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山东海阳秧歌教学中“线形动律”的动态特征与训练价值

2018-02-10 06:45姜菁斐
关键词:动律海阳线形

姜菁斐

(中央民族大学 舞蹈学院,北京 100081)

一、引言

(一)选题意义

舞蹈动作的选择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具有明确的训练目的,民族民间舞教学的任务是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和体会不同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的基础能力。

山东海阳秧歌是山东地区的三大秧歌之一,流传于海阳农村的部分地区,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秧歌形式,它风格古朴、大气沉稳、粗犷豪放,表现形式灵活自如。海阳秧歌同其他民族舞蹈一样,具有自己的身体运动规律,这个运动规律形成了山东海阳秧歌独具的动态特征和风格。不管是男性角色的大夫、花鼓,还是女性角色的王大娘、翠花,他们双脚的基本位置很少有正步、丁字步,绝大部分是重心在一只脚上的大踏步、小踏步、弓步等。不管重心是前后移动,还是左右移动,不管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拧动,始终按照弧线、圆线的“8”子线形运动规律来完成重心转移[1]。就笔者本人的学习经历来说,因笔者是土生土长的山东烟台人,从小对山东海阳秧歌耳濡目染,中专开始便接受海阳秧歌专家张荫松的训练,至大学也继续接受海阳秧歌的学习,因此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和认识的提升,本人对海阳秧歌的认识也不断加深。本文的研究就是基于对海阳秧歌不同层次的理解,探讨山东海阳秧歌的“线形动律”在学生训练中的作用,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促进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专业性学习,帮助舞蹈专业学生提高舞蹈的专业水平。

(二)研究动态

国内学者关于山东海阳秧歌的训练研究也是比较丰富的。邓杰的《浅析海阳秧歌的课堂训练》从腰部和脚部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在海阳秧歌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两方面的训练意义:一方面是海洋秧歌腰部灵活性训练;另一方面是把武术的站桩作为辅助训练,加强海阳秧歌的脚下力量的训练。邵德兰的《海阳秧歌的训练价值和动作规律》[2]从审美形象气质的养成、肢体能力的强化、表现能力的扩展3个方面论述了海阳秧歌的训练价值,在讨论海阳秧歌的运动规律时邵德兰指出:海阳秧歌的重心转移不是单一进行的,有时是通过连贯某种动律的循环往复,有时是通过同一种动向线性变换方位空间来完成。有时出现随着重心转移带来身体不断的移动,在移动中为了保持身体的稳定,保持运动中人体“中轴线”的平衡,身体在运动中自然形成了一种立体型的向心、离心运动。有时是群体动势式的步伐流动,有时是单纯身体动律性的变化,但大部分是身体律动和步伐流动的合一,它可在不同方位、不同空间完成。

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发现,关于山东海阳秧歌的舞蹈研究比较丰富,在其特性、优势、训练意义方面等都有许多研究,但是对于“线形动律”以及其中“向心”和“离心”的研究不够突出,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三)研究方法

1.对比法。运用教育学的观点,找出不同民族或相似民族的训练方法进行比较和衡量,从而找出海阳秧歌的训练特点。2.文献综述法。对于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归纳总结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对观点进行实践和理论延伸。3.社会调查。根据学生对海阳秧歌学习后的感受进行问卷调查,掌握他们的学习动态和技术呈现,并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加以修整。

二、线形概述

(一)文化渊源

山东秧歌中海阳秧歌是其典型的代表之一,海阳秧歌具有悠久的历史,海阳秧歌将山东胶东半岛人忠厚耿直、热情朴实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海阳秧歌注重礼仪和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将古朴的风格继承发扬。地大物博的地理条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造就了海阳秧歌舞蹈表演时的风格特点。海阳秧歌源于武术之乡,受武术的影响较大,给海阳秧歌带来重要影响的是武术中的“螳螂拳”“八卦拳”。海阳秧歌中无论是整体的气氛营造,还是单独的角色塑造,动作都以大开大合、大收大放为特点,以“圆道”为美的传统审美特点形成了海阳秧歌别具一格的舞蹈特色。

