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进化的生物动因、技术本质及规律

2018-02-10 01:41赵雪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卢汉莱文麦克

■ 赵雪波 张 璐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媒介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进化史。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在研究媒介演变的历史时,发现媒介技术进化的动力系统在很多方面类似于自然的有机世界,媒介进化的复杂进程与生命进化的历程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异同。①一方面,媒介技术的发展是人类作为生物不断进化的一个方面,同人类及其他生物一样,媒介技术的进化在很大程度上同样遵循“适者生存”的规律;另一方面,作为技术的媒介,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其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是人的需求,遵循的并不是自然选择,而是人类的选择。因此,从根本上讲,媒介技术的进化呈现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物竞人择”的进化趋势。近几年,VR、AR、AI等新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冲击并刷新人们对媒介技术的认知。微博、微信、Facebook等基于网络技术的社交媒体不断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变化也使人们开始思考媒介的发展是否存在边界,人类与媒介又该如何相处。因而,面对媒介技术快速更新换代的现状,分析媒介进化的动因与本质显得格外重要。

一、 媒介进化的生物动因

进化,又称演化(evolution),是一个生物学概念。1859年,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达尔文指出,一切生物都由进化而来,在不同生物之间进行生存斗争的过程中,“自然选择不可避免地导致完善程度较低的生物大量灭绝”②。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动因。这一理论自诞生以来,除了在生物学领域得到重视和发展外,还在心理学、金融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传播学领域,保罗·莱文森把进化的思想应用到自己的媒介研究中,结合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媒介是人的延伸”的理论,提出了媒介进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揭示了媒介进化的生物动因。

1.麦克卢汉深刻意识到媒介与人的关系

1964年,麦克卢汉在其著作《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著名论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这本书中,麦克卢汉详细地列举了道路、服装、报纸、汽车、电脑等一切使人体和感官延伸的技术工具,并将这些工具与人体器官结合起来,论述一切媒介都是人体器官及其功能的延伸。例如,麦克卢汉指出“衣服作为肌肤的延伸,可以被视为一种热量控制机制”③;“由于电话问世,出现了耳朵和嗓音的延伸……与电视同时来临的是触觉的延伸,或者说感官相互作用的延伸”④。可见,麦克卢汉认为各种媒介是相应的人体器官的人工存在形式,不同性质的媒介使人体器官的不同功能得到了拓展与放大,人类的感官由此实现了延伸。可以说,麦克卢汉从生物学的角度揭示了媒介与人的关系。人类出于感知外界的需求发明了各种媒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世界的需求不断增加,迫使人类更近一步地延伸自己的器官,媒介因此得以进化。

不少学者认为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继承与发展。⑤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回答人类进化问题时具有先天性不足,其“性状分异”理论将人类进化局限在了“体内进化”的范围内。⑥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的,动物以机体器官为工具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人则以工具为器官;生物进化是器官工具的进化,而人的发展则表现在工具的发展上。⑦人类的进化与动物的进化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动物的进化绝大部分是依靠器官的变化或新器官的产生完成的,而人类的进化则大部分通过发展人体或发明工具、武器等器具来进行的,即生物学所说的“体外进化”。麦克卢汉通过对各种人工制造的器具进行广泛的考察后,建立的是一种“人体+工具”的“体外进化”模型,恰好弥补了达尔文生物“体内进化”的局限。

2.莱文森用人的历史解释媒介的历史

在保罗·莱文森之前,未曾有人明确提出过“媒介进化”这一概念。直到《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理论》一书出版,“媒介进化”的概念才正式进入学术视野。这一理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渊源,借鉴并发展了麦克卢汉的理论思想。

在莱文森的理论中,“进化”的思想直接来源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由于受到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一理论的影响,莱文森对于媒介进化的观点也是一种“体外进化”的模式,因此同样避免了生物“体内进化”的局限性。然而,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带有技术自然主义的进化思想,他指出了人是技术环境中的“剧中人”,但是他没有认识到人也是推动技术进化的“编剧人”。⑧换句话说,麦克卢汉忽略了人在媒介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而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则弥补了这一缺陷。该理论认为尽管媒介技术也经过了类似于生物进化的过程,但二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媒介进化则是人类选择的结果。莱文森认为媒介技术的进化经历了以下过程:首先,人类出于感知外界的需求创造了新的媒介技术,随后在竞争中不符合人的需求的媒介遭到淘汰或是继续进化,最终适应人性的媒介技术幸存下来继续发展。

