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哲学精神与新时代青年人的价值建构

2018-02-07 01:26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物欲圣贤天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1]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历史重任、社会责任和未来大任。青年人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立于天地之间,决不能辜负自己的人生。虽然步履匆匆、转瞬即逝,但人生当有意义,生命当有价值。我们要用王阳明的哲学精神去指导、去引领、去建构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自然也会呈现出来。

一、去欲存理:从追求物欲到学做圣贤的转变

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累积,物质财富成为评价他人价值的重要标准,知识、智慧、能力、地位的高低往往取决于金钱的多寡。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2]诚然,每一个人都在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在别人身上换取某种新的需求、新的欲望,并为之作出新的选择,甚至是新的牺牲,从而进行新的享乐,最终使人在物欲之中漂泊,如同漫步在碎片和断肢中间。王阳明摆脱物欲的缠绕,荡涤内心的欲念,才从追求物欲到学做圣贤的华丽转身。在他看来,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存在,只是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被自己埋没罢了。王阳明认为,要学做圣贤。

(一)要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3]不论做何事,在何时何地都得有志,都得高举理想的旗帜,勇往直前、百折不回、全力以赴,只要有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王阳明12岁时,就有“读书学圣贤”的宏愿,而后他就按照学做圣贤之志砥砺自己,15岁出游居庸三关,“逐胡儿骑射”,16岁“格竹”,35岁“龙场悟道”。王阳明一直把学做圣贤当作人生第一等事,并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圣贤,“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拳血”。[4]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和不屈意志,警醒自己不忘立志初心。在王阳明看来,“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痛痒”,[5]如果没有目标,整天只是浑浑噩噩过日子,犹如死肉一般,不知痛痒。王阳明认为:“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6]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生活碎片化,精神匮乏空虚,如果没有立志,就好像无舵之舟、无衔之马,任由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因此,立志就是心中要念念不忘“存天理,去人欲”,诚如他所说:“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7]去欲存理成为每个人立志义不容辞的首要目标,久而久之心自然会凝聚在天理之上,就能逐渐达到宏达神圣的境界。当心存天理时,就能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那些“物化意识”就自然拒绝于心之门外。只要坚持学做圣贤,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正所谓“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8]

(二)要勤学。立志学做圣贤,自然要学习,只有在学习中才能发现自己缺点,在学习中反观自身,涤除内心之欲。正如《礼记·学记》里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9]在自媒体时代,泛阅读、电子化、碎片化阅读俨然成为人们阅读模式,时间轻易地在指尖滑落,人们即使学习,也很难做到勤、精、专、博。在王阳明看来,但凡立志为君子,应当从事学习,然而“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10]有志还须勤,有勤才能咎己之失,才能从人之长,才能明己之短。勤学好问,才是人之善。

(三)要改过。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在茫茫人海之中,错误、迷惘、精神空虚自所难免,但空虚、迷惘之后能从中走出来,改过自新,摆脱物欲,才是学做圣贤功夫。“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11]一个人一旦能洗涤旧染,即使以前是寇盗,即使身处逆境,只要不忘初心,也不会妨碍自己学做圣贤。

毋庸置疑,去欲存理,荡涤内心杂念,抛弃外界诱惑,一意于学做圣贤,在立志、勤学、改过上下足功夫,对新时代青年人的价值重塑无疑是通往自由之路。

二、静中体悟:从追求指尖幸福向追求静坐修身的转变

马克思曾说:“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越来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无知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12]诚然,科技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逐渐成为奴役和压制人们思想的绊脚石,科技的过度泛化更是使得人们的生活出现机械化、固定化,人活在其中俨然就是一个“技术人”。当今社会,人工智能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逐渐延伸,从吃药看病、教育到尖端科技,不断地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但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如伦理等方面的问题。[13]人日益沦为电脑、iPad、手机APP等“技术”的奴隶,猎奇事件、炫富仇富、娱乐新闻等指尖上的知识成为青年人追捧的对象,而真正的有益的且永久的知识却被忽视。

