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英译失当举隅
——以马瑞志英译《世说新语》为例

2018-02-10 01:33
关键词:马氏译作世说新语

龚 波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古籍英译实在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译者首先必须是一个语言学家,应当通晓至少汉英两种语言。这种通晓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了解和懂得,而必须是浸淫数十载,对两种语言都有深刻的感悟,都有母语者的那种熟练和自信。由于翻译的是古籍,译者还应该是一个古汉语方面的专家,应当熟知汉语从先秦(甚至远至商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无论是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要有透彻深刻的理解。同时,译者最好对其所翻译的那一本书所处的时代的汉语做过专门的研究,以便处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语言文字问题。译者还必须具有文献学的知识,懂得版本、校雠和目录之学;必须是一个比较文化学家,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具有敏锐的辨识;必须考虑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将一本本深刻浸染着中华民族血液,融入了中华民族性格的古籍转换成英文,在转换的过程中,既不能让这种文化性格缺失,又要让具有迥异文化背景的异域读者能够比较容易地感知;必须是一个作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在句法、篇章和风格等各个方面就原文和译文的种种细微之处进行比较,做出恰当的选择。

除此以外,理想的古籍翻译者必须是一个专家,一个语言文字学和文化学的专家;他/她又必须是一个杂家,其工作至少涉及语言学、文献学、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写作学等多种学问。他/她的性格必须有一点偏执,对翻译过程中的任何一点瑕疵都会有骨鲠在喉的感觉,为翻译一本书,他/她应当呕心沥血,付出毕生的精力。

这样的天才的翻译家似乎很难见到。从马瑞志英译的《世说新语》来看[1],他已经很接近这个最高标准了[2]。然而,理想的翻译并不存在。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无限地趋近理想。笔者从不吝惜对马瑞志英译《世说》的赞美之辞,但由于翻译古籍的涉及面实在太广,翻译过程中的遗漏之处势所难免。笔者试图通过对马译《世说》中的各种失当之处进行归纳和整理,探讨古籍英译过程中的常见失当类型及其成因,以资古籍翻译工作者参考①。

一、多义词致误

古代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对于多义词,如果在翻译过程中不能恰当地选择义项,那么很有可能引起理解上的偏差。例如:

1.劝“劝”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容易混淆的意思:一个是鼓励、勉励的意思,相当于英语的urge;另一个是劝导、劝说的意思,相当于英语的persuade。相比较而言,第一个意思在古代汉语中更常用,但在现代汉语中保存下来的却是第二个意思。当我们在古籍翻译过程中碰到“劝”字时,应当联系上下文仔细分辨其使用的是哪一个意义。

《言语》54注引《晋阳秋》曰:“充之卒,议者谓太后父裒宜秉朝政。裒自丹徒入朝,吏部尚书刘遐劝裒曰:‘会稽王令德,国之周公也,足下宜以大政付之。’裒长史王胡之亦劝归藩,于是固辞归京。”从上下文来看,褚裒是有心秉持朝政的,刘遐和王胡之则劝他让贤于会稽王司马昱。这两个“劝”的意思都是劝说。马译将两个“劝”都译作urge,不确,当改为persuade。

2.息“息”在古代除了有停止、止息的意思(这个意思现代汉语常用)之外,还有滋息、生长的意思。《周易·革》:“水火相息。”王弼注:“息者,生变之谓也。”孔颖达疏:“息,生也。”“水火相息”的意思是水与火互相生长、互相转化。《集韵·职韵》:“息,生也。”“息”的停止、止息之义与滋息、生长之义恰好相反,如果不注意分辨就会把文句的意思弄反。

《言语》99:“王曰:‘卿识见有余,何故为苻坚所制?’答曰:‘阳消阴息,故天步屯蹇,否剥成象,岂足多讥?”这里“阳消阴息”中的“息”的意思是滋息、生长。张万起、刘尚慈(2009)将此段翻译为:“王坦之说:‘你很有见识,为什么会被苻坚控制呢?’回答说:‘阳道消弱,阴道增长,所以国运艰难,割裂之象形成,难道这也值得讥讽?’”[3]张万起、刘尚慈(2009)的理解是对的。马瑞志则将此句译作:The Positive Force(Yang) was dissipated, and the Negative Force(Yin) had come to rest. 将“息”译作come to rest是将“息”理解为了停止、止息之意。从上下文来看,这样翻译不正确。

