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经验在中非职业教育合作中的运用
——以东阳木雕人才培养为例*

2018-02-08 14:40钟朝芳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东阳市东阳木雕

钟朝芳

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教育领域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发端于一九四九年后。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建立以来,特别是2006年中非首次峰会提出“推进中非人文交流战略”思路以来,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成为重要议题,同时也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和中非关系的深入而不断呈现出新的内容和形式。但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传统工艺教育作为切入口,推进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却还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实质性的推进。传统工艺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可以让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教育的观念和经验,在非洲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非洲传统工艺教育提供西方模式之外更切合实际的参考,同时也是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新路径和新形式的探索。

浙江省作为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具有崇文重教、兴学育才的优良传统,在教育环境和资源、教育水平与质量等方面,均居于全国前列。近年来,在传统工艺美术教育方面,走出了特色发展之路,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东阳木雕人才的培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本文在中非关系快速发展、中非人文交流日见活跃的背景下,以及从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高度上,以东阳木雕的人才培养为例,剖析了从唯一一所木雕技校的停办到四所职技院校木雕专业的开办的东阳木雕工艺人才培养的变迁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分析了目前四所院校木雕工艺专业的开办以及联合办学的意义所在。针对当前非洲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分析如何将浙江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运用于中非职业教育合作领域,以进一步丰富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内涵和形式。

一、东阳木雕人才培养的变迁与思考

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浙江,其工艺美术享誉海内外,具有发源时间早,品种齐全,技艺精湛而独具特色,影响极为深远的总体特点。[1]其中因地得名的东阳木雕,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之一,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阳市在东阳木雕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木雕工艺人才培养也走出了特色发展之路。那么,东阳木雕人才培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迁过程?这变迁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一)东阳木雕人才培养的变迁

1.木雕技校的停办

拥有“木雕专业人才摇篮”之称的东阳木雕技术学校是一所传授东阳木雕技艺的专门学校,在50年的办学历史里,该校为东阳木雕行业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其中包括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陆光正、冯文土、姚正华。然而,这所学校却于2007年停办了。那么,东阳木雕技校的兴衰,原因又是什么?

在历史上,东阳木雕技艺的传承依靠师徒相承、口传身授。这种传承方式具有地域性和世袭性的特征,不利于东阳木雕技艺的创新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为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当地政府召集了流散在各地的木雕艺人,于1951年、1954年相继成立了木雕合作社和东阳木雕总厂 (现为东阳木雕集团),由此东阳木雕产品由家庭式小作坊生产逐步过渡到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为培养东阳木雕的后继人才,1958年,东阳木雕总厂创办了东阳木雕技校。企业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教学单位。任教老师包括杜云松、黄紫金等著名手工艺人。该校面向当地初中毕业生进行招生,实行3年学制,学生毕业后就留在厂里就业。东阳木雕技校的创办标志着东阳木雕人才培养初步实现了现代化的变革,告别了单一的师徒相授的教育模式,正式步入现代职业教育的轨道。它使学校教育、东阳木雕技艺传承、东阳木雕生产有机结合,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形成了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然而,东阳木雕技校的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遇到了难题。首先是面临企业改制。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全国97%以上的国营和集体工艺美术企业都相继倒闭或被改制,东阳木雕集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2002年7月,东阳木雕集团由国营企业被改制成为了私营企业,依附于企业的东阳木雕技校陷入了生存危机。其次是招生困难。东阳木雕技校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招生时,从报名的2600多人中选拔了80人①根据2004年10月11日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文土的访谈。。但自1992年起,生源急剧减少,一届招20名学生都难。该校最后一届招生是2005年下半年,仅有6名学生报名,最终入学3人[2]。再次是生源质量差。为了能有生源,该校实行学生“零门槛”入学。由于学生们普遍文化基础薄弱,艺术素养欠缺,对传统工艺美术所蕴含其中的文化因素和艺术价值也就缺乏认识和理解,更谈不上具备正确的审美观了。

