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发展逻辑与智慧启示
——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视角

2018-02-06 18:57魏振英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特色

魏振英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山东 聊城25200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中国本土化的过程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指导下,实现了从富国到强国,引起全世界瞩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创新也将与时俱进、永无止境。

一、理论创新指引改革开放伟大征程

理论创新来自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成果将引导新的实践创新。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积极互动中,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继续发展。科学理论的价值就在于回答时代课题和推动实践发展,这种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始终贯穿于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党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提供了根本指导。邓小平理论指引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采取“不争论”态度,解决了过去因为争论而干扰改革进程的做法,科学地回答了改革过程中姓社姓资的问题,通过反向定义和逆向思维来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从制约生产力发展的要素,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创造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实践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改革开放发展的航向,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由此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发展失衡、分配不公、理想信念缺失、腐败滋生、党的领导弱化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组长,运用新战略指导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避免“颠覆性错误”的出现,真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为我们党新时期掌握伟大的斗争、伟大的工程、伟大的事业和伟大的梦想提供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的历史梳理

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阐明其历史轨迹和发展逻辑,并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典范范式。

(一)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中国再次面临着历史性的重大转折。邓小平同志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取得了重大转机,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对于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犹豫和困惑,总结实践经验,重新恢复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方面相对落后的国家,对于一些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科学回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创造性和独特性的贡献。党的十五大正式确认党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主要创始人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发生了剧烈变化、苏联解体,在国内,如何对待新社会阶层是否能入党的问题,成为了能否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大是大非问题,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如何根据世界形势、国情和执政党的新变化,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党面临的紧迫任务,因此,“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党建党的基础、执政基础和力量源泉。

(三)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十六大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又带来了发展后的诸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生态严重破坏、贫富差距拉大、群体性事件增多等,特别是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凸显了科学发展的紧迫性,在仔细总结世界各国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如何解决好城乡差别、区域发展差距,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成为我们亟待反思和解决的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并进一步回答出科学发展的提出原因、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时代问题,如何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到底要坚持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此同时,执政难题的客观存在,党的四大风险、四大考验、反腐败斗争、党风廉政建设,道路依然任重道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住了新时期的新情况,凭借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坚强的责任感,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开创了新的局面。十九大报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中国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振兴,就必须在推进历史的逻辑和推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前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蕴含在这四十年理论创新的发展逻辑中,只有不断总结,才能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不断开创新局面。

(一)前提基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中蕴含着强大的自我革命力量,彰显了持久的内生创造力量,实现自身的与时俱进,不断放射出真理的光芒。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但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历史实践证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我们的革命和建设才能顺利推进,否则我们就会迷失方向,走入歧途。

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找到了自己的时空坐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对“历史的终结”和“马克思主义的破产”等各种思潮的冲击,中国一直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谱写新篇章。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社会主义不但没有失败,反而显现出生机,我们选择的这条路使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中汲取能量,不仅守住了社会主义的强大阵地,而且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中国对社会主义的实践与探索由坚守转为了引领,写出了21世纪“中国版”的科学社会主义。

(二)宏观定位:准确把握时代主题

理论创新是时代的召唤。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时代课题科学回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模式,正是这些理论创新的成果,实现了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创立,就在于敏锐地洞察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势,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建立在对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的敏锐把握和科学分析,充分把握党的先进性,科学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也是根据时代要求进行理论思考,科学地回答“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回答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构建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形态。

(三)思想先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思想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国际共运史的发展表明什么时候坚持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就能永葆生命力,而固守僵化教条,必定遭受挫折,苏联前车之鉴,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亦是如此。作为我们党思想路线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从思想解放到理论创新,再到改革发展,已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阶段新航程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表明,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才能摆脱“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克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表现出强大的创造力,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打破了姓资姓社相互对立的思维方式,突破了对计划经济的崇拜,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克服了姓公姓私给我们造成的混乱,打破了所有制的崇拜,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给经济带来了活力和动力。一次又一次解放思想,化解了改革开放的思想障碍,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置身新时代,我们面对的形势和挑战更为严峻,只有思想进一步解放,才能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找准问题的症结和着力点,全面深化改革、以创新思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四)力量源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反映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基础上,制定了“三个有利于”价值判断标准;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抓住了人民群众最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才提出科学发展观,正是为了让改革的成果越来越公平地造福于人民,才有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深刻阐发。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从签下生死状的小岗村农民到敢闯敢试的企业家,从奋斗在一线的普通职工到各行各业的专业性人才,人民群众始终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是改革开放的助推者和实践者。我们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无不来自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和智慧,因此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把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如何更好地为人民的福祉,作为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取向,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五)鲜明主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前后相继又与时俱进的,这些理论成果的共同主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天上掉下来,而是来自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党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历次党代会的主题都是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也在不断推进和发展。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