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涛 刘超男
Mental toughness: Analysis of concept and evaluation in sport situation
YANG Yong-tao,LIU Chao-nan
摘 要: 心理韧性是目前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最常提及但理解甚少的一个概念,虽然越来越多体育人士认识到运动心理韧性对运动员卓越表现的重要影响,但已有的测评工具能在多大程度上科学评估运动心理韧性仍备受质疑。对运动心理韧性的概念进行分析,重点对运动心理韧性研究中三个常用概念的异同进行解释,然后介绍运动心理韧性研究的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外主要的运动心理韧性测评工具,并在此基础上对运动心理韧性测评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认为运动心理韧性评估应重点关注其概念和结构,发掘其理论基础,我国研究者应结合中国文化背景思考运动员的心理韧性特征,以此为基础发展适合中国运动员的心理韧性的测评工具。
关键词: 心理韧性;心理韧性测评;运动情境;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8)05-0093-07
Abstract: Mental toughness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mentioned but poorly understood concepts in the field of sports psychology. Although more and more sports people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mental toughness on excellent performance, to what extent the assessment tool of mental toughness scientifically evaluated the mental toughness is still questioned.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mental toughness; especially explai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mental toughness, resilience and hardiness. Then we introduce the research stage of mental toughness, and the main assessment tool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mental toughness are discussed. It is suggested th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oncept and structure of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nd explore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Researchers in China should examine athletes' mental toughness characteristics in light of Chinese cultural and develop mental toughness assessment tool appropriate for Chinese athletes.
Key words: mental toughness; mental toughness evaluation; sport situation; Chinese culture
前男子網球世界第一德约科维奇在赢得2015年澳大利亚公开赛后提到,“要想赢得比赛,运动员必须激发自己的内心力量,在心理、身体和情绪方面达到最佳,尤其是在决赛处于落后或和顶尖选手竞争的时候”。我国著名女子网球运动员郑洁也是WTA公认的精神和意志力顽强的选手。她在2012年澳网战胜文奇后,欧洲体育的专家撰文称赞郑洁每分必争的顽强精神,她是WTA让人无法难忘的现象球员。2014年WTA官网对郑洁的评价:最难缠、最狡诈的球员。这是她成长历程赋予她的个性,她从一个最容易被看轻,也是最险恶的环境中杀出来,带给草根球员以巨大的精神财富……。事实上在竞争激烈的比赛中,要想在和顶尖球员的竞争中获胜,甚至反败为胜,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是球员必备的素质[1],而心理韧性是良好心理控制能力的重要体现。心理韧性最早被认为是运动员在压力情境中保持冷静、专注和动力的心理技能[2],是一种自然或被发展的心理优势[3]。Crampton [4]在对运动心理韧性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运动心理韧性是一种人格倾向,它决定运动员是否能在面临社会压力或应激源、挑战和逆境时努力坚持自己的目标和追求。目前越来越多的体育人士认识到心理韧性对运动员卓越表现的重要影响,教练员和运动员也经常使用心理韧性解释成功的运动表现。虽然大量关于运动心理韧性的概念出现[5],但心理韧性仍是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最常提及却理解甚少的一个概念,这也影响到对运动心理韧性的测评。目前运动心理韧性测评工具依赖的概念和理论有很大差异,也让研究者对是否能够准确测评运动心理韧性产生怀疑。
