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2018-02-09 14:15王彩珍
中学语文 2018年15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教学教师

王彩珍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三观”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阅读在语文中考卷中占据着很大比重,学生阅读水平对他们的中考成绩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阅读机会,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发挥阅读教学的最大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将现代化教学观念运用其中,增强阅读教学的时代性,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措施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善于读书。那么,哪些具体实践措施能够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呢?

1.增加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思考者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为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提供充足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章的内涵。例如,在学习《冰心诗四首》时,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让学生切身体会作品的内在情感,掌握诗歌的中心思想。

2.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获得真正的阅读体验

在阅读过程中,朗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感情去阅读,让学生在朗读环境中自然而然地进行阅读,增加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丰富阅读方式。教师可以不断改变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略读等,不同的朗读方式会带给学生不同的体验。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3.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引导学生倾听文本表达的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要为学生提供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情感和节奏。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提升,课堂阅读的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仅凭课堂的阅读时间是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而且课内阅读资源也无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无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所以,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必要的。

1.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社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彷徨》《朝花夕拾》等。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课内的学习兴趣去阅读课外书籍,而且,学生对相关的作品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会更快地进入阅读情境,更快地掌握作品的内容。

2.鼓励学生推荐优秀作品,实现阅读资源共享

想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创办阅读俱乐部,让学生在班级进行书籍共享,将自己喜爱的书籍推荐给大家,同时给出推荐的理由,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自己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作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经典著作。在这种书籍共享的阅读条件下,学生能够自由、轻松地进行阅读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

3.为学生开展更多的阅读活动,激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阅读的机会,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构建一个阅读的平台或者为学生开展更多实践性的阅读活动。例如,在学习《春》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朱自清散文评析”讨论会,让学生总结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展诗词朗诵比赛、读书竞赛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阅读,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与此同时,这种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学生能够在展示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对阅读学习的自信心,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

4.为学生阅读建立合理的评测机制,进一步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想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教师不仅要激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还要准确地掌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所以,教师要针对课外阅读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准确地反馈学生的阅读效果,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目前的阅读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为学生开展读后感交流会,让学生对自己读过的作品进行评析和介绍,这样学生的阅读成效就能得到一定的反馈。

三、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参与阅读活动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注重师生、学生之间的平等,还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教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构建参与式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阅读活动,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同时,教师还要与学生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才会获得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四、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提前准备好阅读问题,设置好完整的阅读过程,这种方式虽然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却大大将降低了阅读效益,也不能解决突发情况,不利用活跃学生的阅读思维。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思维的发散,要利用生成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生成性问题是学生在参与阅读过程中自动生成,这种问题具有针对性和高度教育价值。所以,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抓住一切有价值的话题,为学生设计具有应用性和创新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增强学生的阅读语感和阅读理解力。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阅读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教师如何说课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