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玉玲
中日两国有着长达2000多年的文化交流史,汉日词汇交流研究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运博的《近代汉日词汇交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一书即是对中日近代词汇互通互融的动态性考察,系统地分析了词汇交流对本国、对象国的文化和社会认知所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个体性研究向整体性研究的转向。汉日词汇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但却存在偏向个体性研究而缺乏整体性研究的倾向,即偏向词的语志学研究,而缺乏对汉日词汇交流的整体性把握。鉴于此,该书以时代发展为线索,基于不同时期中日两国词汇交流的研究,以近代汉字词的发生、发展和传播情况为研究对象,从宏观视角出发对中日两国交流中发生的文化现象以及对中日两国社会发展和国家关系产生的影响做了整体性观照。尤其重点考察了中国人对日语借词的认知、使用和传播。该书较为全面地概述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对日语的文献性记述,并以傅云龙、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鲁迅、周作人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中国历史人物的日语认知过程为切入点,对中日两国近代词汇的发生、发展、新旧词汇共存的过渡时期和最终认定的过程进行了整体性考察,全景式地呈现出中国人由无视日语到积极主张学习日语的历史趋变,探讨了以词汇为载体的交流对中日两国文化、思想、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这一整体性的研究视角,使语言研究由微观、静态的考察转向了宏观、动态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启发性。
词汇学研究与史学研究相结合。一方面,从词汇学研究角度看,该书以严谨的态度,通过调查具有较高权威辞书的收录状况来考察新词的用法和意义,厘清词汇产生、发展、传播的过程,特别是考察了“新汉字词”传播到中国的时期、途径、方式、存灭、词义嬗变等。另一方面,从史学研究的视角看,该书以开阔的视野,对清末出现的“奇字解”类文献、《明六杂志》《法规解字》等文献资料和《新民丛报》《清议报》《新小说》《民报》等报刊中所收录的日语借词进行了检索、归纳、整理和分析,按照柔性分析原则,运用通时比较法,穷尽性地考察了日语借词在中日两国的创制和容受过程,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不仅如此,该书还择取梁启超、鲁迅等人在其作品中使用的日语借词作为考察对象,重点分析了以词汇为载体而发生的文化交流所具有的具体特征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全面而客观地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日语观。词汇学研究与史学研究相结合,为考察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全貌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途径和空间。
词源认定中资料价值的创新性探索。一直以来,词汇起源的认定标准以及采用哪些文献作为语源认定的第一手资料,已成为词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难解之题。该书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以参照文献的使用为中心初步探讨认定近代词汇语源的标准。一方面,书中对中日两国具有代表性的辞书进行了归纳整理,系统分析了其主要特点,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辞书类资料的全貌,弄清了部分主要辞书在本领域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该书也对部分文献在词源认定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如对《明六杂志》中汉字词进行了细化的梳理,运用量化统计和实证研究,阐述了其在中日词汇交流中的价值;再如对《英华和译字典》中出现在释义部分的日语新词进行了整理、分析,从宏观视角直接而客观地考察了“日译词”在中日两国出现的时期等。通过穷尽式的梳理和科学的比较研究,明确了相关辞书和部分文献资料在中日词汇交流研究中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