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实践创新、发展经验与理论贡献

2018-02-07 10:38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分配制度分配特色

权 衡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世界经济研究所,上海 黄浦 200020)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共同发展,并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起来的实践创新,不仅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奇迹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形成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做出了重大历史和理论贡献。

一、中国收入分配制度4 04 0年:实践创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逐步探索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创新与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这一基本分配制度本身也是一个实践创新与不断发展的过程。40年来,收入分配制度实践创新过程可以概括如下六方面。

(一)探索收入分配理念的实践创新,提出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的分配指导思想

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分配理念和做法,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勤奋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新理念,引领按劳分配制度的真正落实和体现。在实践层面上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收入分配要体现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承认合理的收入差距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正向激励作用,反对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思路。

(二)探索收入来源多元化与按要素分配实践创新,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以及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根据先富带动后富的分配理念,逐步探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多元化收入分配制度。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和发展规律出发,提出初级阶段收入分配方式除了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和个体劳动所得以外,应该有股份分红、企业经营者的风险补偿收入、非劳动收入等;国家在政策上应当鼓励和保护这些合法收入,体现收入分配的来源多元化客观趋势。党的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和公平。”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把“其他分配方式作为补充”发展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出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在实践上明确指出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三)探索对合法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加以保护的实践创新,确立了非劳动收入的合法地位和性质

随着改革开放和实践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六大从法律和政策上明确提出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明确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公开表示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也意味着我国从体制上、政策上和法律上进一步保护各类合法投资行为及其收益。

(四)探索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实践创新,注重如何加快缓解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问题和分配的公平正义

针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和问题,党的十七明确提出我国收入分配实践发展要“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尝试探索小康社会的收入分配新格局。针对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实践中,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党的十八大针对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问题,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创新,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从实践上系统地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政策思路,强调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这为探索中国特色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体系奠定了实践创新和发展的基础[1]。

(五)探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顶层设计和实践发展,提出我国收入制度改革和创新的目标是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新格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在这个战略部署中,明确提出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标就是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即一是形成市场化机制和效率导向的初次分配格局;二是形成政府调节和公平正义的再分配格局;三是一体化发展导向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四是规范化透明化导向的收入分配秩序格局;五是科学高效导向的分配管理格局;六是激励导向的分配制度格局[2]。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顶层设计的改革目标,国务院又批复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提出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性文件。这个文件从我国经济新常态和创新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第一次系统地从完善初次分配,健全再分配,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形成合理分配秩序以及加强对分配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等方面,对于未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35条具体的指导意见,对于指导收入分配实践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3]。

(六)探索“共享发展”新理念的体制机制实践创新,实现公平正义的发展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共享发展新理念,坚持公平正义,推动收入分配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这是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实践和创新发展。一是强调以共享发展为引领,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进一步强调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二是立足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化发展,从单一的“同步”到“同时”和“同步”,即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这一实践创新更加科学地强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居民收入;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提高劳动者报酬,防止二者脱离或者单项发展,这有助于更加理性和科学地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三是提出逐步完善再分配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发挥公共政策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明确提出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实施精准脱贫,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4]。这一重大实践探索和政策方向,表明我国收入分配从原来以制度创新实践为主,转向以制度创新实践与政策创新实践相统一的方向发展;从原来按劳分配为主、实行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机制向以完善基本分配制度和宏观分配政策顶层设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从原来以注重解决收入差距为主,转向以解决不合理差距和形成合理有序分配格局、体现公平正义相结合的新理念、新实践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 04 0年:基本经验和特点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一直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在40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收入分配发展变化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高速增长、收入差距与分配制度改革并存发展。因此,如何科学总结和看待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规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经验和基本特征,对深化新时代我国收入分配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一)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经验

中国特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创新发展必然与经济增长的奇迹一样,也格外引人注目。40年的创新、探索和实践,具有如下几方面的重要经验。

1.收入分配改革顺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契机,为提高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注入内在激励机制和发展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就需要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提出社会主义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而初级阶段的根本性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需要发挥激励机制为生产力发展和提高注入新的动力。顺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要求和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我们提出改革原有的传统的具有平均主义特点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真正恢复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无论是改革一开始的家庭承包责任制,还是后来城市企业承包经营,本质上就是通过改革利益分配关系,形成差异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发挥收入分配的利益激励机制,为加快发展生产力注入新的动力机制。

2.收入分配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市场化导向,既体现市场化效率发展的工具理性,又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理性,促进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发挥市场竞争机制规律、价格竞争机制规律的作用,实现市场配置资源和效率提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又实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体现生产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价值和贡献,允许除了劳动要素以外,也让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极大地推动了收入分配多元化和收入来源多样化发展,把收入分配制度创新与资源有效配置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高速高效发展。

