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红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研究生部,云南 昆明 650111)
进入新世纪以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云南省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云南文化建设的速度相对缓慢,文化建设仍显滞后,满足不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云南省保山市以创新拉动转型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发展的成功道路。以云南省保山市,特别是昌宁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开座谈会、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等方法,深入研究保山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构建云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乡镇及街道办事处、873个村、40个社区,总人口257万,世居少数民族12个,占全市总人口的10.6%。保山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厚重,区位独特,但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是西部地区典型的边远贫困山区市。
课题组在深入实地调研的同时,向保山市,尤其是昌宁县的各级领导干部、城乡群众、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随机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对来省委党校就读的学员发放问卷150份。由于学员自云南省各地区,均为当地政府官员,更加了解所在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的数据具有广泛性、普遍性、针对性和真实性。
保山市地处云南省西部边陲,内与大理、临沧、怒江、德宏等州市毗邻,市政府所在地离省会昆明498公里;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市域总面积19637平方公里,92%是山区,辖隆阳区、腾冲市、施甸县、龙陵县和昌宁县72个
保山市的文化建设是云南文化工作的一个缩影。特别是2011年5月,保山市被确定为云南省唯一的一家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这为保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全市紧扣“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宗旨,按照“全面达标、重点突破、突出特色、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思路,以“创新拉动转型发展”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保山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常态化、多样化、数字化、公开化、均等化”,圆满完成创建任务,符合国家验收标准,为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乃至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示范。刘云山、王岐山、李源潮、刘延东、汪洋、李长春等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到保山市视察文化创建工作,对保山市在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惠民上取得的经验特别是“大村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示在全国推广学习。国家文化部在昆明市召开“全国首届村级文化建设座谈会”,将“大村经验”作为“云南经验”向全国推广。保山市被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4部委表彰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保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先后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表彰为“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保山市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表彰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
1.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开展文化工作“一把手”工程。各级党委、政府把文化作为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群众凝聚力,增强县域经济软实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认真抓落实。昌宁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民宗局局长任副组长,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昌宁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昌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全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签订目标责任状,严格督查考核制度。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代表县人民政府与13个乡镇主要领导签订了示范区创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分解和细化任务。同时,县人民政府将创建工作纳入对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考核管理体系,年终考核兑现。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创建工作督查组,制定下发了《昌宁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督查方案》,定期不定期对创建工作的责任单位、领导班子参与和组织创建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期间,随机发放创建工作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测评表1000余份,对薄弱环节及时引导、加以整改,并将督查结果及时通报。
紧紧围绕“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目标,全面实施“文化惠民服务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丰富多彩,积极实践具有云南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文化乐民:各项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市70%的村(社区)实现了“天天有歌舞”,100%的村(社区) 实现了“月月有电影”,65%以上的村(社区)实现了“季季有比赛”和“年年有演出”,全市基本实现“家家有电视看”的目标。“文化乐民”在保山城乡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