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是跨学科的理论嫁接成果。这一理论不仅继承了生物进化论和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精华,而且修正了上述理论思想的缺陷与不足。尤其是这一理论强调了媒介进化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指出媒介将沿着满足人类需求的轨道进化,有力地反驳了技术决定论,闪烁着人本主义的光芒。然而莱文森的理论并非毫无缺陷,后文将对其理论的局限性加以分析。

二、 媒介进化的技术本质

媒介技术的进化发展是传播载体的进化与发展,从技术本质的角度来看,媒介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有目的性的活动,媒介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工具之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人类自然进化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体外进化模式,即技术进化。⑨保罗·莱文森在考察媒介进化时首先对技术的进化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本质上看,媒介的进化就是技术的进化。

启蒙思想家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在其主编的《百科全书》中,将技术定义为人类“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目标而协作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⑩。进入工业时代,技术逐渐有了两层含义,一是活动行为本身,即技能;另一个是代替人类活动的设备。随着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技术不仅与工具、机器及其运作与使用相联系,也与科学、发明、自然、社会等领域紧密联系。尽管难以对技术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但纵观已有的定义,可以发现,技术是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而媒介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之一,更是与人的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1.媒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

媒介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始终是传播学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这一问题的探究常常会回归到对技术本质的思考。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探讨人与技术的关系时指出,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认识发展和进步的体现,其本质是人类获得真理的方式,即“解蔽(去蔽)”。海德格尔认为无论是有形的工具化的技术还是无形的技术,都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关系,技术对于人而言是一种意义深远的认识论的解蔽。海德格尔关于技术本质的哲学思考指出了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美国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W.Brian Arthur)在其著作《技术的本质》中指出:“从本质上看,技术是被捕获并加以利用的现象的合集,或者说,技术是对现象有目的的编程。”也就是说,技术是以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方式被组织起来的现象,技术是有目的的系统。因此,媒介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其产生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即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信息传播的需求。

2.媒介的进化是技术的进化

正如前文所述,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认为媒介是作为延伸人体的功能而存在的。作为名副其实的泛媒介论者,麦克卢汉几乎将所有人工制品都纳入了自己的媒介研究范畴,将人类利用技术手段制作而成的物品看作人类进化的构造成分。可见,麦克卢汉口中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表达的含义是“一切技术都是人的延伸”,媒介的进化在本质上就是技术的进化。

在研究媒介的进化发展前,就有不同领域的学者对技术的进化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对媒介进化的技术动因进行合理的分析。生物学家彼得·梅达沃(Peter Medawar)最早将技术进化与生物器官进化结合,指出“技术进化与普通的器官进化之间肯定会有一些明显的相似之处,因为所有仪器功能都类似于人类的感觉器官”。他认为技术进化机制在很多方面都代表了达尔文模式,技术要想存活下来,必须遵循两大原则:对消费者有用且满足消费者的喜好。因此,技术的进化是人类直接的成果。布莱恩·阿瑟指出技术进化的主导力量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组合”的能力,即现有技术体“供给”新技术的能力;二是“需求”的推动,即人类对完成目的的手段的需求以及对新技术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在技术进化的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我们既是带给技术生命的发明者与创造者,又是决定技术存亡的消费者与使用者。用一个达尔文式的概念来总结这一理论,那就是“物竞人择”。

再回到媒介技术的进化上,纵观媒介技术的发展历程,人们对于信息传播的需求催生出口语媒介;对于信息保存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字的诞生;对于信息更广泛地传播、更长久地保存的需求使新的媒介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信息传播逐渐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对于随时随地获取并分享信息的需求使移动网络媒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见,人类的需求是推动媒介技术不断进化发展的根本动因。这也符合莱文森关于媒介进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即媒介技术会越来越适应人类的需要,并符合人类使用技术的特点。

综上,从技术的本质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媒介技术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信息传播的需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传播的需求逐渐增加并愈发复杂多样,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增多的需求,媒介技术也不断进化发展。

3.人的选择是媒介技术进化的根本动力

同生物体相似,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被自然保留下来,只有适应社会需要和特定使用环境的技术才能成为现实的技术。作为技术的媒介,其进化发展同样遵循着“适者生存”的原则。然而,与生物进化遵循自然选择的规律不同,媒介进化在本质上遵循的是人的选择。人的选择是媒介技术进化的根本动力。

