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龙 崔小璐
(上海海事大学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浦东 201306)
习近平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1]这是习近平首次鲜明提出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对政党发展内在规律的具有前瞻性的深刻把握,同时又是对我党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总动员和总部署。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指出,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2]党内政治文化对党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但却面临种种现实挑战,因此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创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式。
一般意义上,政治文化是一定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对政治的观念、认知、信念、态度、情感等价值取向。西方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和马克斯·韦伯等对政治文化的所指物均做过阐释,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代表人物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1956年在《政治学杂志》发表的《比较政治体系》一文,首次提出“政治文化”概念,并将其表述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3]并且强调“政治文化影响各个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对法律的反应”,政治文化影响着政治参与者的政治行为。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与西德尼·维巴在《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与民主制》里谈到,“当我们说到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时,我们所指的是:作为被内化于该系统居民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之中的政治系统”[4]很明显,这里的“政治文化”可以运用社会人类学、文化冲突和心理学等解释框架和研究模式。上述表述,受到学界普遍认同。
目前,虽然党内外对党内政治文化的定义还没有特别明确的界定,但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属性已经逐渐明晰。马克思在致威廉·白拉克的信中指出,制定一个原则性纲领,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一些可供人们用以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碑。恩格斯在给奥·倍倍尔的信中也强调政党的文化、纲领和理念的重要性,“一般来说,一个政党的正式纲领没有他的实际行动那样重要。但是,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5]列宁把加强政治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防止俄共沦为旧制度旧文化的“被征服者”的重要举措。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坚持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系列党内政治文化理念。在拨乱反正过程中,邓小平提出“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是要恢复党的战斗力。党应该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是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强调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7]这不仅是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内涵定位,也是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必然要求。
党内政治文化具有独特的内在属性和鲜明特点。党内政治文化是指导思想引领文化、组织建设保障文化、党员行为纪律文化、社会发展引领文化的统一体,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相对的独立性、科学的结构性、建构的长久性等特点。
党内政治文化,最根本、最核心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一种指导性的信念,因而,党内政治文化是一种党的指导思想的再阐释和再强调。
毛泽东指出:“几年来的整风工作收到了巨大的成效,使这种不纯正的思想受到了很多的纠正。今后,应当继续这种工作,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更大的展开思想教育……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针对国内出现的怀疑甚至是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邓小平指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讲,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9]
习近平强调,党内政治生活出现问题,根子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出现了问题,因此,必须“要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10]在此意义上,党内政治文化的最根本属性,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一切工作都要听从党的指挥,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工作的。
一定意义上,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是为了党的组织建设。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专门谈到党委会的工作方法问题。“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互通情报’……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学会‘弹钢琴’……注意团结”,[11]都是加强党内组织建设的具体要求。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远大理想、明确目标、崇高价值追求的政党,是纪律严明、组织严密、有序和谐、充满生机活力的执政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时刻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一切向党看齐,在组织生活中要加强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落实相关组织生活制度,这是党组织是否具有战斗力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党内政治文化绝不允许独断专行、自由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违法乱纪行为,也不能容忍不思进取、不敢担当和慵懒无为等行为。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习近平指出:“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繁重任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12]同时,习近平特别强调全党学习的重要性,“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13]
习近平强调,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14]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员干部最首要的就是讲政治,就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中央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首要要求,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题中之义。
习近平强调,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15]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淬炼,坚决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政治工作效能,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责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而这些对党员个体来讲,既是组织要求的,也是需要自律的。
习近平以张思德、白求恩、焦裕禄和麦贤得为例,号召党员和党员干部要“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高尚的人。不断反省自己,以殷为鉴,远离危险,严守纪律和规矩,谨小慎微,”并强调在党内工作“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16]
以党内政治文化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例,要坚持用先进的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学校师生永远跟党走,促使广大高校师生坚定自信,推动形成健康向上、人文底蕴、家国情怀、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从而更好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17]要通过党内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带动学校文化,培育高校师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培育积极向上奋进且有内涵有情怀的校园文化,推而广之,进而推动党内政治文化的社会化和大众化。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要从战略高度研究党内政治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引领党的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习近平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18]加强思想教育和党性修养,建设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党内政治生活出现问题,一定是根子上出现了问题,毛泽东强调“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其实正是说明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地位和价值。