本研究以运动心理韧性测评为切入点,对运动心理韧性的概念、运动心理韧性研究中概念混用现象、运动心理韧性研究发展阶段、目前已有的主要测评工具,以及运动心理韧性测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希望国内的研究者重点对运动心理韧性概念和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发展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运动心理韧性测评工具。
1 运动心理韧性的概念
国内外心理学界对心理韧性并没有统一的界定。特质论、结果论、过程论和心理潜能观是心理韧性概念界定的四种主要依据,这说明心理韧性是一个多侧面、多维度的概念,并兼具特质性、过程性、差异性、结果性、动态性等特点。同时概念界定突出心理韧性的两个特点:个体遭遇逆境以及成功应对逆境 (或适应良好)[6]。目前特质论和过程论是心理韧性研究的主要观点,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韧性的解读(心理潜能观)为心理韧性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在运动领域,Loehr最早对心理韧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运动心理韧性不是天生的,并提出了运动心理韧性的概念,包括七个维度:自信心、注意控制、动机、态度控制、消极能量(negative energy)、积极能量(positive energy)和视觉表象控制[2]。但该理论界定模糊,并未仔细解释各维度的含义。之后Jones[3]、Clough[7]、Gucciardi[8]等研究者进一步阐述了对运动心理韧性的理解和认识,使运动心理韧性的概念更加具体。总体上看,运动心理韧性的概念界定根据不同研究的侧重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种[9]:1)静态描述性概念,如心理坚韧性是运动员在压力情境中保持自信、专注和动力的心理品质。这种概念着重关注运动员的坚韧性格,强调心理韧性的特质性,主要关注運动员的个体差异。2)动态应用性概念,如心理韧性是一系列与运动本质相关的不断发展的价值观、态度、情绪和认知的合集。这种观点认为心理韧性是一种综合心理应对能力,除了受先天遗传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后天环境影响或训练加以塑造,即强调心理韧性的动态发展性。同时它关注个体在运动过程中面对问题、压力和错误时所展现的正面态度与积极应对,这些心理活动与行为能使运动员放松、沉着,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调整。
运动心理韧性的先天和后天可习得性特征可能与心理韧性的不同构成成分有关,也受到其他调节变量的影响。如HorsBurgh[10]等使用《心理坚韧性问卷-48》,通过行为基因(behavioral genetic) 分析和大五人格(NEO-PI-R) 对北美同卵和异卵双胞胎的研究发现,整体心理坚韧性更多受遗传因素和非共享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即心理韧性也是可以塑造的。Nicholls[11]等探讨了心理坚韧性与个人背景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男性、年长者、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心理坚韧性更好。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心理韧性是一种自然或被发展的心理优势的观点[3]。
虽然很多研究者对运动心理韧性进行了界定,但仍然存在很大争论,且在研究中mental toughness、resilience和hardiness常有混淆。“resilience”中文常译为“心理韧性”或“心理弹性”。意指一个人面临逆境或消极经历时的动态适应过程[12],尤其是其应对压力事件的能力[13],即对风险或逆境的良好适应[14]。个体差异、认知重评、社会支持和应对策略共同决定resilience[15],它在不同人群,以及儿童、青少年和成年期均会体现[16]。我国研究者也认为,resilience指人的心理功能及其发展虽受到严重压力或逆境的影响,但身心并未受到损伤性影响[17],突出个体身心在压力或逆境之后的可恢复性。Mental toughness也被译为“心理韧性”,最早被认为运动员在压力情境中保持冷静、专注和动力的心理技能[2]。Middleton认为metal toughness表现为困境或压力情境中一种不可动摇的毅力和坚定的信仰[18]。后来研究者不断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维度丰富metal toughness的含义。目前mental toughness是运动心理韧性研究中使用最多也最常见的概念,它常以自我效能、自尊、完美主义、专注、动机、控制感等与卓越表现有关的积极心理概念做标签。因此研究者视其为运动情境中运动员应对逆境或压力的一簇心理结构[3],能够让运动员在压力情境中保持更好的决心、专注、自信和控制[3]。Hardiness译为“坚韧性”,是态度、信念和行为趋向的合集,由承诺、控制和挑战三个相互关联概念的组成,是主要生活压力源的缓冲器[19],是人格中用于抵制应激或压力的结构,可以让个体在高生活应激情境下免受伤[20],是从积极视角认识压力情境的一种能力和人格倾向,与低生活压力感知密切相关[21]。