在探讨人类对媒介技术进行选择时,莱文森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始终以人性为主导,人性化选择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准,这也是莱文森“人性化趋势”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他指出,媒介技术的发展基于人类的基本需求,人类的理性思考促使着技术始终向着人性化的方向演变。崔林在《媒介的进化:沉默的双螺旋》一文中考察了人类选择媒介时主要依照的两条标准:一是跨越时空的能力,即传播的“自由度”问题;二是传播达成的效果,即信息的“保真度”问题,媒介正是在人类对这两种目标的追求中不断辞旧履新。举例来说,电报的发明使人类成功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播,人类第一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递到大洋彼岸。电报满足了当时人们对信息传播跨越时空能力的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电报受到了人们极大的欢迎,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媒介技术。然而,当电话与广播诞生并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后,人们发现,电话与广播不仅可以使信息传播跨越时空,而且可以使人们真切地听到另一端的声音,信息传播的“保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更能满足自己需求的新技术,电报也就随之退出历史舞台了。

可见,人类需求的理性选择为媒介的进化提供了明确方向,符合人类选择标准的媒介得以在众多媒介技术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相反,无法迎合人类选择标准的媒介技术将被淘汰。从根本上看,人类的选择决定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媒介。在这种“物竞人择”的环境下,媒介技术通过自我完善,迎合人类的需求以求生存。

三、媒介进化的技术规律

纵观媒介技术进化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媒介技术的演变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如前文所述,媒介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发明的众多技术之一,遵循的更多是“物竞人择”的进化原则,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规则同样适用于媒介技术的进化过程,而判定某一媒介技术“适”或“不适”的标准则由人来制定。除此之外,媒介技术的进化仍存在其他规律,通过分析这些规律,我们可以管窥媒介技术的未来走向。

1.媒介技术的进化是自我完善的内在过程

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一书中探讨了技术发展的内在过程。布莱恩从新技术的产生入手,以技术的组建为核心,提出了技术的“组合进化理论”(combination evolution),指出“新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一定是来自此前已有技术的新的组合。”布莱恩认为,新技术产生于已有技术的组合,旧的技术形式作为新技术的组分,新技术将成为构建未来技术的可能的组分,也就是说,现存技术会带来未来技术。因此,技术的进化是一个自我创生的、自我完善的、动态的内在过程,当前技术的不完美具有暂时性。从媒介技术进化的历程来看,印刷媒介是对早期书写文字媒介的机械化复制,使信息得以大规模传播,是标准化、大批量生产的书写文字媒介;电子媒介时代并非是电子媒介一手遮天的时代,它是在既有的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和印刷媒介上又叠加了电子技术,使信息的传播实现了“声画合一、图文并茂”;网络媒介更是几乎融合了以往所有媒介的技术形式,人们可以在自己的手机、电脑上随时随地阅读报纸、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节目,网络可以看作是以往旧媒介的集大成者。可见,新的媒介技术“诞生”于以往的媒介技术,新旧媒介技术通过叠加组合,实现自身的进化过程。

因此,抛开人的主观因素,仅从技术本身进行探讨,媒介技术每一次的进化发展都是从已有的技术中来的,技术通过改变内部结构适应新需求,通过新组合产生新结构,新的结构继续不断深化,这是一个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内在过程。也就是说,以往所有的媒介技术共同构成了金字塔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媒介技术推陈出新,新的媒介技术将短暂地占领金字塔顶部,随后,更新的技术继续往上堆积,这座金字塔也越盖越高。

