生气生根。根瘤病主要是在枝干上长出瘤状物,先是嫩绿色,质地柔软,后变褐,质地变硬,龟裂、粗糙,地上部分同样会导致树体衰弱。
2.1 根部 先在须根上发病,形成红褐色圆斑,病斑扩大相互连接,逐渐深入木质部,木质部先变为红褐色或褐色,逐渐变成黑褐色,最终死亡。
2.2 地上部 症状在生长季出现,有以下几种表现:
1)萎蔫型。叶片萎蔫,向上卷曲,叶小色浅,新梢抽生困难,花蕾皱缩不开裂或坐果率极低,枝条失水皱缩或枯死(枝条骤然青枯),这种类型多发生在树龄超过4年的树上。
2)青干型。根系染病后,病势发展迅速的病株,在春季干旱、气温较高时,病株叶片骤然失水干枯(青干在枝上),并多从叶缘向内发展或从主脉向内扩展,在病部和健部之间有明显的红晕带,严重时叶片脱落。幼树上多为此种类型。
3)叶缘枯焦型。春季不干旱,病势发展缓慢,发病时叶尖叶缘枯焦,一般不落叶。
4)枝枯型。根部严重腐烂,与烂根相对应的大枝发生枯死,皮层变褐下陷,好皮与坏皮界限分明,后期坏死皮层剥离,木质部导管变褐。
由于生长条件及树势强弱的变化,病情表现也起伏不定,树势强健时,有的病树可自行恢复。
1)苗木带菌,导致后期病害发生。
2)土壤板结,团粒结构差。葡萄基地大部分为干旱地区,田块多年来未耕作,土壤板结,透气性差,葡萄根系呼吸困难,树体感病后病菌在土壤中可借水流传播,地下害虫、带菌土壤均可带病传播。另外,不深翻土壤,也为病菌创造了良好的栖居场所。
3)人为因素。病菌通过带菌土壤、园艺工具和伤口均可传播,一旦条件适宜,3天即可完成侵染。
4)不注意秋施肥。大年葡萄若不及时追施秋肥,会造成树体营养严重亏空,容易伤及根系,这是造成根腐病的重要原因。应在落叶前20~30天追施中氮高磷低钾的硫基复合肥,千万不能施用未腐熟的动物粪便。
根腐病菌在土壤中可长期营腐生生活,有时也寄生在寄主植物上,只有当根系衰弱时,树体才会得病。病菌在土壤中可借水流、地下害虫、带菌土壤和园艺工具传播,侵染后树体健壮时不会发病,待树势衰弱或感染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症状。一般是第1年侵染,第2~3年后表现症状。在气温18~25℃、雨水多、田间湿度大时发病较快,地势低洼、土壤碱性、有冻伤和结果较多时发病较重。
1)生长势弱、适应力差的根系易患病,如红地球、乍娜等品种,用自根苗建园发病率明显高于嫁接苗。
2)干旱、缺肥、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严重,均会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透气不良,从而导致根系生长衰弱,易于发生根腐病。
3)结果过量、修剪过重、管理粗放,易导致树体衰弱,贮藏营养不足,易于发生根腐病。
4)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质过于黏重、田间湿度过大、园地排水不良等,均可诱发根腐病。尤其是在葡萄定植前,没有开挖定植沟或深翻改土的园地,根腐病特别严重。
1)合理建园。建园前必须测土、消毒和改良土壤,破坏病菌生存环境。土壤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硫酸铜、代森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
2)采用脱毒苗建园。尽量选用砧木为贝达的巨峰嫁接脱毒苗建园。苗木定植前一定要消毒。
3)改善栽培条件,适时浇水,及时排水,保证树体合理负载,避免大小年结果,加强地上部病虫防治。
4)药剂防治。发芽前及初显症状时,用200~500倍液硫酸铜或1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喹啉酮300倍液灌根,每株10~15 kg。早春发现病树后,土施美腐克,每株100 g,撒于树盘,深锄,与土壤混匀后浇水。生长季发现病树后,立即刨出根系,并在伤口上涂菌毒清10倍液或2~3波美度石硫合剂。
5)立体化防治。为提高防治效果,一是生长期毛细根开始活动时、新根生长期、根系生长高峰期都要用药。春季回暖时是病菌繁育及危害的关键时期。二是植株不同部位立体化防治,根、皮、叶、果都能吸收药液有效成分,传导过程中能够杀灭潜藏病菌。
6)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