正是基于以上困境,东阳木雕技术学校于2007年停办。才短短50年,原先行之有效的一套教育机制突然之间被完全中断了。那么东阳木雕产业对木雕人才的需求呢?进入21世纪,东阳木雕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根据2007年的数据,当时东阳市拥有140家左右在册的木雕企业,家庭作坊企业2000多家,但与产业规模的扩大相反的是木雕人才的短缺,出现了很多企业因找不到木雕技工而影响正常生产的状况[2]。东阳木雕行业技工荒的现象,在2007年与2008年交替之际显得尤为突出[3]。还有,创新型木雕人才更是匮乏。在2007年,在两万余名的木雕从业人员中,其中拥有工艺美术专业技术职称的仅有1074人,拥有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的仅有15人[4]。也就是说,在2008年之前,东阳木雕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技术工人。由于他们受到自身知识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的限制,虽精通雕刻技艺,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创新型人才的匮乏成为了制约东阳木雕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大问题。而且,传统工艺美术作为手工艺之花,凝聚着手工艺最高的技艺和人文价值,手艺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技艺高超和具有创造力的大师。因此,创新型人才的数量也难以满足东阳木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2.四所职技院校木雕工艺专业的开办及其联合办学

东阳市政府意识到东阳木雕技艺想要获得振兴,其产业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核心要素就是人才的培养。面对着东阳木雕技校停办的局面,以及木雕工艺人才匮乏的事实,东阳市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积极重新构建东阳木雕人才培养体系,对木雕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很多举措,鼓励各种形式的办学。东阳市技术学校、东阳市聋哑学校和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担当了培养木雕人才的重任,于2008年开办了木雕工艺专业。2012年,东阳市花园职业技术学校也创办了木雕工艺专业。目前,全市四所院校每年招生12个木雕专业班。这四所院校中,东阳市技术学校、东阳市聋哑学校、东阳市花园职业技术学校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四所院校结合自己的性质,根据木雕产业发展的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

(1)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机械化生产的技术工人

2000年以后,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东阳木雕的生产进入“机械+手工”的复合时代。特别是省时省力、雕刻精准的电脑精雕机的使用,弥补了人力的不足,降低了劳动强度,也增加了木雕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东阳市技术学校、东阳市聋哑学校和东阳市花园职业技术学校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与时俱进,把木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东阳木雕产业培养机械化生产的技术工人。学生在掌握了木雕的浮雕、镂雕、圆雕、阴刻、阳刻等各种基本技法后,再进行电脑雕刻和数控技术课程的学习。在教学中,这三所学校注重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对接。如东阳市技术学校开展了项目制教学,通过“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制造车间”一体化的教学链,把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为更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该校编写了 《数控木雕》《东阳手工木雕的制作》等教材。东阳市技术学校校长韦跃忠说:“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能够独立完成木雕的打坯、修光、打磨等一整套基本制作工序,也达到了熟练掌握电脑雕刻和数控技术的程度。”①根据2013年10月18日对东阳市技术学校校长韦跃忠的访谈。东阳市技术学校与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办了中高职衔接的大专班,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可以升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继续学习。还有,东阳市聋哑学校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东阳市技术学校、东阳市残联合作办学。针对聋哑学生的特殊情况,三方团结协作,合力育人。具体措施为:东阳市聋哑学校在安排了教学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文化课教师以外,还配备了生活老师和教学协助人员;东阳技术学校负责与电脑有关的课程的教学和专业技能考核、就业推荐工作;东阳市残联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残疾学生的上学、就业等各项优惠政策。2013年,东阳市聋哑学校被评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100%。

(2)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位于东阳市的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为数不多的县域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开设的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东阳木雕产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学院领导和相关教师针对东阳木雕产业创新型人才匮乏的状况,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培养集技能、设计、管理为一体的木雕产业创新性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他们开创了知识化、体系化的学校教育与传统的师徒相授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认为学校教育固然有它的优势,但要学会一门传统手工艺,从艺者还需要在师傅的口传身授的引导下以及在日积月累的磨练中,不断地摸索经验和方法,显然光靠学校教育还有所欠缺。在这样的人才模式下,他们采取了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与大师工作室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用师徒相授的模式来弥补学校教育专业化教学的短板。该校聘请了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陆光正为专业带头人,冯文土、卢光华、徐土龙等10位高级工艺师、木雕大师为兼职教授,还聘请了14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艺美术师、木雕能工巧匠为专任教师,由此打造成了一支由大师、能工巧匠、科班教师结合而成的教学团队。在专业课的教学上,实行由大师和专任教师组成的双导师制的小班化教学。其开设 《木雕制作工艺》《木雕设计》等专业课。其中 《木雕制作工艺》课程分为三个阶段,跨越3个学期。学生通过 《木雕制作工艺 (一)》进行木雕基础的学习,通过《木雕制作工艺 (二)》进行花鸟、山水、人物等木雕制作工艺的学习。以上两个阶段,对学生实施系统化的雕刻技法训练,并按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进行考核评价。到了 《木雕制作工艺(三)》,学生进入技能大师工作室,由省级以上的工艺美术大师亲自指导,来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如在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的课程中,学生在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陆光正的指导下完成了国家级工程“无锡灵山梵宫修复工程”部分雕刻项目。此外,学院为提高教学效益,组织相关专业人士,先后编写了 《东阳木雕教程》《阳木雕综合卷》《东阳木雕花卉卷》《东阳家具雕刻卷》《东阳工艺竹编》等教材。在这样的人才模式培养之下,学校办学成效明显,学生作品在全国各类木雕艺术展上获得金、银、铜各2、11、6项,培养出了徐庆幸、陈德鸿等一批被业界认可的后起之秀。