关于三者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者认为,hardiness是mental toughness的一部分[22-23],而有研究者认为mental toughness是hardiness的延续和扩展[24],还有研究把mental toughness与hardiness等同[21],都是运动员应对竞赛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还有研究者认为resilience是hardiness和mental toughness的特征,并且mental toughness和resilience是一种人格倾向 (psychological disposition),而hardiness则是一种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rait)[4],但也有研究者认为hardiness是一种人格倾向[19]或心理风格[25]。另外,虽然三者在逆境和压力应对方面有共同之处,但目的却有较大差异,如resilience主要关注健康效应,mental toughness则关注应对给运动员带来的积极结果,如表现提升,而hardiness既关注身心健康,也关注表现提升,且是个体积极主动的应对过程,是压力的缓冲器[21]。冯缙认为,从hardiness的关注健康到mental toughness关注目标达成和自我控制,是一个质的提升,意味着个体不仅能够从压力中复原,还能创造出效能[26]。
2 运动心理韧性的发展阶段
运动心理韧性研究的发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大致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在运动心理韧性研究初期,研究者多借鉴坚韧性(hardiness)人格的 3'C 模型来解释运动员的心理韧性。3'C模型是Kobasa[27]等在研究职业经理人的坚韧性反应时提出的3个相互关联的构成成分,它由承诺(commitment)、控制(control)、挑战(challenge)组成。之后Clough等[6]依据先前的坚韧性(hardiness)研究成果,将自信心(self-confidence )纳入3′C模型中,将其视为心理坚韧性与坚韧性人格相互独立的因素,构成了心理坚韧性4′C模型来解释运动情境下的心理韧性。但由于该模型使用了坚韧性(hardiness)的3个结构(控制、承诺和挑战),而坚韧性是一种与压力-疾病相关的重要人格倾向,因此4′C模型受到一些研究者的质疑[28]。
第2阶段:心理韧性的多元化研究。“特质说”已不能满足运动心理韧性的研究需要,研究者开始关注运动环境等因素和心理韧性的关系,从而形成了运动心理韧性研究的生态取向。该阶段的突出特点就是大量研究者对运动心理韧性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诸多与心理韧性相关的积极心理概念。其中Fourie和Potgieter[29]最早对心理韧性的特征进行了探讨,他们以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31个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心理韧性特征,发现了动机强度、应对技巧、自信心、认知能力、目标定向、竞争意识、拥有的身心条件、团队合作精神、准备技能、坚韧性、宗教信念及伦理共12个与运动心理韧性相关的心理要素。之后大量关于运动心理韧性特征的研究出现[5],这也成为后来研究者对运动心理韧性进行操作定义的基础,认知、自信心、专注、表象、应对等与运动情境联系紧密的概念被纳入运动心理韧性的构念当中,从而使早期将人格特质(特质论)作为基本属性的运动心理韧性具备了通过心理干预加以塑造或改变的可能性。
第3阶段:不同专项运动心理韧性特征研究。该阶段研究主要对不同运动项目中的运动心理韧性进行分析,也基于不同运动项目特点发展出了适用于某一运动项目的心理韧性测评工具。Stephen[30]等率先以质性研究的方法探究精英级板球运动员的专项心理韧性以及这些运动员发展心理坚韧性的过程。结果发现,板球运动员心理坚韧性构成成分包括发展性因素、个人责任、奉献与承诺、信念以及压力控制等 5 个维度。这与传统心理韧性的构成成分不同,毕竟不同运动项目如团队类和个人类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心理韧性特征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项对运动心理韧性研究来说非常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的研究成果。另外在先前研究中,心理韧性概念的初衷侧重于反映运动员的抗压和应激表现,多数研究者是从压力或逆境角度探讨运动心理韧性对竞技表现的影响。而实际上不仅逆境,心理韧性在事件顺利的正面情境下也扮演着维持专注、保持稳定的重要角色[31]。这就说明心理韧性在不管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下都可以让运动员良更好地发挥运动水平,这进一步拓宽了研究者对心理韧性的认识。
总之,在心理韧性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中,运动心理韧性研究突破了早期研究强调特质论以及对于坚韧性人格的依赖,借助心理韧性相关研究成果,从认知、情感、行为方面进一步探究运动心理韧性的含义,不仅发现运动心理韧性研究尤其是其测量应该具有情境特色,即在竞技背景下研究心理韧性会更加丰满,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心理韌性的作用不仅局限于逆境,顺境同样能够彰显心理韧性的价值。同时在三个发展阶段中,研究者也一直没有停止对运动心理韧性概念和理论建构的探讨,这让研究者对运动心理韧性的测评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研制了不同的心理韧性测评工具,使运动心理韧性的评估更加科学。
