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辩证方法论探究

2018-02-06 18:57秦晶晶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辩证法方法论矛盾

秦晶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一、方法与方法论的涵义

从词源角度看,“方法”在《词源》中的含义包括有“办法”、“方术、法术”、“量度方形之法”等诸多涵义。在《方法大辞典》中,方法意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应用的行为方式、程序及手段的总和。方法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沿着正确的道路或方法运动。在主观认识客观的活动中,是指获得、收集、整理关于对象的经验材料以及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的方法。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是指对某一对象进行现实的物质变革的方式。在科学研究中,是指借助于思维取得新信息、新成果的方式和手段”。在《哲学辞典》中,“方法是人们认识、改造世界所应用的方式和手段”。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来对方法进行定义,即方法就是人们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采用的方式、程序、准则、线路以及工具、手段和途径的总和。

对于我们所使用的方法加以说明、论证,以便让他人明了且信服其效度,就是方法论——方法的原理或理论。

方法论具有双向的指向作用,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在理论和实践双向互动中起着中介和桥梁的作用。方法论有两个指向:一个是指向理论,它是将具体的实践活动和感性认识进行理性的归纳总结和概括,使其抽象出科学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性认识;二是指向实践,使得以归纳总结的理性认识、理论或方法对具体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从而解决具体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或困境。这两个指向可以总结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相对应的,一方面方法论是经验方法的理论总结,其转化为科学的方法去指导社会实践;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充实着方法论理论,并检验方法论理论的科学性,这就使实践与理论之间的交互通道打开,为方法论理论的实践应用具有了现实性。

二、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概述

我们分析马克思的社会科学方法,包括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两个方面。搜集并占有资料和分析资料是马克思研究方法包含的两种途径。只有充分的占有资料才能分析资料,因而搜集资料是分析资料的前提。实践中常用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深入观察法、调查访谈、历史文献法等。在使用中将根据研究对象的情况和研究需求选择是将上述方法单独使用还是合并使用。在占有资料、获得资料后,要对资料做进一步的分析整理,资料收集好了之后,才能凸显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在实践中经常使用的分析资料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

研究方法的两个过程完成后,方法论的使用将进入叙述方法。叙述方法顾名思义就是用论述、叙述的形式将研究分析的结果表达出来,一般也被称之为撰写报告的阶段。叙述的方式有多重类型,如根据逻辑顺序叙述或根据研究过程时间、重要性来进行叙述。

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从过程来看是正好相反的。研究方法从具体抽象出一般,从现象中分析出本质,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叙述方法是将研究的结果进行梳理总结并以理论的形式表述出来,这是一个一般从抽象到具体、从事物的本质到现象、将理性认识应用到实践去指导实践的过程。

三、马克思方法论之辩证法

根据恩格斯的说法,“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对于方法的阐述和理解是抽象的,基于一般规律的原则规律的总结,并非是具体、零散方法的表述。因而,马克思相关方法论的哲学理论就体现了其方法论的思想。

马克思对辩证法的表述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在马克思学说中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结构与形式,而生产关系将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生产力的发展将决定其对生产力的发展是起促进还是阻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双向互动、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由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力,二者构成了社会矛盾之一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对社会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由此可以看出这两对社会矛盾并非是单向、机械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应该是交互或相互作用的关系。这里便有辩证方法论的应用和体现。

辩证法的前提是预设了一个整体或统一体。将两个相互关联的物放置在了一个大的整体当中,这个整体具有如下几个特性:(1)内部复杂性:整体内部差异性和同一性共存,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分-合-分”的对立统一中不断进化发展并形成一个复杂的整体。(2)差异性易转化为矛盾性:整体内部的差异性在某些条件下可能会演变成矛盾或冲突,事物的发展的过程就是在矛盾的推动下不断前行的。(3)发展性:从矛盾性可以推导出来事物是在矛盾和冲突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变化,变化发展推动螺旋状的上升,因而整体是动态前行的发展趋势。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动力。

辩证法用发展的视角看待研究对象。马克思认为,过程理论和发展理论是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原因。一方面辩证法表明了现存事物存在的合理性,替现存事物搽脂抹粉,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美丽;而另一方面辩证法也论证和表明了现存事物最终走向灭亡的可预见性最终结果。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革命论的有力论证武器。

矛盾论可以看作辩证法的灵魂,因为辩证法是把握事物的内在矛盾,使其运动和变化。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主因,甚至外部原因也要通过内部因素或内部矛盾发挥作用,因而在对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变迁的研究中,内部矛盾的研究会增强,相对应的外部矛盾的研究会弱化。内部矛盾在事物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即“分-合-分”,内在矛盾的对立为“分”,矛盾解决或者整合为“合”,发展中产生新的矛盾,以此循环往复,这是一个不断连续发展的过程。对立和整合之间的结合和平衡是辩证法试图寻求的目标,因为在辩证矛盾的发展中,片面强调矛盾的对立,忽视辩证过程中的统一,容易激化矛盾,走向战争、分裂或无政府主义;相反,如果过度强调统一性,则有可能夸大集合的效用,忽视个体或个性的发展。

四、马克思辩证方法论的意义

马克思的方法论指导我们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以马克思辩证方法论为基础,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我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解决社会实践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导向。

马克思辩证方法论的整体性原则也称为系统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用整体、系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存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要树立全局的观念并充分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等。发展观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运动与发展,事物是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去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孤立、静止的眼光去看待社会问题,在分析社会问题时应该在具体的社会发展条件、具体的时境下去具体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情境的条件去分析问题,往往得不到正确的答案。矛盾论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不仅要关注到事物变化发展的外在条件,更要关注事物的内在发展因素,事物的内在发展因素是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要在事物的分立统合中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

猜你喜欢
辩证法方法论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对矛盾说不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UAF的方法论意义
抓改革落实,习近平的十大方法论
转诊率下降背后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