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文艺作品在医学生人文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以泰山医学院为例

2018-02-09 09:48孙庆梅李有刚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医药卫生文艺作品伦理学

孙庆梅,李有刚

(泰山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一、研究背景及说明

习近平总书记说:“优秀的文艺作品触及人的灵魂”[1]。近年来,我国广大医药卫生文艺工作者围绕医药文化、健康文化,创造了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歌曲、小品、相声、绘画作品、摄影作品等大量的优秀卫生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弘扬了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和谐医患关系等人文精神,对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启迪。

长期以来,伴随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卫生文艺作品成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具之一。但是由于高等医学教育课堂教学的严肃性,学术界鲜有人开展卫生文艺作品应用效果的研究。为了深入了解卫生文艺作品应用于医学生课堂教学情况,进一步提出改进医学人文教学质量的建议和措施,进行这次调查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医学在本质上是人文精神最鲜明集中的体现,而卫生文艺作品是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工具,其重要作用得到广泛关注。2015年,国家卫计委牵头开展了“卫生计生文化建设策略研究”项目,提出了推动卫生计生文化建设等相关建议[2];电影《我是医生》、话剧《麻醉师》等一批优秀卫生题材的作品获得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健康报》开设了“文艺与健康”专栏等。学术界对医学人文教育的研究由来已久,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们针对人文课堂开展了不同角度的实践探索。西方国家也高度重视卫生文艺作品的重要作用。例如,英国学者Josep- E Banos探索了文学与电影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3]。德国学者Harriet A.Squier在世界著名杂志《The Journal of Medical Humanities》发表了关于文学与医学教学的研究论文[4]。国内外对卫生文艺作品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卫生文艺作品具有文学艺术的形式、高度的思想渲染力,非常适合作为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素材。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泰山医学院大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的共有269人,其中男生83人,女生186人。按专业划分,其中临床医学本科参与人数为76人,放射、检验等医学辅助专业参与17人,非医学专业参与146人。共有269人回答问卷,回收269份,回收率100%。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269份,总有效率100%。主要调查课程以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两门课程为实验样本。

本次调查设计了问卷,共包括18个问题。其中2个基本问题,16个研究型问题。调查问卷由李有刚设计,经孙庆梅、董辛夷、王思思、李园等多位医学人文研究所同事专门讨论后定稿。调查工作由上述老师共同承担,主要方法是使用“问卷星”在线调查方法,通过微信投送到泰山医学院的一些本科大学生班级群进行自愿自由不记名答卷。调查结果由“问卷星”自动统计并分析。

本次调查以医学生得出的结论为主,非医学类大学生调查结果为辅助参考。两者调查数据相似,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不再一一赘述。

四、调查结果

1.医学生喜欢的卫生文艺作品类型。 针对多选题“您喜欢下列哪种类型的医药卫生文艺作品?”,89.47%的医学生选择了影视类(电影;电视剧;纪录片),39.47%的医学生选择了节目活动类(电视节目;歌曲;相声;小品),选择文字类(小说;诗歌;报告文学)和图画类(绘画作品;摄影作品等)的分别为32.89%和43.42%;针对单选题“你觉得哪些类型的医药卫生文艺作品最适合在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课堂上教学应用?”,选择影视类的医学生高达96.05%。

2.卫生文艺作品的课堂应用效果。 针对问题“医药卫生文艺作品是否具有人文精神塑造的功能?”,89.47%的医学生选择“有”,10.53%的非医学生选择“不确定”;针对问题“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使用医药卫生文艺作品对于增强医学生人文教学效果是否有帮助?”,96.06%的医学生选择了“有帮助”和“非常有帮助”;针对问题“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怎样效果更好?”,67.11%的医学生选择了“使用卫生文艺作品比不使用效果更好”,64.47%选择了“使用卫生文艺作品比直接讲述医学人文理论效果更好”。但是,也有14.47%医学生选择了“直接讲述医学人文理论比使用卫生文艺作品效果更好”,13.16%选择“使不使用只是教学方式不同,效果上没有太大差别”。