3.犬马之齿“犬马”可用作谦称,指自己,“齿”可指年龄,“犬马之齿”用于谦称自己的年龄⑤。《汉书·赵充国传》:“臣位至上卿,爵为列侯,犬马之齿七十六,为明诏填沟壑,死骨不朽,亡所顾念。”杨万里《答张子仪尚书》:“今兹犬马之齿,七十有六矣。”

《言语》47刘孝标注引《晋书》载陶侃临终表言:“臣年垂八十,位极人臣,启手启足,当复何恨?犹冀犬马之齿,尚可少延,欲为陛下北吞石虎,西诛李雄。”陶侃的意思是:我希望自己还能活得更久些,我想要为陛下在北边消灭石虎,在南边诛杀李雄。马瑞志将此译作:

I had hoped that my teeth, like those of a dog or horse, might last a little longer, so that they might for the sake of Your Majesty gulp down Shih Hu(the Hsiung-nu conqueror) in the north and kill Li Hsiung(the rebel warlord of Shu) in the west.

回译过来的意思叫人忍俊不禁:我希望我的那些像狗的或者像马的牙齿,能够再延长一些,这样我就可以用它们来为您在北边吞掉石虎,南边诛杀李雄了。“犬马之齿”本指年龄,按照马氏的翻译却成了杀人的利器了。很显然,马氏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弄明白“犬马之齿”的隐含意义,错把字面义当成了隐含义。

二、口语词致误

《世说新语》在汉语史研究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原因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的六朝时期的口语词,代表了六朝汉语的真实面貌。这些口语词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当时人易读易解,后人却极易理解错误。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口语词的释义。在这方面,需要广泛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例如:

1.觉损《言语》62:“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郭在贻(1992)指出:“其中的‘觉损’二字应该连读。觉者,减也,差也;损也有减差的意思,‘觉损’是同意并列复合词。‘觉’有差、减之意,前人及时贤多已言之,而‘觉损’之为同义复词不可分拆,则诸家均未察及。”[4]

马瑞志将“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译作:But the continual fear les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will find out about it spoiled my zest for this pleasure. 意思是:因为经常都怕被孩子们发现,这种担心损毁了我的欢乐的情趣。马氏是将觉和损拆开的,其句读为:“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这个解释未明“觉损”之义,不如郭在贻(1992)之说妥帖。

2.初“初”在六朝时期可用作否定副词,用于加强否定语气,相当于“丝毫”“从来”,后接否定词形成“不”“无”,形成“初不”“初无”格式。这种用法的“初”在六朝时期极普遍,据张万起(1993)的统计[5],仅在《世说》一书中就出现了17次,其中“初不”17次,“初无”4次。

马瑞志在翻译时对一部分“初”的处理是恰当的。例如:

《赏誉》21:“此人初不肯以谈自居。”马译:This man had never been willing to place himself in the position of being a conversationalist.

《品藻》71:“先辈初不臧贬七贤。”马译:The older generation never used to praise or criticize the Seven Worthies.

《品藻》70:“先辈初无论。”马译:The older generation never used to discuss them.

《规箴》19:“罗既至,初不问郡事。”马译:After Lo arrived, he asked no questions whatever about affairs in the commandery.

但马氏有时又将此类用法的“初”译作from the start;at first; from the first; beforehand等。例如:

《德行》36:“那得初不见君教儿。”马译:how comes it that from the start I’ve never once seen you instructing your sons?

《政事》4:“贺太傅作吴郡,初不出门。”马译:At first he did not go outside the gate.

《方正》16:“雄后为黄门郎,刘为侍中,初不交言。”马译:At first they did not speak to each other.

《方正》38:“中丞初不视。”马译:K’ung Ch’ün from the first never look at him.

《任诞》22:“初不告家。”马译:Chang had not notified his family beforehand.

《简傲》13:“初不答。”马译:Wang at first made no answer.

