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远梅
为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政民生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洪湖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主动作为,深化改革,着力提升基层民政民生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洪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定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方略,明确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目标任务,为推进新时代民政民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我们坚持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民政工作在新时代担负的历史使命,为此,要更好地发挥民政在民生保障中的兜底作用,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短板;更好地发挥民政在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中的基础作用,提高基层群众自治、城乡社区治理和社会组织管理水平,推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好地发挥民政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作用,在养老、防灾减灾、区划、地名、婚姻和殡葬等方面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更好地发挥民政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支持作用,维护好重点优抚对象和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密切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凝聚强大力量,不断谱写新时代洪湖民政的新篇章。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四个到位” 建设“四个民政” 全面提升基层民政民生工作的意见》,旨在将党的十九大关于民政民生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第一,把握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以压实乡镇区办事处民生职责为重点,以优化民生服务资源配置为手段,全面提升市、镇(乡)、村(居)三级为民服务能力,构建创新、服务、法治、阳光“四个民政”的大民政新格局,推进体系、机制、功能、保障“四个到位”,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把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爱民为民利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高效服务,努力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在民政民生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投入,加强市、乡(镇)、村(居)民生服务阵地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构建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民政民生服务体系。三是坚持方便快捷,优质高效。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的改革力度,大力推进便民利民体制机制建设,最大限度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赢得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四是坚持创新引领,法治保障。回应民众关切,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领域、社会各界最关注的环节推进改革创新,推动民政事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快法治民政建设,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第三,把握工作重点。一是加快建设创新民政。以深化民政改革创新为抓手,持续推进养老服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优抚安置等重要领域改革,构建起政府、部门、社会、市场共同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大格局。二是加快建设服务民政。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基本原则,推进市、镇(乡)、村(居)三级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实现社会救助体系化、社会福利社会化、慈善事业制度化。三是加快建设法治民政。健全完善地方民政政策制度体系,促进办事流程和办事结果透明,确保全市民政事业沿着法治化轨道健康发展。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民政重大决策的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四是加快建设阳光民政。督促民政部门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安全管理第一责任、兜底基本民生保障责任,集中精力抓好民政系统标准化建设和行业规范整顿,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党的十九大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必须保持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定力、耐力、活力,全力贯彻中央、省委和民政部对民政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争取一年见成效,到2018年底在全市初步形成工作标准化、队伍专业化、手段信息化、管理规范化的民政民生工作新格局。
一是推进体系到位,完善服务平台。提升三级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市、镇(乡)、村(居)三级政务服务中心作用,实行“一站式受理”“一口式办结”的工作机制,提供证照全程代办服务。壮大四个服务队伍,整合民政、人社、计生和信访等工作力量,每个市直部门配备2名民生联络员,每个乡镇配备6名民政民生服务专干,每个村配齐3名村级民政协理员,每年招聘1000名民政志愿者队伍。优化“四个流程”服务制度,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暨“放管服”制度改革,实现“一次办好”。建立健全一次性告知、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和自助服务,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多样化服务。
二是推进机制到位,建立关爱制度。建立“四类对象”联系制度。动员全市财政供养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困境儿童、散居孤儿、留守老人、农村贫困大学生等四类对象实行包扶制度,与包扶对象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真心实意和特困群众交朋友、问冷暖,用真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建立“四个专项基金”关爱制度。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困难群众救助基金、农村贫困大学生资助基金和留守老人关爱基金,用爱心关怀特困对象,通过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温暖。
三是推进功能到位,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乡社区和农村老人儿童快乐之家建设。结合基层党建“整县推进”工作,按照城镇新建社区不少于1000平方米、农村社区不少于500平方米的标准新建一批社区;在每个行政村村委会建设中规划50至150平方米房屋面积用作老人儿童快乐之家。加快殡葬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整体规划、全面管控、分期征地、城投出资、分期实施的方式将乌林故园建成园林式城市公益性公墓;对峰口殡仪馆和燕窝殡仪馆提档升级;在每个行政村规划建设1处农村生态公墓,满足常住人口30年骨灰安放需求。将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纪念园与沿江公园、环湖绿道工程统筹规划,形成沿江、沿湖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按照一镇一院要求,加强城乡福利院基础设施建设,用3年左右时间,即到2020年底,全市城乡福利院全部实现提档升级达标。
四是推进保障到位,加快政策落实。今后2至3年,我们将确保民政支出达到财政总支出的13%以上。落实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标准,根据“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原则,发放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和工作经费。落实各类特困对象救助标准,加大优抚对象“解四难”政策落实力度,将农村低保救助标准提高至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建立特困供养对象中重度精神病患者集中养护制度,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24小时救助管理。落实养老床位补贴制度,凡经民政部门许可的民办养老机构,新建机构每张床位给予不低于1500元、改造和租赁用房每张床位给予不低于1000元一次性建设补贴。明确补贴对象、标准和方式,提高全市养老服务水平,向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发放每人每月100元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