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晞萌
(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异文是指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书籍记载、表达同一事物时所使用的不同文字。[2]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部古籍常常因为传抄者、刊刻者的不同而出现种类繁多的异文,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这些异文材料不仅对文字演进,更对词汇、训诂等古代汉语语言研究都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由于数量繁多、种类庞杂,众多异文材料还未得到学者们系统的梳理和研究。这一点在对于佛经异文的研究中表现尤为明显。浩如烟海的佛经典籍是佛教文化的最重要载体,数量极其庞大,诸多佛经的异文尚未有人涉及。例如本文所要举例分析的《佛说如来兴显经》便是其中之一。
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多的汉文大藏经《大正藏》是1922—1934年由日本出版的,该藏以中国宋、元、明藏及高丽藏为主要底本,校勘后编集而成。但它只勘出了不同版本藏经之间的异文,并未对这些异文归类、分析。[3]所以对《大正藏》中的异文加以研究归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所列举的经文除参考《大正藏》外,还结合了中华电子佛典协会与中华佛学研究会所提供的CBETA电子佛典数据库。[4]以下就以《佛说如来兴显经》为例,对其中的一部分异文进行归类分析,以此来说明异文鉴别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佛说如来兴显经》异文的实际情况,将《佛说如来兴显经》中的异文现象从字、词、句三个角度进行异文的梳理分析与分类:
从字的角度梳理,有异体关系、通假关系、分化关系、讹误关系四种类型;
从词的角度梳理,有同义词换用关系这一类型;
从句的角度梳理,有脱文、衍文、倒文三种关系类型。
本文将从两个维度来对异体字下定义,这两个维度分别是构形维度和功能维度。在本文中倘若判定字组为异体关系,则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符合。也就是说,从造字方面来看,一组异体字一定是为同一个词汇创造的,这组异体字虽形体不同,但是代表了同一个字,而且从用字方面来看,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功能从未发生分化,也就是这两个字的关系属于“同字”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异体字的本质即为“同字异体”,“异体字必须同时满足构形和功能两个方面的条件,两个条件缺一不可”[5]。如:“淚”与“泪”在功能维度方面均是为了表示“眼泪”这个含义的词造的字,构形维度方面,“淚”字是用形声的方法造出的,“泪”字是用会意的方法造出的,并且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它们的记词功能也从未发生过分化,因此它们是一组异体字。
【渧=滴】
复次佛子。譬如大雨三千世界。受体众人无能计会知其渧数。[T10n0291_p0596a02]①T表示《大正藏》;10表示第十册;n固定不变,后面接经号;p为固定字母,后面接页码;a表示上栏;b表示中栏;c表示下栏,此处的“a”表示经文在上栏;02表示在第二列。
按:底本作“渧”,宋、元、明本作“滴”。
“渧”和“滴”属于异体关系。
《集韵·霁韵》:“渧,滴水。”《字汇·水部》:“渧,水滴也。”《正字通·水部》:“渧,俗滴字。《说文解字》[6](后文均省作《说文》)本作,梵书省作渧,水点也。《地藏经》:‘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旧注改音帝,不知渧即滴也。从、滴为正。”《说文·水部》:“滴,水注也。”《说文》段注:“《埤仓》有渧字,读去声。即滴字也。”可见,“渧”与“滴”音义皆同。《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咽如针孔,渧水不通”,唐·王建《伤邻家鹦鹉词》:“十日不饮一滴浆”中的“渧”与“滴”均作“滴水、水滴”讲,与经文义同。