《排调》58:“初不交言。”马译:From the first Hsieh exchanged words with no one.

这些句子中的“初”都被理解为表示时间的副词,不确。

三、不明构词法致误

英汉语言的差异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各个方面。在构词法上,英汉之间存在诸多的差别。就对古籍英译的影响而言,有几种汉语特殊的构词法是需要特别留意的:一是同义复合、二是连绵词、三是偏义复合词。兹各举一二例为证。

(一)同义复合词致误

同义连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并列连在一起,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与汉语双音节化的趋势有关。由于英语不存在双音节化的趋势,因此很少用同义连用的方法来构造新词。如果不了解英汉之间的这一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极有可能将汉语的同义连用拆开,从而导致错误。张永言(1994)说:“把汉语复合词的语素分别以单词对译是西方汉学家的一个通病(prevalent disease),马译也常有此弊,例如‘整饰’(Ⅱ/93)、‘杀戮’(Ⅲ/44)、‘忽略’(Ⅳ/97),等等。”[6]张先生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此外,除了已经凝结成词的复合词不宜拆开翻译之外,一些临时组合在一起的同义并列结构也不宜拆开翻译。例如:

1.开美

《赏誉》145:“郗超与袁虎书云:‘子思求良朋,托好足下,勿以开美求之。’世目袁为‘开美’,故子敬诗曰:‘袁生开美度。’”此处三个“开美”,马译均作bringing out the excellence,是将“开”理解为动词,其后带宾语“美”。《汉语大词典》收录“开美”一词,释为“气度豁达”;张万起、刘尚慈(1998)则释为“开朗美好”。[3]比较而言,《汉语大词典》和张万起、刘尚慈(1998)的解释更通达,马氏似未得确诂。

2.重异

《方正》3注引华峤《谱叙》曰:“魏受禅,朝臣三公以下,并受爵位。华歆以形色忤时,徙为司空,不进爵。文帝久不怿,以问尚书令陈群曰:‘我应天受命,百辟莫不说喜,形于声色;而相国及公独有不怡者,何邪?’群起离席长跪曰:‘臣与相国曾事汉朝,心虽说喜,义干其色,亦惧陛下,实应见憎。’帝大说,叹息良久,遂重异之。”其中的“重异之”中的“重”和“异”是同义连用,都是看重、推崇的意思。它们的这个意思都是从意动用法发展来的。即从“以……为重”和“以……为异”发展为看重、推崇之意。“重”“异”连用,共同的宾语是“之”。马瑞志翻译为doubly honored,将“重”译为doubly,认为它是修饰“异”(honor)的,不确。“重异”同义连用,只需译为honor即可。

(二)连绵词致误

连绵词又叫连绵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连绵词有3个特点:一是两个音节之间往往有双声、叠韵的关系;二是不能分训;三是字形不定。[7]连绵词的两个或多个音节之间更多的是一种语音上的联系,整个词语的意义并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加合。因此在解释和翻译连绵词的时候切忌将它们拆开来理解,例如“狼抗”。“狼抗”亦作“狼伉”或“狼亢”。意思是狂妄自大。词义本身与其中的两个音节“狼”和“抗”都没有关系,它们的作用仅是记音。

《识鉴》14:“嵩性狼抗,亦不容于世”,意思是周嵩秉性狂妄自大,不被世俗所容。马瑞志在翻译的时候为了将词义同字义联系起来,将“狼抗”译为wolfish and brusque。殊不知这样逐字对译正犯了解释连绵词的大忌。“狼抗”译作extremely conceited 即可。

(三)偏义复合词致误

偏义复合词是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词根组合成词后,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基本甚至完全消失,只起陪衬作用。偏义复合词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客观存在,是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它以一个复合词的结构表现一个单纯词的意义。它的存在与汉语双音节化的趋势有关。(马庆株2010)在偏义复合词的构成成分分中,只有一个词根表义,另一个词根是没有意义的。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把不表义的那个构词成分的意思也翻译出来。如:

1.同异

《识鉴》15:“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能行。”其中的“抗同异”是指不畏权势,坚持自己的意见,坚决与跟自己意见相左的人抗争。“同异”一词虽然字面上包含“同”和“异”两个方面,实则偏指“异”,“同”不表义。马瑞志将此句译作:Wang Pin is capable of standing up to him, whether he agrees with him or not. 此译不确,试改译作:Wang Pin is capable of standing up to him, when he disagrees with him.

