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光辉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迄今为止,情感分层问题一般只在社会学领域进行讨论,情感分层事实上被理解为社会分层。特纳认为:“处于较低社会阶级的民众比那些处于较高社会等级中的民众体验到较多的愤怒、悲伤、恐惧、羞愧和疏离”,人们可以利用这些负性情感间接地保卫更多的资源,“比如因为回击产生这些负性情感的分层系统和体制领域而产生的自豪”,而且这些负性情感“能够在校正因不公平而产生的委屈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且,还能够间接地改变体制领域和分层系统。”[1]特纳所论的“情感的分层系统”实际上是体制领域内的分层系统,由于体制的分层导致处于不同阶层中的人体验到的情感很不相同。特纳的研究定调式地影响了大批中国学者对情感分层问题的探讨。郭景萍认为“情感社会分层是根据将人们所获得的资源导入情感世界所形成的有差异甚至不平等的一种特殊的主观社会结构”[2],“通常按照权力和地位的关系纵向排列,经济、政治的权力优势将转化为人们之间在微观的、情感层面的权力差异。”[3]王鹏认为“情感体验在不同社会结构中的分布是存在差异的”,因而情感不仅会维持与强化现有的社会分层体系,而且潜伏了社会变迁的危机。[4]陈满琪的看法与他基本相同,并进一步发现“情感分层具有跨领域性,与压力源、社会支持密切相关”[5]。何炜在讨论新媒介与赛博人格问题的时候说:“新媒体时代的世界图像,已无关乎第一媒介时代图像对生命流转、德行时空、情感分层及社会群落的规约,而是以人的多样性想象、人的生命延伸和对无垠空间的纯粹想象命名和分割为特征。”[6]这里所说的情感分层显然指的是“社会群落”的分层。情感的社会分层可能与马克思主义的情感符号学观念有一定的联系:“社会决定情感的产生,情感决定社会的建构。”[7]
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不是社会学领域内的情感分层,而是个人情感的分层。换句话说,就是个人的不同情感之间到底是平行关系还是存在包含关系。这个问题容易与学术界讨论的另一些情感层次问题混淆,必须首先阐明。一类是从个人的需要层次给情感分层,用以说明人在不同的需求层次上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比如郭景萍在她的另一篇文章中把情感文明结构分为四个层次:情感的温饱、情感的安全、情感的尊重、情感的自我实现。[8]她谈的是文明结构,事实上对个人而言依然实用。仇德辉认为:“情感是人脑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满足人的价值需要,因此情感的层次结构在根本上取决于价值的层次结构。”[9]72进而,他大致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将价值与情感层次分为“温饱类价值/情感”“安全与健康类价值/情感”“自尊与人尊类价值/情感”“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价值/情感”四类,并得出六个各层次情感之间的相互关系:“高层次情感必须建立在低层次情感的基础之上”“高层次情感可以对低层次情感产生反作用”“主层次情感比低层次情感具有更大的能动性”“高层次情感比低层次情感具有更大的差异性、波动性和干扰性”“高层次情感具有较强的容他性和共享性”“高层次情感相对于低层次情感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9]72-75由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它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10],所以用需求层次理论解释情感层次就显得有一定的合理性。
另一类是从情感的心理层面来谈,认为心理有深层与表层之分,因而情感也有深层与表层之分。严孚良据此将情感分为三层:
最深层次的情感不融入丝毫理性成分,即没有任何“思想”意义,可名之为抽象情感,它是贴近生命本体的情感活动,即生命律动的体现;中间层次的情感是对世界、人生、生命、宇宙等作形而上的体悟,直觉悟性成分多,理性成分极少,故且名之为朦胧情感,我们认为李商隐的“无题诗”、我国古代的山水诗表现的是这类情感;最浅层次的情感,融合着明显的理性成分,是对客观事物或人的精神世界作分析性体验,故可名之为理性情感。[11]
这个情感分层,是按理性成分的多少来分的,或者说是按“纯度”来分的。越是没有理性色彩、越是纯粹的情感,就越是处于深层。此种分法很是不好辨识。此观点认为情感与理性是不相融的两个范畴,融和了理性的情感,情感和理性仍然应该分开,所以就不存在所谓的融合了理性的“表层情感”。这个分类法还会带来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如果将情感和理性分开来看,那么情感部分就处于深层;如果将它们合起来看,情感反而处于表层。这个做法的结果是把情感分层问题变成了一个合起来看还是分开来看的问题。