3.医学生的课堂态度。 针对问题“社会医学课堂上,任课老师播放或展示卫生文艺作品时你一般做什么?”,75%的医学生选择“认真听,认真看”,“边玩手机边听边看”的占19.74%,没有学生选择“睡觉”;针对问题“社会医学课堂上,任课老师滔滔不绝、专心讲课时你一般做什么?”,26.32%的医学生选择了“认真听讲做笔记”,“只听不做笔记”的占53.95%,“边玩手机边听”的占14.47%,“心不在焉,根本不听”的占5.26%。针对问题“在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课堂上,任课老师主持和组织卫生文艺活动节目,您是否愿意主动参与其中?”,选择“愿意”和“老师叫我我就上”的医学生占80.26%,选择“我只看,坚决不上”的占19.74%,0人选择“逃课走人”。

4.医学人文类课程任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针对多选题“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任课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选择“有学术造诣”的有93.42%,选择“教学方式方法多样”的有89.47%,选择“有人格魅力”的有85.53%,选择“尊重热爱学生”的有81.58%,选择“有卫生文艺活动组织能力”的有69.74%;当单选“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任课教师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时,22.37%的医学生选择了“有学术造诣”,选择“教学方式方法多样”的有25%,选择“有人格魅力”的有36.84%,选择“尊重热爱学生”的有11.84%,选择“有卫生文艺活动组织能力”的仅有3.95%。

五、结 论

首先,卫生文艺作品是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的有效工具。实验证明,医药卫生文艺作品具有人文精神塑造功能,对于增强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等医学人文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绝大多数医学生认可使用卫生文艺作品比直接讲述医学人文理论效果更好。

其次,医学生更喜欢具有声、光、影、电和具有活动特色的影视类、节目活动类卫生文艺作品。此类作品更能引起医学生的兴趣,医学生更容易参与其中。

第三,应用医药卫生文艺作品能提升人文课堂授课质量。根据调查,任课教师展示卫生文艺作品或组织相关活动,能吸引94%以上医学生的注意力,绝大多数学生愿意直接参与卫生文艺活动;医学生出勤率也明显提升,经常旷课的学生降低至0人。

第四,医学人文类课程任课教师需要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任课教师除了应有的学术造诣、灵活的教法、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外,还应该拥有一定的卫生文艺组织能力。

第五,卫生文艺作品应用于人文课堂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四点:一是人文课堂“边玩手机边听边看”的医学生仍有很多;二是任课教师组织卫生文艺活动,一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表现不积极;三是任课教师推荐医药卫生文艺作品作为课外自学的补充,响应度不高,仅有69.74%的医学生选择了“自觉欣赏”,“不同意”和“无所谓”的占了较大比例;四是任课教师的卫生文艺能力素质没有得到医学生们的足够重视。

六、经验和建议

首先,经常性开展医学生对卫生文艺作品的认同情况的专门调查,及时了解医学生对卫生文艺作品的需求状况,了解医学生喜欢哪些作品。

其次,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医学人文教育的定位,并对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等人文类课程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与优化,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使用卫生文艺作品,在教学内容上注重融合借鉴,充分发挥卫生文化作品对医学生的感染优势。

第三,人文教学过程中选择使用卫生文艺作品要突出考虑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紧紧围绕培养“新时代医生”这个核心工作引入和使用卫生文艺作品,引用到课堂的作品素材必须充满正能量,准确反映医德医风或医学技术,具有明确的育人功能。

第四,大胆创新应用卫生文艺作品的育人形式,例如可以依托医学人文校级重点学科,组织具有文艺特长的师生创作或演出卫生文艺作品,吸引和激励医学生主动参与。

第五,医学人文课程任课教师应自觉学习、强化内功。应用卫生文艺作品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应自觉熟练掌握影视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等教学方法,科学、准确、及时应用卫生文艺作品到课堂,并具备初步的卫生文艺作品设计和创作能力。

第六,应用卫生文艺作品需要高等医学院的校团委、学生处、实践教学部门等密切配合,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猜你喜欢
医药卫生文艺作品伦理学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文艺作品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群众文艺作品内涵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