3.收入分配改革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规律,大力推动中国对外开放,按照国际化规则和管理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顺应全球化发展规律,积极参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投资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本流动参与收益报酬、国际贸易参与收益分配必然会对国内收入分配产生深刻影响;在国外贸易和参与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根据中国自身的比较优势,获得比较收益,国内收入分配体系由此也受到全球化收益分配机制的深刻影响。地方政府围绕GDP竞争,吸引外资,扩大开放,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倾斜性的收入分配政策,推动中国加快参与全球化和实施进一步对外开放新战略。也正是因为中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政策优惠等利益分配政策,有利于外资流入中国获得更多的回报和收益,进而也加速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和融入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从这一点来说,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机制改革一开始也就是顺应全球化导向,在参与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分工中加速经济发展,奠定收入分配的国际化基础。

4.中国收入分配改革坚持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融合统一发展的规律,探索中国特色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一体化互动关系。中国收入分配改革从一开始,就面临如何解决好生产与分配的关系,或者增长和分配的关系。如何在促进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更好更合理地进行收入分配,始终是所有国家在推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一个问题。一些国家采取“先增长、后分配”,而另一些国家则实行“先分配,后增长”,如何处理好增长与分配始终是一个焦点和难点问题。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际上始终围绕一条主线即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从改革一开始面临的平均主义收入分配,严重抑制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到提出“先富后富、后富带动先富”以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改革思路,再到由于收入差距扩大、抑制消费和增长,则又明确提出“效率与公平兼顾”,强调“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构建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新格局”。可以看到,无论是提出收入分配多元化,还是提出“缩小收入差距”、实现“两个同时、同步”等,其背后的逻辑和思路都是一切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为主线,坚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突出强调收入分配改革要坚持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提高劳动者报酬占比,更加彰显了收入分配改革旨在促进“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有机统一,构建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同时,也探索有利于收入分配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这一主线,有效地避免了“公平与效率”究竟“哪个优先”的无谓争论和价值判断,科学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有利于中国加快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一体化互动发展。

5.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始终探索收入分配领域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分配改革逐步体现了收入分配领域中“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经济学研究表明,收入分配领域必须探索和处理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问题,因为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关系的背后,实际反映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而反映的也是收入分配领域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由于我们简单复制和照搬了苏联教科书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模式,其结果则是单一的按劳分配机制,既无法体现真正公平,也无法体现经济效率,当然也不存在所谓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问题。显然,在这样的分配模式下,无法区分并有效处理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问题。中国在探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恢复马克思主义真正的按劳分配原则,体现多劳多得和收入分配的差异特点,提出按劳分配为主,并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分配原则,又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出发,体现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机制、效率原则。这样也就必然出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这一基本问题,即初次分配如何更好体现市场机制决定资源配置的规律和要求,而再分配则如何更好地体现政府的作用,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收入分配改革始终坚持初次分配领域如何体现效率,通过不断探索和改革清除一切不利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体制,实现公平竞争和效率最大化,完善合理有序的初次分配体制和机制;另一方面,也通过不断探索和改革来清除一切不利于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构建社会政策和完善转移支付等体系,建立和完善更加有效的再分配体制机制。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体制机制的改革和探索,有利于更好地处理收入分配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6.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机制改革也始终顺应法治化、透明化、规范化的收入分配发展趋势,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新格局。纵观收入分配改革40年,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的封闭的收入分配模式,到逐渐探索多元化、多样化、市场化的收入分配模式,其背后的另一个逻辑就是探索和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开放发展、公平发展和透明发展,进而也就是逐步探索多元化、合理化、公开化的收入分配体系和制度。中国收入分配改革实际上一直面临两大问题和难点:一是如何避免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二是如何消除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差距扩大与分配不公表面上来看似乎是一个问题,但是在中国现有的分配体制和机制下,二者相互影响,有着紧密的内在关系。40年改革发展经验表明,收入差距问题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发展过程和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带来的差距本身问题,也是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大量的分配不公因素导致不公平的收入和差距扩大,这显然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差距扩大问题,而是制度性的分配不公问题。因此,中国收入分配改革既要探索如何解决差距问题,更要探索如何解决分配不公问题。某种意义上说,后一个问题难度是超过前者的,因为这涉及如何推动收入分配的法制化、透明化、规范化发展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改革探索收入分配以及如何克服广义的经济甚至包括社会的不公平等因素。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的逻辑,其实也集中体现了这样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一方面,收入分配改革探索多样化、多元化收入来源,发挥分配的激励机制作用,收入分配来源多元化,同时差距也逐步扩大;另一方面也确实在逐步探索规范化、法制化的收入分配和监管模式,通过探索和逐步推动收入和财产的公开化和有效监管,实现收入分配秩序更加有序、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逐步消除影响分配不公的体制机制因素。显然,中国收入分配40年,客观上是一个不断推动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有序,收入分配结构和监管不断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基本上符合收入分配发展的趋势和合理化的内在要求。