2.文化育民:加强公共图书馆和农家书屋建设,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切实加强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和农家书屋建设,实现了913个村(社区)农家书屋全覆盖,全市公共图书达270.3万册,人均1.06册。开展读书活动10306场次,参与读书27.63万人次,进馆72.45万人次,实现了“人人有书读”的目标;
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确定了“机关读书月”“青少年读书月”“老年读书月”“企业读书月”和“乡村读书月”,提出了“每人每月进一次图书馆、读一本书”的全民读书目标。
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依托,全面建设“农文网培学校”。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通过整合文化教育资源,利用各级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和村组文化室为教室,聘任相关单位人员为辅导员,采取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文化科技讲座、现场教学、流动培训等多种教学方式,紧紧围绕“三农”需要组织培训。目前,已建成“农文网培学校”市级总校1个、县(区)级总校5个、乡(镇)级学校72个、村(社区) 级分校379所,完成新配设备502所,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市、县(区)、乡(镇)、村(社区) 四级联动的网络,为群众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条件,为群众接受电脑操作技能培训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3.文化富民:文化与产业结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重点利用地方特有的文化资源,切实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包括翡翠、黄龙玉、玛瑙、永子、圆角背幺等,取得了可喜成效。全市73项“非遗”保护项目实现了“生产性保护”,从业人员近3.75万人,年收入达6.8亿多元。腾冲市中和镇大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文化产业合作社”,下设石材、刺绣、农家乐、农民演艺产业分社,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定合作社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发展方向和经营范围。在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的引导下,石材产业快速发展,从事石材加工的户数达100多户,年产值460万,收入达240万元;刺绣产业迅速兴起,从业妇女每月可增收3000多元,少的每月也可增收数百元。鼓励村民自办文化产业实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合作社,积极打造一村一品的文化旅游品牌,使之成为实现文化富民目标的创新之路。
1.大力实施标志性公共文化项目建设工程。多渠道筹资8亿多元,切实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结合保山历史文化和现实需要,重点建设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滇西抗战纪念馆、保山历史名人馆、保山大剧院、保山新闻传输中心、腾冲文治广场、保山永子围棋馆、松山抗战大遗址公园、公路博物馆等9大标志性公共文化建设工程,大大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提升了保山文化名城形象。新建昌宁县图书馆和施甸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对原有的一大批馆(站)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市、县(区)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乡镇(街道) 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设置率均达100%,并建成“乡(镇)情展室”56个。
2.全面推进村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在国家没有硬件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的情况下,全市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1亿多元,在913个村(社区)多形式建成了综合文化室和一大批自然村级的文化大院,建成918个农家书屋、881个电子阅览室、232个“村情展室”,为实施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奠定了坚实基础。
3.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昌宁县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在中央扩大内需项目支持下,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占地1000平方米以上,拥有业务用房300平方米以上,乡镇情展室50平方米以上。抓实村(社区)综合文化室建设。124个村(社区)均已挂牌成立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150个自然村利用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及片区党支部活动室建设项目整合建成了文化院。124个村(社区)及柯街农场均建有20平方米以上的农家书屋。
示范文化站、文化惠民示范村、市级社会文化示范单位和免费开放服务示范单位的建成,从不同角度探索了文化建设服务的新路径,总结了经验,打造了亮点,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1.示范文化站:实现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和跨越式发展。按照国家《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标准》,以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常态化、多样化达标服务的示范,促乡镇文化转型发展,彻底改变了过去消极被动建设“火柴盒”式的小文化站的局面。72个乡镇文化站中,共建成35个示范文化站。在示范文化站中又选取芒宽、潞江、芒棒等15个文化站作为重点示范文化站建设。例如,隆阳区芒宽乡文化站占地88.6亩、远景规划600亩,目前直接投资已达1100多万元,总投资约3000万元,建成了含傣族小乘佛教的奘房、彝族特色的钢架牌坊、灯光篮球场、傣族泼水广场、文艺表演舞台、乒乓球桌等设施,集体育运动、文艺表演、科技博览、民俗风情、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新型文化综合体”,为乡(镇) 文化站转型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2.文化惠民示范村:积极探索村级文化建设新路径。认真总结推广“大村经验”,制定实施了《村级文化建设十条指导性标准》,围绕“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搞服务,以文化建设统领新农村建设,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推出了中和镇大村、固东镇江东社区、象达乡朝阳村、蒲川乡米果村、田园镇龙泉村等文化惠民示范村的新模式,提供了示范借鉴,建成了第一批53个文化惠民示范村。
