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好政策要有知晓度

2018-02-07 16:52:07浙江省发改委省审改办社会体改处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处
浙江经济 2018年20期
关键词:营商政策优化

□浙江省发改委(省审改办)社会体改处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处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一个地区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出了系列重要部署。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制定了各项行动方案、政策措施,对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产权登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安排、周密部署,旨在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投资和市场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政策文件成优化营商环境“标配”

全国来看,北京、上海、陕西、广东、湖北、江苏、辽宁等多个省市已出台与营商环境有关的文件,有的出台专项行动,有的出台总体方案+专项行动,有的出台组合包型的若干措施,有的则出台规划法规。北京市《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推出纵深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进一步扩大利用外商投资等26条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上海市发布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及《上海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专项行动计划》。湖北省《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提出提高市场开放程度、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等22项主要任务。江苏省发布“1+8”(1个实施意见、5方面政策文件及3个行动方案)政策文件。浙江省也出台了《关于印发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实施方案的通知》。辽宁省则正式公布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粗略估计,全国各地出台的文件名中含有“营商环境”这一关键词的政策文件已不下200件。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是改善营商环境的保障和支撑。然而,更好地发掘法律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做好法律与政策的宣传工作,也是眼下极为紧迫的任务。

好政策缺乏知晓度会事倍功半

政策制度只有转化成企业实实在在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才能发挥其价值,才能成为“改革成果”。近年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旨在通过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降费用、提效率、强法治等各项重要制度设计,推动营商环境便利化改革。各项政策制度能否成为改善营商环境的合力,发挥“1+1>2”的叠加效应,则有赖于各政府机关、职能部门、广大企业主体和潜在投资者知政策、懂政策、用政策。

在世行评价过程中,由于对相关法律制度甚至是政策性文件缺乏准确了解,或者因为缺乏系统研究、综合判断的耐心,受访者误判误答的情形比比皆是。例如,2017年1月,《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取消了原由县级公安机关实施的“公章刻制审批”,改为备案制。而世行在营商环境采样时被采访的机构仍然认为,审批是公章刻制的必经流程,从而导致失分。再如,“获得信贷”领域中的“合法权利力度指数”有一项测评如下:担保物权可否延伸至将来或以后取得的资产,并可自动延伸至原始资产派生的产品、收益或替代物?受访者答“不可以”,该项指标因此失分。事实上,结合我国《物权法》第181条(浮动抵押)、第197条(抵押权人孳息收取权)、第213条(质权人孳息收取权)以及《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2017修订)》第二条等,这个问题应获得肯定的回答,我国应当得分。

扩大政策知晓度,北京上海在行动

以世行营商环境评估报告样本城市为例,北京和上海都在积极采取行动,通过开展培训、加大宣传等方式,扩大营商环境政策知晓度。

北京市:全面开展营商环境政策培训。北京市投资促进局与市工商联、市发展改革委联合举办了“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解读会”,组织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国土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工商局、市城市管理委、市商务委、市金融局等9部门,对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进行详细深入的解读,受到来自跨国公司、央企、大型民企及中国美国商会、中国欧盟商会、中国日本商会、香港(地区)商会、中国韩国商会、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员企业、各省市在京商会及其会员企业等500多家单位的600多名参会企业代表的充分肯定。西城区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在网站首页建设飘窗,对“9+N”(北京市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政策进行公开宣传,通过动态报道,宣传阐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发挥好典型案例引导作用。通州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50余个委办局、乡镇园区参会,解读全区产业、科技、人才等政策以及鼓励、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全区23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会议。门头沟区建立新设企业回访工作机制,通过“电话询问、网上指导、QQ跟踪”三个步骤,加强政策宣讲服务。北京市工商局采用三字方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一是“久”,在辖区企业集中、人流密集区域制作大型户外广告牌,面向公众固定、长时期的进行潜移默化的政策宣传;二是“全”,通过在登记注册大厅设立滚动显示屏、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页等方式,使办事群众能够全面详细的了解各项改革政策措施;三是“活”,依托现有的工商登记注册指导工作站,利用社会资源,扩大宣传效应,加强辐射带动。

上海市:由市区行业主管部门全面组织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由市区司法局、财政局通过有关协会全面组织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综合培训。如上海市司法局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新闻通气会,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市公证协会介绍了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市国税局、地税局举办了“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升纳税服务质量”大型宣讲会,向100余家企业和涉税专业事务所负责人详细讲解19条优化营商环境最新举措。上海市黄浦区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区侨办、区国资委、区科委、区工商联共同主办“法治化营商环境TALK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活动,邀请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等各界专家代表,就司法现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执法力度、发展趋势、保护措施、实际诉求等方面开展头脑风暴。奉贤区召开投资促进与营商环境建设暨财富百强表彰大会,向招商平台、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媒体推介奉贤区营商环境,并集中表彰财富百强企业、招商引资先进集体和个人。

扩大政策知晓度,政府部门责无旁贷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鉴于以上各种现实,当务之急要把握三个方面:

要密织政策“宣传网”。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办专刊、建专栏、设专题,构建全天候、多层次、立体化宣传网络,让惠企政策人人知晓、入脑入心。通过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提高社会对政策环境的认知度、认可度,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兴业。

要强化培训。在出台每项营商环境政策后,应由政府主管部门或者行业组织对中小企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建筑师事务所、报关公司等开展专题培训。例如由司法部门组织律师、由财政部门组织会计师、由建设部门组织建筑师、由经信等部门组织中小企业、由口岸管理部门组织报关公司进行培训,提升法律法规政策的知晓度,以使其更好地宣贯落实各项政策。

要推广经验做法。做好改革指导,经验总结、复制推广和宣传交流工作,重在通俗易懂的优惠政策及操作办法,避免让人眼花缭乱的词汇创新,并将总结推广新动态、新思路、新经验系统化、常态化,打造营商环境的“高地”。

猜你喜欢
营商政策优化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房地产导刊(2022年5期)2022-06-01 06:20:14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助企政策
政策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当代陕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