(二)东阳木雕人才培养的思考

东阳木雕工艺人才培养经历了从唯一一所木雕技校的停办到四所职技院校木雕专业的开办的发展变迁过程,变迁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现阶段东阳木雕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怎样的特征,以下针对这两方面展开思考。

1.东阳木雕人才培养变迁背后的深层原因分析

东阳木雕技校为什么会停办?据笔者调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层原因。第一,青少年对传统工艺美术文化及其价值认识的不足。传统文化扎根于农村乡土,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保护与教育传承被忽视了。加上,在这个“全球化”发展加剧的时代,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青少年对传统工艺美术文化及其价值的认识十分浅显,认为传统工艺美术不符合当今流行的时尚文化。青少年们这种群体性意识是致使东阳木雕技校出现生源短缺现象的原因之一。第二,人们对职业美术教育的偏见。社会上长期存在歧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现象,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错误思想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甚至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东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楼秀民指出,现在的家长都希望孩子通过读普通高中考大学,实在上不了普通高中才会选择职业学校,所以东阳市木雕技校不是家长和孩子们的首选[2]。可以说,还未真正形成发展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三,传统观念中对“手艺人”的轻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学而优则仕”,而“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其充满智慧和创造的技艺也被视为“奇技淫巧”“雕虫小技”。因此,只有处于社会底层的穷苦老百姓,才会将子女送到作坊中去当学徒。正是这种轻视“手艺人”的传统观念,造成了现在的青少年淡漠“手艺人”的思想倾向。第四,学习者吃不了“学艺艰,从艺难”的苦。传统手工艺因为工艺精细、复杂,技艺的掌握必须经过日积月累的刻苦训练,这需要学习者有坚韧的意志和满腔的热情。东阳木雕行业素有“3年学徒,5年半做,7年挣钱,10年出师”的传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感慨:“学木雕太苦,成长周期又长,这让学习者望而却步,不少人即使是进了木雕的门,也会半途而废。”①根据2013年10月18日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的访谈。

那么,为什么短短几年,又会有四所职技院校木雕工艺专业的开办及其联合办学的良好局面呢?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东阳木雕产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快速壮大,逐渐形成了范围涵盖纯工艺品生产、古建园林营造与装修、木雕红木家具生产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随着全国规模最大、产品最齐全的木雕工艺品专业市场——东阳中国木雕城的建成,加之世界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毗邻东阳,东阳木雕市场产业呈现出产销两旺、快速发展的局面。东阳木雕产业的快速发展,刺激着企业对木雕人才的极度需求,使得当地手工艺人成为稀缺资源,社会地位也随之越来越高;木雕行业从业者月薪上万,成为工艺美术大师更是前途无可限量。当地的年轻人自然而然地受到木雕行业的吸引,纷纷把自己的未来的就业方向瞄准木雕行业,继而纷纷寻求好的木雕工艺教育培训的平台。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有系统的教育,学校教育比传统师徒制教育更能满足这一要求,这也就促成了四所院校木雕专业的开办以及联合办学的局面。其次是政策的实施。2012年,为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推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东阳市技术学校为保障东阳木雕产业“后继有人”,生源充足,不仅实行免收学费政策,还实施补助金和奖学金制度:贫困生除了能享受免学杂费的优惠外,还可得到每年400元的营养餐补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获得每年1000元的奖学金。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家庭相对贫困。2012年入学的吕芳同学说:“不花钱就可以学到一门手艺,上职校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①根据2013年10月18日对东阳市技术学校学生吕芳的访谈。东阳市技术学校的韦跃忠校长说:“现在,报考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很多,学校根本不需要为生源而发愁。”②根据2013年10月18日对东阳市技术学校校长韦跃忠的访谈。另外,从东阳木雕人才培养的发展变迁过程来看,地方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正因为东阳市有关部门对木雕人才的培养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木雕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才有了四所院校木雕工艺专业的开办以及联合办学的良好局面。原东阳市市长朱建军说:“东阳木雕产业想要获得可持续健康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东阳市委、市政府力争不断完善政策,千方百计留人、用人、育人。建立木雕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开设木雕技艺班是其中的重要举措。”③根据2013年10月18日对原东阳市市长朱建军的访谈。

