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课堂教学“边缘人”及其转化策略

2018-02-07 16:23王亚男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边缘人初中生课堂教学

王亚男

摘 要: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是指在日常课堂教学情境中,被教师和其他同学排斥或遗忘,或者因自身原因(心理、性格、身体状况等)导致的课堂参与度低,主动或被动游离于教学活动边缘的学生个体或群体。他们的往往是课堂教学中的被遗忘者、沉默者、渴望关怀者、精神游离者。教师成就本位的价值取向、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及教师期望的负效应,同辈群体不合理的分层、遵循强强联合的原则,个体内倾性的人格特质、注意力不集中是初中生“非边缘人”形成的原因。因此,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合理分配资源、发挥正向的教师期望,积极引导同辈群体、遵循互补原则,运用系统脱敏法,提高注意力等方式,来化解初中生“非边缘人”现象。

关键词:初中生;课堂教学;“非边缘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1B-0008-03

一、课堂教学“非边缘人”的概念界定

“非边缘人”这一概念是在“异乡人”“陌生人”“局外人”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西方人对“异乡人”的研究一直停留在表面化的文本层面,后经德国社会学者格奥尔格·齐美尔将其作为重要课题引入社会学领域,后经过帕克、斯通奎斯特、高德伯格不断发展完善。现在理论界普遍认同的“非边缘人”的两种定义为:一是从他所在社会群体中孤立出去、未真正被他人所接受的人;二是具有“非边缘人”性格特征的人。”

20世纪80年代,“非边缘人”概念被引入教育学领域,自“非边缘人”理论进入教育领域以来,不同国家的学者纷纷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些研究可主要划分为两种思路:一是仍沿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对不同国别、肤色、民族的青少年边缘化问题进行考察。二是对课堂教学领域“非边缘人”的研究。在当前我国教育情境下,对“非边缘人”的研究主要沿用了第二种思路,即着重考察了课堂教学中的 “非边缘人”,其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课堂教学“非边缘人”,是指在日常课堂教学情境中,被教师和其他同学排斥或遗忘,或者因自身原因(心理、性格、身体状况等)导致的课堂参与度低,主动或被动游离到教学活动边缘的学生个体或群体。

二、初中教学中“非边缘人”的表征状态

(一)课堂教学中的“被遗忘者”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互动过程。在学习方面,为了保证课堂的有效进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提问那些中上等的学生,“非边缘人”由于学习方面表现不突出,教师一般不会对他们进行提问。在品德方面,品德优异的学生成为教师表扬、同辈群体模仿的对象,而那些品德一般,甚至表现不良的同学,教师不会将过多的目光停留在他们身上,“非边缘人”由于各方面表现不突出甚至不佳,渐渐被教师遗忘。

(二)课堂教学中的“沉默者”

面对老师和同辈群体对他们的忽略,他们不会选择捣乱等方式来引起老师和同辈群体的注意,相反,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他们不会向教师求助,而是选择自己解决问题,“非边缘人”往往因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而表现不佳,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往往会恶语相向,而“非边缘人”则选择沉默以对。在团体活动中,“非边缘人”的默不作声,成为同辈群体欺侮、刁难的借口,面对同伴的刁难,他们往往不会据理力争,而是选择沉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課堂教学中的“渴望关怀者”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非边缘人”出现的学业上和其他方面的困难,教师对他们表现出极大的不耐心。作为同辈群体的非“非边缘人”,他们和“非边缘人”有着共同的经历和困惑,他们之间本应该相互理解彼此,但非“非边缘人”却习得教师不公正对待“非边缘人”的行为,排斥“非边缘人”,“非边缘人”在同辈群体中依然找不到情感寄托。由于“非边缘人”在教师和同辈群体中都不被关怀,使得他们成为渴望被关怀的人。