3.社会文化示范单位:促社会文化繁荣发展。建成了6个市级社会文化示范单位,其中,保山市检察院是机关文化示范单位、保山市老年大学是老年文化示范单位、保山学院是校园文化示范单位、保山市第五小学是校园文化示范单位、保山金马中运有限责任公司是企业文化示范单位、保山监狱是监狱文化示范单位。保山金马中运有限责任公司投入专项资金200多万元,配备了LED电子显示屏、摄像机、移动导播台、活动舞台车等设备,修建了多功能文化大厅,组建了专业服务队伍,成立了保山易东汽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4.免费开放示范单位:促免费开放服务工作全面落实和优化提高。市、县(区)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率先抓好落实,搞好示范。目前,共建成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3个市级示范单位和隆阳区图书馆、文化馆,腾冲市图书馆、文化馆、国殇墓园、和顺图书馆,龙陵县图书馆、文化馆,昌宁县图书馆、文化馆和施甸县图书馆等11个县(区)级示范单位。
1.增加编制,强化培训,建强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文化专业队伍。市级公共文化单位都增加了人员编制,确保业务人员超过职工总数的70%;县(区)级公共文化单位的人员编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确保业务人员超过职工总数的80%;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均超过了3人,最多的站达到7人;913个村全部配备了1名以上财政补助的文化专干(总指导员);统一安排,分级落实,构建了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全市各级公共文化单位积极招聘文化志愿者,充分利用文化志愿者壮大力量,目前正式登记在册的文化志愿者1034名。昌宁县图书馆新增编制4名、13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均在3人以上,124个村(社区) 均配齐了兼职文化干事(由村副支书、副主任、医保业务员、大学生村官兼任),选聘了233名文化志愿者。
2.建立健全各级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共管队伍。按照“公共文化大家办”的思路,通过成立各级公共文化管理委员会,建立“馆会结合”新体制等多种方式,动员、聘任、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和人员,广泛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服务和管理,扩大了公共文化队伍的阵容,初步建成了一支共建共享共管的文化队伍。
1.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动员。市广播电视台和保山日报分别开设专栏,市创建办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等国家级媒体发表信息50多篇次,云南网、省政府网等省级媒体发表信息210多篇次;保山日报刊登新闻80篇次;市广播电视台播出新闻180条次;《保山手机报》信息每天2万条。“桥头堡文化网”和“中国传媒网云南频道”对创建国家共管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进行了大量宣传,《中国文化报》作专版宣传。
2.着力营造重文化、抓文化、兴文化的浓厚氛围。昌宁县制发了《保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昌宁县宣传方案》。宣传部门和各类媒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开展了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宣传活动,推出一批生动鲜活的深度报道,大力宣传示范区创建的好经验、好做法,文化品牌、文化人才、文化形象。全县共制作“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永久性标语146条,宣传牌18块,悬挂跨街横幅标语88条,粘贴创建小标语20000余条,印制发放宣传标语100000余条,在各类报刊、网站刊载文章160余篇、条、幅,新建报栏26个,开办专栏68期,电台、电视台播出新闻稿件42条,印发创建活动内容简报31期。县创建办及时组建工作组深入各乡镇、村(社区),指导示范站、文化惠民示范村、村文化室和业余演出队建设。
3.立足本土,联合各方,构建公共文化科研队伍。规划设计了《关于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协作机制的研究》《关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社会办的制度建设》《基层文化馆的转型发展——文化馆“馆会结合”新体制的研究》等6个课题,课题成果都转化成了政府的政策或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示范区创建和持续发展提供了体系化的制度保障;构建了文化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平台和文化专家咨询制度与咨询平台,组建专家库,壮大文化科研队伍,加大科研创新支撑力度。
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两馆一站”建设等各种文化体育项目的安排上优先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全市多渠道筹资8亿多元,切实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落实创建经费,保障创建工作。
昌宁县不等不靠,千方百计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加大对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经费支持力度,除中央和省级下拨免费开放经费193.2万元,市级下拨示范站创建经费15万元,文化惠民示范村经费25万元。县级安排示范区创建补助经费326万元,县体育馆、图书馆建设相关经费2162万元,乡镇情展室补助经费13万元(每个乡镇1万元),安排13乡镇及县文化馆体育健身路径设施30万元,实现13乡镇综合文化站体育健身路径设备全覆盖。安排部分村组体育健身路径设备经费27.4万元。全县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起了图书阅览室、124个行政村(社区)和一个农场建起农家书屋125个,财政共投入农家书屋项目经费650万元,其中,中央及省级投入(实物折价) 275万元,县乡镇投入375万元。配置村(社区) 级信息共享基层服务点电脑124家,共144台,占应配村(社区)数的100%。同时,本着从项目试点树典型、出经验、出示范、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创建示范试点采取集中发展,经费集中使用的方法,多方面增加项目内容,扩大项目外延和服务。
一是按要求对县文工队进行转企改制,注册成立了昌宁县杜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激发活力,政府出资购买服务,下乡巡回场次从每年60场增至80场。二是文体广电旅游系统人员编制紧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从根本上解决了有人做事的问题,县图书馆新增编制4名、13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均在3人以上,124个村(社区) 均配齐了兼职文化干事,选聘了233名文化志愿者。三是13乡镇挂牌成立了“农文网培学校”,整合了科技、教育、妇联、共青团、供销社等资源,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成效显著。四是抓实乡镇综合文化站装备建设。13乡镇综合文化站均配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脑,配有照相机、摄像机、传真机、多媒体、广场音响设备、篮球场、体育健身路径、乒乓球桌等设施,文化站各种功能室齐备,118个村配备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电脑,成立“农文网培学校基层服务点”,组建了176支农民业余文艺表演队、两个洞经演艺协会、一个文化发展促进会。县、乡“两馆一站”实现100%常态化管理及免费开放服务,积极开展“欢乐乡村大家乐”、数字电影放映、“送戏下乡”“校园之星”大赛等特色文化品牌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乡村文化、特色文化调研,注重文化挖掘。目前已完成《昌宁苗族服饰》《昌宁民俗》《千年茶乡》MTV、《千年茶乡田园昌宁》昌宁旅游宣传推介专题片;电影《茶乡法官》成功上映;县杜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创了歌曲《昌宁红》、情景舞蹈《文化服务进村来》、三句半《说说我们的大家庭》等节目,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惠民行动”下乡巡回演出,进行创建知识抢答,深受群众欢迎。
