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潮海学区小学)
多媒体技术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可以通过图像的变化、色彩的刺激以及声音的配合等效果,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等优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如我在《圆的认识》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先让学生观察画面中车轮都是圆的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的行驶场面,接着让学生观察画面中车轮是三角形或多边形的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的行驶场面,学生观察后议论纷纷,个个笑得前俯后仰……最后画面又出现轮子是椭圆的行驶场面,同学们都喊着说:“这也不行,坐上去谁受得了!”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通过观看形象得生动的各种不同车轮运动的动态演示,已经唤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有的知识点在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动态的过程静态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这样,让学生观察事物动态的变花过程,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为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创造了条件。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其六个面及对应边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前后、左右、上下面分别涂上不同颜色闪烁,通过移动、变色等化静为动的方法加以对比,学生就容易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这样轻易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很显然比学生空想要容易理解得多,而且理解会更深刻。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圆的形成过程:一根绳子两端各系一个小球,其中一个小球固定不动,甩动另一个小球,使其做圆周运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上述现象后,教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圆是怎样形成的?这个几何图形中,点、线、面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学生在观察思考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教师就将演示、观察、操作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圆这个几何图形有了形象的感知,而且对圆的概念也有了初步认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圆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再结合有关的必要解说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感效应。这不但能彻底的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虽然课前老师已经作好了充分的资料准备,但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必须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板书、展示、示范等活动。可是,往往由于这些必须的教学过程,造成了课堂授课时间紧,学生课堂练习时间少,课后作业负担重。而多媒体能简要地说明问题,化繁为简,更好地配合教师掌握时间和进度。教师只要把范图和范例按预先设计好的次序和方式,编制在多媒体上,上课时只要按部就班地进行资料的展示:或代替板书内容、或演播示范的动作。只需通过简单的操作,学生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从而使得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作引导学生、与学生交流沟通、观察学生的接受情况、调控课堂的进度和深度、进行大量的课堂练习。
多媒体具有容量多的特点,可以使课堂练习变得形式多样,趣味横生。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电脑、投影、摄像等现代化教学媒体将练习题目传输给每一位同学,让他们通过电脑自己动手解答,然后,教师将答案用投影仪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对照,发现错误及时改正。也可以将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错误,通过摄像机显示在电脑上,老师和学生共同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节省了时间。例如,我在一次六年级的复习课中,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可是到了课后让学生实际解题时,有些学生竟然把π×r2算成等于π×r×2,我知道了他们只是死记硬背下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根本就没有理解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因此我利用课件形象生动的剪、拼动画,把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从视觉上体会到把一个圆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再让学生自己亲手剪拼,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这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