2.异同得失

《德行》39:“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首过”的意思是陈述自己的过失,类似于忏悔。“异同得失”中的“异同”偏向于“异”,同不表义;“得失”偏向于“失”,“得”不表义。马瑞志将“异同得失”译为unusual events or successes and failures,将“异同”译为unusual events是可以的,但将“得失”译为successes and failures则不确,可删掉successes,仅译为failures。

四、不明通假致误

通假是古书用字中的常见现象。指的是古人在使用文字时,不用表示这个词义的本字,而借用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在通假中,替用的字叫做通假字,被替用的字叫做本字,又叫做正字[9-10]。在古籍英译过程中,如果不明通假,误以通假字为正字,难免错误。如“常”(尝)。

《识鉴》23:“(谢)玄闻之,甚忿,常于众中厉色曰:‘丈夫提千兵入死地,以事君亲故发,不得复云为名。’”其中的“常”通“尝”,是曾经之义,不应理解为经常。马译此处作:When Hsüan learned of this, he was extremely angry, and whenever he was in crowd, he would say with a severe expression,马氏将“常”理解为经常,与情理不符。究其原因,是不明通假。

《世说》中,“常”多处通“尝”。马氏的翻译得失互见。例如:

《言语》63:“支道林常养数匹马。”马译:The monk Chih Tun always kept several horses。以“always”译“常”,误。

《赏誉》62:“常聚集”,马译:One time at a gathering。以“one time”译“常”,是。

下游风机受上游风机尾流投影的遮挡情况分为完全遮挡、部分遮挡和没有遮挡3类。考虑下游风机处于多台上游风机的尾流影响范围内,观察下游风机的扫风区域与尾流辐射区域的重合面积。当受到多台上游风机部分遮挡时,对于被遮挡部分的面积分为两部分。此时的尾流效应模型如图2所示。O和O′分别表示投影面以及扫风面圆心;a为投影面和扫风面的交点;d 为投影面与扫风面圆心间距离;d1表示从投影面圆心到两圆交线的垂直长度;Z 为a点到两圆心连线的垂直距离;A1和A2分别为被遮挡部分的左半边和右半边;则遮挡面积Ashad的计算式为

《术解》10:“(郗愔)常患腹内恶。”马译:Once he was suffering from an ailment in his bowels。以“once”译“常”,甚确。

可见马氏并非不知道“常”可通“尝”,只是在具体判定的时候偶有疏失。

五、不明句法致误

古代汉语自有其独立的语法系统,这个语法系统与现代汉语有联系,但并不完全等同。在翻译古籍的过程中,对古代汉语中的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要特别注意,否则极有可能出错。古汉语中的特殊句法现象多种多样,难以穷举,以下试以较常见的宾语前置和主语省略为例略作说明[11]。

(一)宾语前置

《德行》43刘孝标注引《中兴书》:“今日死生是同,愿少见待。”意思是:“今天,不管是生还是死,我都要和你在一起,希望你等我一会儿。”在“死生是同”中,“同”是谓语,“死生”是宾语,“是”是指示代词,复指宾语,起到把宾语提前的作用。这种宾语前置的现象在古汉语语法中是极其常见的。“愿少见待”中的“少”是稍微、略微之义,这也是古汉语中的常见用法。马氏将此句译作:

Today it’s all the same if I live or die. Please don’t wait any longer.

回译过来的意思是:今天,生和死都是一样的,请你不要再等(我)了。这个翻译恰好把意思弄反了。马译此条之误,周一良(1990)业已指出。但马氏在修订版中并没有采纳周先生的意见,译文一仍其旧。这大概是因为周先生未将此句之特殊句法详细阐明,故未能说服马氏。此句当据周先生改译作:

Today I shall die or live together with you. Please wait for me for a while.