2.现阶段东阳木雕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分析

人才的定位、培养规格等方面是否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决定了产业发展的高度,也关系到人才的职业塑造和专业成长。也就是说,传统工艺美术产业若想持久性发展,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东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楼秀民认为,几个学校的培养方向和层次不一样,但又相互联系,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东阳木雕后继无人的隐忧[5]。可以说,这四所院校既有中等职业教育,又有高等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具有差异性,这也满足了木雕产业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其次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参与,使人才培养走向高端化。传统工艺美术无论是传承需要还是其产业发展的需要都在呼唤高端人才。三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很难培养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高端人才。而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参与到东阳木雕的人才培养中来,其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五年一贯制”和“3+2中高职教育一体化”(三年在东阳市技术学校就读,经考试选拔后,两年在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就读)两种办学模式,加长了对学生的培养时间。同时,因为是高等职业学院,颁发的是大专文凭,该专业也吸引了一大批较高素质的生源,这些都有利于高端人才的培养。总之,东阳木雕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主要特征是教育层次齐全,上下衔接,自成体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在这个体系中,不仅东阳木雕技艺的传承和创新,还是企业、市场、学校的发展,甚至是贫困学生、聋哑儿童都能受益。

二、非洲传统工艺美术传承现状及面临问题

非洲传统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殖民统治时期,西方实行文化霸权主义,非洲黑人赖以生存的非洲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被隔断和摧残。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认为,在近代几百年的西方扩张、征服、侵略中,非洲黑人种族与自己的历史文化的联系、与自己往昔伟大传统与精神故园的纽带,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割断和破坏,使黑人成了文化上飘泊无根的迷途者,成为失去自己历史家园的种族,变成了西方文明与西方文化的依附和从属,成了西方历史与西方世界体系中的一个配角。[6]传统文化的移位和断裂造成了非洲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和发展的空前的危机感。如,曾经是南非科萨人的传统宗教中最重要表征的珠饰,因基督教的大举进入,现在却面临绝迹的危险。加上,现代非洲人的生活环境已经与过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沙漠边缘的半干燥旱地因为沙漠化的缘故而逐年消失,受此影响,图瓦雷格等一些游牧民族被迫放弃他们长期以来的游牧生活形态,迁入固定的都市城镇中定居,而逐渐失去自身民族的文化特性。反映一个地区或民族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方式和当时的文化特性的传统工艺美术在全球化进程中也随之面临失传的困境。

作为传承非洲传统工艺的重要途径的非洲工艺美术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对此,笔者于2017年7月,深入非洲的坦桑尼亚、南非等国家,对当地的传统工艺产业及其教育展开了为期20天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发现非洲传统工艺教育的客观实践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传统学徒制教育比重过高

大部分非洲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除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教育性质的理工学院外,还有由企业承办的学徒培训中心。非正式教育机构实施的传统学徒制教育往往是贫困孩子获得就业所需技能的主要方式。如西非的加纳,非正式教育机构承担了全国90%数量的技能培训。[7]具体到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目前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师徒制教育,传统学徒制教育比重过高。如闻名于全非洲乃至世界的乌木雕刻艺术,是坦桑尼亚东南部与莫桑比克北部的鲁伏马河畔的马孔德人的传统艺术,马孔德人自幼就向父辈学习雕刻技艺,有着“男人从雕”的传统。如今,在坦桑尼亚,乌木雕刻的技艺从家族式父子传授逐渐发展成作坊式师徒传授,但乌木雕刻人才的培养至今还没有纳入学校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未成立专门的乌木雕刻人才培养机构。非正式的学徒制教育缺乏政府的支持和干预,以及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

