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消费思想的三个维度

2018-02-10 00:26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异化工人马克思

冯 争

(山东大学, 山东 济南 250100)

我国经济领域的变革,迫切需要发挥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但在全球化浪潮中,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不断向我国蔓延。我们在大力发展消费经济的同时如何避免从“消费不自由”到“多少算够”的陷落,这既是一个严肃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理论问题。在马克思的语境中,消费的基本内涵是使用、磨损,物质存在形式的转移以及社会再生产的环节等。研究马克思消费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也将帮助我们正确理解上述问题。本文拟从三个维度解读马克思的消费思想,力求全面而立体地把握马克思的消费思想。

一、消费的一般维度:马克思对消费与生产关系的论述

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环节,与生产、交换、分配密不可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生产制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费中,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成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供个人享受而满足个人需要”[1]。他认为,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是交换、分配和消费顺利进行的前提,占据主导地位,相对于其他环节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消费对生产亦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消费可以加速或者延缓生产的进行,从而也对交换和分配产生反作用。

(一)消费与生产的同一性关系

消费是物质生产活动的终点,经过交换和分配两个中间环节,实现客体主体化,生产出来的产品变为商品满足人的需要。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活动的起点,人们通过生产对自然财富进行占有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满足需要的东西。生产决定消费,决定人们消费什么以及怎么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第一,生产创造出消费的对象。“生产中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1]第二,生产决定着人们的消费方式。生产不仅决定着人们的消费对象,而且决定着人们对消费对象的消费方式,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的消费方式是不同的,例如文明考究的饮食方式与野蛮粗鲁的饮食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第三,生产创造着人们的消费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1]。

其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第一,消费标志着生产的实现,生产出来的东西只有被人们消费,生产以及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只是可能性的东西。消费是生产的最终完成,生产的产品只有通过消费才具有现实性,如一台电脑只有在被操作的时候才能发挥其最大功能,才是一件具有现实性的产品,而无人操作的电脑只具有可能性的功能。消费使产品成为主体的对象,从而使生产成为有意义的活动。第二,消费再生产着生产,消费为生产提供劳动力、动力和观念产品。生产是要由劳动者来进行的,而劳动者为了生存、补充劳动力和提高劳动技能,需要消费一定的生存资料和文化产品,如果没有消费的补给,劳动者的疲乏便会导致生产的匮乏。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是生产活动的前提,已有需要的满足会引发一系列新的需要,没有消费的需要就没有生产的必要。正如马克思所说,“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1]。

最后,生产与消费具有同一性。第一,生产直接是消费,生产过程本身就是对人的脑力和体力以及对生产资料的消费过程。同时,在消费中,“生产者所创造的物人化”[1],消费直接是生产,消费者通过对食物的消费进而生产出更加健康的自己,通过对文化产品的消费,生产自己的精神面貌。第二,生产与消费互相依存,缺一不可。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生产的最终完成,同时,生产是消费的前提,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和消费的方式。第三,生产与消费各自的实现即对方的完成。“消费完成生产行为”[1],消费活动的实现,标志着生产活动的完成,而新的需要又促使生产者自我提高。同时,生产活动的实现,标志着消费提供的想象产品和消费的需要被生产出来。

(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关键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终点,同时也是再生产的起始,既是终点又是起点,这样循环往复勾勒出社会再生产的图景。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劳动力是生产顺利进行的根本,劳动力的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主要是指劳动者通过物质资料消费以补充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再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积累并学习新的劳动技能等。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会支出一定的体力和脑力,无限制地支出却不加以补充就会导致劳动力的衰弱,以至于再生产无法顺利进行。劳动者的生理需要决定了劳动者需要一定的休息时间来恢复自己的体力和脑力,通过消费生活资料来补充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并通过繁衍不断生产新的劳动力。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盈利欲望主导下的资本家对工人的压榨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工人的消费就像是奶牛产奶要吃饲料一样,是为了恢复并补充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并无自由可言。