3 运动心理韧性测评
3.1 国外测评工具
3.1.1 PPI,PPI-A
Loehr[32]以对100多名运动员和教练的访谈资料为基础提出了心理韧性的概念并编制了PPI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Inventory)。该问卷包含自信心、注意控制、动机、态度控制、消极能量、积极能量和视觉表象控制7个重要因素,共42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克伦巴赫系数介于0.42-0.82之间,但因素效度缺少实证支持。之后Golby[33]跟其同事修订了PPI形成了PPI-A,PPI-A共14个条目,具备良好的因素效度和聚合效度。但是PPI-A忽视了“控制性”这一心理韧性的关键特征[5],且量表内容与流畅状态密切相关[24],导致对运动心理韧性的测评不全面,同时也过于强调心理韧性和流畅状态的关系,不亦让人区分其和流畅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心理韧性的作用。
3.1.2 MTQ-48
以Clough及其同事[6]以4′C模型为基础研制了MTQ-48 (Mental toughness questionnaire - 48)。该问卷包括控制、承诺、挑战和自信心4个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3,0.71,0.71,0.80。该问卷共计48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该问卷有6个分量表:挑战、承诺、情绪控制、生活控制、对能力的信心和交际信心。问卷结构效度良好,重测信度达到了0.9。但是由于该问卷编制依据坚韧(hardiness)的特质结构,并不是“mental toughness”,且并未说明采用坚韧的原因以及其与心理韧性的具体关系[34],因此效度受到研究者质疑[35]。另外该问卷的调查群体不同,契合心理韧性模型程度也不同,如果为学生运动员,则不能代表心理韧性4/6C模型,这也是不足之处。
3.1.3 SMTQ
Sheard[36]等以1 142名年龄介于16~63岁的运动员为被试,编制了《竞技运动心理韧性问卷》(Sport Mental Toughness Questionnaire, SMTQ)。该问卷包括自信、坚持、控制三个维度。初始问卷问题编制依据Crust[21]的原始资料和原始数据,从53个条目调整到14个条目,采用李克特4点计分法,1表示根本不真实,4表示完全真实。最后一般性心理韧性有12%~38%的解释变异度,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0.76和0.72,并且有良好的内容效度。该问卷是唯一纳入情绪控制与负向能量控制概念的心理韧性问卷[21]。与其他问卷测评内容有所不同,SMTQ考虑到了运动心理韧性在调节和控制情绪以及消极能量方面的可能性,不仅扩展了运动心理韧性的含义,同时也使得对运动心理韧性的评估更加全面准确,对于高压力、情绪多变的运动情境也有更大价值。
3.1.4 MTI
Middleton[37]等根据自己对心理韧性的认识研制出运动心理韧性问卷 (Metal Toughness Inventory, MTI)。该问卷包括自我效能、自我概念、潜能、专注(task focus)、毅力、任务熟悉性、追求最佳表现的内部动机、任务价值、目标承诺、积极认知、压力最小化、积极比较共12个维度,每个维度5个条目,共60个条目。问卷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1代表完全不,7代表总是。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χ2 = 4201.87,df = 1644,NNFI = 0.98, RNI = 0.98, RMSEA = 0.062。因子符合在0.38~0.93之间,克伦巴赫阿尔法系数在0.83~0.93之间。有研究者认为,虽然MTI能够让使用者根据不同的心理韧性结构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韧性训练或干预计划,可以在艺术体操、军事训练、经济领域应用,但问卷样本量仅来自一个学校的运动员,且其年龄较小(平均14岁),结构效度较差[24]。
3.1.5 IMTF-S
Stonkus[38]對运动心理韧性研究文献进行全面回顾后提出了与运动心理韧性密切相关的六个理论概念,分别是应对、坚韧性、乐观、resilience、思维和自我效能,然后以此为基础开发了运动中的心理韧性因素量表IMTF-S (Inventory of Mental Toughness Factors in Sport)。IMTF-S包含动机、认同(identification)、否认和决心4个分量表,共计48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5,四个分量表分别为0.890,0.933,0.812,0.765 。Stonkus和Royal[39]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了进一步检验,结果显示,四个维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别为0.75,0.86,0.84,0.79,总的α系数为0.92。研究者认为该问卷是目前运动心理韧性评估的最好工具。缺点是IMTF-S的样本来自学校运动员,对竞技运动的竞争环境不够了解,尤其是对竞赛的高压力性或逆境认识不够。另外,数据主要源自口头报告,可能带来一定的误差,影响问卷效度。
3.1.6 SMTP