(二)学校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地位低下

由于非洲国家在教育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落后,数据收集不力,许多私立传统工艺美术教育机构甚至包括一些正式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机构均没有纳入政府的数据采集系统中,要对某个国家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情况进行全面且准确的统计分析是困难的事情。但现有的对非洲国家的职业教育的数据统计,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反映出非洲正式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20世纪80年代以后,非洲各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迟缓,甚至处于停滞或倒退状况。如,在加纳,职业教育被视为是次等教育,很少有学业优异的孩子选择职业教育。[8]82而且,长期以来,非洲大部分国家的教育总规模人数中,职业教育所占比例一直很低,即使是处于职业化运动高潮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非洲国家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比例都远低于发达国家。[8]83因此,非洲职业教育入学人数比例很低,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马拉维、纳米比亚、尼日尔和南非等国家都不足2%。[8]83以此可见,在非洲,隶属于职业教育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境遇窘迫,地位低下。

(三)教育基础薄弱

由于非洲各国长期存在的经济和社会危机,非洲被公认是当今世界上教育最不发达地区,其中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是造成非洲教育不发达的首要因素。[9]绝大多数的非洲国家,由于经费不足,学校的教育基础条件极差。如在坦桑尼亚,即使是该国最古老以及目前最大的公立大学——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其美术系也是教学设施非常落后,教室里除了黑板就是破旧的桌椅,更不要说数字化的教学设备了。美术系主任Kedmon Elisha Mapana说:“由于财政经费问题,教学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①根据2017年7月22日对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美术系主任Kedmon Elisha Mapana的访谈。具体到职业教育,非洲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有能力支持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项目。如,埃塞俄比亚用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项目上,只占教育和培训预算当中的0.5%。[7]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万秀兰认为,严峻的社会经济形势要求非洲加强职业教育,但现有的非洲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机构种类繁杂,分布不均衡,收费混乱,资金匮乏,难以保障教学质量。[10]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院长陈明昆认为,从总体上看,非洲许多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和体系建设上还缺少长期规划,发展过程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比较明显,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具有国家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建立起来[8]83。因此,隶属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非洲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基础也是十分薄弱。

三、浙江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经验在中非教育合作中的运用对策

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与非洲大陆的传统文化艺术都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两者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特殊的相通的特征,且中国和非洲各国面临的任务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浙江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经验同样适合多数非洲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以及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非洲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的现状,浙江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所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可为非洲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促进非洲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现代化,从而有助于非洲传统工艺美术走向现代化。

以上梳理了东阳木雕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及其取得成功的深层原因,针对非洲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东阳木雕人才培养为非洲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所提供的参考和借鉴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在于建设与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和谐运行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体系和优化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一)建设与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和谐运行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体系

东阳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其最为关键的是形成了“立交桥”式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非洲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大量的手工劳动者,也需要众多的创新型人才。学徒制培训具有重实践轻理论、教学内容不系统、教学方法欠规范等缺点,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而非洲传统工艺人才培养迫切需要正式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机构的参与。2007年,非洲联盟为推行高质量的“非洲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提出了 《非洲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振兴战略》,这一战略注重结合非洲国家实际国情,倡导多样化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重视加强非正式的和正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之间的联系,强调在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之间建立“立交桥” 的必要性。[7]30但目前,由于资金匮乏、政治上的不稳定等因素,给战略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非洲各国政府应像东阳市政府一样,明确地认识到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在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发展以及在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努力排除障碍,站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现代理念和国际视野,早日建立起与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和谐运行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体系。也只有建立起与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和谐运行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体系,才能改变脱离本国实际而盲目移植西方的教育模式的现状,构建起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化,进而实现非洲文化传统的复兴和重建,恢复非洲文化的自尊。其体系的建设可参照东阳模式。首先,把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纳入到学校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让现有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教育性质的理工学院开设与本地传统工艺美术相关的专业,使传统学徒制培训和学校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平衡发展。其次,让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联合办学,以满足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

