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政工系 陈志环)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坚定自信地向世界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科学判断贯穿报告全篇,它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历史依据,更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吹响了时代号角。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新时代之“新”呢?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时代发展变化的重要关头审时度势,准确判断时代发展趋势,把握发展脉搏,抓住发展潮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的判断,是中国共产党对时代发展脉搏的再次准确把握。要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就要走出判断新时代的认知误区。
首先,时间上的“新”不能作为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依据。从时间轴来看,新时代的确表现为最新的时间定位,但是“时间新”与“新时代”的确立并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历史证明,新时间上产生的事物未必为新事物。如张勋复辟帝制相较于辛亥革命的确表现为“时间新”,但它并不代表事物前进的方向。因此,“时间新”不能作为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依据。
其次,感性上的“新”不能作为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依据。从认识的角度来看,新时代的确会表现出一系列新的感性认知,如微媒体蓬勃发展、移动支付遍布大街小巷、共享单车带来出行新体验等,但是这些直接、具体的感性新认知不能作为判断进入新时代的认识依据。因为我们不能穷尽所有新体验,也无法确认新体验需量变到怎样的程度才能引发进入新时代的质变。感性认识处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它只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我们不可将感性上的“新”作为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依据。
最后,愿景上的“新”不能作为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想和现实之间是对立统一的。有美好愿景、渴望进入新时代是人们奋斗的动力,但缺乏现实基础的愿景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我们不能抛开实践基础,只从美好愿景的角度判断是否进入新时代。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依据呢?
一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标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标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主要矛盾是基本矛盾在不同时代的具体表现。面对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用“落后的社会生产”来表述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明显已与社会发展实际不符,生产力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说,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质变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依据。
二是从理性思维的角度来理解。理性认识是在占有充分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判断、分析、推理等方式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式。判断我国社会是否进入新时代,要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客观分析我国社会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变革,实现了两个“前所未有”,即“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两个“前所未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高度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是从客观现实的角度来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进入新时代的现实依据。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从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概括了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弘扬,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得到不断改善,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不断增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面对改革攻坚期、深水区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充分发挥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积极消除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和问题,使国家发展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快车道。这些客观现实的发展变化使今天的中国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体是指什么样的时代呢?新时代的“新”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现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征,迈上了新的历史征程;在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需要我们凝心聚力解决新矛盾;在于明确了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还在于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这就需要我们从新的历史方位把握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从时代主题的角度看,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全力奋斗的时代,具体包括国家、民族、人民三个层面。从国家层面来讲,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分两步走,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从民族层面来讲,新时代是奋力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扩大中华民族文化自豪感的时代。从人民层面来讲,新时代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待,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具体概括为“八个明确”,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完成的总任务、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方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义重大。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第一个“意味着”展示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三次飞跃, 强调中华民族已踏上“强起来”的新飞跃阶段,在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个“意味着”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贡献,进一步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第三个“意味着”强调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发展进步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方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还需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
一是主要矛盾的“变”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不变”。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基于文革结束不久的中国社会实际,提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时代条件下,“落后”已完全不能表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民的需求也不再仅局限于物质文化层次,而是发展到综合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要素的美好生活需求。因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关系。主要矛盾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发生变化,新时代依旧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时代”。
二是国际影响力的“变”与最大发展中国家地位的“不变”。中华民族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随着一系列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在中国的成功举办,随着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越来越突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地位,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并没有步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距离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是执政环境的“变”与中国共产党初心的“不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党情、国情、世情已不同以往,今天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但是无论面临的执政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都不变,始终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