Crampton[4]在对运动心理韧性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运动心理韧性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运动心理韧性是一种人格倾向,它决定一个人是否在面临社会压力或应激源、挑战和逆境时努力坚持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并在此基础上最终确定了16条目的SMTP (Sport Mental Toughness Profiler)。该问卷把运动心理韧性分为4个维度,分别是belief, challenge, discipline and drive,其中belief是指有利于实现目标时表现出的对自身能力的强大信心和信念;challenge是指把逆境视为发展机遇的倾向;discipline是指影响个体达到目标的标准;drive是指达到目标的内部动机。每个维度4个条目,共16个条目。问卷采用李克特6点评分,1代表从来不,6代表总是。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223.094, P <0.001, SRMR = 0.056, NNFI = 0.942, CFI = 0.953, RMSEA = 0.065, 90%CI=0.054-0.076。四个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855~0.944之间,量表4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大于0.70,分别为0.829,0.777,0.793和0.850。研究者认为该问卷是评估运动心理韧性的良好工具,有很好的心理测量学信度和效度。
3.2 国内的测评工具
中国台湾学者黄崇儒[40]编制了特质运动心理坚韧性量表(TMTIS)和赛前状态心理坚韧性量表(PSMTI)。其中TMTIS包括三个维度,包括积极奋斗、抗压性、忍受伤痛,这三个维度的解释变异量分别为:36.69%,8.23%,4.08%,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81~0.95之间。PSMTI包括自信心、努力求胜和压力应对三个维度,解释的总变异量分别为:42.42%,4.79%,4.28%。该问卷信效度良好。但研究者对特质和状态心理韧性的概念界定并不清楚,积极奋斗、忍受伤痛作为特质心理韧性的维度,把自信心归入状态心理韧性似乎并不合适,同时也未解释特质心理韧性的发生机制。李静等[41]研制了优秀运动员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包括努力奋斗、坚持忍耐、情绪控制、积极认知4因子,共计25个条目。χ2 = 724.30,χ2/df=1.95,GFI=0.89,AGFI=0.88,NNFI=0.91,CFI=0.91,RMSEA=0.06,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信度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能够区分出运动员心理韧性的差异特征。但李静等并未对运动心理韧性的概念进行文献和理论分析,也并未对之前已有的运动心理韧性测评工具进行解读,因此问卷4个维度或许并不能准确反映心理韧性。并且研究的样本量偏小,样本来源稍显单一,也可能影响问卷的信效度。李涛等[42]在质性分析基础上研制了运动心理韧性问卷,包括观察学习、挫折中成长、不放弃努力、积极认知和未来取5个维度,共17个条目。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的拟合指数达到测量学标准,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可以作为运动员心理韧性水平的有效测量工具。与李静等[41]的研究相似,李涛等的研究中几乎未见对运动心理韧性相关研究,尤其是运动心理韧性测评研究的深入分析,事实上之前国内外已有多个用来评估运动心理韧性的工具,另外该研究访谈对象多为个人项目,但在后期问卷验证阶段却有很多团队类项目,并且初测阶段样本量太少,势必会影响到测评工具的效度。
目前运动心理韧性测评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不断有新的测评工具出现,但问卷的信效度需要更多研究证实。并且已有测评工具所依据的心理韧性的概念和理论建构并不一样,甚至一些研究者并没有对运动心理韧性概念进行清楚的分析和界定,缺少理论基础,在项目编制过程中存在偏离运动心理韧性概念的现象,导致项目内容并不能真实测量运动心理韧性,造成测评工具的信效度存疑。而与国外运动心理韧性测评相比,我国运动心理韧性测评工具较少,且研究者对运动心理韧性概念的分析不够深入,对运动心理韧性理论基础的研究更显薄弱,绝大多研究者缺少对运动心理韧性研究文献的详细回顾,可能导致对运动心理韧性研究深度把握不充分,影响到对运动心理韧性的理解。因此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对测评工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4 测评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外已经发展出多个运动心理韧性的测评工具,但测评工具编制过程中研究者在运动心理韧性的概念界定、问卷结构的理论基础、问卷条目等方面的普遍存在问题[43],主要表现为概念界定不清,缺少理论建构,问卷条目不能准确测评相关概念,从而导致问卷信效度存在一定问题。