2.媒介技术的进化具有人本主义取向

保罗·莱文森关于媒介进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揭示了媒介技术进化中最核心的规律所在,即“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取向。在探讨人与媒介技术的关系时,莱文森始终认为技术臣服于人性,媒介技术的进化取决于人的理性选择。“无论是好是坏,人类的指引对一切技术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对媒介技术的未来走势进行预测时,莱文森认为“随着技术传播媒介的发展,它们倾向于更多地复制真实世界中前技术的传播环境”。媒介的进化在人类的理性指导下越来越接近“前技术”时代的人类传播模式,即没有借助传播媒介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模式。莱文森将媒介进化的人性化趋势定义为“前技术”时代用全感官来感知世界,将人的感官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理解得较为简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当人们在驾驶汽车的时候,使用的最安全、最合适的媒介就只有广播,运用到的感官也只有听觉。人类对于感官的使用在不同的情景下是不同的,对于媒介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媒介技术进化的“人性化趋势”指的并不是回归“伊甸园”式的全部感官的使用,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真正地符合人类的实际需求。此外,莱文森认为在“前技术”社会这种没有技术介入、面对面的传播环境中,人类的交流会达到最佳的状态。尽管在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中,信息传播的效果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这种交流模式适合的是人类社会初期,社会人口构成简单,人际关系单纯,人们只需要在简单的社会劳动分工和集体生活中进行信息交流。这样的交流方式对于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来说则存在太多的局限。

媒介是在人类实际需求的推动下不断进化发展的。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作为媒介技术的“自然环境”,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媒介技术进行选择。因此,媒介技术的进化具有人本主义取向。我们在分析媒介进化时,要意识到媒介既是技术的,更是人本的。事实证明,无论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技术决定论的观点都带有明显的缺陷,只有技术人本主义才是研究媒介技术的科学视角。

3.新旧媒介技术之间不是割裂与孤立的

媒介技术的进化历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对于这一过程,有些学者认为新旧媒介之间呈现的是一种推陈出新的替代关系。新的媒介技术一经出现便带着蓬勃的生命力取代旧的媒介技术,旧媒介技术由此黯然退出历史舞台。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新媒介的诞生并不会取代旧媒介,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旧媒介间出现了“融合共生”的现象。普利策新闻奖得主杰克·威廉·富勒(Jack William Fuller)就指出:“每一种媒介都有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它也会将这些强加在所携带的讯息上。新媒介通常并不会消灭旧媒介,它们只是将旧媒介推到它们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综合来看,新旧媒介技术间无论是“替代说”还是“融合说”,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可以看到,早期媒介技术的表现形式是较为单一的。因此一旦出现新的媒介技术形式,旧有的媒介技术就会瞬间丧失优势,并不具备与新技术抗衡的力量。但如今随着网络和移动媒体的迅速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网络媒介可以集阅读、收听广播、观影、社交等功能于一体,是以往媒介技术高度的融合。这主要是因为,如今的媒介技术已经足够满足人类对于信息传播的需求,信息爆炸使人们处于超负荷状态,短时间内不会有新的需求促使崭新的技术诞生,旧的媒介技术也就仍有一席之地。

尽管当前新旧媒介技术间以融合发展为主要趋势,但旧的媒介技术仍有被完全抛弃的可能性。历史上的结绳记事、莎草纸、雕版印刷等媒介都曾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曾经的先进技术最终都变成了历史。我们要认识到,媒介技术的进化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渐变的结果。

当然,新旧媒介融合发展仍是当前的主流趋势。报纸、广播、电视等旧媒介并未退出历史舞台。这些旧媒介正以新的媒介形式继续存在:纸质的报纸慢慢消失,但“报”这种形式还在客厅的电视机即将被淘汰,但“电视”这种形式还在。这就要求旧媒介始终保持自身独有的特质与优势,面对众多新兴媒介技术时,合理借鉴吸收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另一方面,新兴媒介技术在与其他媒介技术进行竞争时,要不断利用新科技,与其他媒介技术合作。在当前各种媒介技术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局势下,各媒介技术之间的壁垒将会减少,形式与功能将不断相互渗透。

4.媒介技术的进化呈加速趋势

通过对新旧媒介技术之间更新换代的时间间隔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媒介技术的进化发展呈现出加速的趋势。美国传播学者Frederick Williams(弗德瑞克·威廉斯)把人类从开始使用语言到公元2000年大约360个世纪形象地浓缩为1天中的24个小时,大致确定了各个媒介技术在这个“时钟”上的位置。0点,人类开始使用34000年前发明的口语媒介。经过整整20个小时,也就是在晚上8点的时候,埃及的象形文字问世了,文字媒介登上了历史舞台。当一整天即将过去,时间来到了晚上22:38,古登堡的印刷机问世,人类社会进入印刷媒介时代。此后,新媒介的诞生可谓分秒必争,23点53分24秒电报问世,23点55分02秒人类拥有了电话,23点56分48秒商业广播诞生,23点57分40秒最早的电子计算机诞生。

