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向金 黄娟
【摘要】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23/25),高于对照组的68.0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75 8、8.686 4,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383 3,P<0.05)。结论:对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具有较多的优势,值得应用。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
doi:10.14033/j.cnki.cfmr.2018.01.0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1-0119-02
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出现腰腿疼痛、麻木的症状,在疾病发作期患者是难以胜任日常工作的,而生活中也通常需要他人的帮助,且反复发作,当保守治疗难以缓解患者的痛苦时多选择手术治疗[1]。手术疗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将患者的症状减轻,但术后也有出现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可能,医护人员可给予循证护理缓解此种现象,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22例,女28例,
年齡40~80岁,平均(62.97±18.76)岁;突出节段: L4~5为24例, L5~S1为19例,两个节段均有突出者7例;合并疾病:侧隐窝狭窄14例,椎管狭窄6例,软骨板破裂并骨化3例,腰椎滑脱4例;合并内科疾病者9例;单下肢麻痛39例,双下肢麻痛11例;伴有感觉障碍者3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会出现腰背疼痛及下肢麻木的现象,患者难以胜任正常的工作,在生活方面也大都需要他人的协助,且该疾病容易复发,而选择手术治疗也多因为其他保守治疗没有明显的作用,大部分患者对治疗失去了信心。护理人员要告知他们此次治疗方案是适用于疾病状况的,为其手术的医生具有一定的技能,是可以胜任此次手术的;并将同类患者康复的经验向他们介绍。(2)术前训练。在进行手术时患者需采取的体位为俯卧位,然多数患者并不习惯此种体位,为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告知患者在手术前3 d可以进行训练;在手术过后患者不能下床活动,待14 d后才可以进行活动,因而排便需在床上,多数患者很难适应,告知他们也在术前3 d进行训练[2]。
1.2.2 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由于麻醉因素,患者术后6 h内需去枕平卧;术后24 h内伤口出血的概率较大,一旦出现此类现象,对伤口的恢复是没有益处的,为预防此类现象的发生,在术后24 h内告知其要采取平卧位,不可随意移动躯体;但为了使骶骨部免受压力,减少或避免褥疮的发生,在术后应遵医嘱进行翻身,方式为轴线式,隔2小时进行1次[3]。(2)疼痛护理。术后一段时间后,麻醉作用会消失,进而出现伤口疼痛的症状。护理人员要告知他们术后疼痛是难免的,疾病恢复总要做一些牺牲,不要被疼痛打败,如患者疼痛严重,可遵医嘱给予相关处理措施,如镇痛剂;同时向他们解释镇痛药物也不可随意使用,在不能自行解小便的情况是不可以使用的,两次镇痛剂使用间隔时间不应低于6 h[4]。(3)生命体征监测。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有不小的创伤,术后因血容量少出现低血压的概率较大,需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并要求呼吸道顺畅,必要时吸入氧气,注意控制氧流量,应在1~2 L/min。(4)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需放置引流管,不可让其出现滑落的现象,需进行固定;如引流管出现折叠、堵塞的现象是难以起到引流的作用的,可定期对引流管进行挤捏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术后患者有出现活动性出血、硬脊膜破裂的可能,这些可以在通过引流液颜色进行判断,如引流量在100 ml以上,且呈鲜红的颜色多考虑活动性出血[5];如引流液为淡红色,且出现其他症状,如恶心、头痛等,应考虑硬脊膜破裂[6]。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为术后1~2 d,在拔除后需观察伤口是否存在渗血的现象。(5)脊髓神经功能观察。术后72 h需对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深浅反射进行观察,在恢复期还要对双下肢感觉及运动情况进行观察,如肌力改善的情况,有没有出现神经反射不对称的现象,病理反射是否存在等[7]。
1.2.3 功能锻炼 (1)四肢关节锻炼。术后当天指导患者做四肢伸曲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及足背伸跖屈锻炼,但只能在床上进行。视疼痛程度告知其尽量将患肢抬高。长期卧床出现肺部感染的概率较大,为避免或减少此种现象的发生,告知患者需进行呼吸锻炼,如深呼吸、进行扩胸运动;为预防术后出现腹胀、便秘及尿潴留的现象,可按摩腹部,将腹肌肌力增强[8]。(2)直腿抬高锻炼。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抬高从30°开始,至少坚持5 s,以后逐渐将抬高幅度增大,进而将膝关节的稳定性增强。(3)腰背肌功能锻炼。开始锻炼时间为术后5~7 d,采用的方式为支撑法、三点支队法、飞燕点水法,3~4次/d,20~40节/次,最少坚持5 min,但不应超过10 min[9]。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进行比较[10]。护理满意度采取护理部自制问卷的形式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endprint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15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2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2.00%(23/25);对照组满意7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7例,护理总满意度为68.00%(17/2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对比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多选择保守治疗以缓解症状,然该疾病采取保守治疗很难治愈,只是暂时将疼痛、麻木症状缓解,病情反反复复,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带来困扰[11]。当疾病通过常规治疗对症状没有明显的作用时可选择手术,然多数患者由于先前反复的治疗、复发,对手术的疗效也抱着怀疑态度[12],且术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疼痛、感染、脑脊液漏等,针对这些可在围术期给予循证护理,包括:部分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效果产生怀疑,护理人员要告知他们为其手术的医生具有一定的技能,且多数患者通过此种疗法达到了临床治愈;因术后需卧床14 d,不能下床,大小便只能在病床上解决,可在术前3 d开始锻炼[13-15];在手术后24 h内伤口出血的概率较大,要告知患者需遵医嘱进行翻身;同时做好疼痛护理,并注意引流管的色、量,因术后患者有出现活动性出血、硬脊膜破裂的可能,这些可以在通过引流液颜色进行判断,最后查看患者是否出现脊髓神经功能异常的现象;还要告知患者在术后需进行锻炼,这些锻炼方式有四肢关节锻炼、直腿抬高锻炼及腰背肌功能锻炼,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对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具有较多的优势,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冬玲,林涛,吴超英,等.延续护理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12):69-71.
[2]缪洁,赵金彩,安永慧,等.微创手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与并发症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3):1540-1543.
[3]邵长凤.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4):553-555.
[4]陈艳君,杨玲梅,林紫萍,等.综合护理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8):74-76.
[5]陈晓红.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275-276.
[6]王亚萍,王永霞,郑丽娜,等.对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术后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6):74-75.
[7]张莉.对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9):177-178.
[8]陶彧.对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9):185-186.
[9]路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194-195.
[10]陈小雁,林海宁,吴翔燕,等.居家护理对TESSYS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健康促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7):885-888.
[11]方文君.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3):41-42,59.
[12]于文红,庞克慧.疼痛和情绪管理结合康复路径指引在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8):708-710.
[13]靳士英.循证护理在穴位按摩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0):94-95.
[14]姜伟.循证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癥手术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8):85-87.
[15]乔建华,黄杰.循证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7):1915-1916.
(收稿日期:2017-05-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