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臣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应用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康复新液治疗。结果 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且观察组Hp转阴情况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康复新液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康复新液;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6..0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发病原因众多,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60例。常规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33.74±1.24)岁;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4~47岁,平均年龄(34.17±1.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其中包括阿莫西林
1.0 g/次,2次/d,克拉霉素0.5 g/次,2次/d,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康复新液药物进行治疗,l0 ml/次,3次/d。以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评分标准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Hp转阴情况进行对比。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镜结果显示患者的炎症得到明显消除;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胃镜结果显示患者炎症得到有效控制;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甚至出现加重情况,胃镜结果显示患者炎症没有得到有效消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常规组显效21例,有效25例,无效1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p均得到了不同程度地好转,但观察组的好转结果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p转阴情况(n,%)
组别 n Hp阳性 Hp转阴率 P
治疗前 治疗后
常规组 60 60 15 75.00 <0.05
观察组 60 60 4 93.33
3 讨 论
康复新液是应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于美洲大蠊这种昆虫当中提取纯天然液体制剂,具有药物成分,含有多种氨基酸、多元醇类以及表皮生长因子(WHF)、黏糖氨酸、黏氨酸等活性物质,当中含有18种氨基酸,康复新液的主要成分为WHF,WHF能够对新生肉芽组织生长起到促进的作用,并且具有有效修复溃疡创面的功效[1]。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发现采用康复新液进行治疗的观察组能够达到更加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治疗有效率及Hp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
(P<0.05)。
氨基己糖屬于粘蛋白的一个侧链,能够构成胃黏膜中的糖蛋白的,氨基已糖与胃黏液的其他成分相结合一起形成胃黏膜屏障的一部分[2]。前列腺素E2是细胞的一种保护因子,可以有效地对胃酸进行抑制、减少胃蛋白酶原地分泌,并且能够有效促进刺激黏液以及碳酸氢盐的分泌,使黏膜血流增加,并促使上皮再生,对黏膜抵抗力进行增强,对患者的微循环进行有效改善,并且能够有效地对胃黏膜损伤进行保护,从而能够较为有效地对胃癌前病变以及胃癌进行改善。有相关的报道显示出,康复新液能够有效地对前列腺素E2的释放量进行明显增加,并且对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再生起到有效地促进作用,有效地使胃黏膜微血管能够保持完整性,从而能够快速对受损的上皮细胞进行修复,促进胃黏膜屏障功能地恢复,使其更好的对胃黏膜细胞进行保护[3]。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康复新液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韩 文,王津慧,吴 萍,等.益胃活血颗粒治疗高原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8):627-628.
[2] 李蜀豫,沈元娜,任杰林,等.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27(8):613-614.
[3] 李柏森,姜鹤群,易红梅,等.康复新液防治金黄地鼠放射性口腔粘膜损伤的机制研究[J].四川医学,2009,30(12):1856-1857.
本文编辑:张 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