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统一于社会生产过程之中,“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1],并且四者的平衡是经济良性运转的前提。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资本的增殖本性导致生产与消费的比例失调,从而经常性地爆发经济危机。马克思从消费的角度探究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生产和消费的不均衡对任何社会都会产生影响,在资本主义社会甚至会导致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是最大的消费群体,但由于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资本家千方百计减少工人的报酬,导致工人消费能力下降,消费受到限制;同时,为了增加资本积累,资本家疯狂压缩自己的消费支出,这也限制了社会的消费能力。此外,资本家以利润为导向不断扩大再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出规模。资本主义的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社会消费能力却不断压缩,生产的产品没有销售市场,剩余价值无法实现,资本链条发生了断裂。生产过剩而消费不足将加剧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工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社会再生产无限扩大之间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二、消费的价值维度:马克思对消费与发展关系的辩证探讨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们的需要体系会不断丰富和提升,“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2]。需要在质和量两方面的提升不仅可以促进人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从量上看,消费的需要会带动多个产业的发展;从质上看,消费会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一)消费促进人的发展

人不仅只有基本的生理需要,还有发展的需要,即提升生活质量、追求个体的人生理想、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通过掌握规律创造美好事物等。消费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活动,消费水平的提升可以促进人的发展。

首先,消费层次的提升能够促进人的才能的发展。马克思将人的需要分为不同层次,例如吃喝住穿等基本的自然需要,精神文化需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即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生理想得以最大化实现。生存消费是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物机能而进行的消费,是最重要也是最低层次的消费。“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2],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自然需要,才有进一步发展、解放、实现自己的可能。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人的需要体系不断丰富,这促使人的需要从生存需要向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跃迁。在满足自然需要之外,精神文化需要的增加可以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发展消费的兴起,发展消费主要包括人们对科学技术、文化产品等富有真、善、美意蕴产品的消费。随着发展消费的增多,人们不仅会求真,更会求善求美,求真是对必然的认识,求善是对应然的了解,通过对应然的了解,发现人生的意义,找到生命的安立,树立崇高的信仰与远大的理想。

其次,消费活动是对生产者本质力量的证明,是对生产者劳动付出的肯定,并将促进生产者劳动能力的提升。第一,消费对于生产者而言是对其付出的肯定。“在你享受或使用我的产品时,我直接享受到的是:既意识到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使人的本质对象化……我直接创造了你的生命表现。”[3]消费活动的完成证明了生产活动的完成,同时是对“我”的生产活动的肯定,是对“我”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消费者对劳动的肯定,使得生产者可以进一步享受劳动给自己带来的愉悦。第二,消费活动使生产者的个性得以彰显。生产过程是主体客体化的过程,生产者将自己的个性赋予产品,从而使产品具有了一定的直观意义,当我们消费产品的时候,生产者的个性便得以彰显。例如,当我们参观美术展时,经常会感叹创作者的才智;当我们消费音乐作品时,音乐创作人的个性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第三,随着人们需要层次的提升和需求结构的升级,需要通过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促使生产者不断地学习新技能,不断地改进生产工具并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进而使生产者的劳动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促进生产者的多元化发展。

最后,消费的发展可以扩展人的社会关系。“我”的需要由他者的产品来满足,那么,对于“我”来说,拥有满足“我”需要的产品的他者就是“我”需要的客体的所有者。这种需要的满足,即产品的最终消费必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的,这是因为作为“我”需要的客体和该客体的所有者都是外在于“我”而存在的。因此,“我”要取得所需要的东西就必须与另一个外在于“我”且拥有“我”所需要的客体的主体结成一定的关系。可以说,消费把社会中各领域的人联系在了一起,消费不断增加的过程也是交往的范围和程度不断延展的过程,随着消费活动的丰富,人的社会关系也不断丰富。

(二)消费带动经济发展

消费对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得以呈现。消费需要对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带动作用。首先,从量的方面来说,消费需要会带动多个产业的发展。消费者通过消费行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一种需要的满足又会催生出新的需要,从而形成一个链条。比如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许多家长纷纷购买学区房,购买房屋以后,又会产生房屋装修和家具购买等多种需要,这些需要能够带动多个产业的发展。同时,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往往也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比如网络购物对快递行业的带动。其次,从质的方面来说,消费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由基本的生存消费转向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时候,人们对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服务行业的消费需求会不断增加,这会促进服务业蓬勃发展,成为引领第三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最后,随着科教文卫等方面消费的普及,劳动者通过对教育、培训以及文化产品的消费提高了自己的劳动技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生产的创造性。

(三)消费的主客边界

诚然,消费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增长是没有极限的,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是否可以随意制造虚假需要呢?人们的消费是否越多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消费并不是越多越好,消费必须有一定的边界。消费的边界从主客方面来说就是人的真实需要和自然界的承受力度。