(四)课堂教学中的“精神游离者”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阶段学生的无意注意不断深化和发展,这决定了他们很难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总是表现出精神游离的状态,尤其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想入非非,心神不定。他们虽然身处课堂之中,但却游离在课堂教学之外,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有意注意发展不完善和自制力差使一些初中生沦为“非边缘人”。

三、课堂教学中“非边缘人”的成因分析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初中课堂教学中“非边缘人”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教师和学生两类主体,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因此,初中课堂教学中“非边缘人”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教师层面、同辈群体层面和自身层面三个方面。

(一)教师层面

1.成就本位的价值取向。

成就本位是指,依据某人实际所获得的成绩(成就、业绩、绩效等)决定所给予的评价及相应行动。学校既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机构,也是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场所,对于学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人才,需要有一定的依据加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具有客观性和可量化性的优点,因此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成绩通常成为学生能否被教师提问的重要影响因素,“非边缘人”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平平,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水平,他们不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在课堂提问当中,教师往往会忽略他们。

2.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教育资源不但包括教学设备、教材、教室等显性资源,而且还包括教师的关怀、鼓励等隐性资源。在显性资源方面,教师一般能够做到均等分配资源,人手一份,但是在隐性资源方面,非“非边缘人”由于学习优秀,极易得到教师的关注,教师不但给予他们学习上的帮助,在品行方面,更容易得到教师的关怀和指导。“非边缘人”由于表现不佳,极易被教师忽略,他们得不到教师的关怀,而关心和被关心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我们需要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氛围之中,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随时被他人接纳、认同和关心。在隐性资源方面,“非边缘人”得不到公平分配教育资源的权利。endprint

3.教师期望的负效应。

标签理论说明,教师期望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寄予的期望不同,不同的期望决定着教师对学生采取的行为也不同,教师的期望和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自我认知、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在教师长期的观念和行为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会逐渐走向教师期望的那样。在教师的眼里,“非边缘人”成绩不佳,课堂表现不积极,交作业不及时,在成就本位取向的引导下,教师对“非边缘人”排斥、忽略,长此以往,“非边缘人”会形成“我学不好”的观念,致使学习动机降低。

(二)同辈群体层面

1.不合理的分层。

在学校中,学生被分成非“非边缘人”和“非边缘人”等不同的层次,非“非边缘人”由于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成为同一个“阶层”的人,他们聚集在一起,共享课业咨询关系网络、情感关系网络和情报关系网络,获得更多的资源,而“非边缘人”和非“非边缘人”分属不同的层次,两类层次不存在信息资源的流通,“非边缘人”被排斥在这些关系网络之外,享受不到这些资源,不合理的同辈群体的分层会造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局面。

2.强强联合的原则。

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往往遵循着强强联合的原则,即学习优秀、品德良好或者其他方面表现好的同学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共享各种情报,而对于各方面都平平,甚至表现不佳的“非边缘人”,由于他们没有资源可以分享,被排斥在同辈群体交往之外,导致“非边缘人”和非“非边缘人”向两极发展的趋势明显。强强联合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出现,使“非边缘人”极容易被同辈群体忽视。

(三)自身层面

1.内倾型的人格特征。

特质(Trait)是个体内在的、独特的知觉情景系统和倾向,而且在各种不同情景下,这种反应系统和倾向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具有支配个人行为的能力。不同理论从不同维度和结构对特质进行了描述,艾森克从“内倾——外倾”和“情绪稳定——不稳定”两个维度,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内倾型是一种复合的人格特质,其中包括回避社会接触、偏爱隐蔽而不是公开活动,并且极度敏感,不善于社交。 一个具有内倾特质的人具有安静、保守、刻意与人保持距离(除了与亲近的朋友)的内省型特征。

课堂教学中的“非边缘人”具有内倾型人格特质,因此他们在课堂中总是表现得很沉默,他们害怕在众多的同学面前表现自己,面对同学,会表现得很胆怯,所以他们很少与教师和同伴群体互动,久而久之,会被其他人遗忘,成为“似在又不在”的“隐形人”。