“政府补助、企业赞助”的文化服务模式初见成效。鸡飞立夏节、湾甸泼水节、温泉茶叶节、耈街苗族花山节、珠街彝族火把节等节庆活动的质量得到提升。
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昌宁苗族服饰二期保护工作圆满结束,通过国家验收。积极配合省市考古专家对龙泉村大甸山198座青铜古墓葬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和发掘。
由于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涉及面广,同时,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基础不一,各地经济发展和重视程度不同,难免出现部分地方的建设水平比较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特别是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村组之间的文化发展差异较大,要真正实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全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问卷显示,认为“城乡差距大”的470人,占57.88%;认为“城乡差距不大”的193人,占23.77%;认为“没有差距”的136人。您所在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在免费服务民众方面情况如何?有153人认为做得好,选择很好的有294人,满意率占55%;而“您所在地的文化站、文化室在文化惠民方面做得如何?”选择很好的有250人,选择好的有266人,满意率64%。
在问卷调查中,关于“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民生改善的因素有哪些?”,调查结果排第一的就是体制机制因素,有642人选择,占79.06%,文化经费排第二,管理排第三。这足以说明体制机制成为影响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民生改善的最重要因素。由于文化体制机制的问题,导致统筹文化发展不够,整合各个部门资源、资金、服务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力量分散,文化工作“体系化”尚未形成。
就昌宁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而言,还没有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格局,处于部门兼管、人员兼职、设备兼用的状况,文艺研究所、民间团体、公共文化机构、传统艺术表演团体长期分散作战,力量缺乏整合,造成资料不统一、管理不规范、成效不明显。长期以来,昌宁苗族服饰的传承处于散兵游勇状态,许多传承人各自为政,缺乏科学的学习、指导,没有一个凝聚在一起可以探索、学习、提高的平台,制约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文化基础设施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规范化管理水平低,文化设施的功能不能完全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发挥不够。还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服务方式和手段单一等问题,有的甚至不能有效开展文化活动,难以发挥基层文化阵地应有的作用。少数村级农家书屋使用率不够高,借阅率偏低。
调查问卷中,169人认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142人认为很滞后,278人认为一般,占34.24%,215人认为好,满意率仅为26%;当问及所在地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如何的问题时,选择“很低”的61人,选择“低”的188人,选择“一般”的336人,选择“好”的209人,选择“很好”的13人,满意率是27.4%。
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没有专人指导和管理,开展文化活动的时候很少。调查分析,很多文化站长期铁将军把门,平时没有专人去开门、管理,所以文化设施就成为摆设。问卷中选择文化设施“有专人管理”的181人,占22.29%,“有专人管理但不够”的455人,56.03%,选择“没有专人管理”的159人,占19%。
经费投入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有强大的经费投入作保障,但因为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上级支持的文化建设项目和经费较少,地方财政吃紧,后续投入缺乏稳定的政策制度保障,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技艺濒临失传。昌宁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1000多项,项目繁多,任务较重,除中央专项资金外,缺乏地方政府资金支持,保护工作有时候成为沙漠中的孤洲,难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和气候。
问卷调查中,认为“文化经费够用”的74人,占9%;认为“基本够”的142人,占17.49%;认为“不足”的444人,占54.68%;认为“严重不足”的128人,占15%;认为“很多”的11人,占1.4%。文化建设经费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
文化人才匮缺是普遍现象。在保山市,业务精、善管理的文化人才缺乏。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不强,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依然存在。因机构合并,部门职能职责交叉,人员不足,人才紧缺,影响工作推进。乡镇、村文化工作人员业务不专,无法辅导乡村文化,特别是舞蹈、音乐、书画等技能,力不从心。
调查结果显示,保山市各地文化人才匮缺情况突出。问卷调查中,有420人认为所在地文化人才稀缺,占51.72%;有235人认为文化人才基本满足需要,占28.84%;142人认为当地文化人才很多,占17%。
文化人才匮缺在乡镇和村就更为突出。乡镇文化站人员一般情况下应该有3人以上,才能满足正常的工作,为群众开展好文化活动。但现实的情况是,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有3以上的仅占9%(74人),有3个的占10%(85人),有2个的占33.50%(272人),有1人的占38.05%(309人)。
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本来就不足,但还存在着被抽去参加乡镇中心工作或专项工作的情况,文化专干不专,身兼数职的不少,致使文化站工作雪上加霜。问卷调查中,选择存在“专干不专”,身兼他职的情况的548人,占67.49%。
调查了解到,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文化供给能力不足,文化服务跟不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除了节假日,平时为群众提供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很少,而且组织的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单调,缺乏创新,一些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群众不愿意参加,出现供需脱节的情况。群众文化生活大多是在家看看电视,出去跳跳广场舞,而看戏看电影、参加文化培训、学科技知识等活动却很少,满足不了需求。