首先,从主观方面来说,人的真实需要是消费的边界。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相对,真实需要是同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的,是源自于其内在意愿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需要来自于身体的缺乏,“饥饿是我的身体对某一对象的公认的需要,这个对象存在于我的身体之外,是使我的身体得以充实并使本质得以表现所不可缺少的”[3]。当然,真实需要并不仅仅局限于生存需要,还包括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但无论哪一层次的真实需要都是源自于人的本性的自由自觉。虚假需要是外部强加给个人的需要,这部分需要取决于个人所无法控制的外力,随着人们把外部的虚假需要误认为基本需要,需要便发生了异化。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就是“特殊的以太”和“普照的光”,在资本盈利欲望的驱使下,为了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资本家总是“寻求一切办法刺激工人的消费,使自己的商品具有新的诱惑力,强使工人有新的需求”[4],消费和需求成为了一种新的生产力,但这种需求并不是工人的真实需要而是资本增殖的需要,外部的需要被工人当成自己的真实需要便是一种异化的需要。需要的异化将加深劳动异化,并导致消费异化,马克思意识到如果工人想要获得更多的消费,“他们就越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时间,并且完全放弃一切自由,为贪欲而从事奴隶劳动”[3]。劳动异化一方面源于资本家的剥削,另一方面源于工人无限增加的需要和欲望,为了满足无限增加的消费需要和欲望,工人不得不将自己束缚于生产链条中,从而加深了劳动的异化。在资本统治下,人们萌发了很多虚假需要,使人失去自己的主体性。消费并非越多越好,追逐虚假需要的消费会使人迷失自我,进而阻碍人的发展。

其次,从客观方面来说,自然界的承受力度是消费的边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消费资料,但自然界能供给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保证消费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界为人们的消费提供原材料,它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人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根基,既是人的物质生活的无机界,又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无机界,同时还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源泉和对象,因此,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马克思同样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绝不是人类这一物种的单独发展,还包括人类与其他物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良性的自然和生态是人生存的前提,是人们消费活动的前提,也是人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基。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然成为资本增殖的资源,对利益的追逐驱使人们动用一切手段掠夺自然,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滥用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马克思曾说,“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真正是人的对象,真正是有用物……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4]。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要从一切方面去探索地球,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如原有物体作为原料等等的新的属性”[4],通过加工,人赋予自然物以新奇的使用价值。人们对自然的过度开发与滥用将会导致自然界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在人们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同时,自然必然会翻转过来制约人自身。因此,虽然消费可以带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但是人们的消费却不是越多越好,而应尊重自然的承受能力,否则人类将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

三、消费的具体维度: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的揭露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人的不自由现状的揭露以及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追求是马克思的理论旨趣。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劳动的异化,劳动的异化导致商品和需要的异化,进而导致消费的异化。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消费不过是资本的附庸,工人消费的异化是生产异化的反映,马克思用“拜物教”一词来描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种颠倒性,并指出资本统治下的需要异化和消费异化。

(一)工人消费的不自由

如果人们的消费活动仅仅能勉强维持肉体的需要,那么这种生产与消费活动并不是人的生存与生活,而是属于动物的“实存”活动,这种消费并不真正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如马克思所说,“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也只具有有限的意义”[3]。

工人的消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生产资料的消费,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工人把生产资料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产品,而这种产品的价值远高于资本家所预付给工人工资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工人的生活资料消费,即把资本家预付的工资用于消费一定的商品来恢复自己的体力。前一部分是工人的生产性消费,后一部分是工人的生活性消费。这两种消费是不同的,工人的生产性消费是资本增殖的助力,只有在生活性消费中,似乎他才归属于自己,因为这种消费是他的生活。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即使是在工人的生活消费中,他的消费也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他自己。这是因为,资本家预付给工人的工资只够其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体力,如果要继续得到这种工资,他就必须不断地被资本家所雇佣,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再次成为资本的助力,工人的生活消费也沦为资本的附属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人的消费不过是资本运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已,而且在扩大再生产中,随着资本家财富的不断积累,工人却显得更加贫困。也就是说,工人的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在助力资本家财富积累的同时,留给自己更多的是赤贫。

