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促进经验与思维发展

2018-02-09 17:47:01浙江宁波市江北区育才实验学校侯丽飞
中学数学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情境生活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育才实验学校 侯丽飞

数学课程改革对于数学走进生活的教学尤其重视,数学走进生活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探寻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学生也会在这样日益积累的探寻中培养其运用数学思维观察、分析现实社会的意识和习惯,用数学的眼光、角度和思维看待生活问题的过程,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一、探寻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1.捕捉数学现象.

教师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比较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那么学生在教师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也会逐步树立起生活与数学相联系的意识.

例如,教师在“黄金分割”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首先观察课本中的两幅图片,请学生亲自去测量这两幅图片中一些数据的比值,然后引导学生从图片给人建立的匀称、协调这一美感来联系黄金分割比例这一数值,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运用黄金分割比例的诸多实例,使学生能够在诸多生活实例的发现中感悟黄金分割比例的美好.

学生在教师列举的运用黄金分割比的大量实例中燃起了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自己就生活在数学的世界里及数学学习的人文价值.

2.利用生活道具.

有的数学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是比较晦涩难懂的,教师如果能将学生生活中的实物或场景引进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到亲切的同时还会对数学问题形成形象具体的认知,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也会更加积极.

例如,生活中常见的挂历和身份证也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利用.

情境1:投影挂历中的某个月份并用矩形选中月历中的四个数字,提问:大家觉得月历中横着的每行相邻数字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竖行中的相邻数字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老师用矩形框出的四个数字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情境2:投影身份证并启发学生对问题作出思考:大家观察身份证上的号码,可能观察到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呢?如果请你自己编写中考准考证号码,你会吗?你这样编写的理由是什么呢?

学生在这样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纷纷举手发言,给出的答案也特别丰富多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并大胆展示出自己的想法.生活中常见的挂历、身份证这些物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了好奇,也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而且教师所设计的自主设计中考准考证这一活动也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也将数学的实用价值完全体现出来了.

3.设计生活情境.

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往往能够更好地联系已有的知识并实现感性认知到抽象概括的过渡,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更加扎实了.

例如,教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情境问题:(1)你在教室内的座位应该怎样表达才准确呢?如果你告诉家长你是第一排的,家长来教室能很快找到你的位置吗?(2)你去电影院看电影怎样才能快速找到你的位置呢?如果你只能记得自己座位是在第6座,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3)请大家看老师投影的图片,图中雕塑的位置应该怎样描述呢?

生:在横河路向南50米、翠园路向东30米处.

师:如果我们将这两条路看成两条相互垂直的数轴,将十字路口看成它们的公共交点,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也就这样形成了.

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概念的体验与感悟因为教师精心设计的生活实际情境的融入而变得更加深刻,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在三个背景问题的设置中得到了有力的触动,问题(1)和(2)的思考使学生对位置确定的条件形成了重要的认知,这是解决问题(3)所必须的经验积累,前后三个和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引入了生活情境中,生活情境的数学化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直角坐标系这一概念.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数学应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经常有意识地寻找所教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依据这种联系设计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并培养学生树立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的意识,学生形成数学知识解决生活日常问题的意识,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并爱上数学.

二、数学生活化的应用

生活中存在的许多数学问题并不能为学生所感受,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首先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很多数学素材在教师的引导下才会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亲近数学、了解数学,逐渐能够自觉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生活情景中的过程也是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不断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锻炼,使学生在不断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例如,教师在“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情境:1.某班级为了庆祝元旦,在准备举行包水饺的活动,但班长遇到了两个问题需要大家一起解决:(1)我们班一共需要多少个水饺呢?(2)怎样的水饺才是熟的?大家在这一情境问题中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纷纷积极地投入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这一“做数学”的过程中,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数学学习方式也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得到了运用,学生给出合理方案的同时也帮助班长顺利解决了问题.

2.李大爷眼看着夏季来临,赶紧批发了冷饮售卖,但一些品牌冰激凌却经常断货,一些品质差一点的冰激凌又卖不掉,时间一长,难以保证这些冰激凌的品质,你可有什么好办法帮助李大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运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体会统计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之时也真正将“学数学”转变成了“做数学”.

组织班级活动、帮助李大爷解决冰激凌买卖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也能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能够经常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来观察和分析这个世界,在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学生对数学应用的意识与能力发展也会在长期的积累中顺利达成.

三、处理数学和生活的关系

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学自然应该处理好生活和数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设置的情境能够将学生对生活的亲切和关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并更好地完成学习的任务.不过,教师设置数学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只是为了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获得更好的数学体验与感悟,这并不代表生活和数学这两者是可以相互代替的,教师在教学中自己首先应该弄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应用于生活建立正确的认知和理解.

生活化的情境只是学生数学学习、理解、感悟的重要因子,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自主思考和活动并构建知识,将数学与生活完美融合并真正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单纯的生活叠加绝对不能代替数学,因此,不管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怎样变化,学生经历数学思考、探求数学规律的本质都是不会改变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与交流,并促成学生生活经验与数学思维的共同发展.

总之,数学教学的生活能够将学生更好地引领进数学体验与感受的王国,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必然能够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感受数学、学习数学、用好数学,不仅如此,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还能带给学生全新的数学体验并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美好情感.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情境生活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
漫生活?阅快乐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