问卷调查中,选择所在地从来没有组织开展过文化活动的151人,占18%;选择偶尔有的467人,占57.51%;选择经常有的189人,占23.28%。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地方,政府只是偶尔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还有的地方就从来不组织文化活动。
1.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事业的关系。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思想认识,从思想上、根本上解决政绩观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防止将文化和经济剥离开的错误思想蔓延。要深刻认识到:经济得到发展,就会有更加雄厚的财力保证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文化事业的发展又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为社会建设提供新的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
2.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的功能。文化站、文化室以及文化活动中心,不仅要建成,更要注重吸引群众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中来。在已经建成较完善的文化设施的地区,要加强引导和组织,增加文化站、活动中心的“人气”,提高使用效率。引导群众根据自身对文化的需求和偏好,合理利用公共文化活动中心自发开展文化活动,提高公共文化场所的日常管理,增加参与人数、扩大辐射范围、增强文化活动影响力和持续性,提高当地群众的文化素质,提升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
1.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构建城乡文化共享的体制机制。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乡村文明的重建结合起来,把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文化发展和需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谋划和整体设计,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在塑造城市文明的同时,一是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合理统筹利用各种文化资源,促进城乡文化在规划、政策的制定、事业和产业建设的发展等方面让农民群众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样的文化成果。二是立足长远规划,合理布局项目,科学选址,建设规模量力而行,内容表达应体现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三是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推动建设文化综合体,实现文化资源的共用共享。
2.打破城乡壁垒,让文化网络从城市延伸到农村,让文化资源向农村输送和倾斜。针对云南农村文化落后于城市文化的状况,应当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机制,协调、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实现城乡文化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和互补。问卷调查结果是,对“城市反哺农村”观点,有75.74%的人持支持态度,可看出人们对于城乡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城市更多地建设农村文化的想法是非常积极的。为此,要建立城市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口帮扶机制,鼓励城市的文化单位面向农村开展流动服务、网店服务,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纳入新建城区、居民住宅小区、各类园区的规划建设,优先安排用地指标,按照行政划拨方式供地,并在选址、立项、投入方面给予支持。
1.科学谋划,深化改革,明确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决策者站在全省甚至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度总揽全局,统筹协调,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对云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科学性、协调性的目标设定,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2.创新机制,激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活力。要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文化主管部门主管、其它职能部门配合、当地群众积极参与的城乡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管理体系。保山市昌宁县为了保护发展其公共文化,成立昌宁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领导小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政府强化承担保护公共文化、民族文化的主导作用。因此,云南省各地区要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社会的主力作用,力求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格局,以县图书馆、文化馆、电影公司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纽带,以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为基础,以民间文艺(团)队为补充的上下联动、左右联系的纵横交错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从而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
1.强化扶持,给予特殊照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建立健全文化运行保障机制,其中最关键的是经费保障。上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对民族地区的文化项目应给予特殊照顾,全额拨付乡镇文化站的建设资金,确保“惠民工程”落到实处,不留“缺口”与“硬伤”,并消除乡镇因进行文化站建设而形成新债务的隐患。少数民族地区要全力争取国家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 建设,以创建示范区来带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2.整合融资渠道,保障经费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是经费投入的主体,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在问卷调查中,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主要来源应该是社会、企业、政府还是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534人选择的是政府,占65.76%。基于此,要着力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范围,保证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县、乡镇的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并对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项目,做好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广场、自然村文化院、“文化晒场”建设。