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静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实证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概述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研究进展,以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与服务情况为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完善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設与服务的建议,以期为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与服务研究提供实证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1-0057-03
“互联网+”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日趋多元化,读者对于信息服务的需求日趋个性化、智能化,这意味着他们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布局、信息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特色资源是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核心所在,图书馆建设特色资源,开展特色资源服务,对于优化馆藏资源布局,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的内在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现状
1.1图书馆特色资源的界定
1985年,美国的Nyren Karl在《New RLG libraries bring special resources》(《研究图书馆组织推出特藏资源研究报告》)一文中就提出了特色资源的概念[1]。图书馆特色资源,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只有本馆拥有而别馆却不具备,或本馆收藏丰富而别馆却相对贫乏的各种馆藏资源。具体包括历史特色资源、地域特色资源、专题特色资源以及其他在内容或形式上具有特色的资源。在这里,特色就是独有的品位和风格,是一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另一个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差别之所在[2]。
根据2016年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应统筹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其他载体资源;保持重要文献、特色资源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注重收藏本校以及与本校有关的各类型载体的教学、科研资料与成果;寻访和接受社会捐赠;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3]。因此,特色资源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图书馆建设特色资源,开展特色资源服务,不仅是发挥其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智力资源、传递知识文明等社会职能的需要,也是吸引读者广泛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读者满意度,进而提升图书馆价值的重要举措。
1.2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进展
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我国高校图书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与国外相比晚了10~15年,且发展较为缓慢。1987年,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依据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图书馆在文献采访中应注意收藏本校的出版物和本校著者的学术文献的指示精神,建立了人大文库,拉开了中国高校特色资源建设的序幕。此后,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国内知名高校图书馆都相继建立了以收藏本校教职员工及校友著作为主的特色资源数据库,其中,清华大学图书馆于2001年开通了清华文库网页,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于2003年开通了人大文库数据库[4]。
相对而言,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起步较晚,自建数据库数量也较少。但近年来随着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开展,大部分艺术类院校都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立足专业特色,建立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特色数据库。如:北京服装学院在2003年已着手以服装专业特色为主的数据库的建设,包括服装服饰学术论文数据库、服装大师信息数据库、针织服装数据库、服装材料改造数据库等[5]。笔者登录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的网站,发现该院图书馆主页设有专门的“特色资源”栏目,其二级类目分别是图书馆特色资源库、信息检索课程培训和特色教育资源库。在图书馆特色资源库下设了电影学学科资源库、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影视数据库,而早期电影刊物以及影视片断索引数据库是凸显其电影学专业优势的重要特色资源[6]。此外,笔者通过CNKI期刊网出版总库进行检索,以“艺术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或“艺术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为检索主题,经合并后剔除重复和非相关文献,发现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不足30篇,且95%的论文都发表在图书情报领域的非核心期刊上。由此可见,一方面,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应用面比较窄,研究人员对其的关注度不够高,研究的深度不够;另一方面,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在特色资源的建设与服务上与综合类院校图书馆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还处于不断摸索、不断完善的阶段。如何依托自身资源特色,充分发挥潜能,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特色资源库的作用,是每一位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2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案例分析
2.1总体思路与特色定位
中央戏剧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戏剧教育高等院校,是教育部直属院校,是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该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继承中华民族美学传统,博采众长,厚基础、重实践,致力于为国家乃至世界培养戏剧影视艺术精英人才[7]。依照学院建设的整体目标,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经过统筹规划,发扬“求真、创造、至美”的精神,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强化管理”的原则,以建设“特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自助型图书馆”为发展目标,通过对特色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管理以及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构建具有本馆特色的藏书体系,竭力为全院师生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保障[8]。
在建设思路与特色定位上可以看出,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是以收藏戏剧和影视艺术类图书资料为主、兼收文学、哲学、史地及其他社科类图书资料的专业图书馆。建馆之初,该馆继承了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及中央文学讲习所的藏书,加之多年的积累与充实,使馆藏图书以品种多、数量大、特色鲜明而著称,其中戏剧专业特别是话剧类图书、报刊资料、图片、音像资料之多,在全国各类图书馆中尤为突出。
2.2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特征