【曜=耀】
自恣其威曜,而普悉示现。[T10n0291_p0593b29]
按:底本作“曜”,宋、元、明本用作“耀”。
“曜”和“耀”属于异体关系。
《说文·火部》:“耀,照也。”《玉篇·火部》:“燿,光也,与耀同。”《正韵》:“矅,或作耀。”《广韵·宵部》:“曜,日光也,又照也”,且“曜”“耀”与“燿”读音相同,均为“弋笑切”,三者常在文献中互换,是更换了义符的异体字。《文选·张衡〈东京赋〉》:“三农之隙,曜威中原。”《国语·周语》:“耀德不观兵。”其中,“耀”与“曜”都作“炫耀”的意思,与经文“威曜”中的“曜”义同。
【暉=煇】
然后奋暉曜,缘觉之所行。[T10n0291_p0599c12]
按:底本作“暉”,明本用作“煇”。
“暉”和“煇”属于异体关系。
《说文·日部》:“暉,光也。”《说文·火部》:“煇,光也。”段注:“煇,光也。《小雅·庭燎》传曰:‘煇、光也’。日部曰:‘暉、光也’。二字音义皆同。……俗作煇。”可见,二者音义皆相同。《文选·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云润星暉,风扬月至。”《聊斋志异·劳山道士》:“月明煇室,光鉴毫芒。”《修行本起经》:“于是香山有道士名阿夷,中夜觉天地大动,观见光明暉赫非常”[T03n0184_p0464a28]中“暉”和“煇”均义为“照耀、煇映”,与经文中的“暉”字含义相同。因此,“暉”和“煇”属于更换义符的异体字。
通过前文所述,我们知道在判定异体关系时,这组字不仅要满足功能维度的要求,而且还需要满足构形维度的要求,即用字和造字两个方面的条件。需要强调的是,构形维度的条件不仅能够展示异体在字形方面的特征,而且可以把通假字与异体字十分清晰地区别开来。如:“雕”字和“凋”二字在记录表示“凋落”这个义项时,词在功能维度上,即用字方面发生了重合,但是二者在造字方面却差异巨大,“雕”的本义是为表示鸟名的词创造的,而“凋”则是为表示“凋落”这个义项而造的,也就是说,在造字方面,“雕”和“凋”是所代表的义项,即本义是完全不相同的,在用字方面,二者所代表的部分义项的等同只是因为“雕”和“凋”同音,彼此借用的关系。因此“雕”和“凋”不是一组异体字,而是一组通假字。
洪波在《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中将通假字定义为:“古书当中,往往有本字而不用,用一个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作通假。以字音的相同或相近为依据,所以也叫古音通假。”[7],读音相近的字或同音字的通用和假借即为古音通假。但是通假与假借需要作出区分。假借与通假不同,是六书之一的造字方法。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①汉·许慎《说文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段玉裁注:“如汉人谓县令曰令、长……令之本义发号也;长之本义久远也。县令、县长本无字,而由发号久远之义,引申展转而为之,是谓假借。”,而通假字是原本就有其字,只是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強=彊】
志愿甚坚強,行于亿千劫,玩习积累德,殊胜之佛道。[T10n0291_p0593b08]
按:底本作“強”,宋、元、明、圣本作“彊”。
“強”和“彊”属于通假关系。
《说文·弓部》:“強,蚚也”,“彊,弓有力也”,可见二者本义不同。《韩非子·孤愤》:“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劲直。”《孟子·告子下》:“乐正子強乎?”《书·皋陶谟》:“彊而义。”中的“強”和“彊”均为“刚毅、坚决”之义,且读音均为阳平的“qiang”声,与经文意义相同。因此,“強”和“彊”在作“刚毅、坚决”之义时,“彊”本义即为此,为本字,“強”本为虫子的名称,假借为“彊弱”之“彊”后,为借义所专,而“彊”字渐废。
【戒=誡】
若有觐者,欢喜踊跃,随时自恣,则住觉力,继习禁戒,娱乐弘业,度世贤圣。[T10n0291_p0598a02]
按:底本作“戒”,圣本用作“誡”。
“戒”和“誡”属于通假关系。