在保障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方式,吸引企业、社会和个人投资文化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1.切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人的主导性、主体意识与行动对文化建设政策的具体贯彻至关重要,要切实加强云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重点加强四级文化专业队伍、各级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共管队伍、文艺服务人才队伍、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和公共文化科研队伍这五支队伍,建立文化队伍新体系。市级公共文化单位要增加人员编制,确保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的70%;县(区)级公共文化单位的业务人员要占职工总数的80%;乡镇(街道) 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要超过了3人,每个村都要配备1名以上财政补助的文化专干(总指导员),确保综合文化站人员及村级文化干事在职在岗和有效履职,才能及时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服务。加强对选聘的文化服务志愿者及村级文化干事的培训,提高各级文化工作者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2.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针对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文网培学校”、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文化设施,聘请专家、教师、技术员为各地培养乡土文化人才,特别是农村稀缺的文化教员、文化经纪人、民间艺人等文化人才。在问卷调查中,有486人选择文化教员,占59.85%;有362人选择文化经营者,占44.58%;有284人选择民间艺人,占34%;有237人选择工艺师,占29%;有231人选择电脑操作修理,占28%;有212人选择文化经纪人,占26%;有196人选择乐器制作演奏,占24%。
3.从严管理各类人才,创新激励机制。在增加人才数量和人员编制的同时,要加强对人才队伍的管理,避免调查中发现的“管理不力、效率不高”,“重建设轻管理、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服务方式和手段单一”等问题,创新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
1.强化设施建设,保障群众的日常文化活动。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和基础,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云南省基层文化建设薄弱,文化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还有差距。所以,应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满足群众求乐、求健康、求知等文化心理,多建一些群众需求量大的文化设施,如文化广场、图书馆(室)等。在“您最希望增加的公共文化设施”这个问题上,被调查者选择最多的依次是文体广场608人,占74%;健身设施568人,占69.95%;图书室554人,占68.23%,培训室420人,占51%,电脑室(网吧)135人,占16%。尽管保山市已经在提高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做出了努力,但群众的需求还未能够满足。根据调研结果,文体广场急需增加修建。
2.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在建好文化设施的基础的同时,要加强对文化设施的管理,避免重建轻管现象的发生,杜绝把文化设施挪为他用或出租的行为,真正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要利用文化设施做好“三馆一站”的免费开放工作,多开展文化活动,发挥好文化设施的作用。
云南省情复杂,少数民族众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能只是唯一模式,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注重突出地方特色,依托文化资源,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文化活动的形式,切实增强城乡居民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效。
1.改革自上而下的文化供给机制。在政府的文化服务决策和供给议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力求实现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人民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避免供需矛盾的产生;组织、发动群众参与文化建设,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建设主力军的作用,增强文化建设的活力和吸引力。
2.确保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质量。随着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质量的要求超过对数量的渴望,公共文化建设要“以质取胜”,在确保数量的基础上,引导群众的文化消费,弘扬先进文化,引领文化思潮,占领文化阵地;在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时,积极吸纳本土业余文艺团队参加活动,为基层群众送去富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符合群众口味的节目。
云南省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民众关注并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文化活动类型与内容,让群众积极参与进来,营造出“重文化、抓文化、兴文化”的氛围。在学校,从学生的文化活动抓起,学校的文化建设提高了,同时,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可以带动众多家庭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岗位需求,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长此以往良性发展,“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深入人心。
云南是多民族省份,各民族传统文化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发扬先进文化时,要继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也是民族的个性体现。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科学全面的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升华。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强化地方特色文化,尤其是几个文化遗产地区,积极保护发展,充分挖掘其文化作用。要丰富群众文化形式与内容,引导群众相互学习交流,融洽人际关系,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与社会安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