(二)优化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由于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会受到权力意志、价值观念、产业构成、文化传统、传统工艺美术特点等诸要素的影响,又需要进行合理的统筹谋划和充分的实践探索。我们也可以从唯一一所木雕技校的停办到四所职技院校木雕专业的开办的东阳木雕产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变迁过程中可以看出,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跟时代的发展进程、国家政策的调整、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息息相关。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及其命运截然不同,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可以说,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与良好的外部环境息息相关。因此,非洲传统工艺美术教育要发展,必须先优化其外部环境,其中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尤其重要。从东阳木雕工艺人才培养的发展变迁过程看出,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与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传统工艺美术人才资源是引导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而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始终需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作为坚实支撑。随着非洲国家政治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和商品潮的冲击,传统工艺美术很难原封不动,走向产业化是必由之路。商品经济对黑人乌木雕刻艺术的影响就是一个例子。随着国家的独立,对外交往的频繁,商品经济的扩大,乌木雕刻已经走出了本族地区,乌木雕艺人也逐步向城镇集中。如位于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市区北部的木雕市场,就有80多家经营乌木雕刻的店铺,有大约850名乌木雕刻艺人在此谋生。如何促进乌木雕刻像东阳木雕一样产业化的发展,使之为国、为民服务,应成为坦桑尼亚政府有关部门为之思考的问题。只有乌木雕刻产业发展了,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才会发生变化,传统工艺美术教育才会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也才能营造出重视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社会氛围,进而提升不同梯次学校的办学能力。促进乌木雕刻产业的发展,加强中非文化产业合作是其中一个途径。从浙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来看,市场引导因素非常突出。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东阳中国木雕城是世界小商品和木雕工艺品集聚地,也是浙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及其教育发达的重要因素,如果达累斯萨拉姆木雕市场能够与东阳木雕市场加强合作,这对推进双方木雕产业发展并与工艺美术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势必会有积极意义。

总而言之,东阳木雕工艺人才培养经历了从唯一一所木雕技校的停办到四所职技院校木雕专业的开办的发展变迁过程。青少年对传统工艺美术文化及其价值认识的不足、人们对职业美术教育的偏见、传统观念中对“手艺人”的轻视、学习者吃不了“学艺艰,从艺难”的苦等深层原因造成了东阳木雕技校的停办。而产业的快速发展、政策的扶持实施等原因促成了四所职技院校木雕专业的开办。院校木雕工艺专业的开办以及联合办学为产业提供了多层次人才,使东阳木雕人才培养走向体系化和高端化。针对传统学徒制教育比重过高、学校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地位低下、教育基础薄弱的非洲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结合东阳木雕人才培养的具体经验,本文提出了浙江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经验在中非教育合作中的运用对策:建设与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和谐运行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体系;优化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其全.浙江工艺美术的文化传承 (三)[J].浙江工艺美术,2006 (1): 85.

[2]刘慧,徐晓恩.一边是企业四处打广告招技工,一边是木雕技校招不到学生——东阳木雕,今后谁来做大师 [N].浙江日报,2007-3-22(6).

[3]顾旭明,包筱玲,董凌丹.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特色教育风光无限好——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培养东阳木雕大师摇篮纪实 [N].中国教育报,2013-6-18(13).

[4]胡灵敏.东阳木雕:光环背后的隐忧 [EB/OL].(2007-10-25)[2017-12-23].http://dynews.zjol.com.cn/dynews/system/2007 /10 /25 /010214423.shtml.

[5]张益晓.微电影 〈快乐的雕花匠〉折射东阳培养木雕传人的特色 [EB/OL]. (2013-6-19)[2017-12-23].http://www.jhnews.com.cn /zzxb/2013-06 /19 /content_2821282.htm.

[6]刘鸿武.“非洲个性”或“黑人性”——20世纪非洲复兴统一的神话与现实 [J].思想战线,2002(4):91.

[7]万秀兰,孙志远.非洲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振兴战略之评析 [J].比较教育研究,2009(11):27.

[8]陈明昆,陈江.独立后非洲教育“职业化”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J].比较教育研究,2014(12).

[9]陆庭恩.非洲现代化与教育发展 [J].西亚非洲,1998(1): 51.

[10]万秀兰.非洲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及其对中非教育合作的政策意义 [J].比较教育研究,2013(6):3.

猜你喜欢
东阳市东阳木雕
古韵东阳
东阳市海峡艺术学校
东阳市海峡艺术学校简介
东阳市社区教育
东阳市天力磁电有限公司
人大代表约见制度的东阳实践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木雕鱼
东阳:大树底下长出草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