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会娟
近期,一波政策的密集出台,使通用机场建设再度成为投资热点。绍兴自2017年入选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以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如新昌县万丰航空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第三批创建名单,“ALTO100”和“钻石DA20”两架飞机正式下线,年底前有望批量生产;诸暨率先建立了国内首个成系统、成网络、成体系的军民融合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县级区域示范网工程等。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7年绍兴从事航天航空领域零部件制造的相关企业16家,已注册或开展业务的通航企业5家,产品涵盖了飞机制造所需的机体、动力系统、机载设备等诸多方面,其中精功复合材料、日发航空数字装备以及万丰科技、圣翔机械等企业已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通航产业基础较弱。绍兴通航产业仍处于一个从无到有的“生长阶段”,产业规模小,产业根值性弱,还没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沈阳、西安等相比,通用机场、专业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政策资金扶持缺少。通航产业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前期效益不明显,收益回报缓慢,通航企业都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多的扶持政策。目前苏、冀、鲁、陕等省市已经出台了发展通航产业的优惠政策,但浙江省尚未出台相关政策。
技术和人才积淀不够。通航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业,绍兴高校、科研院所相对较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用环境还未有效形成,各类创新孵化平台建设不足。专业人才方面,绍兴本土通航专业类人才匮乏,对外面高素质专业人才吸引力不够强。
路网发达影响消费。发达的路网对通用航空特别是公务机飞行具有很强的替代效应,不利于通航消费市场的培育。长三角发展规划提出“两小时经济圈”,绍兴境内高铁、高速路网发达,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对通航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市场竞争态势激烈。国内西安、沈阳等地的先发优势明显;长三角发展通航产业的地区不断增加,如宁波象山、梅山,温州文成、泰顺等。长三角地区内部自然资源禀赋相似度高,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也较为严重,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地区间的协调难度大,条块分割、恶性竞争,甚至以邻为壑的情况都常有发生。
当前,国外厂商很可能与国内企业技术合作的形式进入市场,但不分享核心技术,就像20年前的汽车合资企业,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整合”,而航空制造的垄断性使其比汽车更容易完成这一任务。长期看,仍要加大通航机载设备、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能力,提高自主设计制造水平和竞争力,逐步创造地区品牌。
加快推进通航飞机整机制造。以绍兴滨海通用机场、新昌万丰通用机场、诸暨祥跃通用机场等通航机场为契机,通过引入国内外先进制造单位、企业并购、合作生产等方式,推进绍兴通用航空飞机的整机制造。如推进万丰轻型运动机制造基地建设,加快引进诸暨无人机制造基地,适时开展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的制造生产等。
积极发展通用航空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依托绍兴轴承和电机产业等方面的优势,重点发展航空特种加工设备、数字化装配系统、精密轴承、精密模具、钣金、焊接以及锻造、铸造等配套产品,着力打造万丰通航小镇为全国产业集聚示范区。如万丰奥特收购镁合金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美瑞丁(Meridian)为其开展通用航空特种加工设备、数字化装配系统等打下了基础。
重点发展航空材料研制生产。依托柯桥在超复合材料、航空航用纺织新材料、飞机内饰产品等航空新材料领域的优势,重点发展复合材料、碳纤维、铝合金、钛合金等各种航空航天材料。如柯桥区成立9亿元规模的碳纤维产业基金,推进精功集团快速搭建碳纤维产业整合平台,推进国内碳纤维生产及应用基地的建设。
延伸发展通用航空仪器仪表研发制造。飞机上的仪器仪表与汽车上的仪器仪表原理基本相同,要充分发挥绍兴汽车仪器仪表产业的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延伸发展飞行姿态仪表系统、光电设备、灯光系统、陀螺转弯速率指示器、陀螺仪、高度表等通航仪器仪表研发制造。如绍兴春晖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与航空一院、六院,航空工业105、161、171等军工企业开展超深低温、高温热电偶、微型电加热元器件等方面的合作生产。
坚持制造和服务并重,在加快发展通航制造业的同时,重视通航服务业的先行作用,努力发展通航维修、航空培训、通航作业、通航旅游等服务业态,为通航制造业提供支持。
通航销售。建设通航飞机、通航新材料和航油等通航产品销售中心,丰富通航产品交易销售品种,健全通航产品交易销售网络,打造“飞机超市”“航材超市”“航油超市”等,树立通航产品销售高端品牌。组建高端通航俱乐部会所,为高端、时尚消费人群服务,提供代理销售、飞机出租、飞机托管等业务。
通航维修。根据航空维修业布局特点,在精工滨海、新昌万丰和诸暨祥跃等通用机场及临时起降点附近,引进具有CAAC、FAA、EASA维修许可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通航维修专业企业,建立面向维修保障和客户快速支援的服务体系,组建专门的维修保障服务和客户快速支援网络,把绍兴建设成为长三角重要的通用飞机日常维修保障和客户服务基地。
通航培训。引进国内外知名的通航飞行培训企业,建立飞行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初级私照、私照和商照等飞行执照的教学培训飞行,加快培训一批通航教练员、飞行员和乘务员。支持精功与中国民航大学合作,推进诸暨祥跃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联合办学等。
通航作业。发挥绍兴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的优势,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通用航空在医疗救护、应急保障等领域的应用;以政府采购的形式,推动空中巡逻、空中交通疏导、抢险救灾、勘察测绘、农林喷洒和海洋维权等城市公共飞行业务的开展,实现城市管理、应急救援体系的立体化。
通航旅游。加强通航企业和旅游景区的对接,组建通用航空旅游公司,利用通用航空机场资源,结合全市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特色航空旅游线路,开发空中观光,娱乐飞行、体验飞行、休闲度假功能,允许航空俱乐部和通用航空公司,使用通航飞机或飞行器,通过合理收费经营特定的旅游航线,刺激旅游业的增长,拓展绍兴通航业务市场。如浙江日发集团有限公司全资的西亚(直升机)航空公司在新昌设计开展的“大佛寺—十九峰—沃洲湖”低空旅游观光线路,游客可以组团也可以包机,组团人均费用为2000元/次。
创新商业发展模式。低空旅游、通用飞行等领域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应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通航全产业链的合作共赢模式。空中小飞机可以整合产业、渠道、服务、产品、平台等综合资源,精心布局,进行产业链延伸,形成创意旅游综合体模式。探索发展住宅型通航小镇、旅游型通航小镇、会展型通航小镇和商业型通航小镇,将通航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创意文化产业有机结合,通过植入产业“芯片”,创新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
创新飞行员培养模式。飞行员一直是影响通航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通航飞行员的培养模式主要有四种:军转民、121部航空公司挖人、招聘航校毕业飞行学员和直接公费招聘飞行员送到国外航校培训,其中航校毕业的飞行学员占比较大。这些模式已无法适应我国国情,创新飞行员培养模式迫在眉睫,通航公司或者通航协会可以建立一个组织对国外飞行经历进行认可,接受飞行员在国外积累的飞行时间。
创新通航产融模式。通航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投资回报周期长的行业,政府的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渴”,但对多数通用航空要实现盈利,发展成为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通用航空企业,还需要借助更多的金融工具、平台。探索发展产融模式,利用多种金融手段,创新通航企业盈利模式,让通用航空企业搭上普惠金融的快车,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