政治生态是一种基于政治文化功能性作用和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结果展示。党内政治文化,内化到每个党员个体头脑中,外化于党员的行为,就会逐步形成一种政治生态。积极健康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有助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形成。习近平引用北宋张载《经学理窟·气质》中“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来强调纪律严明、讲政治规矩的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性。要着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忠诚老实、光明坦荡、清正廉洁等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自觉抵制关系学、官场术、“潜规则”等腐朽腐败消极的政治文化,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奋斗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革命的、先进的、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就能力挽狂澜,创造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党内政治文化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苏联式、共产国际式的教条式文化,在这个时期的党内政治文化中较大范围存在,致使很多政策和方针,没有充分的结合中国实际,也没有进行科学的设计,因此将革命带向低谷。
延安整风运动,彻底改变了党内政治文化,从脱离实际到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从理论教条主义走向理论联系实际,从脱离群众到紧密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等等,均促使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向上,政治生活生动活泼,政治生态发生了革命性的转折,中国革命逐步走向成功。
改革开放以来,整体上党内政治文化是积极健康先进的,但是,部分领域部分环节存在着腐败和受西方政治思潮影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党中央加强反腐倡廉工作,高压反腐,大大改善了党内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态。党内政治文化是根本,关系着党的兴衰存亡。
恩格斯指出:“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19]封建制度在历史上永远结束,但封建思想在部分国人民心中依然根深蒂固,官本位、权本位、专制主义、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厚黑学、官场术等庸俗的政治文化时常沉渣泛起,对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构成严重的威胁。现阶段,政治生活中的团伙主义、任人唯亲、权钱交易、跑官要官等,皆是封建腐朽思想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仅影响党内政治生态,也恶化了社会风气。
西方对中国的文化渗透正如对中国的政治遏制一样,一刻也没有停歇过。标榜“全球价值最高点”的西方文化,通过对极端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价值观的输出,解构着中国社会文化,同时严重破坏了党内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影响着党内政治生态。一些党员干部,经受不住西方政治文化的蛊惑和诱导,走向腐朽的生活方式,完全背弃党内政治规矩和党内政治文化,最后丧失党性和自我,对组织造成重大损失。与此同时,西方以期通过文化价值渗透实现颜色革命,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粹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都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党内政治文化带来威胁。
在经济转型期,受市场交易原则的客观影响,有些党员干部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导致部分党员干部以权谋私,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滥用职权和贪污腐败等,严重侵害了人民的利益,损害了党的形象。但这并不说要反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是要擦亮眼睛,既享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福利,又要抵制市场经济原则带来的客观消极影响,趋利避害。
如果说以上是客观挑战,那么,部分党员干部缺乏上进、缺乏担当、庸政懒政,就是影响党内政治文化的主观因素。“为官避事平生耻。”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担当精神,“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20]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责。但是,仍有不少党员干部因种种原因,有消极抵抗情绪,这些因素都会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带来一定的消极作用。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坚持原则批判与鉴别继承相结合,注重引领示范,鼓励互动融合。要积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抵制和摒弃腐朽的封建文化;要擦亮眼睛,防止西方政治思潮文化和文化价值观的渗透,积极借鉴优秀文明成果;要注重价值引领,促进党内政治文化引领社会文化,使之互相融合共生,互相促进。
习近平指出:“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21]这是党的建设的首要要求,也是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第一要求。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不动摇,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同党中央大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全党同志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永远忠诚于党。党员干部绝不能背离党中央另搞一套,绝不能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别活动,必须服从组织秩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的行为,不能以权谋私。
全党要学习党章,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党员干部要自觉抵制市场经济交易原则的消极影响,营造积极进取、风清气正、惠风和畅的政治生态。
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取向,自觉抵制个人主义、宗派主义和圈子文化。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牢记使命和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就是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前最首要的任务是深入学习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2.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传承革命精神,强化党内政治文化内涵建设。封建时代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封建残余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要认真克服。要“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22]党员干部要牢记使命,坚守优秀中华文化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不断淬炼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担当,不负重托,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3.自觉抵制西方自由社会思潮和享乐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的恶性渗透,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导致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迅速蔓延;受西方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有人甚至提出“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主张。为此,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文化基础,从而使全体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组织体系建设为建设重点,着力培养和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加强党的领导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1.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选人用人。把党内政治文化倡导和弘扬的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融入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让阳奉阴违、阿谀奉承、弄虚作假、不办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受到惩罚。各级党组织用人导向要逐步科学化制度化,严把选人用人关,切实做好干部队伍管理工作。
2.坚决纠正恶人淘汰能人的“逆淘汰”现象,以选人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赢得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加强顶层设计,减少直至避免官场“逆淘汰”现象,创新干部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体系,逐步实现官员“正淘汰”机制,让潜规则彻底失灵。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筑牢共产主义信仰之基;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夯实廉政之基;健全自身基本知识和常识体系,强化党员干部能力之基。党员干部要认真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努力学习党章、尊崇党章和践行党章要求。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需要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作为党员自身,要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学习和践行党章,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23]全党要保持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舍我其谁的精神,全面从严治党,营造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为党的伟大事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政治文化基础。但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培育,政治生态的净化,“同修复自然生态一样,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24]