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海浪,张伟华,杨蕊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
临床上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其中对幽门螺杆菌的诊断非常重要,以往常见的诊断方式为组织学检查、快速尿素试验、血清学试验、粪便抗原检测、细菌分离培养、PCR等,但是上述诊断方式的费用均较高,同时需要采集患者的胃黏膜组织[1]。本次研究中对胃黏膜活检常规HE染色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患者共26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男142例,女118例,年龄17~81岁,平均(45.62±4.22)岁,所有患者均因腹部不适进行胃镜检查,在检查前一月未服用抗生素,两周前未服用铋剂、质子泵抑制剂以及H2受体拮抗剂。
PCR检查:使用1mL匀浆器将胃黏膜活检组织研磨成匀浆,加入蛋白酶K,待其消化过夜后,将其煮沸,杀灭蛋白酶K,快速冷却后,取出上清液扩增水,使用无菌去离子水以及标准模板作为阴性、阳性对照,将全部的扩增水进行凝胶电泳,在标准模板同水平上出现电泳表示为阳性,未出现表示为阴性[2]。
UBT检查:受检者检查前晚上需要空腹,在100mL含量为0.1mol/L的枸橘酸溶液中加入75mg13C尿素,将患者饮用试剂前后0.5h的呼气样本进行保留,将气体置于10mL玻璃管中,使用核素比值质谱仪对呼气样本进行分析[3]。
胃黏膜活检常规HE染色诊断:将胃窦黏膜活检组织使用甲醛固定之后,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将其连续切片5张后,进行HE染色,由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生对胃黏膜的腺管上皮、表面上皮、黏液层以及小凹上皮进行观察,观察到幽门螺杆菌,则表示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4]。
经过PCR以及UBT检查,发现105例阴性、155例阳性,在胃黏膜活检常规HE染色中,发现140例阴性、120例阳性,胃黏膜活检常规HE染色的诊断特异性为75.00%(105/140)、敏感率为77.42%(120/155)、准确率为86.54%(225/260)。
目前临床上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方式较多,分为侵入性以及非侵入性,不同方式均有自身的优点、缺点,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为细菌培养,特异性为100%[5]。但是其敏感性常常会受到标本采集部位、标本采集数量、标本运送条件、标本运动时间、实验室条件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敏感度仅仅在70%~92%,同时细菌培养的诊断方式的价格非常高、需要时间较长,在临床上受到限制较多[6]。
目前临床上对幽门螺杆菌治疗后诊断的金标准,不会受到患者胃部幽门螺杆菌分布的影响,同时该种诊断方式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在90%~100%,但是该种方式需要使用专用的设备,同时患者在检测前2~4周服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或者铋剂均会导致出现假阴性的情况出现[7]。同时患者胃中存在其他尿素酶阳性细菌生长是会导致出现假阳性的情况出现。PCR对幽门螺杆菌的诊断特异性以及敏感性较高,均在96%~100%,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较为复杂,所需费用较高,我国常用于科研工作中[8]。目前临床上对幽门螺杆菌比较常用的诊断方式为病理形态学、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查,其中常见的形态学检查方式包括了改良甲苯胺蓝染色、Giemsa染色等,两种诊断方式的特异性、敏感性均能够达到93%~98%[9]。胃黏膜活检常规HE染色对幽门螺杆菌的诊断价值在不同的研究报道中均不相同,在本次研究中将其与特异性、敏感性较高的快速尿素酶实验、PCR的诊断方式进行对比,胃黏膜活检常规HE染色的诊断特异性为75.00%、敏感率为77.42%、准确率为86.54%。说明胃黏膜活检常规HE染色对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不需要另外取患者胃黏膜组织,还能够同时进行其他病理诊断,除了对感染能够进行评价外,对患者胃部组织学状况也能进行评估,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活检的数量,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10]。
综上所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常规病理诊断的同时进行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因为敏感性不高,针对与幽门螺杆菌密切的疾病需要进行其他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