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综述

2018-02-06 23:21张霄宇柴慧敏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驱动战略研究

张霄宇,柴慧敏

(1.中国人民解放军73848部队,安徽 芜湖 241206;2.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创新发展理念更是位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不言而喻。目前,创新已成为决定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世界各国都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创新。创新驱动也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的高频词汇和研究焦点,系统梳理有关理论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化对创新问题的理论认识,从而更好地以创新引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

一、国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主要从内涵特征、价值意义、实现路径、实现领域、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特征

对创新驱动内涵的把握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的创新驱动仅指科技创新,洪银兴提出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驱动的创新应该主要是科技创新,其他方面的创新则是围绕这个核心形成创新驱动系统[1];刘志彪将创新与学习模仿相对应,把创新驱动定义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引擎,从主要依靠技术的学习和模仿,转向主要依靠自主设计、研发和发明,以及知识的生产和创造[2]。广义的创新驱动不仅包括科技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肖文圣认为我们既需要“硬创新”方面的科技创新,也需要“软创新”方面的国家创新制度,“硬创新”是根本,“软创新”是保障[3];任保平等强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是一种综合创新,是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战略创新和文化创新所发生的综合协同作用[4]。在创新驱动的特征方面,张来武认为创新驱动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是打造“先发优势”的发展,是由企业家驱动的发展[5];刘志彪强调从后发优势到先发优势转变的逻辑理解创新驱动,同时认为创新驱动并非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相对立,创新驱动并不意味着要素投入的减少[6]。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价值意义

国内有关创新驱动发展价值意义的既有研究包含从学理层面把握和联系中国经济发展现实分析即实践层面两种主要方式。学理层面,张来武援引熊彼特的观点,认为创新通过对生产要素的重组优化来克服要素驱动所无法解决的报酬递减和稀缺约束两大难题[7];林毅夫提出在生产要素、产业结构、技术、制度四大经济增长决定因素中对实践操作意义最大的就是技术,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因则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的不断升级[8]。实践层面,学者们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新常态、中国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角度入手进行了探讨。韩璐根据中国经济发展中体制、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禀赋条件的变化提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应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9];蔡达峰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更多地依靠知识和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生产力或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式,摆脱对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消耗的依赖[10];黄剑等基于对新常态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增长桎梏分析,探讨了创新驱动对于转型调整及经济增长的意义[11];白津夫等认为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而互联网革命正推动全球进入创新大时代[12];陈波认为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发展方式转型,从而实现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社会进步、环境提升,使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才能为中国梦夯实基础[13];凌捷认为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创新起着关键变量的作用,它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促进供给与需求平衡[14]。此外,赵峥从提升城市内涵[15]、平章起等从规避中等收入陷阱[16]、樊继达从提升国家竞争力[17]、程恩富等从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18]等角度阐明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价值意义。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

不少学者论及了当前中国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阻力,辜胜阻提出制约创新的四大瓶颈,即“动力不足,不想创新”“风险太大,不敢创新”“能力有限,不会创新”“融资太难,不能创新”[19];张蕾从文化层面强调保守退避、耻于竞争和明哲保身的传统小农思想严重制约着创新驱动的发展[20];李东兴则指出体制创新困难重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创新动力不够、创新行为缺乏金融支持、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五大现实困境[21]。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上,一些学者主要从市场与政府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市场层面,陈宇学强调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并对企业家精神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产学研协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用户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22];林毅夫认为产业、技术、产品的最优结构水平内生于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应当遵循比较优势确保企业具有自生能力并根据要素禀赋结构变化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此,必须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好市场的价格信号作用[23];洪银兴提出由于科技创新的源头主要是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因此创新需要大学和企业的协同,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协同[24];路甬祥认为,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内在要求[25]。政府层面,吴春雷认为应当注意区分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的边界,避免政府自利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战略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和宏观环境[26];吴建南等提出从价值重塑、权力下放、权力制约、能力建设、考核监督等方面重塑政府[27];陈波借鉴英国学者弗里曼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指出政府应当通过科技创新政策来构建完整的创新生态,应加大基础科研投入力度,并综合运用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工具推动创新[28];林毅夫提出政府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具有收集和传播信息、协调、对企业进行外部性补偿的作用[29];马一德从知识产权保护[30]、孙兆刚从金融体制创新[31]、杨继明等从科技管理体制[32]等具体政策工具着手,分别提出了推动战略实施的可行措施。

在市场与政府两个层面之外,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阐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路径。创新文化方面,黄宁燕等认为适宜的科技创新文化是培育创新的土壤,只有积极的创新文化,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33];陈宇学提出营造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构造多元教育体系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改进评价和激励机制、推进大学科研院所改革等具体的创新文化措施[34]。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赵兰香提出人才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根本,应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主,让创新活力充分涌现[35];蔡兵提出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36]。创新模式方面,刘志彪提出实施服务业全球化战略,用全球眼光建立全球化的高端产业平台,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中国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资源配置、利用和整合能力[37];甘文华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放式创新逐步取代封闭创新模式,在企业内部和外部配置和运用创新资源日益成为企业创新的新模式[38]。系统创新方面,陈曦建议确立协同合作的创新主体系统与协同运作的创新方式系统,集中力量搭建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完善创新评价运行机制、创新政策保障机制[39]。