而王阳明提倡静修“于天地万物之理,一切置之度外,更不复讲,而止守此明觉”,[14]以一种坦然自若的心态去对待,在静中修炼自己的心灵,达到不动心的哲学精神境界,以此获得悠游自在的人生。对于这一点,他的好友王思舆也有所发觉。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九月,王阳明以都察院左佥都御使身份,巡抚南、赣、汀、漳等地,负责清除汀、漳等地巨寇。当时,王思舆告诉季本,称:“阳明此行,必立事功。”季本好奇地问王思舆如何知道的,王思舆答道:“吾触之不动矣。”[15]王思舆利用各种手段试探利诱王阳明,他都不动心,可见其静心之甚。王阳明云:“纷杂思虑,亦强禁绝不得,只就思虑萌动处省察克制,到天理精明后,有个物各付物的意思,自然精专无纷杂之念;《大学》所谓‘知止耳后有定’也。”[16]在他看来,要想强行抹去那些纷乱复杂的念头,显然是不可能的。只有找准纷乱复杂念头的根源,认真观察,然后去改善它,在自己的内心之中进行深刻反省,才能消除内心的纷杂思虑,自然就能静下来。

要心外无物。王阳明经常教导弟子静坐之法,曾建议弟子“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17]他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声、色等物欲摆在眼前不去听不去看,那是不可能的,而问题的关键是即使听见、看见、闻见,但心却不受它们影响、不跟着它们走,做到不动心,做到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于静中养出端倪。

要静处涵养。当然,静不是因为厌烦心外的本体世界,更不是逃避,而是即使身处纷乱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仍然保持一份真心,洗涤思维、涵养性灵,守护内心的那一片净土。诚如王阳明所说:“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如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18]世界纷繁复杂,但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平公正的,那种看破红尘、厌弃外物者,非但不能在静中体悟到人生的意义,反而容易让人产生骄惰之气,唯有摆正心态,生活于斯世而又不执着于斯世,不被物欲所累,不执着于象,在静中涵养自己,最终才能从追求指尖的幸福向追求静坐修身、实现人生价值的转变。

三、事上磨炼:从畏缩不前到砥砺奋进转变

王阳明弟子陆澄曾经问他:“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王阳明答道:“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19]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中必须要进行生产力的创造和从事各种生产关系的活动,显然需要在静中体悟、涵养自己的同时,还需狠下功夫克制自己,遇到事情时,不断磨炼自己。王阳明认为:“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工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工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20]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必须在做事功夫上不断磨炼自己,唯有在事上用功才会有所裨益。若只是做静、想的功夫,遇事就会不知所以,显然不会有进步。只有真正的做了,才会有答案,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戒之。

(一)须立诚。诚意是圣人教人用功之第一要义。他与朋友论学,经常提及“立诚”二字,并用比喻加以阐释:“杀人须就咽喉上著刀,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虽私欲之萌,真是红炉点雪,天下之大本立也。”[21]只要有诚意,就好像杀人时在咽喉上着力一样,即使有私欲萌动,那也只是火炉上撒雪,一入即化。诚然,人生是痛苦与快乐的交集,只是很多人看不到自己的快乐,反而向外界寻求刺激,追求声、色,结果却增添很多痛苦,殊不知“虽在忧苦迷弃之中,而此乐又未尝不存,但一念开明,反身而诚,则即此而在矣”。[22]只要念头明朗,以诚立身,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何尝没有真正的快乐?

(二)须戒惧。《中庸》称:“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23]意指一个人在不接外物、不闻外音之时应该时常检点、警戒自己,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戒慎恐惧是儒家经典的一个重要的修身方法,后来的学者在遇事之时亦多以此功夫磨炼自己。早年,王阳明曾反对朱熹把“戒慎”作为“未发”、“谨独”作为“已发”的剖析方法,认为这种方法导致后来学者把功夫分成动静两端,使人的修养生活处于分裂状态,明确提出要戒慎恐惧,使之成为一以贯之的功夫。在他看来,无论是有事无事,都要做到戒慎恐惧这一功夫。无事时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在独知之地用功,只知在人所共知处用功,那这种行为便是“作伪”,所以要时常心存“戒惧”。他认为:“戒惧亦是念,戒惧之念,无时可息。若戒惧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聩,便已流入恶念。自朝至暮,自少至老,若要无念,即是己不知,此除是昏睡、除是槁木死灰。”[24]

