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浙江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提质增效为突破口,实现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勇当新时代的“弄潮儿”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2018年外部环境波涛汹涌,各类风险积聚,经济增长面临严峻的压力,但浙江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提质增效为突破口,实现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勇当新时代的“弄潮儿”。
经济增速保持中高速运行。2018年前三季度,浙江GDP增长速度分别为7.4%、7.6%、7.5%,分别比全国高0.6、0.8、0.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发展势头良好推动全年经济增长实现稳中有进,2018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据相关专家预测,2018年全年全省GDP增速为7.5%,预期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经济增速稳定运行在中高速增长范围之内,并好于全国。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更为突出的是,浙江产业结构调整效率持续高于全国。2018年前三季度,浙江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分别为6.9%、7.4%、7.2%,分别高于全国0.6、1.3、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分别为8.1%、8.1%、8%,分别高于全国0.3、0.5、0.5个百分点。工业的较快增长说明浙江已经有效克服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问题,而工业和服务业的较快发展也进一步说明浙江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加快建设中。
三大主体收入持续增长。居民、企业、政府三大主体收入进一步提高,富裕程度进一步显现。政府层面,2018年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93亿元,增长12.7%,其中税收收入5293亿元,增长13.5%。政府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教育等对关乎民生范畴的扶持,2018年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27亿元,增长14.6%。企业层面,企业利润稳步增加,2018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6056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工业利润总额3714亿元,增长11.7%;税金2342亿元,增长4.1%。居民收入层面,2018年1-11月在税收收入中个人所得税增长18.0%,1-11月新增存款9695亿元,同比多增2483亿元,反映出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民间投资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由于资产泡沫、资金荒、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全社会投资热情有所减弱,但浙江在民间投资保障下,投资实现稳定增长。2018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1%,增速与1-10月持平,高于全国(5.9%)1.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7.6%,占投资总额的63.8%,比重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
新消费带动全社会消费稳定增长。2018年1-11月,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95亿元,增长9.1%,扣除汽车零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实现稳定增长。其中,消费渠道和消费结构升级明显。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9.0%。化妆品类、饮料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通讯器材类分别增长30.8%、25.0%、20.0%、18.7%。
“一带一路”布局带动出口稳定增长。2018年浙江经济外部发展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和争端不断升级对浙江进出口贸易和浙江外贸企业的运营产生较大的影响。为应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浙江出台了《关于应对贸易摩擦确保外贸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启动省内第三个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试点启动架起了连通海内外的“外贸新走廊”。2018年1-11月浙江实现出口19328亿元,增长10.0%,占全国的份额为13.0%,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也高于江苏、山东、上海、广东等省区。
“最多跑一次”改革、“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满两年,浙江充分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牵引作用,撬动各领域改革,不断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目前,全省实现省市县三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全覆盖,“最多跑一次”改革满意率达94.7%。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中浙江“最多跑一次”作为第一项经验做法向全国复制推广。“最多跑一次”改革获得首届“中国廉洁创新奖”,第五届“中国法制政府奖”,企业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入选国家发改委“示范平台”。2018年11月30日,浙江通过《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是全国“放管服”改革领域首部综合性地方法规,将“最多跑一次”进一步标准化、法制化,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为进一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2018年1月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指导意见》,5月举办全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大会,提出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品牌增值、兼并提效、管理增效、循环利用、设计赋值、新品迭代的“提高亩均效益十法”,倒逼企业创新升级。2018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亩均税收和亩均增加值分别为21.8万元、76.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5%、8.0%,增速分别高于年度目标1.5个和1.0个百分点。2018年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2.3%,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连续8个季度保持在80%以上。
新经济推动传统产业和新产业齐头并进。2018年新经济已经不再是某一个特定产业领域,而是所有产业都已经是“新经济”。传统产业经过通过融入大数据、互联网或者是物联网进行新的技术改造,采用新的营销渠道,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了产业效益增长。2018年1-11月,十大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其中,化纤、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加工、化工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4%、10.6%、10.3%、5.3%。新产业、新产品发展势头良好。2018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占比分别为12.6%、48.8%、40.5%和29.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4.7、4.2和3.3个百分点。2018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18.0%,新产品产值率为35.6%,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蝶变推动创业创新活力勃发。2018年是浙江数字经济的元年,年初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浙江提出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印发《浙江省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浙江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2018年工作方案》《浙江省深化推进“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文件,加快推动数字技术、数字平台向更多的产业领域渗透、融合,做大数字经济规模。2018年前三季度,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856亿元,同比增长14.8%,占GDP的9.7%。发布工业互联网战略,率先推进建立“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和行业联盟,促进大企业选择分包、众包方式改进技术创新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给那些专精特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更多商业机会、技术支撑和平台服务。大力支持共享经济发展,印发《浙江省共享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传化公路港、菜鸟网络等智慧物流共享平台,淘工厂、生意帮等制造共享平台,迪安诊断、全程国际等医疗资源共享平台,共享经济成为服务业创新发展新阵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民营经济正本清源推动微观主体持续活跃。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素有“5678”之说。在民营经济地位饱受争议之时,浙江各级领导连续发声,为民营经济正名,给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截至2018年7月底全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623.69万户,每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为1074户,位居全国榜首,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2018年的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浙江民企上榜数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第一。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浙江优化金融服务,指导金融机构加强民企融资服务,如农行浙江省分行推出“股票质押置换贷”。截至2018年9月底,浙江小微企业贷款占了全省全部企业贷款总额的40.5%,比重居全国第一。针对企业负担重问题,2018年10月浙江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若干意见》,2018年前三季度,全省又为企业减负1180亿元,是全国出台减负政策最多、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省份之一。2018年12月,召开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提出十方面31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任务。
四大建设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四大建设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年初,浙江印发实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启动大湾区空间规划编制,推进大花园“四条诗路”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设。编制大都市区建设行动计划及四大都市区建设规划纲要,建立区域重大改革统筹推进、高能级平台统一规划建设、交通互联互通、产业系统发展等新机制。发布《浙江省打造“一带一路”枢纽行动计划》,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国际枢纽港、数字贸易网、境外服务站、国际合作园、民心连通桥,2018年浙江还新增7家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截至2018年11月,浙江省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项目总额为223.74亿美元。率先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对接上海产业转移,建设G60科创走廊,推进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在海宁设立分区、衢州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园等沪浙国家级开发区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