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游戏产品更要突出社会效益*

2018-02-08 18:39占绍文赵宇晴
中国出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移动游戏社会效益青少年

□文│占绍文 赵宇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效合一的发展理念。为此,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文化企业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担负文化传承使命,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1]2016年文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同样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从理论研究来看,学者们也注意到了包括移动游戏在内的文化产品发挥其社会效益的重要意义。如葛彦(2014)提出,当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冲突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2]何佳洁(2015)系统分析了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3]马一超、石东坡(2017)研究指出,坚持文化的正确方向,应把文化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从属于社会效益。[4]郝丽丽(2018)分析了文化产业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指出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实现两个效益的协调统一等。[5]

进入新媒体时代,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游戏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普及,移动游戏在游戏产业中所占据的规模和比例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提高。移动游戏是指以移动智能终端为运行载体,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公众下载服务或在线交互使用的游戏作品。近年来,移动游戏产品用户规模迅速增加,其承担的功能也超越了传统的娱乐概念而延展至文化、社会等更多领域,为用户带来了更多元的使用体验。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游戏的内容、模式、娱乐方式等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不良的游戏产品会导致青少年形成不正确的思想认知和认识方法,甚至改变和扭曲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国移动游戏产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一、游戏产业现状

游戏产业的发展与多媒体技术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世界游戏产业发展来看,游戏产业是技术与创新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形态。一方面,技术的不断创新为游戏产业注入更多科技力量。另一方面,内容、机制、运营模式上的创新也为游戏产业不断获得更多用户,进而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美国目前居于世界游戏产业的领先地位。美国游戏产业发展时间较长,运营模式较为成熟。特别是在游戏市场细分领域,主机游戏、个人计算机(PC)游戏、移动游戏在美国游戏市场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发展现状,也形成了成熟和稳定的产业布局。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指出,“主机游戏是美国最大的细分游戏市场,2016年市场规模114.00亿美元,占比游戏市场达48.0%,新兴移动游戏为第二大细分游戏市场,占比游戏市场的27.0%,PC游戏市场规模稳定,占比游戏市场的25.0%”。[6]韩国游戏产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在21世纪初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客户端游戏成为韩国游戏产业的重要细分市场。随着行业发展趋势的不断变化,韩国游戏产业不断升级,在世界游戏市场中独具特色,具有重要地位,目前仍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050.00亿元,同比增长5.2%,游戏用户规模5.30亿人,同比增长4.0%。移动游戏、网络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是我国游戏产业规模最大的三个细分市场,分别占到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的60.4%、30.0%、6.9%。2018年上半年移动游戏实际销售收入634.10亿元,同比增长12.9%,用户规模4.60亿人,同比增长5.4%。[7]

随着移动游戏市场的高速发展,移动游戏用户需求细化趋势明显,各种形式和内容的产品层出不穷,瓜分不同领域市场的用户。高端化和社交化成为目前移动游戏产品的重要趋势,通过产品高端化获得中高消费水平的用户;通过产品社交化增强用户的产品黏性,已经成为移动游戏厂商的普遍举措。在此产业发展趋势下,移动游戏内容成为了吸引用户、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移动游戏产品通过内容品质的提升,更好地满足了移动游戏用户体验需求的增长,产品的社交化、多平台化趋势更加明显,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真实的社交场景方式和体验。[8]

二、移动游戏产品社会效益评估

移动游戏的社会效益是指运营游戏对社会产生的正向外部性效应,也就是为社会总体利益所带来的增量。在我国,其具体表现即丰富社会精神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促进科技发展等方面。近年来,国内移动游戏厂商在促进两个效益统一方面作出许多有益尝试,推出了一批具有内容深度、感情温度的优秀游戏作品,得到市场的极大认可。

1.彰显民族文化元素

近年来,许多企业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以及宽广的素材资源,作为游戏产品研发的基本精神内核。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三国时期的群雄争霸,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为移动游戏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素材,使更多用户通过游戏产品了解历史、走近历史,增强了用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了文化自信。一些优质产品其内容直接取材于历史史实,还原性较强。除历史题材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也成为移动游戏研发策划的重要资源。《水浒传》《西游记》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被大量改编成移动游戏产品,《镜花缘》《山海经》《搜神记》等古典文学作品近期也纷纷被改编成游戏产品。同时,民俗文化传统文化元素被大量植入游戏内容,既丰富了游戏题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

2.教育功能逐步强化

当前,移动游戏正在延伸出更多教育的现实功能。青少年和儿童适度参与题材适宜、内容符合其认知规律的游戏活动,有助于提升他们对于新技术的掌握能力,有益于智力开发。通过对教育内容场景化、具象化的呈现,也可以加快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一些优质的国产移动游戏产品在强调提供给儿童有益信息的基础上,保持了很好的娱乐性,发挥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3.原创能力不断增强

移动游戏作为文化产品的组成部分,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近年来,通过内容创新、运营模式创新、消费模式创新,我国移动游戏产品开始逐渐得到海外市场认可,一些优质的国产移动游戏产品在日本、韩国、欧洲、美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让海外用户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产业完全有能力生产出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产品。网易、腾讯游戏产品拓展至海外市场且表现亮眼,引起了全球游戏市场发展的新变化。

4.技术升级不断加快

为适应用户群体需求的快速转变,移动游戏厂商投重资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不断压缩研发周期,在实现自身结构升级的同时,推动了新一轮文化生产力革新。如基于位置服务(LBS)、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高新技术纷纷被应用于移动游戏中。新技术的快速研发和应用,提升了游戏的科技含量,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游戏可以帮助更多区域的用户实现互联互通,游戏的社交功能不断强化,增强了用户随时随地、方便快捷、互动交流的现实体验。