(二)主语省略

汉语的主语经常省略,这一点与英语大不相同。在翻译过程中,省掉的主语需根据上下文补出。

《方正》29:顾孟著尝以酒劝周伯仁,伯仁不受,顾因移劝柱,而语柱曰:“讵可便作栋梁自遇!”周得之欣然,遂为衿契。马氏将“讵可便作栋梁自遇”译作:How do you suppose he considers himself to be a pillar of state? 照马氏的理解,顾孟著是问柱子:你认为他(周伯仁)为什么要自视为栋梁呢?其实顾孟著是在问柱子:你(指柱子)怎么可以自视为栋梁呢?顾借问柱而讽谏周,因此周“得之欣然”,而与顾成为了好朋友。顾氏的讽谏委婉而有趣,因此周伯仁能欣然接受。汉语句子的主语通常省略,此句省略了主语,导致了理解的分歧。

《赏誉》4注引邴原别传:“原字根矩,东关朱虚人。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泣也?’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邴原的话的意思是:能在这里学习的人,是因为他们有父母,一方面,(我)希望他们不要(像我一样)失去父母,另一方面,(我)羡慕他们能够学习。(我)心中感伤,因此哭泣。马氏将此译作:

Usually a person who gets to study has relatives who in the first place won’t let him be an orphan, and in the second place help him get to study.

回译过来的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学习是因为他有这样的亲戚:一方面不想让他成为孤儿,另一方面帮助他去学习。这个翻译有两个问题:一是“亲”的意思不是亲戚,而是指父母;二是搞错了“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的主语,其的主语应当是“我”而不是“亲”。似可改译作:

Usually a person who gets to study has affectionate parents. In the first place I wish they would never be orphans, and in the second place I envy they can get to study. I,therefore, felt so sad as to cry.

六、文化语词致误

文化语词是翻译过程中的难点。这类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对传统文化中的天文、历法、历史、地理及文学典故等都要有所了解。否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产生讹误。兹举数例如下:

(一)冬至

“冬至”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至”的意思是顶点、极至。《史记·春申君列传》:“臣闻物至则反,冬夏是也。” 张守节正义解释说:“至,极也,极则反也。冬至,阴之极;夏至,阳之极。”冬至日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方正》18刘孝标注引《孔氏志怪》中有“充先冬至一日出家西猎”一语,马瑞志翻译为:One day before the arrival of winter H’ung went out of his home toward the west to hunt. 将“冬至”译为arrival of winter(冬天到来),显然不确。“冬至”应译作the winter solstice。

(二)自宫[11-12]

但凡读过一点古籍的中国人,大概都知道“自宫”是什么意思。“宫刑”是中国古代的五刑之一,指阉割男子的生殖器或破坏女子的生殖机能的刑罚,这种刑罚由来已久。《尚书·吕刑》即有“宫辟疑赦”的说法。孔安国注曰:“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人幽闭,次死之刑。”“自宫”就是自己对自己施宫刑,一般指男子自己割掉自己的生殖器。

马氏在翻译这样一个颇具东方文化特色的词语时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言语》48刘孝标注引《吕氏春秋》曰:“管仲病,桓公问曰:‘子如不讳,谁代子相者?竖刁何如?’管仲曰:‘自宫以事君,非人情,必不可用。’后果乱齐。”马氏将管仲之言译作“to take a man from the palace apartment to serve his ruler is contrary to human sensibilities”。意谓:将一个人从宫中带来侍奉他的主子是很不人道的。马氏显然误解了“自宫”的意思,将“自”理解成了一个介词,将“宫”理解成了皇宫,把“自宫”看成了一个介词短语。“自宫”可译作castrate oneself,此句可译作:For a man to castrate himself to serve his ruler is contrary to human sensibilities。

(三)吾子

“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也可用作第二人称代词,相当语“您”,是一种敬称。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吾子”是一个比“子”更为亲切的敬称。《左传·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仪礼·士冠礼》:“某有子某,将加布于其首,愿吾子之教之也。” 郑玄注:“吾子,相亲之辞。吾,我也;子,男子之美称。”

《赏誉》19注引《褚氏家传》:“司空张华与陶书曰:‘二陆龙跃于江、汉,彦先凤鸣于朝阳,自此以来,常恐南金已尽,而复得之于吾子。”其中的“吾子”也是表示亲切的敬称。马氏将其译作my child,甚误。