(二)线形的发展

山东海阳秧歌舞蹈动作中注重线形动律的运动轨迹,线形动律是海阳秧歌的基本动律和核心动律,而之所以形成这样一种动律,是因为海阳秧歌具有多方位的表现形式。

具体到教学课堂之中,就不得不提到张荫松老师,因为海阳秧歌之所以能够逐步建立其相应的教学体系,正是得益于张老师五十多年来多次深入民间对海阳秧歌的挖掘、整理与探究。所以不得不说,我们现在还能在舞台上、课堂中看到海阳秧歌并学习海阳秧歌,这都得益于张荫松老师,是张老师将流传于乡村的一种民间艺术提入到专业院校的课堂中。张荫松老师通过深入民间,对艺人们的运动走势进行专业化整理,将海阳秧歌的运行轨迹进行强化,让学生清晰地感知身体每个部位的运动走势。张老师将动作点线之间紧密连接,形成了海阳秧歌中“节节相连”“迂回盘旋”“连绵不断”“起承转合”的风格特点,他将迂回盘旋、连绵不断的线形运动配合突变、多变的肢体律动,使得海阳秧歌在众多的民间舞蹈中别具一格。线形使肢体在舞蹈动态中产生不间断、不休止的精彩看点,在肢体连绵不断的线形运动中,需要极强的肢体控制与协调能力。突发力、敏捷的启动都离不开肢体的协调配合能力,这也是张荫松老师将海阳秧歌专业化的重要贡献。张老师将力感不同、节奏不同、情绪不同、环境不同、表达形象不同这“五不同”融入线形的动律中,赋予了海阳秧歌新的生命,从而使空间线形构图成为海阳秧歌独有的律动特征。

三、“线形动律”的动态特征显现

发力在腰的节节贯穿,向心、离心的身体意识以及圆形构图的审美定式,是笔者认为在通过相关学习后,结合张荫松老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海阳秧歌“线形动律”的三大动态特征显现。而这三大动态特征,都是源于张荫松老师的“典型”“核心”观念:一是“典型”风格性的凸显,二是“典型”训练性的凸显,都是基于对身体表现力的不断强化以达到“为我所用”。

(一)发力在腰的节节贯穿

发力在腰,这是在学习海阳秧歌中张荫松老师反复强调的。张老师认为,若想要解放全身各个部位的关节活动,关键在于腰部灵活力的解放。只有解放了这一部分,才能由此将动力节节贯穿导向至身体的其他各个部位,并由此自然而然地在身体内外空间形成一种线形回路的运动过程。比如就“滚浪”这个动作而言,一开始做这个动作时并不觉得它有多么难,只是一个用双手从体侧划立圆到另外一侧而已,但这仅仅只是做了个动作的“形”。为什么这个动作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是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动作进行训练,原因即是这个动作最为强化对腰部的训练。看似是从体侧划立圆到另外一侧,但其却是一种动力的一一贯穿,而这个动力正是来自于腰部的发力,否则就容易导致上述动作仅仅是做了个“形”。也正是这样一种发力方式,节节贯穿至其他各个部位,更为凸显所要塑造人物形象的性格与相应的情感性表达。

(二)向心、离心的身体动式

重心的移动在舞蹈中尤为重要,向心与离心是针对身体的解放和失重后对肢体的控制的训练。“正缠头滚浪”和“反缠头”就是向心和离心的基本训练,身体的突发力在连绵不断、自上而下的运动轨迹中,配合脚下连贯的步伐,让身体在失重的情况下对肢体进行控制,进而形成独属于海阳秧歌身体表现的一种运动动势。在身体失重的情况下完成大幅度的舞姿变化,脚下失重后的连绵不断,身体大开大合舞动,对舞者的身体起到了重要的训练价值。

(三)圆形构图的审美定式

海阳秧歌中讲究“圆道”之美,海阳秧歌起源于齐鲁大地,其是注重教育、礼仪之地,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海阳秧歌不断借鉴、融合,创造出了风格淳朴、律动奔放、节奏与气息运用别具一格的“圆”的表演形式。8字圆动律是线形动律的一部分,是解放身体的重要手段,以圆为美的胶东人将海阳秧歌的平圆、立圆、8字圆作为其基本的运动方式对腰、肋进行解放。身体在平圆的运动中体会磨盘的感觉,对学生腰部进行针对训练,解放上身。立圆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一种运动方式,主要强调两肋的交替运动以及上下身的配合。8字圆是在立圆和平圆运动的基础上加上提、拧、裹等形成的动律,是为了训练上下身的协调配合以及身体各个部位的解放,从而形成麻花腰的动态美。