《说文·廾部》:“戒,警也。从廾持戈,以戒不虞。”《说文·言部》:“誡,敕也。”二者本义不同,由《集韵·怪韵》:“誡,居拜切。并音戒。”可看出二者音同。《一切经音义》:“戒,亦律之别意也。”《百喻经·子死欲置家中喻》:“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护明珠,不使缺落。”《晋书·会稽王道子传》:“臣闻佛者,清远玄虚之神,以五誡为教,绝酒不淫。”《分别功德论》:“缘此爱情诲约切教,由是苦言爱着即解,是故言善诲禁誡比丘尼僧最为第一也。”[T25n1507_p0048a20]中的“戒”与“誡”均是“佛教的禁条戒律”之义,与经文的“戒”含义相同。因此,作“佛教的禁条戒律”之义时,“戒”和“誡”属于通假关系,“戒”为本字,“誡”为借字。
通过前文所述,我们知道,在判定异体字时,两字必须同时满足功能维度和构形维度,即用字和造字两个方面的条件。构形维度的条件可以把通假字与异体字区别开来。而功能的条件则能够为分化字和异体字作出清晰的界定。例如:“暮”字与“莫”字均是为了表示“日暮”这个义项造的字,但是与异体字不同,创造“暮”字根本的原因是为了让“暮”字分化“莫”字的个别义项,也就是将两字的用字功能分离开。因此,在“暮”字出现之后,“莫”字的功能发生了改变,变为只记录否定性的无定指代词以及否定副词等词汇,而“暮”字则作为专门记录表示日暮义项的字从“莫”字中分化出来。因此,“暮”和“莫”是一组分化字而非异体字。
在历史不断更迭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字承担多个义项的情况在不断产生。因此,为了保证更准确地表达文字含义并方便区分运用,人们就把某些字分化成两个或者多个字。分化字出现后,母字便不再承担被分化出来的义项,而后来分化出来的分化字则成为承担其中部分义项的固定用字。“这种来分担职务新造的字就是分化字,把分化字所从出的字称为母字”[8]。
【影=景】
如来影曜亦复如是,为大珍宝,一切福会无极慧藏。[T10n0291_p0600b07]
按:底本作“影”,宋、元、明本用作“景”。
“影”和“景”属于分化关系。
《说文·日部》:“景,光也。”《集韵·梗韵》:“景,物之阴影也。葛洪始作影。”《经典文字辨证书·日部》:“景,正;影,俗。”陆德明《周礼音义》:“日景本又作影。今以俗为正。”“影”作日影、形影之义,本作“景”,而“影”字是“景”加“彡”而形成的一个后起字。因为“景”还作“风景、景色”的含义,因此后世将“景”和“影”分化为二个字。“景”为母字,“影”为分化字。作“形影、日影;人、物的形象或图像”之义项时,专用“影”字来表示,而古书中则仍用“景”字。可见,二者为分化关系。
【導=道】
十力亦如是,雷震演法雨,流溢于十方,導利诸众生。[T10n0291_p0602a11]
按:底本作“導”,圣本作“道”。
“導”和“道”属于分化关系。
《说文·辵部》:“道,所行道也”,指道路。先秦文献常引申用作“導引、疏導、开導”义。《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左传·隐公五年》:“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陆德明释文:“道,本亦作導。”《说文·寸部》:“導,引也。”段注:“经传多假道为導,义本通也”。从二字形义功能看,由于“道”字所指义项众多,“導”当是为分化“道”之“導引、疏導、开導”义而后造的分化字。“導”字产生后,音随形变,读为去声,与“道”并行而各司其职。
【原=源】
计诸菩萨所成功德亦复如是,无有限量、不可计会;亦如若干立三千界乃得诸法,无有能为分别计数、称量本末,无能覩见尽其原者。[T10n0291_p0594c22]
按:底本作“原”,宋、元、明本用作“源”。
“原”和“源”属于分化关系。
《说文·原部》:“原,水泉本也。从灥出厂下。臣铉等曰:‘今别作源。’”《广韵·元韵》:“源,水原曰源。”可见,二者本义均为“水流起头的地方”。《韩非子·主道》:“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吕氏春秋·异用》:“万物不同,而用之于人异也,此治乱存亡死生之原。”《礼记》:“必逹于礼乐之原”。句中的“原”和“源”均为本义的引申义“根本、根源”的意思,与经文相同。因此,“原”和“源”属于分化关系,“原”为母字,“源”为分化字,分化了“原”的本义。
讹误字是在经书文献中十分常见的异文现象,是指在古籍经书的书写、传抄、刊刻过程中产生的形体讹误或者是将某个字写成了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另一字。简而言之,讹误字即是由于字形相似或者读音近同而出现的情况比较偶然的错误。因此,本文将讹误字分为形讹字与音讹字两种。
由于有些字的字形相似、或是经文的竖版排版而造成的讹误,此种类型属于形讹关系。
