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友林
(1)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校企的深度合作,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企业产品相结合的技术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2)教学改革
深化产教融合,以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将原有的机电专业课程与生产企业实践结合校本化进行二次开发或多次开发,从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实施的方法与手段、实施过程中的多元评价和管理等方面的探索革新。
(3)校本化
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程教学需要深化产教融合,以现代学徒制等模式进行校企深度合作,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与合作企业生产技术发展相结合,进行现代学徒制改革深度合作,实现双赢的办学模式。
(1)国内研究的背景
第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推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均提出:坚持产教融合发展,走开放融合、改革创新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道路,推动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1,2]。
第二,机电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技术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学科课程模式对机电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逐步显示滞后性,即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机电专业学生的认知能力,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教学不能与学生就业生产企业产品紧密联系,专业技能实践不能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很好对接。因此,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模式等,如现代学徒制,根据学情、校情、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进行校本化的改革。
(2)国外研究的背景
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职教教学思想、课程模式,如德国双元制、新加坡教学工厂、国际劳工组织推行的MES教学思想、加拿大CBE课程模式等,其中在国内推广试点已取得部分成效。实践证明,在经济体制、劳动用工制度、工业发展水平、企业社会意识等诸多方面有较大差异,课程模式仅适用于培养技能型技术工人的定制式训练、成人技能教育以及再生性技能训练。
(1)学校机电专业发展的需要
职业学校的发展要深化产教融合,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下,以企业标准培养和管理学生,以本地大型生产企业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培养学生,积极营造合作企业生产情境,以生产企业要求规范师生行为,助推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培养工厂化的质量意识。
(2)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深化产教融合,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下,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教师、学生(家长)、企业都有强烈的祈求,希望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教法等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合作企业生产的实际。教学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改革,而课程改革是重要的部分。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认知方法、途径与企业生产密切衔接化的改革,努力实施现代学徒制“做学教合一”的课程教学改革。
姜大源教授在职业教育“十二观”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根据人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采取适合的培养模式,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3]。处于职业教育“教”与“学”过程中心的,也不再是专业理论内容的传授,而更多的是经由职业实践—工作过程分析和归纳所确定的重要职业能力的培养。
国办发〔2017〕9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4]。
通过研究,理清机电专业教师、课程、学生、企业之间一些相互关联的问题。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培养,生产企业对就业学生的要求和学生、家长对就业企业的期望,机电专业教师的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课程有效教学评价体系等问题。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社会人的。从事职业劳动所需的技术与技能主要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获取。通过研究,深化产教融合,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下,改进职业教育教学决策,让校企机电专业“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师傅”与“引路人”,培养机电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稳步提高专业技能教学质量,使学生“专业技能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技能水平对接国家职业标准,职业素养面向生产企业”,促进机电专业学生学业全面发展。
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下,对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及机电专业课改方案的制订,研究对机电专业课程与合作生产企业进行二次或多次校本化的开发,从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实施的方法与手段、实施过程中的多元评价和校企共建、公管等方面探索革新,以提高机电专业课程与产业的吻合程度、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进步的同步度,引导机电专业教师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我们在其他院校类似“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校本化的研究”“专业课程校本化的研究”等经验的基础之上,与合作企业沟通,共同开发相应的校本化专业课程,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依照开发的校本化专业课程进行本校机电专业试点,在试点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我们的研究,并逐步向本地区积极推广。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类似“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校本化的研究”等的文献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找到适合我校机电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校本化的有效方法,在实践、理论上有所提高和突破。
(2)调查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之前对本地区职业学校的机电专业师生采用研讨、问卷调查、计算机网上测试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走访当地骨干、大型企业4~5家,调查企业不同岗位对机电专业毕业生在知识能力、职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3)行动研究法
对学校机电专业课程教学管理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个案探索,并根据不同专业课程内容,形成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工作中研究,重视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行动中的研究、反思与矫正,不断优化机电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价值,不断提高机电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后的学校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与企业的满意率。
搜集研究资料,制订课题实验方案,进行课题立项申报工作。学习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订课题组管理制度。在系统了解国内外相近课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共同讨论协商研究的具体计划,制订研究方案,明确各自分工,制订“江苏省课改课题(编号:ZYB142)按时序任务细化及完成情况督查评价表”“江苏省课改课题(编号:ZCZ13)按时序任务细化及完成情况督查评价表”,将课题任务细化为33个和28个子项,每个子项落实责任人与成员,并提出项目的具体要求,需要完成的成果形式与时间,加强对完成情况的督查和评价。定期开展教学与课题研讨活动,总结交流研究的成果。
将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紧扣学生课堂与生产企业,研究的成果丰富,有国家级期刊研究论文、职成教司典型专业案例、中国职业技术网站案例报道、省级“师陶杯”征文“二等奖”,课题成员撰写高质量的相关研究论文7篇,教研案例8个,调研报告6个,专题报告4个,制定课改方案2个,制作课件37个(课时数117课时)、动画23个,编写校本教材(4部)等,这些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运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其中课件“平面四杆机构”2014年参加省、市两课评比获省研究课(二等奖)、市一等奖;课件“制作前顶尖”获2015年市两课评比一等奖;2017年师徒结对于友林指导学生吴永吉参加技能大赛获市“一等奖”。
(1)课程与企业结合校本化,改变了教学的生态
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下[5],实践证明提高教学质量需要通过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来达到,将原有的课程编写体系与生产实践结合校本化二次开发,从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实施的方法与手段、实施过程中的多元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2)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了教学质量
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下[6],通过对机电专业课程校企深度融合教学改革,通过信息技术优化专业课程构建,教材体系的游戏化与职业化,动态更新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以产业为引领,实现“工学结合”“产教结合”,使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提高了学生职业岗位适切度。教学内容以企业产品图纸为载体,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融汇于企业产品之中,以“玩中学,学中玩”游戏形式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动画呈现,采用案例教学等,精心设计游戏过关,将课程基本知识与理论贯穿联系起来。
(1)校内外实训基地作用得到显现
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下,课改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学生在校内外基地感受了真实的生产环境、生产任务、企业管理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从而满足了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体现“做学教合一”的有机统一。
(2)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得到增强
课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课改后教师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职业能力得到增强。参与教学改革实验的2015级、2014级、2013级机电专业学生专业课程成绩与未参与课改的2012级及以前机电专业学生成绩提高显著。
(3)通过推广课题成果指导辐射作用不断凸显
通过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教师带头进行课改教改,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原来传统的专业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影响和带动我校其他专业教师不断改变专业课程教学的生态,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课题的研究成果不断经过课堂实践检验,2015年6月23日至24日,2017年11月9至10日,全市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海安中专举行,将科研课题研究与课堂改革紧密结合。2017年6月20至21日在全市“做学教合一”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笔者作为课题主持人进行了题为《机电专业现代学徒制“做学教合一”实践探索》的专题讲座。
这些活动市级教育局网站、市级教科院网站和县级教育局网站进行了报道。
(4)通过课改校企合作更紧密,技能人才综合素质更好
本课题依托企业,促进学校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促进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让专业教师走进企业车间,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将机电专业课程教学与生产企业紧密联系,将技能教学要求对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江苏某大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利德评价:专业理论知识对接生产企业,技能水平对接国家职业标准,职业素养面向生产企业,促进了贵校机电专业学生企业化职业性学业的发展,这正是我们企业所需要的。
以理论和政策为依据,通过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程深化产教融合,以现代学徒制等模式进行校企深度合作,探索以中职机电专业课程为例,进行教学改革与合作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校本化路径与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