(三)须苦干。诚如《诗经》所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生犹如一块璞玉,要经过切、磋、琢、磨等功夫精心打磨,才能使之成为完美无瑕的美玉;要达到更高更好的人生境界,就得经历千苦百难磨炼自己,守住寂寞、慢慢打磨,因为“圣人之心,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到此已是识得仁体矣。若驳杂未去,其间固自有一点明处,尘埃之落,固亦见得,亦才拂便去。至于堆积于驳蚀之上,终弗之能见也”。[25]作为普通人,心就像一面镜子,只有狠狠地刮磨掉镜面上的污垢,才能清楚地照见自己,认清自己。

辉煌与低迷、成功与失败,都只是人生的一段旅程而已。每一个转折都需要从容面对,淡然处之,就当作心灵的一次修行、一次磨炼。拒绝平庸,时时磨炼,事事磨炼,以诚意、戒惧之心不断砥砺奋进,勇敢继续下一段精彩旅程。

四、知行合一:从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转变

互联网的普及与延伸,人工智能的社会化,不断满足了大众的“需求”,使人获得了无穷无尽的知识,人们游弋其间,好像知识渊博、信心满满。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低头族”的快速壮大,许多人非常担心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包括亲朋关系的疏离。[26]其实,弗洛姆很早就认识到了这点,“人不再进行选择,不能进行自发的和自主的活动,最多不过有点耐性,驯服和服从单调的工作到了令人可怜的地步,当他选择的余地愈来愈少时,他就愈来愈不负责;最后他成了一个被条件反射所支配的生物”。[27]驯服、服从、被迫选择、不负责任成为常态,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知”而不去“思”、不去“行”,或者说是重“知”而轻“行”。

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王阳明应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之邀主讲贵阳书院,开始宣传其“知行合一”思想,认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28]这有效解决当时人们“知”“行”脱离,今天重提“知行合一”何尝不是这样。

王阳明认为:“若不用克己功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时,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29]一个人如果只是空谈不去实践,则无法克制私欲,体认天理,就像一个人走路,走得一段才认得一段,遇着岔路时就要问清楚后再走,这样才可以达到想到之处,只有亲身经历,亲自实践,才有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在王阳明看来,知与行必须是齐头并进、合二为一的,属于一元论范畴,不能分作两件事去做。“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30]有认知,就有实践;实践了,自然就对其有所认知,知和行犹如一体两面,彼此相伴而生、相互渗透。知之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就是知,知行功夫不可分离。

面对生活的“空闲”,思想的异化,我们要主动选择,做一个知行合一的“革命家”,要“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31]而不是“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的奴隶生活的奴隶”。[32]在服从的同时还要主动担责,知行合一,坚持不懈,实现由自由王国向必然王国的转变。

五、致良知:从被奴役的自由向致良知的自由转变

马克思早就看出:“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33]人心本有的良知容易被物欲、技术所遮蔽,心灵无法得到安顿,精神也不能得到提升。因此,人们要走出困境,唯有提振自己,在物欲、技术遮蔽的困顿中揭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蒙蔽着人们心灵的永远是物欲,“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34]唯有本心呈现,致其良知,解蔽物欲之障,才能清明与轻松、自然与自为、自由与自在。

良知人人心中有。王阳明认为,“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35]人不需要从外部去寻找善恶是非的准则,这个准则是每个人所固有的。良知能“知善知恶”、“知是知非”,还能“好善恶恶”。诚如王阳明所说:“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人孰无是良知乎?独有不能致之耳。”[36]良知即是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人人皆有,然而很多人却没有发现,只是人们没有致良知罢了。

既然良知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我们就得发挥出来,“致吾心之良知”,破除物欲的遮蔽,消解内心的困惑,重振精神的自由,“至极其良知,使无亏缺障蔽”。[37]从一个被物欲、技术控制的被奴役的自由者向一个有良知、精神的真正自由者转变。

猜你喜欢
物欲圣贤天理
物欲如镜照灵魂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及其与朱熹理欲论之比较*
运动能够抑制物欲
修身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诡异的仕女图
运动能够抑制物欲
从量变与质变规律角度分析“存天理,灭人欲”
消费主义视域下的中产阶级想象——论新都市电影的物欲狂欢与精神缺失
存天理和灭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