在音乐审美与情感研究中,人们首先注意到音乐的审美体验与情感反应的区别,然后Krathwohl提出了情感五层次论。五层次划分的目的是为教育者组织评估与情感相关的课程提供帮助,划分依据是与情感相关联的五个连续行为阶段:接受、反应、价值、组织和特征化,“接受是一种自愿的参与,反应指的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价值的产生与客体相联系的,组织则是将诸价值整合到系统之中,而特征化则是指基于价值体系的独特生活风格的发展”[12]。这个分层法的依据是心理接受的五个阶段,而不是情感间的相互包含关系,是一个时间问题,而非一个空间结构层次问题,而且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分非常不明朗。
以此观之,情感分层问题远没有被讨论清楚。我们提出这个问题,是要解决情感本身的构成因素,而不是解决情感之外的社会结构或心理结构问题。由于情感的产生依赖于叙述,所以情感与叙述一样存在分层的问题,也存在类似的分层方法。
凯南给叙述分层下的定义是:“故事里面也可能含有叙述。一个人物的行动是叙述的对象,可是这个人物也可以反过来叙述另一个故事。在他讲的故事里,当然还可以有另一个人物叙述另外一个故事。在他讲的故事里,当然还可以有另一个人物叙述另外一个故事,如此类推,以致无限”[13];赵毅衡更简明地叙述为:“高叙述层次的任务是为低一个层次提供叙述者”[14]。笔者曾综合各家论述,给叙述分层做了一个这样的理解:“所谓叙述分层,就是有意暴露或制造表达平面的叙述技巧,其主要目的是增强高层叙述的仿真感,其文本特征是一个叙述中包含另一个叙述,其方法是叙述另一叙述的叙述者。”[15]以此类推可知,所谓情感分层,就是另一情感者被意识到的情感现象。一个情感的情感者被另一情感者作为情感的对象产生新的情感,另一情感者的情感就是可以分层的。当我将曾经的我的情感作为情感对象时产生的情感,也就是可以分层的。另一方面,有些情感本身就是复合情感,复合情感本身就包含了两类以上的情感,只不过后来不再被意识到,这些情感也是可以分层的。人类的大多数情感都是包含了其它情感的情感,绝对单纯的情感反而不多。
一个情感可以成为另一个情感的对象和原因,可能是人类特有的能力。韩明友说:“人类情感心理的复杂不仅体现在情感心理的多样方面,更多地体现在智慧让人类的各种情感心理相互作用,体现在人类的情感心理会受到经验认知的严重影响方面。”[16]按照他的说法,有情感能力的动物不会因为其他人的情感的变化而改变情感,但是人却可以,比如一条狗不会随便背叛与主人的情感而伤害主人,但是再要好的人也可能因为一件不遂心的事就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这就是因为人会以他人的情感为自己情感的原因,或者说人的情感之中可以包含他人的情感。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范仲淹的说法相近的有很多,比如狄慈根说:“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17]这一点与马克思的看法完全相同。马克思说:“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18]70马克思所说的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幸福。多数人的幸福是我们幸福的原因,处于下一层。以此观之,人类历史上的几乎所有伟大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几乎都以此为出发点。所谓善,就是以他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的原因,而不是相反。
参禅悟道之人,提倡“用己身痛苦换来他人快乐”[19],似乎有助人之恶之嫌。事实上这是更高一层次的大善,此种悟道之人,哪怕在过程之中自己要忍受痛苦,仍然是以他人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快乐,这是因为,“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8]70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不以他人的痛苦为痛苦,也是“恶”。萧楚女曾严厉地批评天罡主义,认为自从“盗跖”以来,一切强盗、军阀、土豪、劣绅,都是天罡主义的产物,“他们不但不以他人的痛苦为痛苦,而且还要故意的造出他人的痛苦来,以为一种‘乐趣’。”[20]这里的恶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不以他人的痛苦为痛苦”,二是“以他人的痛苦为快乐”。前者轻微,后者严重。不以他人的快乐为快乐,也不以他人的痛苦为痛苦,就可能造成另一种恶:平庸的恶。对这一种恶,汉娜·阿伦特在她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中做过极佳的阐释。艾希曼是希特勒反犹主义政策的执行者,然而在他那里,他只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管理者。从他的供词中得到的感受是:“令你目瞪口呆的并非其中骇人听闻的恐怖,而是明显的、彻底的茫然未觉的不协调。”[21]艾希曼甚至有为人类发展而灭犹的“善”的初衷,但对被杀害的犹太人的痛苦视而不见,无比冷漠,这是造成他“平庸的恶”的根本原因,阿伦特甚至认为:“善良的人类最恶。”[22]这就说明,善与恶的区分,在情感层面主要是指对他人情感的情感。爱莲心有过这样的解释:“最终也许是阿伦特对艾希曼缺乏恰当的情感反应才使她认为艾希曼是‘平庸者’。”[23]这个说法可能并不准确,应该说艾希曼缺乏恰当的情感反应使阿伦特认为他是“恶者”。