从这个象征性折射人类传播史的时间表盘上可以看出,人类在经过了漫长的口语媒介时代后,相邻媒介技术之间的时间间隔不断缩小,媒介技术开始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尤其是进入了电子媒介时代,媒介技术的进化开始以秒为计量单位。之所以会呈现出加速的进化趋势,究其根本,是技术与人类的需求在其中发挥作用。

虽然威廉斯的时间表只记录到公元2000年,但可以想象,人类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对于信息传播的需求越加迫切和多样,媒介技术的进化发展也将越来越快。然而,媒介技术的进化不是周而复始的重复运动,也不会如莱文森所言会回到原点,因此如果将威廉斯的钟表盘看作一个单独的圆形图案的话,那么它应该是开放式的,而不是闭合的。

5.媒介技术的发展是有边界的

近几年,VR(Visual Reality,虚拟现实)、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诞生引发了人们对媒介技术发展的深刻思考:媒介技术的进化是无止境的吗?如果是,如何预测未来媒介技术发展的走向?媒介技术无止境地发展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不是,媒介技术发展的边界又在哪里?

从理论上看,可以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是没有边界的。因为媒介技术发展最根本的技术动因——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发明创造的愿望是无限的,如今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自信,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因此,理论上媒介技术是可以无限发展的。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媒介技术的无限发展是有条件的。VR技术通过对使用者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能够让使用者用最自然的方式与环境互动,AI技术则最大限度地复制了人的意识活动、思维的信息处理过程。从表面上看,新兴的媒介技术正无限接近人类自身,最大限度地符合了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理论。然而,无论是VR技术还是AI技术,都没能像以往的广播、电视或互联网一样,一出现便势不可挡地成为占据绝对优势的媒介技术。究其原因,以VR为例,首先,佩戴并使用VR设备需要特定的空间与环境,难以实现随时随地使用;其次,作为沉浸式媒介,VR设备使佩戴者沉浸在VR的视听世界里,只有打断VR的使用才能处理其他信息;最后,尽管目前VR设备朝着轻巧、便携的方向发展,佩戴着头盔一样的设备仍然会让人们获取信息的体验大打折扣,长时间使用VR设备也会产生视觉疲劳等生理不适。尽管这一媒介技术给人带来了新鲜的、高科技的感官享受,但其对人体感官的延伸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纽约时报》等媒体的VR业务始终难成气候。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目前则存在着更大的争议:是否超越了人类的需求,是否违背了人类伦理,未来发展是否会脱离人类的掌控而导致难以预料的结果,甚至是灾难?在“前AI时代”,关于人工智能的种种探讨仍然处于初步阶段,这也使得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仍具有众多不确定因素。

因此,我们不得不在实践上人为地为媒介技术的进化划定一个边界。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应与人类的需求相符合,媒介技术的发展如果落后于人类的需求,必将遭到淘汰;另一方面,媒介技术的进化发展是“物竞人择”的过程,人类在对媒介技术进行选择的时候,除了要满足自己对于信息传播的需求外,还会考虑到该技术的使用体验是否与感官匹配,是否会对人类自身造成威胁。未来媒介技术的发展也要从人体科学的角度出发,满足人们在操作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要求。因此,从根本上讲,媒介技术进化的边界其实就是人类本身。

媒介进化的历史已经证明了,离开人类这一决定性因素,是无法考察媒介技术的进化的。因为媒介技术的进化是“物竞人择”的结果。我们必须站在技术人本主义的高处为媒介技术的扩张划定一个边界,以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的利益。

注释:

① [美]保罗·莱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绪论第1页。

② [英]查尔斯·达尔文:《物种起源》,苗德岁译,译林出版社2018年版,绪论第20页。

③④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41、301页。

⑤⑥⑧⑨ 李曦珍、楚雪、王晓刚:《媒介是人的进化式延伸——达尔文“进化论”视阈下的麦克卢汉“延伸论”透视》,《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⑦ 韩民青:《人类论——一般人类学大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版,第94-97页。

猜你喜欢
卢汉莱文麦克
欣赏与评判
生活很艰难,但你被爱着
解放昆明:起义义举中有憾事
卢汉巧与蒋介石周旋—昆明起义前的一场尖锐斗争
是捍卫还是曲解?
好样的扬波!
卢汉与云南起义
2017年西麦克展览公司展览计划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