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与选修教材的教学整合及衔接

2018-02-09 14:22李宗阳
中学语文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诗歌散文工具性语文课程

李宗阳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只能通过教材这一载体得以体现。为了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有机统一,我们必须很好地利用和整合现有的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在语文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如何衔接,如何整合?如何通过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教学而共同实现课程目标?笔者尝试从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内容整合及教学衔接两个层面略加探究,以就教于方家。

一、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内容的整合

根据常规教学安排,选修教材是安排在必修教材之后进行。学生在必修教材里所学到知识和方法可视为给选修教材的学习做铺垫。必修课所传授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其所体现出来的工具性,已能保障学生基本学力,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奠定其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因而选修课应着眼于学科知识的拓展与深化,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从而更好地体现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在必修课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保留并迁移至选修课程中来,并加以发挥、发展。教师在进行选修教材教学时应有意识地随时联系必修课所学内容。

比如,在教授选修诗歌散文系列时,教师可以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这几个模块中整合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名篇,整合出“情感与意象”篇、“情思与意境”篇、“写景与抒情”篇、“情趣与理趣”篇、“披文入情”篇等与必修模块的相关单元衔接。因为在五个必修模块中,选定的诗歌、散文涉及古今中外,篇目多,所占教材内容份额大,值得下功夫。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衔接中要注意整合选修教材中基础性、拓展性的篇目,以满足学生多元化解读和个性化解读的需求,同时不妨做些深入的探究。针对不同文本,教师可以分成若干主题进行综述。如结合教材《记念刘和珍君》《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等整合出“如何对待生命中的苦难(困境)”主题;结合教材《赤壁赋》《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等整合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进与退”主题。还可将选修与必修教材中同一作者(如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等)不同时期的作品予以整合,让学生动态、立体地把握人物形象,更好地发掘作品的文化意蕴,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教学衔接

选修教材的五个系列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两个系列属于文学作品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两个系列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前者属于实用类文本的学习,后者应用性更强;“文化论著研读”通过中外文化名著的研读,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为了更好地整合课程内容,针对高中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等情况,也可以大胆的打破常规的先必修后选修的课程结构安排模式,将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交叉安排教学。

按照由知识到能力、能力层级由低到高的认知顺序,结合选修课程模块性质和学习目标,可将“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两个实用类、应用性系列安排在高一学年四个学段与必修1、必修2同步开设;“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两个文学类系列可安排在高二学年四个学段与必修3、必修4同步开设;“文化论著研读”文化类模块可安排在高三两个学段与必修5同步开设。这样的时间安排可以使必修教材的基础性和选修教材的提高性、必修教材的均衡性和选修教材的拓展性相伴相生,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这对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螺旋式上升将具积极的作用。

把教材当例子,以单元目标为切入口,以《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为指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为目标,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教学的衔接就可以灵活多样了。“语言文字应用”系列的主要内容是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语法知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正是鉴赏诗歌、散文所必需的,而且这些知识和技能也只有在长期的阅读鉴赏实践中才能得到切实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必须尽早掌握,否则,后面的辨识病句、诗词鉴赏、散文作品鉴赏怎么进行?因此,《语言文字运用》可以融入字音、字形、字义、语法、修辞等知识考点,尽早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可以穿插在必修教材古代诗文文阅读单元教学中,结合古诗文的知识和能力考点进行赏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亦可与必修教材相应单元教学相衔接,使之成为提高学生文学类文本赏析能力的极好载体;《文章写作与修改 》则可与必修教材“表达与交流”教学相衔接 ,此举毫无疑问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必修与选修必须而且应该是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因此,如上所述,打通必修、选修界限,对必修、选修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并在教学中融会贯通,定会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有系统有序,更为广博深刻,进而大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诗歌散文工具性语文课程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第三届中国徐霞客诗歌散文奖在浙江天台隆重颁奖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中职数学“工具性”教学模式探究
试析诗歌散文类微课的情感设计及策略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从诗歌散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