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具有专业特色鲜明、载体类型丰富、学习利用性较强、历史研究性突出等特点。①专业特色鲜明。鲜明的专业特色是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特色资源收集建设中最重要、最本质的特色。该馆通过对以戏剧影视类学科为主的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形成了具有重点学科特色的馆藏文献体系,为相关学者从事戏剧影视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资料来源。②载体类型丰富。该馆特色馆藏资源的类型非常丰富,包括民国图书、期刊、档案、论文、唱片、捐赠手稿、视频资源、照片等多种类型的文献。其中,唱片、音视频资源、照片构成了图书馆特色资源的主体。③学习利用性较强。该馆收藏的学位论文、戏剧专业历年的精品教材、校内师生发表的作品等体现了特色资源学习利用性较强这一特性。学生既可以通过研读学位论文为课题研究提供思路,也可以通过观摩学院历年的毕业大戏,为自己创作角色提供灵感。④历史研究性突出。该馆将线装古籍、话剧运动史料、民国版图书期刊等文献放入特色馆藏,体现了历史研究性这一特征。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可以帮助从事戏剧史研究的相关人员追本溯源,为课题论证提供翔实的资料。endprint
2.3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推介
2.3.1戏剧艺术专业纸本资源。戏剧艺术专业纸本资源分为两部分:一是图书馆每年常规采购的戏剧艺术类专业图书和期刊,二是从建院之初就积累的线装古籍、民国图书与期刊。其中線装古籍以戏曲和民间文学为主。如:清嘉庆年间刻本《桃花扇》和《古本戏曲丛刊》等;民国图书以戏剧史论、剧本、研究史料为主,民国版期刊藏有《剧学月刊》《抗战戏剧》《北洋画报》等。
2.3.2话剧运动史料。话剧运动史料包括民国初期的戏曲演出戏单、话剧及戏曲演出说明书,文明戏时期的幕表、民国时期关于戏剧的剪报、有关剧运的请柬、往来信函以及话剧剧本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2.3.3舞台剧照和舞美设计图。舞台剧照包含建院以来院内教学剧目、毕业大戏等剧照,社会演出团体出演的话剧、戏曲剧照及部分资料的照片等,共计20万余份。舞美设计图主要来源于院内历年毕业大戏、各系阶段性汇报演出时创作的舞台效果设计图,这些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2.3.4中戏特色音视频资源库。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依托多媒体管理系统,收录国内外出版的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京剧等特色视频资料。其中包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等知名剧院的话剧作品,以及四大须生、四大名旦等名家的京剧作品,历年学院毕业大戏、历年教学演出实习剧目、历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暨亚洲大学生戏剧节演出剧目、学院奖参演剧目等,共计1万余种。
2.3.5戏剧影视唱片数据库。老旧唱片是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馆藏,以黑胶木唱片为主,出版时间可以追溯到19世纪,多为国外作品,涵盖歌剧、京剧、乐曲等门类,约5,000张。目前,该院图书馆正将这些老旧唱片进行数字化转换,逐步完善戏剧影视唱片数据库,使更多的人共享图书馆的特色资源。
2.3.6中戏人文库。中戏人文库是集中收藏、展示学院教师、历届校友艺术创作成果的文库,旨在展现中戏人为我国乃至世界戏剧艺术和戏剧教育做出的突出贡献,彰前贤以励后学,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繁荣,促进学院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文库收藏内容丰富,包括教师及校友的专著、编著、译著、自传、演出视频等。
3提升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水平的建议
3.1立足专业特色,重视特色资源建设中的合作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鲜明的专业特色是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中最本质的特征。不论是音乐、美术还是舞蹈、电影、戏剧,其学科特色基本上就是其专业特色。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在特色资源建设中除保持专业特色外,还要注重加强特色资源建设中的合作。资源建设部在特色资源的收集、建设过程中,除将本馆现有的文献资源分类整理建成特色馆藏外,还应与各系部加强联系,争取从专家、教师和校友那里获得特色文献的捐赠,在节省采购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丰富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此外,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可以与综合类院校图书馆加强合作,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综合类大学都开设有艺术类的相关学科,各馆在特色资源上可以互通有无,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3.2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对实体型特色资源的推介
移动互联时代,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对实体型特色资源的推介,使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发挥到极致。①图书馆特色资源与服务的介绍。包括按类别建立的特色资源的目录,使用规则、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特色资源阅览室资源内容数字化后,上传至图书馆微信和微博的公众号,借助微信和微博新媒体平台,与读者加强沟通交流,扩大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的影响力,更好地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9]。②完善图书馆网站建设。在图书馆主页上专门开设“特色资源”栏目,做好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的无缝连接,在图书馆主页显著位置添加飘窗“欢迎使用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字样,使读者了解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基本情况,方便其查找利用。
3.3创新服务模式,提高特色馆藏资源利用率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说过,“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可见,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方便读者利用。笔者认为,一方面,图书馆应安排经验丰富,且对特色资源有深入研究的馆员负责特色馆藏相关的咨询服务工作,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与读者进行实时沟通,解答读者疑问;另一方面,图书馆员应根据特色资源的分布情况,明确服务对象,创造性地开展服务工作。
3.4尊重知识产权,在合理使用范围内开展特色服务
当今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成为全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伦理准则。图书馆应加强行业自律,在合理使用范围内开展特色服务。①履行合理的注意义务。图书馆应在特色资源网站主页的醒目位置做出版权声明和提示,明确自建特色数据库的正确使用方式、使用范围,对读者尽到告知的义务。②遵守版权法,合理使用资源。图书馆应在版权允许的范围内允许用户复印特色文献资源。读者复印特色资源时应严格按照我国版权法的相关规定在合理使用范围内由图书馆员代为复印部分文献,同时应向读者说明复印的文献只能用于科研教学活动,不得用作商业用途,读者需要在文献复印合理使用申请表上签名[10]。③加强用户培训。图书馆应提升用户版权素养,通过讲座培训的方式,教育和引导读者采用最为有效的方法使用特色资源。
参考文献:
[1]汤罡辉.特藏与馆藏特色的关系述略[J].公共图书馆,2016(4):42-43.
[2]曹海霞.试论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J].图书与情报,2010(3):124-125.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EB/OL].[2017-01-21].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950222.html.
[4]兰小媛,潘卫,郭晶,等.大学图书馆文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6(9):70-74.
[5]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EB/OL].[2017-02-23].http://lib.bift.edu.cn/.
[6]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EB/OL].[2017-02-23].http://library.bfa.edu.cn/.
[7]中央戏剧学院[EB/OL].[2017-02-23].http://www.chntheatre.edu.cn/.
[8]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EB/OL].[2017-02-23].http://lib.zhongxi.cn/.
[9]侯爱花.美国知名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22):71-72.
[10]鄂丽君.香港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调查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1):49-50.
(编校:马怀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