(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领域

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领域,一些学者主要是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视角来分析提高产业或地区的发展,是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贯彻和运用。产业研究方面,张银银等分析了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和路径[40];李梅将中国的产业政策分为数量扩张型、质量提高型、创新驱动型三个阶段,认为国家创新驱动型产业升级政策对于增加产业创新能力、加速产业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41];张珂鸣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探讨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问题[42]。区域研究方面,吕薇等提出建立区域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总结出中国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地区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同时也提出了发展建议[43];徐明华等对浙江省[44]、刘凤朝等对东北老工业基地[45]、张平等对上海市[46]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本地区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评价体系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质量的检测离不开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原则方面,陈曦强调软指标与硬指标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一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47];洪银兴认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发投入标准是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并提出了衡量区域或企业创新的三个定性标准[48]。也有部分学者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具体国家、地区或行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胡婷婷等以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三级指标对美、中、英、德、日五个国家的创新度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中国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49];黄锐等设计了包括科技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3个一级指标以及13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的创新驱动发展指标体系,并对北京市2005—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50];刘焕等构建了省级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包含创新能力、创新资源、协同创新、区域创新体系、治理绩效等一级指标及一系列二级指标[51]。

二、国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概念,但无论是从理论层面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还是从政策层面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探讨,均形成了相当丰富的成果。

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并将创新分为五种情况:一是引入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性,二是采用新技术,三是开辟新市场,四是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五是产业的重新组织。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强调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创新意味着毁灭,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迈克尔·波特则站在国家发展阶段角度率先提出创新驱动的概念,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将国家经济发展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四个阶段,并提出了一个从企业到产业再到国家层面建立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框架,涵盖对生产要素、需求、支撑产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机会、政府等条件的分析。

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亚当·斯密认为发明和技术变革是创造国民财富的重要因素,而发明来自于劳动分工。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利润动机和外在的市场竞争使得资产阶级必须不断改进生产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即不断进行创新。古典经济学家们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创新的概念,但对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有了初步认知,然而,这种认知是宽泛的且以定性为主的,仅仅将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来看待。以哈罗德-多马模型为开端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条由外生经济增长到内生经济增长的演进道路,对技术创新的理解也逐步深入。著名的索洛模型证明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资本增长率、劳动力增长率以及资本和劳动对产量增长的相对作用程度,还取决于技术进步,甚至强调增长的源泉是技术进步。索洛还提出了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索洛残差法”,而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就等于技术进步率。以阿罗“干中学”思想、罗默知识溢出模型、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强调经济持续增长是经济系统中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并认为技术(或知识)、人力资本产生的溢出效应是实现持续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罗默、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进一步研究了产品品种增加及产品质量升级等技术进步类型[52]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凸显了熊彼特“创造性破坏”思想[53];阿基翁和霍伊特探讨了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认为寻求垄断租金是研究与开发进而是经济增长得以持续的重要动力[54]。

以上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并将技术创新内生化,探讨了市场结构、知识溢出、人力资本积累、分工演进等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制度创新是西方创新理论研究的另一条主要路径。以诺斯、戴维斯1971年共同著作的《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为标志,他们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特别是有效的产权体系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以专利保护为代表的制度创新通过提高私人收益率为技术创新提供激励,制度创新决定了技术进步。以弗里曼为代表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以国家为基本单元,注重政府政策、企业研究开发、产业结构、教育培训构成的有机体系对国家创新能力与国家间竞争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综合技术、企业、产业、制度等多种要素且实践指向性较强,日益受到西方理论界和政策领域的重视。理查德·纳尔逊等比较了美国、日本、英国等15个国家资助技术创新的制度体系,指出现代国家创新体系包括制度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大学、政府基金、规划机构等[55]。经合组织(OECD)《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1997)将国家创新体系定义为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其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近年来,西方各国政府不断发布创新报告或中长期规划,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指引,以国家战略形式提出了建设“创新国家”的目标,如英国政府的《十年科学与创新投资框架》(2004)、《创新国家》政府白皮书(2008),美国政府的《科学与国家利益》报告(1994)、《美国国家创新战略》(2009,2011,2015)等,均是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在现实政策领域的具体实现。

还有学者从经济学、传播学等学科甚至企业家精神、收入分配结构等角度对创新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微观层面的探究。如彼得·斯旺运用微观经济学工具分析了工序创新、产品创新、定价创新的不同特性,探讨了网络效应、集群、消费者类型等对创新的影响[56];罗杰斯从传播学出发提出创新扩散理论,将受众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落后者五类,将扩散进程分为知晓、劝服、决策、证实四个环节,提出了创新扩散S曲线[57];德鲁克提出创新等同于企业家精神的观点,企业家的本质就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系统创新,分析归纳了创新的七个来源并从具体战略上指出企业应当如何实现创新[58];Zweimuller和Brunner指出,由收入分配差异造成的居民实际购买力差异,通过市场价格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影响需求市场的形成,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改善能够促进创新水平的提高[59]。

