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吨原油产量包干”

2018-02-07 19:27李月清
中国石油企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石油工业资金投入原油

历史是解码未来的钥匙。纵观中国40年改革开放历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大潮初起,到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改革洪流打开历史“峡口”,再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决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号角,中国改革开放浩荡大潮呈现出一浪高过一浪、一潮胜过一潮的壮阔景象。改革开放根本性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感叹,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坚持了务实和渐进改革这两个关键因素。在斯蒂格利茨看来,“务实”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比如,依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广大农民获益,再比如,乡镇企业产权起初并不明晰,但大规模的兴起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形成了广泛的市场竞争,成为地方发展的创业和就业中心。而“渐进改革”与西方倡导的“休克疗法”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市场行之有效,不仅是宏观经济问题,很多时候是微观经济问题。因此,变革总体来说是渐进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需要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

“摸着石头过河”本来是一句民间俗语,却成了中国改革开放探索前进最真实、最生动的写照。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既不可能在马列主义本本上找到现成答案,也没有任何现成的实践经验可以照搬照抄,所以要敢闯敢干,在摸索中总结经验教训。

我国各行各业都在这一思路下,开始了改革与探索。

在石油工业领域,1978年,我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石油生产大国。但由于长期资金投入不足,1979年之后原油生产连续两年徘徊不前,呈现下降趋势。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稳产1亿吨原油成为石油工业发展的紧迫任务。面对产量下降的事实,当时我国石油工业内部也出现了意见分歧,一部分专家认为,国内现有储量足以支撑1亿吨产量,而反对者则认为,产量维持在8700万吨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选择。

从石油工业规律来说,产量递减是随着储采比下降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时至今日,我国石油产量已突破2亿吨,足以证明,资源量不能解释上世纪80年代初减产的原因。那么,真正的原因又有哪些呢?一是用力过猛。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部动用了作为战略储备的喇嘛甸油田,加快了胜利、大港油田高速开发,并以“稀井广探、稀井高产、稀井高质量”方式发现、开发了任丘等潜山油田。然而当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后,任丘等潜山油田产量快速递减,接替储量没能跟上,直接造成大幅减产。二是投入不足。改革开放伊始,政府财政支出庞大,对石油工业投资骤减。在全球范围内,石油工业都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况且,对肩负保障石油供应政治任务的我国石油工业而言,对投入的刚性需求更大。国家投入的减少,直接造成上游勘探工作量的减少,探明储量下降,进而影响了产量。

找到病症后,国务院采纳了石油部门建议,自1981年起对石油业实行“1亿吨原油产量包干”政策。石油部门在完成1亿吨产量指标后,超产油和节约的自用油用来出口,国内外油价差额绝大部分留作石油勘探开发基金。“大包干”政策使石油企业发展与自身经济利益紧密结合,不仅解决了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也激发了石油企业生产积极性,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1981—1985年,石油工业依靠这项政策共筹措基金117.3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石油投资的93%。大量资金投入增加了石油勘探实物工作量,原油产量也止跌回升,1985年国内原油年产量达到1.25亿吨新水平。

猜你喜欢
石油工业资金投入原油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加大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推动老区经济快速发展
初探原油二元期权
浅析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路桥施工优化研究
大数据是“原油”,不是“汽油”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