【之=足】
普示现一切,威神之变化,吾身已得入,于一自然行。[T10n0291_p0593b14]
按:底本作“之”,宋、元、明本作“足”。
“之”和“足”属于形讹关系。
《说文·之部》:“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说文·足部》:“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凡足之属皆从足。”可知两字本义不同。在经文中,结合上下文,我们可将“之变化”解释为“的变化”,“之”作助词“的”,而“足”并没有此种用法。根据唐·孙过庭《书谱》,我们可以看到,“足”的草书可写作“ ”,与“之”字形十分相似。因此,“之”与“足”是一组因字形相近而抄写错误,导致的讹误字,“之”为正,“足”为误,二者属于形讹关系。
【融=鎔】
佛子且忆察,于斯诸游居,金刚尚消融,何况枯草木?[T10n0291_p0607a285]
按:底本作“融”,元、明本作“鎔”。
“融”和“鎔”属于音讹关系。
《说文·鬲部》:“融,炊气上出也。”《说文·金部》:“鎔,冶器法也。”二者本义不同,读音相同。《北山道人栽松诗》:“阳坡风暖雪初融,度谷遥看积翠重”,唐·卢仝《酬愿公雪中见寄》:“梅柳意却活,园圃冰始融”。董仲舒《贤良策》:“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鎔,惟冶者之所铸。”中的“融”为“冰雪融化”之义,“鎔”为“金属融化”之义,二者虽均为“融化”,但对象不同。根据经文文义可知,“金刚”作为对象时,应用“熔”。因此,二者是一组音讹字,“熔”为正,“融”为误。
《汉语大字典》中的“融”作“融化,消融”之义时引用《墨子·备蛾传》:“以车两走,轴间广大,以圉犯之,融其两端以束轮。”①国学大师.融[EB/OL].[2017-06-27].http://www.guoxuedashi.com/hydcd/409805e.html是一处错例。孙诒让认为此句中的“融”疑当为“”的变体,《广雅·释诂》:“,刺也”,《玉篇·矛部》:“,刺矛也”。经典从“矛”字变从“鹵”,《尔雅·释诂》:“矜,苦也”,“矜”释文作“鹶”,是其例也。
佛经典籍在传抄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版本的传抄、刊刻者不同,因而难免出现理解方面的不同观点。不同传抄、刊刻者会将一部分含义完全相同的字与词互相替换。于是,此类型的异文就会出现虽然字词不同,但是在理解文意过程中作用完全相同的情况,此类型的异文即可归为同义换用异文一类。换句话说,就是同义字、词的相互代替而形成的异文类别。但是对于同义异文含义的理解,学术界也存在诸多争议与分歧,本文将根据王力先生的解释来分析同义异文。即经文底本中这个词的某一个意义与参照本中的那个词在某个意义上是相同的,而不是说两个词的所有含义均相同。
【玩=翫】
则复以此四大之慧求如来藏、入道府库,不与众生而同尘垢,在于世间逮开士慧,令诸菩萨游诣四方所可玩习,无上正真而令坚住,立不退转,是为第四。[T10n0291_p0605c12]
按:底本作“玩”,宋、元、明、圣本作“翫”。
“玩”和“翫”属于同义换用关系。
《说文·玉部》:“玩,弄也。”《说文·习部》:“翫,习猒也。”二者本义不同,读音相同。《文选·答卢谌》:“损书及诗,备酸辛之苦言,畅经通之远旨。执玩反覆,不能释手。”《文选·琴赋》:“余少好音声,长而翫之。”中的“玩”和“翫”均为“研习”的意思,与经文中的“玩”意义相同。因此“玩”和“翫”在经文中意义完全相同,二者可互相替换,是一组同义换用字。
指经书典籍在传抄、刊刻、流通的过程中因为传抄者、刊刻者的疏忽或是其他原因而对原有文字的遗漏脱落,此种现象从句的角度梳理被定义为脱文。
【奇特=奇】
从其志性,以奇特事,而疗治之,道德超世,是为第三。[T10n0291_p0605b13]
按:底本作“奇特”,圣本作“奇”。两者属于脱文现象。
根据经文的行文可看出,此处的行文规律为四字一组,因而“奇特”与“奇”虽然意义近同,但是“奇特”用在这里大概是更合理的。
【之法=法】
是见如来若闻声者而得游入众德之本,因得除断诸不善之法,则普证明众道之元靡所乏短,悉以脱了。[T10n0291_p0613a09]
按:底本作“之法”,宋、元、明本作“法”。两者属于脱文现象。
根据前文中“众德之本”可看出,“不善之法”与之相对应,因此“之法”用在这里大概是更合理的。
“衍”表示“延长、开展、多余的文字”之义。显而易见,衍文是指原经籍文献中没有而在后来的传抄、刊刻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更多文字,此种现象从句的角度梳理被定义为衍文。