移动游戏作为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引发了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讨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如主流文化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一些游戏为追求市场,刻意迎合低俗内容,沉迷于搜奇猎艳,打政策“擦边球”,甚至传播文化糟粕;同质化现象严重,为压缩生产周期,简单模仿,粗制滥造,或是玩法墨守成规,或是内容跟风模仿;社会责任意识不强,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过度消费等案例时有发生,一些相关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被动依靠政府监管。因此,趋利避害、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推动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移动游戏提升两个效益应把握的重要前提。

三、推动移动游戏产品社会效益良性发展

移动游戏产品提升社会效益,应从政府、企业、社会三个维度统筹各方资源、互相作用、协调推进,构建促进移动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综合体系。

1.“大监管”格局的制度设计

完善科学管理体系。既要严管,又不能“管死”,以免减弱其内容创新和技术创造能力。科学管理关键在于减少管理层级、层次,实行扁平化的精准监管。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分别对移动游戏审批及市场运营进行管理。应当尝试统筹整合政府部门的监督与审核职能,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对移动游戏产品研发、准入、运营、消费等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管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强科学管理体系建设。

制定产品分级标准。要尽快研究并建立移动游戏企业和产品的社会效益评价分级标准,对移动游戏产品各项参数进行评估,严格执行用户实名制度,按年龄精准划分用户群体,对各级别移动游戏进行分类管理,规范注册门槛、用户使用时间、监护人等管理细则,从技术监管指标体系设计层面提高对游戏企业运营透明度、公开度的要求,构建游戏管理新规范。

加大对有害信息监控力度。建立与运营商及有关技术部门协调处置机制,进一步“过滤”有害信息,“绿化”行业环境。运用多种形式的监管手段,通过开展匿名举报、不定期检查等方式,督促产品健康运行。突出监管重点领域,通过关注点击率和评论率等指标,对移动游戏中出现的重要信息和重大情况等,进行有针对、有侧重的监管。对谣言传播和可能导致青少年思想受到蛊惑、行为发生偏差等情形,要及时处置并追究相关企业责任。

建立企业社会效益评价机制。在移动游戏产品审批过程中,综合评估社会效益,建立相应的社会效益评价档案和内容等级制度。要从企业和产品两个角度进行考核,对擅自改变游戏内容,以营利为目的增加游戏设置,产生恶劣影响的企业和产品要采取强制措施,勒令企业整改和产品下架,列入黑名单,通过媒体曝光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重建核心价值,坚持底线思维

树立游戏文化安全观。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塑造用户价值观念。移动游戏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发展对于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坚持将维护文化安全作为衡量产品的重要标准,确立产品必须符合文化安全的理念。在策划、研发、运营、消费等环节,提高警醒意识,加大自我审核力度,把内容安全作为产品研发和运营的前提条件。

坚守核心价值底线。据腾讯公司2017年财报显示,2017年全年业绩收入2377.60亿元,其中游戏全年收入978.83亿元,占到整体收入的41.2%。[9]网易公司2017年全年业绩收入541.02亿元,其中游戏全年收入362.82亿元,占到整体收入的67.0%。[10]由数据表明,移动游戏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此巨大的产值面前,企业应当摒弃浮躁的经济利益单一取向,要有抛弃局部利益计算的一流企业自信,要有长远战略眼光,将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不损害社会整体利益作为企业的底线,以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长久发展目标。

主动探索科技创新。推动技术发展是移动游戏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固守成规将失去战略发展机遇。移动游戏企业要将技术作为驱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配置相应资源,主动拥抱技术,加大大数据、区块链、空中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力度,实现由技术积累到技术突破的重要过程;要学会从失败中提取成功的因子,敢于颠覆,以技术革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保持理性态度,彰显人文关怀

客观看待游戏现象。要深刻意识到,今天的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未来。在当前移动互联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让青少年拒绝以新技术为支撑的社交方式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当前移动游戏所引发的各种社会话题。不要刻意过分渲染移动游戏对于青少年的不良影响,让家长充分理解合理游戏对于青少年培养科学兴趣、普及技术知识方面的正面和积极意义,但是也要批判和揭露个别移动游戏产品唯利是图、故意引诱青少年过度消费的事实。

形成健康游戏观念。青少年热爱游戏源于渴望了解未知世界的天性。特别是在青少年特殊的成长时期,强势压制青少年不接触游戏,可能会适得其反,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因此,应对青少年游戏加以主动引导,与青少年耐心沟通,规范青少年游戏行为,形成健康的游戏观念。让青少年将游戏与现实区分开,既能从游戏中获得启发和教育,又能增加对未知领域的想象力,培养青少年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走出游戏沉迷困境。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往往是家庭疏于陪伴的结果。因此,要及时排解未成年人心中的孤独感,带领他们去接触现实世界的精彩。对于沉迷程度较高的未成年人,既要有强制举措,也要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感化,让未成年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发现现实生活的乐趣,以真实的体验充实心灵的空虚,从游戏世界中重返家庭和社会。

猜你喜欢
移动游戏社会效益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二季度全球移动游戏平均周下载量同比增长20%
Q1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收入超500亿元
好刊社会效益高
360亿美元 中国iOS游戏营收排行第一
钱学森图书馆建馆四年注重社会效益
美日韩移动游戏出口贸易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浅析建筑节能的社会效益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