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红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游戏,这已然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共识。纵观现在的幼儿教学,老师们往往在开发和实施自主游戏上下足了功夫。他们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开辟出幼儿活动的场所,努力引导其进行自主游戏。可在具体的自主游戏开展过程中,由于教师缺少“蹲下身”“融进去”,在活动中只是充当“知识的传授者,纪律的组织者,矛盾的调节者”,幼儿的自主游戏学习效率并不高,导致“课堂热热闹闹,收获冷冷清清”的局面。
幼儿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游戏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帮助。笔者认为,教师必须从孩子的学习需要出发,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中找到正确的角色定位,才能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指出的是,在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多重的,会因时因地不断变化。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以“角色转变”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幼儿自主游戏的有效性。
一、“伙伴”参与,快乐融入
时下,“学生研究”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老师们都开始懂得从学生身上去寻找问题,寻找教育的契机,继而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因此,在自主游戲中,教师除了必要的课堂观察和有机指导外,更要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伙伴”,以“伙伴”的身份快乐地融入学生中去,从而深刻了解到现在的孩子喜欢玩什么,他们有什么需求和想法。开展自主性游戏就是让儿童拥有自由选择游戏的权利和可能,允许儿童在此时此刻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内容,而不是由教师安排或指定内容。
例如,很多幼儿园都有自己的成长舞台,教师可以把自己看成是孩子们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展示自己的才艺。游戏结束以后,教师可以与他们围坐在一起,成为他们交流和倾听的对象,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当你真正把自己融入进去,不仅会感到快乐,还能发现许多平时看不到的问题,进而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游戏教学,让课堂走向趣味,走向有效。
二、做好“导演”,调控全局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对青年教师说:“一位称职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半个作家,半个评论家,半个语言学家,半个导演,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剧作家……”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要有“导演”意识,做好“导演”的工作,调控全局。
在电影拍摄中,导演的首要职责是选择、研究并修改剧本,与编剧合作对影片内容和形式进行规划设计。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导演”角色也显得相当重要。所谓“自主”,就是“放手”,但“放手”不等同于“放任”。教师还要注意发挥教育指导者的主导作用,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导演”的职责,在游戏开展过程中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导。在游戏中,当幼儿的确需要帮助时,教师就应该“主动出击”,相机予以指导。当游戏陷入“紧张局势”,或冷场,或混乱时,教师作为游戏的“总导演”,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给出解决的方案,即“点子”。如在“小卖部”营业的游戏中,当营业员闲着无事,开始自顾自聊天,或者拿着道具开始玩游戏的时候,教师就应该进入店内,先去买点东西,再给他们的营业一点建议和意见,以求更吸引顾客光临。就这样,小卖部又开始热闹起来。可不一会儿,小卖部的商品都售之一空,“导演”又可以出现了,建议他们去“批发市场”再进点货。营业员有事可做,销售进入正常模式,游戏开展得红红火火,这样的游戏才是有效的,这样的“导演”才是称职的。
幼儿对自主性游戏的参与兴趣往往都比较浓厚,但由于他们年龄小、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辨别是否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容易在游戏中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艺术化的“指导”了。
三、甘当“配角”,促其成长
儿童自主游戏,关键词在于“自主”。游戏的主体是学生,游戏的对象是学生,教师仅仅只是游戏中穿针引线的人。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端正自己的心态,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去做,要有“配角”意识。只有当学生需要帮助,而靠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教师才伸出援助之手。
幼儿自主游戏是幼儿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教师甘当“配角”,方可真正促其成长。当孩子自己沉浸在某个游戏情境中时,教师应充分相信他们的潜能,在一旁充当观众即可。切不可以自己的习惯经验,用讲解的手段来代替孩子的游戏实践。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发现,当他们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时,往往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等方式,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能力强的孩子会帮助能力弱小的,向他们传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这种“小先生制”,不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吗!放手让孩子去动手,教师甘当“配角”,会让他们更快地成长。
当然,甘当“配角”,绝不就是简单意义上的作壁上观,不闻不问。教师要学会观察。从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找到问题,找到教育的切入点,这才是一个高明的老师所应具备的品质。蒙台梭利也指出:要教育儿童,就要了解儿童,而观察正是了解儿童的主要途径之一,观察应是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应该当是个细心的观察者。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