(二)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鲜明特点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为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和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内在利益激励和动力,是中国经济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此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收入分配改革与创新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特色。

1.收入分配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相统一。中国特色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创新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活力来自实践发展本身,这一点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的方法论。中国特色收入分配坚持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基本原则,同时又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从实践发展和要求出发,立足解决实践问题,推动收入分配改革更加符合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这一改革实践过程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分配理论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相结合,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并以创新的分配理论指导分配实践发展;与此同时,收入分配改革坚持开放性原则,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收入分配理论和政策实践的合理经验,丰富和创新中国特色分配理论和实践发展。可以说,中国特色分配理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并吸收西方发展经验的集大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经验和典范。

2.分配制度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创新相结合。中国特色分配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特色就是来自顶层设计,无论是提出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还是提出“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乃至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等,每次重大的理论创新首先来自收入分配的指导思想的演变,进而来推动和指导分配实践发展;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实践发展又能够注重发挥基层实践的创新和试点,注重发挥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探索精神,把每一次关于收入分配指导思想的顶层设计与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等基层实践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全国不搞一刀切,这也是中国特色分配制度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所在,也是中国特色收入分配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特色。

3.分配制度的渐进式改革与经济增长激励性内在动力相结合。中国收入分配理论创新和改革,始终坚持以调整利益关系为出发点,遵循先易后难和渐进式改革的规律和特点,把分配制度改革与培育经济发展的内在激励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每次收入分配改革都能够成为推动其他领域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坚持渐进式改革和先易后难的方法,有助于降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利益关系调整引发的社会震荡,有利于稳中求进,稳中突破;把分配改革与激励型机制培育结合起来,为收入分配改革找到了一个“锚”,避免了简单化围绕分配问题进行改革,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处理好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中国特色分配制度改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创新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为基础,首先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此过程中,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强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居民收入,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提高劳动者报酬,科学辩证地看待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内在关系。

三、中国特色收入分配理论对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从40年改革与发展经验来看,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有鲜明的实践和理论创新的特色,至少在以下几方面为丰富和发展经济学做出了新的理论贡献。

(一)中国特色分配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中国特色分配理论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中真正体现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使得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错误和教条中解放出来,获得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生。中国特色分配理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推动分配理论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阶段,这一创新与发展既体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占有支配方式和权利”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分配理论,又创造性地提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大小分配相结合”,使得按劳分配原则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了丰富生动的实现形式和实现方式。因此,中国特色分配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和原则。另一方面,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推动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共赢的劳动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完善政府再分配政策等,均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并解决当下中国如何防止异化劳动、剥削问题、剩余价值分配等现实问题。显然,中国特色分配理论也注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继续深化并得到丰富;中国特色分配分配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注入新的创新活力和内在动力。

(二)中国特色分配理论也为推动新古典经济学分配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为国际范围内解决收入分配和不平等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中国特色分配理论创新和发展,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和认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遵循所谓的边际生产力分配即生产要素边际产出决定要素报酬假说、基于要素供求关系决定的均衡价格,进而形成劳动-工资理论、资本-利息理论、土地-地租理论和企业家-利润理论等,其背后的逻辑都是市场竞争机制决定要素价格,并且假设市场机制会自动实现所有生产要素报酬均衡,因此不会出现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即使出现差距也是短期现象,最终会依靠市场自动均衡和收敛。这些主流的收入分配理论提出一次分配由市场解决,二次分配由政府通过再分配方式加以解决。但实际上,除了极少数国家依靠再分配政策有效调节分配以外,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的收入差距几乎都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由市场决定的一次分配领域收入差距更大,甚至到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内部劳动与资本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出现了诸如“占领华尔街”“1%与99%”的冲突等等不断诞生,全球性不平等上升也成为逆全球化思潮兴起的主要原因。实践发展表明,新古典经济学崇尚的所谓市场自动均衡假说、收入分配趋同及“收敛”假说,实际上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假说,在现实中往往不会出现这种结果和情况。西方主流经济学还提出运用卡尔多程式化事实,来描述劳动者份额变化趋势,即尼古拉斯·卡尔多(Nicholas Kaldor)在总结了西方工业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初次收入分配格局变动的特征,认为劳动报酬收入占GDP份额具有长期的相对稳定性。根据这个事实,似乎劳动者报酬占比到了一定阶段会出现稳定状态。但问题是,卡尔多事实没有考虑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变化尤其是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份额如何变化?尤为关键的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分配理论,依然无法有效和科学地解释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实际上依然存在着马克思当年分析中指出的劳动异化问题、资本雇佣劳动关系问题以及所谓分配极化现象。