(二)商品拜物教及其演变

马克思用“拜物教”一词来表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颠倒性,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以及资本拜物教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拜物教类似于宗教崇拜。马克思说,“拜物教远不能使人超脱感性欲望,相反,它倒是‘感性欲望的宗教’。欲望引起的幻想诱惑了偶像崇拜者,使他以为‘无生命的东西’为了满足偶像崇拜者的贪欲可以改变自己的自然特性。”[5]

马克思在《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中从国民经济学的一些前提出发,建构了异化劳动学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是一种异化劳动,这不仅使工人与自己的产品相分离,而且在异化劳动中“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3]。工人自己的创造物成为统摄人、控制人的“神”,而这种创造物就是商品。它看似简单却“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6],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产品,成为了确证人自身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媒介。市场上的商品具有社会生命,物成为人格的代言人。“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6]在资本统治的商品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被人与物的关系所取代,真正意义上具有创造性的人被淹没在商品的汪洋之中。

在早期的手稿中马克思从货币的视角切入对拜物教的揭露,而在《资本论》中,这一视角则转换成了商品价值。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的那种“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不可能来自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这种神秘性质的来源也不能在商品这一形式本身之外去寻找,这种神秘性质就来自于劳动产品采取了商品的形式。依马克思的分析,商品的价值“泄露了资本的秘密”,但是这种价值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能体现出来。在商品交换中,价值是由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来衡量的,这样,商品拜物教进一步演化为货币拜物教。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商品交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他的任何商品包括劳动力都要通过货币来表现自己的价值,仿佛金银等货币天生就是“一切人类劳动的直接化身”[6]。商品的神奇地位赋予货币以神奇的地位,似乎金钱是万能的,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人们在陷入商品拜物教之后,成为货币拜物教徒,进而导致资本拜物教。

(三)虚假需要的产生

工人阶级消费的不自由、不自觉具有消费的异化性质,商品拜物教也具有消费的异化性质,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消费的异化最直接的表现在于虚假需要的产生。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决定社会发展包括生产和消费的统治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4]。创造剩余价值是资本的本性和存在目的,消费虽然无法直接产生剩余价值,但消费却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最终环节,因此,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消费活动也受到了资本的控制。以获取交换价值为目的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其实质是资本的扩大再生产,使人的需要和商品的用途服从于交换价值,服从于资本增殖,因而人们的需要为资本扩大再生产所引领。如马克思所说,资本家在资本盈利欲望的驱使下“寻求一切办法刺激工人的消费,使自己的商品具有新的诱惑力,强使工人有新的需求等等”[4],这部分需要不是人们自身的真实需要,而是资本强加于人身上的,这种被强加的需要属于虚假需要。后来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指出,“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爱人之所爱与恨人之所恨,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这一范畴之列”[7]。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需要是一种虚假的需要,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消费是一种异化的消费。

在资本全球化扩张的同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也在全球扩张,而且其低廉的价格和诱人的外观使其获得病毒般的传播速度,资本的盈利本性使得消费的异化性质具有世界性的特征。马克思指出,随着生产的扩张,资产阶级盈利的需要“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2]。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进入消费社会,消费内涵有了新的表征,消费由使用、磨损等生产过程环节的中性内涵变成了社会意义建构体系“象征”的符号内涵,商品的符号价值取代使用价值占据着消费活动的中心地位。西方诸多思想家对消费社会大加批判,例如弗洛姆对消费异化的批判、马尔库塞对虚假需要的揭露、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全方面解构等。诚然,消费社会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对消费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分析和批判,但是消费本身是没有错的,在批判消费社会的同时不能否定消费的积极作用。消费标志着生产的完成,是再生产的起点,消费能够从质和量两方面带动经济发展,而且通过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构成的有机体的运作提升人的消费层次,改善人的消费结构,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对我们来说,不能畏于消费主义的消极后果,不能放弃对消费经济的重视,也不能忽视生产对其他诸环节的支配性作用,应高度重视生产与消费的有机关系,在调整消费结构的同时加快生产领域的变革。同时,纵然消费对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决不能忽略消费的边界,过度的消费会导致消费的异化并给自然、社会和个人带来一系列挑战。在发展消费经济的过程中,应从我国国情出发,重视消费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由追求经济无限增长转向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升并均衡区域间的消费能力,逐步实现消费平等,建立科学的消费观,科学认识消费和商品,并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破解物的奴役,实现人的主体性复归。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异化工人马克思
马克思像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