【議=思議】
若兹色像显大法雨、愍哀之雨、不可議雨,平等之觉导诸群生、开化身心,如来、至真畅不可畅无极甘露。[T10n0291_p0604a04]
按:底本作“議”,宋、元、明本作“思議”,两者属于衍文现象。
根据前文中的“显大法雨、愍哀之雨”均为四字一组可看出,“不可議雨”与之相对应,因此“議”字用在这里大概是更合理的。
指经书典籍在长时间的传抄、刊刻流通过程中,原文中字、词的先后顺序被前后颠倒,但是它们没有发生形体上的变化,这一类型异文是从句的角度梳理属于倒文。
【然炽=炽然】
别离之法,无形寂灭,不志利养,便无然炽,寻离众难。[T10n0291_p0601b03]
按:底本作“然炽”,宋、元、明本作“炽然”,两者属于倒文现象。
根据后文中的“寻离众难”的“难”字可看出,改为“炽然”是为了与下句押韵,因此“炽然”用在这里大概是更合理的。
【民人=人民】
此诸民人将失救护,若没之后,得无孤焭,鄙宁可设权善方便而为示现。[T10n0291_p0600a06]
按:底本作“民人”,元本作“人民”,两者属于倒文现象。
《国语·周语上》:“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孟子·滕文公上》:“五谷熟而民人育”中的“民人”含义为“人民、平民、百姓”,与经文底本的该词含义相同。“人民”一词古已有之,在中国古籍中,“人民”一般指“平民、庶民、百姓,也泛指人”,如《管子·七法》:“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可见,“人民”与“民人”含义相同。这两个词在古书中多有用例,一直到元、明、清的作品中也仍然常见,也是“人民、平民、百姓”之义。在《大正藏》本《佛说如来兴显经》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词在当时均在使用,而且意思相同。但作“人民、平民、百姓”之义时,“人民”较“民人”而言在现代汉语中更为常见,沿用至今。因此,两词用在这里均可,但对理解经义而言,“人民”大概是更合理的。
佛经异文是古代典籍中异文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佛经版本中的异文,对汉字文化、汉语发展史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均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我们对文字发展演变的轨迹做出更为准确的把握。以《佛说如来兴显经》各个版本中的异文现象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典型异文进行举例和分析,进而研究其种类以及产生的原因将会对更好地理解佛经含义有所帮助。
同时,我们在引用文献分析异文时可以发现,不仅仅是佛经,甚至是《汉语大字典》等大型工具书中也会偶尔出现错误。可见,异文的研究对于这些工具书的编纂和完善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日)小野玄妙.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册)[M].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4.
[2]裴瑞玲.文字学在词义训释中的运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4):25-27.
[3]易咸英《.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的异文校勘[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4):29-30.
[4]程晓朝《.修行本起经》与其异译本《过去现在因果经》词语比较举隅[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5):46-49.
[5]李国英.异体字的定义与类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6-50.
[6]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7]洪波.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