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人工” 方“智能”

2018-02-08 18:39朱春阳
中国出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出版业新闻出版定义

│ 朱春阳 │

半个世纪之前,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在其成名作《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无不带有警醒地提示着后人:会学习的机器是能够制造出来的,而且需时不长。今天,这一预言似乎正在被新闻出版业快速的变更变成现实:2014年5月29日,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打造的“微软小冰”上线,将人机交互提升到人机交流;2015年9月10日,腾讯打造的“梦幻写手”上线,聚合多重技术,实现了对腾讯全网资讯内容的全自动智能化采编;2016年7月29日,今日头条打造的“张小明”上线,以实时撰写新闻稿件的能力,实现了其出稿速度几乎与电视直播同步的“奇迹”;2017年1月23日,南方报业集团打造的“小南”上线,首篇春运报道作品共300余字,语言流畅,报道生成用时不到1秒;2017年1月26日,人民日报社打造的“小融”上线,进驻“中央厨房”,通过大量技术提升了编辑部整体效率……

面对这样的变革,我们需要考虑,在我国改革开放迈入40周年之际,在新闻出版行业迈入全面数字化之时,在记者编辑角色将迈入人机协同之时,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定义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定义“人工智能”,我们拥抱着科技带来的“智能之力”。不可否认,在今天的新闻出版业之中,机器有着无可匹敌之力量。面对冲击,我们鼓励并支持新闻出版从业者们张开双臂,去拥抱强大而神秘的科技力量。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从业者们对人工智能抱有着友好的态度,且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工智能对于新闻流程的改造。虽然不同工种、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等都存在着个体差异,但却共同指向了对诸如可视化、结构体、屏读技术等科技带来的“人工智能”的开放性态度。这是我们可以研究的重要前提。

定义“人工智能”,我们期待着行业带来的“智能之便”。新闻出版业遇上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性众所周知。写稿机器人个性化推送令新闻的发布和传送过程变得异常简便,而算法推荐技术能够更快地大规模生产新闻,可比人类记者犯更少的错误,也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订制新闻。所以,在“共生共长”的机制之中,这样的协同及配合机制带动了新闻传播生产方式和传播格局“全方位、全环节的”新变局——在协同工作的新闻平台与机制之中,我们期待着新闻工作者与写稿机器人可以施展各自才能、协同生产与分发新闻;期待着适应于“人机协同”生产、分发新闻的制度与规范被进一步的建立与健全;也期待着能够建设与维系新闻从业者与人工智能共处的良好生态逐步生成。这是我们可以努力的重要方向。

定义“人工智能”,我们还要警惕着思维带来的“智能之虑”。人工智能冲击着人类记者的职业地位,使记者成为了最有可能被取代的工种之一;算法在新闻分发中的优势看似增加了点击量,却也诱发了“信息茧房”效应;写稿机器人速度超群,却也缺乏新闻“人文关怀”的必然性。这一切的焦虑在现代化的新闻传播行业被进一步的放大。所以,我们必须警惕的是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隐私侵犯与道德冷漠;必须警惕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感性下陷与传播壁垒;也必须警惕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知识重组与权威重塑,从而让新技术革命下的新闻业丧失了原有的人文关怀、现实关照与价值伦理。这是我们可以提升的重要维度。

实际上,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这一终极性的命题,我们似乎可以再次在维纳的论述中找到答案:人对机器的态度很重要。今天,新闻出版从业者们正在以“接受”“接纳”与“接收”的态度迎接着这样的科技之力。接受人工智能,就是明确我们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在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的同时,提升新闻出版业整体的智能水平;接纳人工智能,就是促进我们行业水平自觉提高,为新闻出版行业注入强大的生产之力,从而将新闻出版的软实力嵌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接收人工智能,就是推出我们行业更新更好的产品,提升新闻出版服务、质量、指标等,帮助我们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之中更好地找准定位,激发活力。

所以,面对今天人工智能在新闻出版业中的进展,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重新定义人与新闻出版行业的关系,重新定义人与国家战略发展的关系。更需要明白,在这种重新定义之中,唯“人工”,方“智能”。

猜你喜欢
出版业新闻出版定义
马克思新闻出版思想的文本考释及其当代启示
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简介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成功的定义
《中国新闻出版报》正式更名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
山东将推十个新闻出版基地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