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健 / 青岛电子学校
在梦中我插上了鹰的翅膀/我绕天飞翔/用高耸入云的群山/测量视野的宽广/用万里长的秋风/梳理满腔的豪放……即使满天美丽的繁星/也无法将我挽留/太阳是我唯一坚守的方向……
在一堂渗透文化意蕴语文诗词课上,青岛电子学校丁吉瑞同学朗诵着自己的诗歌《鹰》,这是青岛电子学校“有养”课堂的一个镜头。“养”是核心素养,也指青岛电子学校开展的“1+1+1” 特色育人目标:1项专业技能、1项文体特长、1项兴趣爱好。学校通过课程改革,实现课程改革“1+1+1”三条交叉育人主线的网格互通,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建立完善的课程改革机制,使每一门课程都体现学校的育人理念,是学校学科课程建设的着力点。“1+1+1”育人模式,创造性地搭建了课堂与课外、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教师与学生等元素互补的网格化关系,全面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转变教师观念。学校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同时积极创新教师评价机制,出台了《青岛电子学校教职工考核评价办法》等制度,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积极迅速成长为专业教学骨干,他们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精品课程、网络精品课程不断推出,公共基础课改和实训课“教、学、做、评”理实一体化走在了全市乃至全国教学改革的前列。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文化课方面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在课堂改革上推进新课例,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评价方式;专业课方面采取“教、学、做、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项目为引领,开发了25本校本教材,将知识技能形成模块化技能包,实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
线上线下丰富第二课堂。作为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学校开发了精品课程平台、网络选修课平台,实现了线下灵活选课。在第二课堂方面,学校成立创客中心、艺教中心,培养技能外兴趣爱好。通过举办校技能大赛选拔技能大赛训练梯队,为学生素养提升搭建平台。
“有养”课堂从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便注定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为课堂注入源头活水。
“一招鲜”课堂。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制定出《青岛电子学校“1+1+1”特色课程实施方案》,每门学科都有三年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每个学科都有核心素养培养“一招鲜”,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的同时又突出了专项素养的培养。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数字媒体专业刘天真老师的课堂上,有一位企业家导师赵增俊,他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目前是一家大型影视公司的创始人。在课上,他会给学生讲他的创业之路、企业文化,点评学生在企业做项目时的技术表现,把员工职业素养和职业规划带到了数字媒体技术课堂。
课堂融合创新。青岛电子学校3D立体设计与打印专业课中融合了电子技术。由电子技术专业老师在实验室给学生授课。学生有了自己的“私人订制”,按照自己的愿望设计迷你笔筒。所以这群热爱创新创造的孩子在“中美创客”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就并不奇怪了。在追求梦想的路上,电子学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