三、对国内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从当前国内外研究来看,学者们已经对创新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科学内涵和价值意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达成了创新是经济增长重要源泉的理论结论和必须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结论。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上,国内学者大多从宏观的创新体系建构、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体制改革、财政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国外学者则对微观领域的市场结构、消费者类型、收入分配结构、企业家精神等因素给予了较多关注。

然而,目前的研究仍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模式需要进一步强化,尽管有不少学者将马克思视作创新思想的重要源泉,但是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进行创新研究,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我们党提出的重大科技创新思想、发展战略、发展实践的系统研究较为匮乏。第二,在具体研究方法上,目前的研究方法仍显陈旧,特别是国内研究中,除创新评价体系研究的实证性、政策性较强外,大多数研究仍然以宽泛的宏观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实证研究的检验,且可操作性较差难以直接运用于政策实践。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但应当注意中西之间制度、文化以及发展阶段上的差别。第三,国内对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政府职能的研究成果较少,目前所见的较高质量的研究仅有吴春雷的《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政府职能定位》,吴建南、张攀的《发展完善效能建设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及一些对特定地域或外国政府职能经验的研究,其余研究往往仅将政府职能作为其对策建议的一部分予以简述,或是仅关注基础研究投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某一项具体政府职能或政策,可见与政府职能本身的极端重要性相比,既有研究在深入性和全面性上还亟待加强。

[1][24][48]洪银兴.关于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的若干重要概念[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5).

[2][6][37]刘志彪.从后发到先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J].产业经济研究,2011,(4).

[3]肖文圣.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及驱动力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3).

[4]任保平,郭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J].学术研究,2013,(2).

[5][7]张来武.论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3,(1).

[8][23][29]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9-12,109-121,122-125.

[9]韩璐.要素禀赋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5.

[10]蔡达峰.深刻理解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意义[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

[11]黄剑,黄卫平.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与转型调整[J].江淮论坛,2015,(6).

[12]白津夫,刘中伟.经济新常态亟须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4).

[13][28]陈波.论创新驱动的内涵特征与实现条件——以“中国梦”的实现为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14]凌捷.供给侧改革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7).

[15]赵峥.科技创新驱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3,(3).

[16]平章起,李伟.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风险需要创新驱动发展[J].理论学刊,2013,(5).

[17]樊继达.创新驱动引领中国迈向经济强国[J].行政管理改革,2014,(7).

[18]程恩富,程言君.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J].江苏社会科学,2013,(1).

[19]辜胜阻.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转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6.

[20]张蕾.中国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探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1]李东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22][34]陈宇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117-152,273-276.

[25]路甬祥.求真务实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J].中国科技产业,2013,(10).

[26]吴春雷.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政府职能定位[J].云南社会科学,2015,(6).

[27]吴建南,张攀.发展完善效能建设推进创新驱动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15,(18).

[30]马一德.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J].中国法学,2013,(4).

[31]孙兆刚.创新驱动战略与金融创新协同发展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2).

[32]杨继明,冯俊文.从创新治理视角看我国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走向[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

[33]黄宁燕,王培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度设计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3,(4).

[35]赵兰香.人才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根本[J].成才之路,2014,(7).

[36]蔡兵.马克思创新思想中国化的最新发展——全面理解习近平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列讲话精神[J].岭南学刊,2015,(4).

[38]甘文华.创新驱动的四重维度——基于方法论视角的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3,(1).

[39][47]陈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2013,(3).

[40]张银银,邓玲.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机理与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13,(5).

[41]李梅.我国创新驱动型产业升级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42]张珂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43]吕薇等.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度与政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2-77.

[44]徐明华等.浙江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228.

[45]刘凤朝等.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69-127.

[46]张平等.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海经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31-156.

[49]胡婷婷,文道贵.发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比较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2).

[50]黄锐,任锦鸾,张殊,黄欣竹,王晶.创新驱动发展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6,(8).

[51]刘焕,胡春萍,张攀.省级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监测评估——一个分析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8).

[52]Romer.Capital, Labor and Productivity[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Microeconomics,1990,(2).

[53][美]格罗斯曼,赫尔普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M].何帆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1-90.

[54]Aghion P,Howitt P.Endogenous Growth Theorg[M].Cambridge:MIT Press,1998.3-105.

[55]Nelsom R.National nnovation Systems:A Comparative Analysi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3-23.

[56][英]斯旺.创新经济学[M].韦倩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3.32-158.

[57][美]E.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唐兴通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175-186.

[58][美]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8-218.

[59]Zweinuller J and Brunner J K.Innovation and Growth with Rich and Poor Consumers [J].Metroecnomica,2005,(2).

猜你喜欢
驱动战略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