任何心理评估都必须确定其内容是否能够准确测评某一心理现象,而对心理现象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构建则是重要基础。对概念及其结构的界定不仅与理清概念与结构是什么、代表什么有关,还要探讨它不是什么,该结构与其他相关结构有何差异[43],如mental toughness和resilience、hardiness的异同。例如,PPI问卷的7个维度是如何确定的,PPI-A问卷加入控制性的原因是什么,研究者并未指出明确的理论依据。并且PPI-A与流畅状态有密切联系,但很显然运动心理韧性和流畅状态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不能够准确地测量心理韧性。而MTQ - 48虽然依据Clough[6]4′C模型研制,但承诺、控制、挑战却是hardiness的核心,显然不能代表mental toughness,这也说明MTQ-48的理论构建存在较大问题。事实上目前研究在界定运动心理韧性概念上存在着很大争论。Mental toughness虽然与resilience、hardiness和flow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又有明显不同,以它们的概念或结构测评mental toughness势必存在较大争论。因此要准确测评mental toughness,对其概念和理论问题的梳理应该成为运动心理韧性测评的重中之重。
确定理论基础和概念之后,根据理论和概念发展项目是问卷研制过程中另一个关键问题。一个好的测评工具,其项目内容必须能够准确测量概念的结构,同时条目应该尽可能简短清楚,也就是说必须验证项目的内容效度是否在理想最低标准之内。此外,项目编制除了区别概念的不同结构,根据不同结构设置项目内容之外,还要尽可能减少其他相关概念及其结构的影响[43]。比如,Middleton[45]和Golby[33]的研究结果就对PPI问卷的结构提出了质疑,认为其提出的7个维度缺少理论基础,Golby[33]还对PPI做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PPI-A。虽然PPI-A有更好的心理测量学效果,但研究者却忽视了mental toughness和流畅状态的区别。Middleton等[44]的MTQ-48在项目设置方面也存在问题,如自信心(confidence) 分量表中的项目内容与研究者对自信心的概念界定并不一致。如“我常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和“有时我感觉自己毫无价值”似乎与自尊(self-esteem)密切相关。Sheard[36]的SMTQ虽然有清楚的因子结构划分标准,但一些项目的逻辑效度也存在问题,如“如果落后或失分,我仍能够保持镇静”视乎与控制而不是自信心有更密切的关系[4]。上述项目问题导致项目内容不能够准确评估心理韧性概念,也凸显逻辑效度在问卷编制时的重要性。
另外很多研究并没有对问卷编制过程中的样本来源、样本量大小进行清楚说明,[JP2]研究样本代表性不一致,如俱乐部运动员、大学运动员、高水平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员等,此外不同研究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也不一样,如MTQ-48使用了重测信度检验、内部一致性系数,AfMTI[31] 和CMTI[23]使用了验证性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而PPI则没有明确提供证实问卷信效度的心理测量学数据,大部分研究没有分析问卷的因子结构效度等,这些都是导致研究者质疑目前心理韧性测评工具是否能够真实反映运动员心理韧性的重要原因。
5 总结与展望
虽然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心理学家和媒体都把心理韧性视为卓越运动表现的关键因素,但心理韧性仍是目前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最常提及但理解甚少的一个概念。已有研究中大量充斥的运动心理韧性概念显示运动心理韧性研究的多元化特征,但这却给研究者准确地理解运动心理韧性,尤其是以此为理论基础准确测评运动心理韧性带来了很多障碍。从PPI、MTQ-48、SMTQ、MTI、IMTF-S等问卷的研制过程及其相关研究对其心理测量学问题的验证来看,这些问卷在心理测量學方面均存在一定不足,这也就直接导致目前研究者对运动心理韧性测评的质疑,因此未来研究需要对这些测评工具进行深入的信效度方面的验证。
对运动心理韧性测评工具能否有效评估运动心理韧性产生质疑的重要原因则是目前研究对运动心理韧性的概念理解仍很模糊,对于心理韧性的理论建构也不深入,因此影响到运动心理韧性的科学测评。虽然研究者试图从教练员、运动员、运动心理学专家等不同视角去认识心理韧性,这种多元化的研究视角虽然能够让研究者收集到更全面的资料,但也导致运动心理韧性研究在概念界定方面的差异,尤其是运动心理韧性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不深入,毕竟运动心理韧性并不单单是一些积极心理概念如自我效能、动机、专注等的合集。因此未来研究者必须思考运动心理韧性研究的方法学问题(如如何访谈才能准确挖掘运动心理韧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或许才能够准确界定运动心理韧性的概念。而考虑到目前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运动心理韧性研究才刚刚起步,在概念界定和理论建构方面均较薄弱,同样不利于运动员的心理韧性测评。因此对于我国学者来说,一方面可以对国外运动心理韧性测评工具进行跨文化研究,以此可能会发现中西方文化背景所导致的运动心理韧性的差异,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中国运动员的心理韧性特征,但研究绝不能以跨文化为主题对国外量表进行验证,更重要的是能否在思考上述问题基础上,结合我国竞技运动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发展适合中国运动员的心理韧性测评工具,这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运动心理韧性感兴趣的国内研究者关注的重心。