2.注意力不集中。

初中阶段处于身心发展不完善阶段,初中生的注意力有以下特点:无意注意不断深化和发展;注意力不稳定,且很容易被转移。在课堂中,初中生很容易出现走神、坐不住的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虽然他们身处在课堂中,但他们的心神已经远离课堂教学的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非边缘人”。

四、初中课堂教学中化解“非边缘人”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教师层面

1.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学生是由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组成的复合型人才。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是由七种智力构成,由于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形式不同,每个人都会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认知能力只是七种能力当中的一种,将认知能力水平的高低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对学生是不公平的。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遵循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原则,发现学生的优势潜能。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教师要遵循差异性公平的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照顾到“非边缘人”。

2.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在显性资源方面,教师要做到每个学生人手一份,教育资源大家共享。合理分配资源方面,尤其要注重隐性资源的合理分配。对于每位学生,尤其是有着隐形特征的“非边缘人”,不能因为他们对班级没有贡献,就剥夺他们共享资源的权利,对于“非边缘人”更要做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教师要有全纳教育的意识,能够关怀到每位学生,当他们出现教学困境时,能夠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摆脱糟糕局面,而不是在看到糟糕结果时一味地谴责他们。

3.发挥正向的教师期望。

期望理论是指教师的期望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产生正向的期望时,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产生负向的期望,甚至不产生期望值时,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师期望的正向效应,不但要给予学生言语上的鼓励和表扬,更要给予非言语的积极暗示,例如,保持微笑, 对学生好的表现不时点头以示肯定,让学生觉得他们是被认可的。“非边缘人”极易被教师、同辈群体排斥、忽略,面对“非边缘人”,教师更应该多给他们语言上和非语言上的鼓励。

(二)同辈群体层面

1.积极引导同辈群体树立平等意识。

“非边缘人”和非“非边缘人”在学习情况、家庭背景方面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的学习基础也存在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每个人在课堂上都是平等的,都有学习和共享资源的机会,同辈群体要树立平等意识,在“非边缘人”有需要的时候,及时帮助他们。同辈群体要摆脱阶层观念,共同营造一个平等、有爱的课堂。

2.遵循互补原则。

互补原则,即引导享有各种优势资源的非“非边缘人”群体和在资源方面不占优势的“非边缘人”进行互相帮助,共享资源,积极引导同辈群体向着互补原则的方向发展,使“非边缘人”和非“非边缘人”融为一体,组成一个圈子,让同辈群体关注到“非边缘人”,帮助他们转化成非“非边缘人”。

(三)自身层面

1.系统脱敏法摆脱内向型人格特征。

系统脱敏法是由交互抑制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法。当患者出现焦虑和恐惧刺激的同时,施加与焦虑和恐惧相对立的刺激,从而使患者逐渐消除焦虑与恐惧,不再对有害的刺激发生敏感而产生病理性反应。系统脱敏法实质上就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的承受力、忍耐力,增强适应力,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保持身心的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的目标。

“非边缘人”要想摆脱“隐形化”的状况,不是一蹴而就的。“非边缘人”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无法自拔,要先与自己的同桌进行交流,主动走出灰色地带,增加自己的信心,接着与小组同学交流,主动发言,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在充分增强自己的信心后,再在班级中展示自己。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改变自己的性格,逐渐让自己摆脱“非边缘人”的状态。

2.培养初中生的注意力。

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得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力指的是人对一定事物指向和集中的能力,它在各种认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初中生注意力不集中,使得他们的心理活动无法集中到某一事物上来,同时无法抑制对无关事物的注意,容易成为“非边缘人”。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各感官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做到手到、眼到、心到,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江时生.边缘化理论述评[J].社会学杂志,1993,(1).endprint

猜你喜欢
边缘人初中生课堂教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高中英语课堂小组“边缘人”的表现及矫治策略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教
智能时代的“边缘人”:中老年人如何融入智能时代
浅析跨文化交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