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 保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概念提出,以及政府的大力提倡。目前,各个学校都在努力推行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依托“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优势以及课程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新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引入和发展,将推动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和质量的变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现代化的深入发展。
新媒体指在互联网技术以及手机端、PC端等工具支持下的传播形态,如电子书籍、直播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的速度、维度和广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的特征有以下三点:一是新媒体具有及时性和新媒体信息传播时效性的特点,它突破了时空限制;二是新媒体具有交互性。能够实现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互动;三是新媒体具有多样性。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内容与传播方式上都具有多样性。正是由于新媒体的特点,也为新媒体在课堂教学领域带来了独特的优势。新媒体在课堂教学领域的优势在于:信息资源的获取不受时间、地域、版面的限制,教师们在新媒体中可以便捷的得知目前学科的前沿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传播手段将自己的课堂教学成果发布在新媒体中,为其他广大师生的学习带来了便捷。
目前,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虽然课堂的课桌是按照小组的形式摆放,但只是浮于形式,在实际教学时,教师经常采用一言堂的单一的口述,学生做笔记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教学时无法一直集中注意力,很难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真正难以从中领会知识的奥秘;其次是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课堂知识理论的灌输或者理论体系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们的理解或者接受能力,没有有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不善于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缺失。四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的知识传授,没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形成了依赖性。最后,在互联网时代,虽然教师经常使用聊天工具,例如微信、QQ聊天,或者观看抖音小视频,但在实际教学中,认为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在课堂中麻烦,又认为是新媒体技术表演。浪费了大量资源和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组织困难等,导致新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的意识不强。
通过以上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中小学教育需要在信息时代,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改进目前教学现状中的缺陷,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与时俱进。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重要的是明确教学是主体,而新媒体技术是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媒体教学时,努力遵循把握这四点原则与方法:适量原则、适用原则、适度性原则、适龄原则。
改进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和学习过程缺乏积极的即时互动的缺点,新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发挥作用。运用新媒体技术根据其手段的多样性和其他优势进行声画同步的多媒体与超文本教学方式,丰富生动的课堂手段,吸引学生学习并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及作品时,可以改变以往传统上语文课时,老师只简介板书赏读分析一篇作品的做法,利用新媒体技术,教师或者学生就可进入新媒体平台,可以查找莫言获奖、作品集及介绍、主要代表作品和作品评论等一系列相关的知识,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获得更多的知识,极大丰富了课堂学习内容,在开阔眼界、拓展学习范围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们学习能力与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