参考文献:
[1]Houwer R, Kramer T, Hartigh R D, et al . Mental toughness in talented youth tennis players:a comparison between on-court observations and a self-reported measure [J].Journal of Human Kinetics, 2017, 55(1):139-148.
[2]Loehr J E. Mental toughness training for sport:achieving athletic excellence[M]. Lexington, MA:Stephen Greene, 1986.
[3]Jones G,Hanton S, Connaughton D.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mental toughness? An investigation of elite sport performers[J].Journal of Appllied Sport Psychology, 2002,14(3):205-218.
[4]Crampton S.G.D. The construct of mental toughness: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conceptualisation and measure [D].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Roehampton, 2014.
[5]杨勇涛. 运动心理韧性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4, 33(5):483-484.
[6]Clough P, Earle K, Sewell D. Mental toughness:The concept and its measurement. In I.Cockerill (Ed.), Solutions in sport psychology[M]. London:Thomson Learning, 2002:32-46.
[7]Gucciardi D F, Gordon S.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the Cricket Mental Toughness Inventory (CMTI)[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09, 27(12):1293-1310.
[8]Gerber M,Kalak N, Lemola S, et al . Are adolescents with high mental toughness levels more resilient against stress [J].Stress & Health, 2013, 29(2):164-171.
[9]谷松, 王长生, 谷长江,等. 体育运动中心理坚韧性:构念、测量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 38(4):78-83.
[10]Horsburgh V A, Schermer J A, Veselka L, et al . A behavioural genetic study of mental toughness and personality[J].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9, 46(2):100-105.
[11]Nicholls A R,Polman R C J, Levy A R, et al .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Achievement level, gender, age, experience, and sport type differences[J].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9, 47(1):73-75.
[12]Masten A. Ordinary magic: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56):227-238.
[13]Yi-Frazier J P, Smith R E,Vitaliano P P, et al . A person-focused analysis of resilience resources and coping in diabetes patients[J].Stress & Health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Stress, 2010, 26(1):51.
[14]Ong A D, Bergeman C S, Boker S M. Resilience comes of age:defining features in later adulthood[J].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9, 77(6):1777-1804.
[15]Mancini A D,Bonanno G A. Predictors and parameters of resilience to loss:toward a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model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9,77(6):1805.