总而言之,人类情感与其它生物情感的最大不同,就是人类以对他人情感的情感为善恶判断的依据,人类有以他人情感为情感对象的能力。以此反推,人类的多数道德情感都是可以分层的,道德情感处于上层,作为对象的他人情感处于下层。
第二种情况,是自我曾经的情感作为现在情感的对象。当我们回忆曾经历的情感的时候,曾经的情感会在头脑中“复现”,然后产生一种新的情感。新的情感处于上层,“复现”的情感处于下层。这种情况很容易被误认为曾经的情感只是被唤醒,例如舒咏平认为:人曾经体验的情感“正常情况下它们不会‘浮出水面’,只有当遇到情感触发物的刺激时,曾经的情感记忆才又被唤醒,表现为现实的情绪。”[24]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是我们时时刻刻把人看作一个具有整一性的连续体,曾经的我与现在的我被视为永远处于同一层次的存在。这个思维惯性只有敏锐的哲学家、思想家或有灵感的诗人才有能力去突破。冯至在他的《十四行集》中将人的自我超越与突破描述为“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在这一瞬间,曾经的情感已经成为现在情感的对象,而现在面对这些情感产生的新情感,显然不能与曾经的情感相提并论。以曾经的情感为对象的新情感,更普遍的理解是认为新的情感是“思”,曾经的情感才是“情”,冯至的这个理解,也让很多学者误认为是对情感的哲学思考。再如对闻一多处理情感方式的论述,就认为闻一多的主要特点在于“把情感理性化”,“把个性化的情感提升到思想的高度,通过思想的力量约束可能泛滥的情感,赋予情感以力量。”[25]事实上,认为面对曾经的情感时的反应是理性的“思”的看法并无根据。这种所谓的“思”,其实也可以是一种情感。
上文所论的情感分层,是就情感的产生叙述来源而论的。我们必须面对的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复合情感。复合情感是由两种以上的更基础的情感综合而成的情感类型。人们很早就发现许多种情感类型是复合情感。休谟发现两性的爱、骄傲与谦卑都是复合情感。[26]笛卡尔认为人有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悲哀六种原始情感,其它各种情感都由这六种原始情感组合或分离而成。卢卡奇说得更明白,情感的相互关联与组合可能会发生在语言——概念将它们综合成统一的称谓之后:“那些重大的感情如恐惧、希望、爱或恨等可能具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在人们把这些专门的感情在思想上概括为统一的概念名称之前,它们肯定在很长的时间间隔里以具体的极其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并起了作用。当然,这种在语言——概念上综合成统一的称谓要先于它们在情绪上综合成相互关联的情感组合。”[27]意思是说,很多重大的情感类型,是因为有了某个语言概念,才产生将不同情感组合成一种情感的体验。勒庞将乐观、悲观、恐惧、勇气等都视为来自各种情感组合的心理状态。[28]总而言之,人对情感的体验正如人对色彩的感知,三原色组合成万千色彩,基本情感组合成万千不同类型的情感。我们这个认识与普拉奇的看法基本一致:“我们必须承认,多数情感确实是由更多基本情感组成的混合状态,就好像所有色彩都可以被视为一些基本色彩混合的结果”。[29]9
一种情感不能在语言中找到对应词,则该类型情感就没有被纳入操该语言者的情感分节系统。一般说来,单纯颜色与单纯情感,在各种语言中基本可以找到对应词,而复合色和复合情感,在各种语言中差异很大。中国日报网登载了一篇David Robson的文章,列举了18种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的各种语言中的词语,很能说明问题。[30]
既然情感可以组合,那么情感就是有层次的。复合情感可以分解为单纯情感,单纯情感处于下层。以上是从个体情感的角度来看的,从社会情感方面来看,道德情感也是复合的。周安伯等人认为“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31],而意识形态也并不是一种整体合一的东西,赵毅衡认为“意识形态以合一为假相,实质上是碎片状的”[32]。因此,不论从个人情感还是社会情感方面看,情感都不是整体合一的,而是可供分析的碎片意识的拼合,只不过在常识中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组合规律而已。
我们意识不到情感的组合,是因为我们在感受到某种情感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对该情感做一个整体性的反应。这种情况正如我们在面对第三人称叙述者的时候,会自动把第三人称叙述者理解为一个合一的人格,导致“有一些理论家认为第三人称根本没有叙述者”的现象发生,然而事实上第三人称叙述者是一个复杂的叙述框架,较少地表现为人格。[33]复合情感带来的情感体验与身体反应,也包含了内含于其中的各种基础情感的体验与反应,然而由于自然的整合,这些感受与反应表现为合一的。例如,羞感是一种“对被叙述为耻的恐惧感”,所以羞感带来的情感反应就会分别包含耻感和恐惧感带来的反应。[34]从实用分析层面看,纳尔逊∙琼斯(Nelson-Jones)认为“与‘害羞’一词相联系的身体反应包括口干、脸红、恶心、晕眩、流汗、胃痉挛、心跳剧烈、颤抖、思维空白和快速呼吸”[35]。与恐惧症紧密联系的生理表现是:“面部肌肉僵直、不自然,身体的某些部位不由自主地发抖、心跳加快、手心冒汗等”[36]。与耻感相联系的身体反应则是:“眼神焕散,脸上无光,无地自容,不敢以真面目示人”[37]。这些身体反应概括得并不完全,仔细观察会发现,轻度恐惧与轻度耻感的身体反应都会在害羞时有表现,所以害羞就是一种复合情感。恐惧与耻感的更为基础的情感处于下层,羞感处于上层。进一步分析,耻感本身也是一种复合情感,其中还包含了其它更为基础的情感。杨峻岭甚至认为:“耻感、羞感、愧感和辱感等情感,是一系列表面类似的情感体验”“因此可以将其统称为羞耻感家族。”[38]