中国特色分配理论从所有制尤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出发,这就使得西方式的劳动-资本关系从利益对抗的阶级矛盾,转化为劳动与资本的收入分配问题,矛盾的性质在中国特色分配理论框架下发生转化,即对抗性的劳动资本关系实质上成为劳动—资本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而就收入分配差距来说,中国特色分配理论主张两个“同时”和“同步”提高的理论,解决劳动与资本要素的报酬份额和居民收入增长问题。此外,中国特色分配理论摈弃所谓的“报酬均衡”假说,立足收入分配非均衡发展模式和手段,实现各类要素主体及其收益协调发展,即非均衡式协调式增长理念,实现共享式发展。中国特色分配理论强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本质上是政府和市场的二元调节模式,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提出的二次调节模式不一样;因此中国特色分配理论也是通过完善要素市场价格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以及政府职能转型,进而实现一次分配更有效率,二次分配更加公平的发展目标。显然,中国特色分配理论对反思新古典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及其政府和市场在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关系等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意义。中国特色分配理论的主张和政策方案对于解决西方国家分配问题和全球性不平等加剧等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启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对国际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三)中国特色分配理论为推动发展经济学的完善与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思路,对于重新审视“库兹涅兹倒U型假说”及其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具有理论启发和现实意义

发展经济学把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长期以来,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始终坚持所谓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遵循所谓“涓滴效应”以及“库兹涅茨假说”。所谓“涓滴效应”是认为,只要保持合适的经济增长,增长收益总会逐渐“涓滴”到中低收入阶层,特别是经济发展和增长会自动“涓滴”到贫困阶层和人口那里;而所谓的“库兹涅茨假说”则认为,一国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变化之间的关系,总是存在收入差距变化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倒U型曲线”,换句话说,一国收入分配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其收入差距在初始开始阶段,会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而出现扩大,当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到了一定水平以后,收入差距会出现下降趋势。其实,无论是“涓滴效应”还是“库兹涅茨倒U假说”,其背后的理论逻辑都是假定市场机制作用会导致收入差距出现均衡和趋同。现实发展却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并未出现所谓的“涓滴效应”或者收入差距缩小的趋势。实际上,值得肯定的是,经济增长一定是消除贫困和收入分配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也就不会有收入分配的基础和条件。但是,经济增长是否能够自动甚至必然带来贫困下降和收入差距缩小,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况且,涓滴效应和库兹涅茨假说,其分析的依据和基础都是以工业化发展为实践背景,问题在于到了服务经济时代,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体系和结构背景下,收入分配差距如何发展和变化,则是需要重新进行思考和研究。

中国特色分配理论跳出单一的“公平论”和单一的“效率论”,跳出二者所谓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单一思维,创新性地提出“效率与公平都要兼顾”理念,并引导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创新始终围绕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一体化互动和良性发展而开展,探索有利于促进增长的分配体制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政策上也提出要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增加劳动者报酬占比的思路,较好地匡正了收入分配研究中公平与效率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分析框架和思维,有助于丰富和创新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

(四)中国特色分配理论对于深化认识中国经济奇迹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启发和现实意义

从经济学研究的基本主题来说,正确理解中国经济增长必须紧密联系收入分配,只有把增长与分配放在统一分析框架中,才能客观全面的理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及其新时代的创新转型发展。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奇迹成为经济理论研究的显学之一,国内外学者都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作为重要的命题开展研究,也的确形成一批重要的且极具解释力的理论成果。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大多数研究和理论成果都是围绕经济增长本身和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奇迹进行分析;从方法来说,多数研究都是从经济增长理论、生产函数理论以及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出发,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以及速度奇迹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等;而大多数研究忽略了从收入分配视角去观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奇迹及其未来的创新转型发展问题,即使有很多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成果,但仅限于就分配本身谈分配。中国特色分配理论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必须把收入分配考虑进来,构建增长与分配统一的分析框架,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

如前所述,中国特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创新实践表明,分配改革始终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内在的激励,“人们对激励总会做出正确的反应”,这也许就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在秘密,也是中国经济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所在。无疑,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新时代,核心就是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而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则需要内在的激励机制和动力,这就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机制改革,为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驱动的激励机制。这一点也许是总结40年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中国经济成功发展的最大经验,也是新时代中国经济持续且成功发展的重要启示。

猜你喜欢
分配制度分配特色
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新中国七十年探索
特色种植促增收
人社部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
客家古村落共有财产分配制度研究——来自闽西培田的调查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我会好好地分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