[16]Davis M C,Luecken L, Lemery-Chalfant K. Resilience in Common Life: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9, 77(6):1637-1644.
[17]席居哲, 桑標, 左志宏.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 2008, 31(4):995-998.
[18]Middleton S C, Marsh H W, Martin A J, et al . Discovering mental toughness:a qualitative study of mental toughness in elite athletes[C]// Self Research Bienni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4.
[19]Maddi S R, Harvey R H, Khoshaba D M, et al . The Personality Construct of Hardiness, III:Relationships With Repression, Innovativeness, Authoritarianism, and Performance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6, 74(2):575-598.
[20]鄒智敏, 王登峰. 应激的缓冲器:人格坚韧性[J].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2):241-248.
[21]Atkinson M. Mental toughness and hardines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football[M].2013.
[22]Chen M A, Cheesman D J. Mental toughness of mixed martial arts athlete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competition[J].Perceptual & Motor Skills, 2013, 116(3):905.
[23]Gucciardi D F, Gordon S.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the Cricket Mental Toughness Inventory (CMTI) [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09, 27(12):1293-1310.
[24]Crust L, Swann C. Comparing two measures of mental toughness [J].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1, 50(2):217-221.
[25]Nezhad M A S, Besharat M A. Relations of resilience and hardiness with sport achievement and mental health in a sample of athletes [J].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0, 5(4):757-763.
[26]冯缙. 心理坚韧性研究述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8(2):68-74.
[27]Kobasa S C. Stressful life events, personality and health:an inquiry into hardiness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9, 37(1):1-11.
[28]Gucciardi D F. Measuring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a psychometric examin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inventory-and its predecess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2012, 94(4):393-403.
[29]Fourie S, Potgieter J R. The nature of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C]// South African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Spor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2001:63-72.
[30]Stephen J B, Christopher J S,Wil J, et al .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mental toughness in elite English cricketers [J].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005,17(3):209-227.
[31]Gucciardi D F, Gordon S, Dimmock J A.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a mental toughness inventory for Australian football[J].Psychology of Sport & Exercise, 2009b, 10(1):201-209.
[32]Loehr JE. The new mental Toughness training for sports[J].New York:Plume, 1995, 7(11):30-31.
[33]Golby J, Sheard M, Van W A. Evaluating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Inventory [J].Perceptual & Motor Skills, 2007, 105(1):309.
[34]Connaughton D, Hanton S, Jones G, et al . Mental toughness research:key issues in this are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008, 39(3):192-204.
[35]Madrigal L, Hamill S, Gill D L. Mind over mat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ntal Toughness Scale (MTS)[J].Sport Psychologist, 2013, 27(1):62-77.
[36]Sheard M, Golby J, Van Wersch A. Progress toward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the Sports Mental Toughness Questionnaire (SMTQ)[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009, 25(3):186-193.
[37]Middleton, C., Martin, A.J., & Marsh, H.W.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Mental Toughness Inventory (MTI):A construct validation approach. In D.Gucciardi & S. Gordon (Eds.).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Developments in research and theory[M]. London:Taylor & Francis,2012.
[38]Stonkus, M. A.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ventory of Mental Toughness Factors in Sport (IMTF-S)[M]. Unpublished manuscript, Boston University, Boston, MA,2011.
[39]Stonkus, M. A., Royal, K. D. Further Validation of the Inventory of Mental Toughness Factors in Sport (IMTF-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tudies, 2015, 7(3):35-45.
[40]黃崇儒. 运动心理坚韧性概念的建构与测量[D].台湾:台湾师范大学, 2004.
[41]李静, 宋宏伟, 刘晓海,等. 优秀运动员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 27(4):355-359.
[42]李涛, 刘礼艳, 刘电芝. 运动员心理韧性问卷编制与应用价值[J].体育与科学, 2015, 36(5):103-111.
[43]Mackenzie S B, Podsakoff P M, Podsakoff N P. Construct measurement and validation procedures in MIS and behavioral research:integrating new and existing techniques [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4, 35(2):293-334.
[44]Middleton S C, Marsh H W, Martin A J, et al . The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inventory:is the mental toughness test tough enoug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004, 35(2):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