四、山东海阳秧歌教学中“线形动律”的训练价值和意义

(一)肢体能力的强化

海阳秧歌的突发力对身体的敏感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这种突发力需要身体有极强的控制,在突然的起势中快速将动作的幅度做到最大,锻炼肢体的反应能力和灵敏度。在运动中完成上下身的大开大合,同时配合多方位的运动轨迹,这种极致的动作幅度是对肢体能力的训练,提高了身体的协调配合能力。这种忽快忽慢、动静结合的线形运动是情绪的爆发、情感的延续,强化了学生的肢体表现力。通过向心与离心的交替配合使学生脚下的稳定性更好,可以提高身体的基础素质能力。海阳秧歌线形动律在强化肢体的同时更是对肢体的一种解放,其强调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和配合,使学生身体各个部位得到训练和解放,从而形成了以肢体为主要表现力的汉族民间舞,增强了肢体的语言性和表现性。

1.明身

肢体将动作点线之间紧密连接,使迂回盘旋、连绵不断的线形运动配合突变、多变的肢体律动,形成海阳秧歌“节节相连”“迂回盘旋”“连绵不断”的风格特点,从而使得海阳秧歌在众多的民间舞蹈中别具一格。线形使肢体在舞蹈动态中产生不间断、不休止的精彩看点,在肢体连绵不断的线形运动中,需要极强的肢体控制与协调能力,肢体的各个部位以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运动方式进行。肢体的突发力和敏捷的启动身体都离不开肢体的协调配合能力。线形动律中形成的空间线形构图成为海阳秧歌独有的律动特征。

2.重“如何动”而非“做动作”

在海阳秧歌的教与学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在海阳秧歌中动作产生于民间,且多为模仿性动作,因此在教学中应采取形象的动作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如何运用自己的身体,而非只注重做动作的单一性要求,以免学生死学动作、学死动作。

(二)表现能力的扩展

在海阳秧歌独有的运动轨迹中,配合节奏、力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内容。线形动律给创作也带来了重要的帮助,可以在这一动律的基础上延伸发展,使作品表达更加丰富化,形象表现更加个性化。例如田露老师在作品中对海阳秧歌动律的运用,就使演员表现力更强,作品内容更丰富。

1.人物形象的性格化训练

表现力首先体现在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化训练中。艺人王发在舞蹈中通过重心移动和身体的“提”“拧”“磨”“探”“裹”产生了向心、离心的流动变换,由此形成了流畅、清晰的动作运行轨迹和“8”字圆的舞蹈动律。

2.重“表意“而非“表演”

人物形象的性格化训练,更注重是如何“表意”,因为作品创作就是在于通过动作以“表意”,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是有内涵的,有编导要传递的思想情感。海阳秧歌这种特殊的运动方式能给编导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为编导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动作的发展空间,使编导可以不受限制地去完成自己所希望表达的情感。“表意”也能让演员更完美地释放情感,真正地投入到舞蹈中去,深入作品的骨髓中,将作品要表达的内容完成到极致。如果一个演员只限于“表演”这个层次中,其所呈现的作品的深度和内涵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表意”在舞蹈中是至关重要的。

[1]邓杰.浅析海阳秧歌的课堂训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2):143.

[2]邵德兰.海阳秧歌的训练价值和动作规律[J].青年文学家,2013(20):198.

猜你喜欢
动律海阳线形
海阳核电2号机组完成调停检修顺利并网
浅谈动律在舞蹈作品《摆手女儿家》中的体现
短线法预制节段梁线形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海阳地雷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海阳大秧歌为例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弯曲连续梁拱桥梁结构线形控制关键技术
评《Smoke》
加成固化型烯丙基线形酚醛树脂研究
藏族舞基本动律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