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客家方言激发听障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2018-02-09 14:15李敬梅
中学语文 2018年15期
关键词:客家话古汉语押韵

李敬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加大了文言文的比重,但古诗文由于时间久远,不仅在内容上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其语言文字上的意义用法及语法结构跟现代汉语相差甚远。因此,对大多数听障生而言,古诗文学得十分艰涩,对原本内涵丰富、意蕴优美的古诗文丝毫不感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呢?对于客家方言地区的学生,借助客家方言的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用客家方言吟诵,感受古诗文的音乐美

河源是客家人集中地区,自秦代有数次较大规模中原汉人迁徙而至,尤其以赵佗上书奏请秦朝,朝廷选送15 000名女子到河源与三秦将士结合,催生了河源客家族群的形成与繁衍。而诗词吟诵也是从中原地区演绎过来的。古诗文是使用吟诵方式创作的,而客家方言保留了古汉语的语音、语法结构和词汇内容。因此,用客家话吟诵,有着更多的“古风余韵”,更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有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古诗文。

所谓吟,就是将古诗文的字句拉长声音,按照文字固有的音节加进感情色彩进行诵读。吟诵一般旋律性不强,无谱可依,可以自由发挥,这是一种具有初步音乐成分的读书方式,别有一番风味。如用客家话吟诵《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嗯——就润如酥哦——,

草色——遥看啊——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啊,

绝胜——介烟柳嗯——满皇都哦——。

朗朗上口的客家方言吟诵,在更大程度上还原了古诗文的音韵之美、古雅之美,带来听觉上的新鲜之感。听障生有听觉障碍,对音乐的渴望更加强烈。教授《木兰诗》时,我带领学生一走吟诵,学生兴趣盎然,他们或用脚边打拍子边吟诵,或用书卷边打拍子边吟诵,或背着手摇头晃脑地吟诵,课堂上灵动起来,打破了以往古诗文学习的沉闷。平时一个星期也背不下来的诗文,学生竟然花两节课就能默出来了。

二、用客家方言释疑,理解古诗文的押韵

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称之为押韵。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词的韵律美,老师往往会让学生找出韵脚。但是,碰到一些用普通话读不出押韵的情况。如李商隐的《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其中“家”“奢”“车”“马”“蛇”“华”并不押韵。学生就犯难了。这时,老师可以向学生解释随着语音的演变,现在已经不押韵了。老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用客家方言来诵读,学生便能恍然大悟。原来全诗都押“ɑ”韵,分别为:“家(ɡɑ)”“奢(sɑ)”“车(cɑ)”“马(mɑ)”“蛇(sɑ)”“华(fɑ)”。学生还会为自己是一个客家人而自豪,也能理解客家方言与古汉语的关系,学起古诗文来便有一种亲近感。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清明》(杜牧)全诗压“en”韵。

清明时节雨纷纷(fen),

路上行人欲断魂(fen)。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cen)。

再如《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中的韵脚“尘、新、人”,用客家话念“尘(qin)”“新(xin)”“人(ŋi n)”,押“in”韵。《寒食》(韩翃)中的“花、斜、家”用普通话念,这三个字的读音相差甚远,根本体现不出诗歌的押韵,如果用客家话念“花(fɑ)、斜(qɑ)、家(ɡɑ)”便可知全诗押“ɑ”韵。

三、用客家方言解疑,理解古诗文词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词的意思发生了变化,但在客家方言中,不少词至今还保留着古汉语的词汇。教学时,遇到一些难解字,引导学生用客家方言读一读,其意自见。如:

吊:旧时的钱币单位,今客家方言“一吊钱”意为一元钱。《红楼梦》中“袭人本是月钱一两的丫鬟,但帐是算在老太太头上的,晴雯麝月等的月钱是一吊”其中的“吊”便是钱币单位。

索:大绳子。今客家方言“索麻”和《报任安书》:“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意思相同。

爷:父亲。客家方言“两仔爷”就是父子两。《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爷”即父亲。

著:穿,戴。客家方言“著衫,著鞋”意为穿衣,穿鞋。《木兰诗》:“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户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著”解释为穿。

炙:烤火。客家方言“炙热头”即晒太阳。“炙火”烤火取暖。《徐霞客游记·游日记十一》“急入其厨,索火炙衣”。

食:吃。客家方言“食饭”就是吃饭的意思。《欲食半饼喻》“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中的“食”就是吃的意思。

掌:看守东西,放牧。客家方言“掌牛”就是放牛。《孟子·滕文公上》:“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掌火”意思是主管用火。

朝:早晨。客家方言“食朝”意为吃早饭。“朝晨头”意为早晨。《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朝”解释为早晨。

治:宰杀。客家方言“治鱼”即宰鱼。《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趣庖治狗,以会朝属”。“治狗”意为宰狗,烹饪狗肉。

落:下叫落,下雪叫落雪,下雨叫落水。《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此类例子,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客家话与古代汉语甚是密切。客家方言传承了大量古汉语词,这是客家方言的瑰宝,作为客家方言地区的语文老师,应当把客家文化与古诗文学习相勾连,在课堂中巧妙地运用。

猜你喜欢
客家话古汉语押韵
广西客家话持续体标记的主要类型及历史演变
押韵押出韵味儿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正反同辞”理论在古汉语教学中创新研究——以“罢极”训释为例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有趣的客家话
石板滩客家话与成都话的对比
浅谈广东惠州客家方言的变调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我给小鸡起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