(四)盗名字者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注重名实相副,痛恨欺世盗名之辈。孔子强调以等级名分教化社会,认为为政首要之务在于“正名”,在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倡审查名号、教化万民。魏晋时期将儒教称为“名教”盖本于此。若不了解这一文化背景,翻译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错误。

《言语》35注引《东观汉记》:“(马援)后见光武,曰:‘天下反覆,盗名字者不可胜数。”其中“盗名字者不可胜数”的意思是那些欺世盗名之辈数也数不清。马氏将“盗名字者”译作the names of rebels,意思是“那些强盗的名字”。这个翻译不对,未能揭示“盗名字者”的内涵。“盗名字者”似可直译作the name-stealer,且应加注说明其文化背景。

结语

以马译《世说新语》为例将古籍翻译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错误大致归为以上6类。其中第一至三类(多义词致误、口语词致误和不明构词法致误)属词法问题,第四类(不明通假致误)涉及语音问题,第五类(不明句法致误)是语法问题,第六类(文化语词致误)涉及文化问题。这仅是就其荦荦大端而言,事实上古籍英译中的失当之处还远不止这些。比较常见的有句读致误(古籍没有标点,在翻译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句读问题而导致错误)、语气语调致误、校勘致误,等等。限于篇幅,容另文讨论。

翻译是一门大学问。做好这门大学问的首要的工作是对原文的准确理解。原文理解是翻译的第一步,只有先理解了原文的意思,才能谈得上后续的其他工作。这个道理不言自明。但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因误解原文意思而导致的翻译错误却比比皆是。这既与翻译者的古汉语和古文化素养有关,也与翻译界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有关。马瑞志是著名的汉学家,其对中国古代语言和文化的熟知程度是现代的很多翻译家们难以望其项背的。马氏在翻译过程中尚且难免各种偏误,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拿目前比较权威的大中华文库来说,单就原文理解这一点而言,不论是与国外的还是国内的译者相比,马氏都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马氏的译本尚未能尽善尽美,遑论其他?笔者认为,在典籍外译的过程中,要想真正切实提高译文的质量,汉语言文字学者参与其中是必不可少的。笔者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有人或许认为笔者这是吹毛求疵,然而,要想切实提高典籍外译的质量水平,吹毛求疵的批评恰恰不可或缺。

注释

① 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对马译提出商榷,而在于通过归纳马译的疏失之处,寻找其中的规律性原因。因此对商榷例证的使用不避前贤已探讨之例,凡前贤已涉及者,行文过程中均详细注明。

② 如“唯你是问”“惟余马首是瞻”等都是。

③ 例如《庄子·徐无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汉书·贾山传》:“臣不敢以久远谕,愿借秦以为谕,唯陛下少加意焉。”(引自《汉语大词典》)

参考文献

[1] Richard B. Mather.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second edition. [M].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2.

[2] 范子烨.马瑞志的英文译注本《世说新语》[J].文献,1998(3).

[3] 张万起,刘尚慈.《世说新语》译注[M].中华书局,1998.

[4] 郭在贻.《世说新语》词语考释[A],郭在贻语言文学论稿[C].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5] 张万起.世说新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3.

[6] 张永言.马译《世说新语》商兑续貂(一)[J].古汉语研究,1994(4).

[7] 竺家宁.汉语词汇学[M].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

[8] 马庆株.现代汉语.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9] 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81.

[10] 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古代汉语[M].商务印书馆,1999.

[11] 龚波.马译《世说新语》考辨[A]//汉语史学报(14) [C].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12] 周一良,王伊同.马译《世说新语》商兑[J].台北清华大学:清华学报,1990,20(2).

猜你喜欢
马氏译作世说新语
Polish空间上的折扣马氏过程量子化策略的渐近优化
what用法大搜索
一类时间变换的强马氏过程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封神演义》中马氏形象的另类解读
论李白诗中《世说新语》典故
从《世说新语》看士族女性的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中两晋士人的文学审美趣味
基于马氏距离的舰船装备修理价格组合预测
SOME汉译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