由此可见,情感的分层是很复杂的,很多情感都是由各类不同的基础情感不断叠加组合而成的。情感叠加态会随着情感经验的不断重复而合成为一个自然的情感体验,以致后来心灵不再对其组合加以注意。现代心理学一般把基本情感分成四种: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这四种基本情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在这四种基本情绪基础上可以派生出许多种不同组合的复合情绪”[39]。先不论这个分类是否科学合理,就心理学界现在达成的共识而言,多数学者都承认大多数情感是由更基础的情感混合而成的。而这一认识,也与中国古人对情感的认识相同。《礼记》将基础情感分为七个:喜、怒、哀、惧、爱、恶、欲;《左传》分为六个:好、恶、喜、怒、哀、乐;荀子与《左传》的分法相同。这个分类法已经隐含了一个重要的认识:其它各类情感由这些基本情感组成。再结合上文所述各家看法,对基本情感到底是哪些存在不同的认识,人们并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但是对很多情感是组合的、可以分层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
威廉·格拉瑟(William Glasser)认为:“由于在所有生物中人类具有最复杂多样的需求,因此人有最好广泛的情感。”[40]人之所以具有比别的生物更多的需求,关键在于人比其它生物多了叙述的能力和对叙述的需求,这种复杂的需求大多数都是由叙述创造出来的需要。因而在情感与叙述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就显得非常合理。
对情感分层的认识可以反过来促进对叙述层次的理解。情感分层研究可以反推需求层次,再从需求层次反推叙述层次,便可得到一种对叙述层次的新理解。叙述层次不仅可以从显在的叙述与被叙述方面分开,而且可以在一个叙述中进行内部分解,因为同一个叙述可能同时包含对两种情感的叙述,然而在显在的层面又是一个合一的整体情感与叙述。
情感分层问题的明晰,还是人工情感实现的先决条件。人工情感之所以尚不能实现,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情绪的复杂性和人类对本身情感变化规律的研究尚不完善”,所以“使机器自发产生类似人或动物的情绪还很遥远”。[41]54而要认清人类情感的复杂规律,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认清情感的层次。情感分层研究的重要意义,就是将复杂情感分解为简单情感,从而使为情感反应建立模型提供可能。Ortony、Clore和Collins在《情感的认知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著名的OCC认知情绪模型,正是用的这个思路。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假设情绪是作为一个被称为评价的认知过程的结果而产生,评价取决于事件、主体和对象,评价结果被分解为对事件的“满意的或不满意的”、对主体的“赞成的或不赞成的”、对对象的“喜欢的或不喜欢的”,进而,“该模型定义了共计22种基本情绪,并定义了情绪的阶层关系”。[41]54可以设想,机器模拟情感的唯一途径,恐怕是最终将情感分解为便于计算机识别的二进制单位。而探索该二进制单位的构成元素和各类情感的层次关系,就是留给人文社会科学家的重要任务。
情感分层还有助于我们理解更为复杂的感知方式。比如利科认为,隐喻至少会增加我们的感知方式,“这便是隐喻的诗意功能。后者(诗意功能,笔者注)取决于相似性,但这是情感层次的相似性:通过用一种情境来象征另一种情境,隐喻将情感融入了被象征的情境,而这些情感与起象征作用的情境联系”[42]260。他的意思是说,隐喻的诗意功能通过相似性把情境与情感相联系,因为“情感间的相似性是由情境的相似性引发的”[42]260,从而,隐喻不但扩大了我们的认识,而且扩大了我们的情感。由此可知,隐喻使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变得越来越复杂,也使我们的情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通过情感分层的研究,就可以反过来观察我们的感知方式是如何变得复杂的。
总而言之,通过对情感的分层研究,可以使对情感混沌的认识逐渐变得明晰,使情感的内容逐步变得可分解,也可以使我们对感知的认识从对外界的感知扩大到对精神的内部感知。情感分层研究不但可以使混沌的美学概念得到解释,也可以为人工情感和人工智能的真正实现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